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牛林 《中国蚕业》2008,29(2):56-57
介绍了杂交桑再嫁接栽培技术,该技术投资少、成本低、操作容易、见效快、周期短;杂交桑栽培当年667m^2桑园可饲养蚕种1.5—2张,产茧60—80kg,第2年嫁接后667m^2桑园可饲养蚕种3.5—4.5张,产茧150—180kg;建园的第2年与嫁接苗建园的第3-4年相当,蚕农可提早1—2年受益。  相似文献   

2.
经5年试验,山东省高密市杂交桑全年贴地伐条草本栽培获得圆满成功。试验区较通常的杂交桑留干收获法增产桑叶14.7%,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节省43.2%,较品种选792桑园常规收获法增产桑叶29.9%,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仅是选792桑园常规收获法的33.2%。推广模式:桑品种为桂桑优12或沙2×伦109;栽植形式为(90~100)cm×25cm;剪伐方式为每年的春、夏、秋3期蚕的4、5龄期用镰贴地伐条,实行条桑育。试验桑已种植7年,无衰败迹象。凡有水浇条件的地区,均可推广这种栽培与养蚕模式。  相似文献   

3.
杂交桑专用桑园全年草本栽培,经在山东省高密市5年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杂交桑全年草本栽培(根刈)简单易行:春、夏、秋3季蚕的壮蚕期,用镰根刈,实行全年条桑育。这种根刈法,较杂交桑普通收获法年增产桑叶14·5%,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节省38·18%;较选792桑园增产30·2%,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节省60·48%。凡有水利条件的地区,这种模式均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人工诱导和杂交育种的方法 ,育成优质高产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 2号 ,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该杂交组合的桑叶产量比对照组合塘 10×伦 10 9增加 11 1%,万蚕收茧量增加 6 4 %,万蚕茧层量增加7 8%,5 0kg桑产茧量增加 7 6 %,6 6 7m2 桑园产值增加 2 5 4 %。  相似文献   

5.
原蚕专用桑园产量偏低,桑品种杂早中晚熟搭配不合理,种植密度偏稀;树龄老化,研究提出;选载优良新桑品种,扩大早、中熟桑品种种植面积,逐步达到30-40%;亩载750株左右,留拳3000个,留条7500条;加快老桑园改造,每年改造老桑园5%。  相似文献   

6.
草本化栽培杂交桑在种茧育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试验以杂交桑“沙2×伦109”为材料,以普通桑园的湖桑32号片叶育为对照,就草本化栽培杂交桑在种茧育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配合施用叶面肥0.2%PGH-X的情况下,供试杂交桑在原蚕生长发育、茧质及制种成绩方面与对照区相近或持平,说明原蚕饲养采用草本化栽培杂交桑及条桑二回育形式具有可行性。使用叶面肥0.15%PGH-D可使原蚕5龄期经过延长,对家蚕生长发育表现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玉峰 《广西蚕业》1995,32(2):18-19
杂交桑的养蚕制种试验初报李玉峰(浙江省湖州市蚕业研究所313000)我所于1992年从广西引进杂交桑籽“沙二×伦109”,从当地的栽培情况来看,杂交桑繁殖容易、生长快、产叶量高。当年春播桑籽,秋期就可养蚕用叶,无需嫁接,可以一步成园,能大大加快桑园基...  相似文献   

8.
杂交桑剪梢程度与产叶量的关系江西婺源县蚕桑办叶汉生江西婺源中云镇农技站王良忠桑树剪梢能提高春叶产量。对杂交桑剪梢情况的试验与报导还不多,为有利于提高杂交桑的产叶量,笔者于1994年春在中云镇中云村詹根源家10.5亩杂交桑桑园中选择了1.2亩长势相对一...  相似文献   

9.
雷扶生 《广西蚕业》2004,41(12):38-40
回顾我站40年来在桑树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广西桑树栽培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研究推广应用杂交实生桑优良组合(简称杂交桑)及其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改变过去广西以种植钦州荆桑地方品种为主的低产桑园的落后面貌,使广西桑园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显的提高,进而促进广西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幼龄桑园间作杂交桑的栽培技术,调查了全年各季的产叶量及有关指标。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建立桑园,第二年的产叶量达39881kg/ha,比对照桑园增产34.38%,是实现新桑园快速丰产、迅速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丰驰杂交桑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治龙 《江苏蚕业》2009,31(4):18-19
从新桑园建立选地、育苗、栽植及管理等方面来介绍杂交桑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桑园速生丰产和桑叶收获、养蚕省力化,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2020年,在淳安县汾口小蚕共育专业合作社宋祁蚕桑基地进行大蚕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和常规片叶育对比试验,经试验得知,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除盒蚕种产茧量、盒蚕种产值分别比嫁接桑片叶育低10.7%和9.7%;但是每667 m2桑园多养蚕种18.7%,多产茧5.9%,产值多7.1%,用工量少32.2%,净收入多25.8%,有效地降低农户采桑、养蚕的劳动强度,对现代蚕桑产业实现省工节本、提高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处湘鄂交界处的修水县 ,有着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 ,现有桑园 4 0 0 0hm2 ,其中杂交桑 2 30 0hm2 。2 0 0 1年春 ,漫江、山口、征村、全丰、白岭、古市等乡镇杂交桑大面积发病 ,面积约 6 6 7hm2 ,经实地调查和室内镜检诊断 ,属桑卷叶枯病为害所致。据调查 ,发病株率一般在 15 %~ 4 0 %之间 ,严重的桑园则高达 10 0 % ,春蚕用叶影响极大。1 症状识别为害桑叶 ,以嫩叶发生较多。春季桑叶发病时 ,被害叶缘先呈水渍状 ,后生深褐色连片病斑 ,随着叶片生长 ,叶身向叶面卷缩 ,严重时最后全叶变黑脱落 ;夏秋季顶端叶片 ,先是叶尖及其附近的…  相似文献   

14.
广东杂交桑引到亚热带地区栽培,如阿进行剪伐,使其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和养蚕需要而发挥丰产优势,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技术课题。为摸索杂交桑合理的剪伐技术,我乡在二月底动员桑农对部分桑园实行低中刈,全乡约有1/4左右的面积进行了春伐。五月一  相似文献   

15.
张乃达 《蚕桑通报》1992,23(1):54-58
利用杂交桑建立桑园,在广东1985年调查,面积约4万亩。杂交桑品种的利用,是我国栽桑上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由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孙晓霞等育成的丰驰桑,原名中桑5801×育82,具有丰产、优质、早生、发芽率高等特性。与湖桑32号(荷叶白)比较,产叶量提高11.4~15%;叶质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率、出丝率等衡量,略  相似文献   

16.
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是既要采收桑叶养蚕又要采收桑果淘洗桑种子的桑园,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的建成、桑园管护措施、桑叶的采收、桑果的采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科学合理布局,选择配套实用的农机具,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加强水肥管理,及时采收桑叶,震落法采果等一套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高产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对5个栽培桑品种(杂交组合)的桑园进行全年片叶收获和全年条桑收获试验,研究不同收获形式对桑园产量、桑叶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全年条桑收获桑园相比,全年片叶收获桑园每公顷产叶量可增加11955~14985 kg,增产率达26.12%~33.63%,每公顷枝叶量增加27915~37 830 kg,增产率达29.78%~44.97%;全年条桑收获形式虽然桑叶收获的劳动工效比片叶收获提高96.77%~136.00%,但其桑园产叶量较片叶收获形式下降了20.86%~25.16%,要取得与片叶收获桑园同等的桑叶产量,需增加26.12%~33.63%的桑园面积,最终使桑园总成本费用与片叶收获桑园没有显著差异,不能有效降低桑叶成本。测算结果表明,5个栽培桑品种的桑园采用两种收获形式的桑叶成本平均为0.42元/kg;全年片叶收获桑园比条桑收获桑园每公顷增产蚕茧797~999 kg,新增产值13430~16844元,新增纯收入10625~13 325元。分析认为,推广条桑收获技术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条桑收获后光能损失和桑树生长的停滞时间,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6个杂交桑品种采叶养蚕比较试验,探明了不同桑品种的养蚕效果.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的蚕期经过、蚕体质、茧质、丝质等综合成绩好于桂桑6号、桑特优2号、粤桑11和粤桑51,而蚕茧产量、茧质二项成绩以桂桑6号、桑特优2号较具优势.在桑园建设中桑树品种应与养蚕布局科学搭配栽植,充分发挥桂桑优12、桂桑优62与桂桑6号、桑特优2号养蚕的增产增效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从广东引进4个抗青枯病桑品种,其中:1个为抗青10号扦插苗,3个为抗病杂交组合(桑籽)。抗青10号在桐庐县经过7年田间种植和嫁接强桑1号种植试验,证明对桑萎蔫病和桑青枯病具有较强抗性;3个杂交组合品作为砧木,分别嫁接浙江省现行推广桑品种强桑1号、强桑2号和金10,经过1年4点培苗试验和3年4点种植试验,证明具有一定的抗性。综合试验结果,浙江省桑萎蔫病和桑青枯病病区可选用抗病组合抗青10号(砧木)与强桑1号或金10(接穗),嫁接方法可采用贴芽接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杂交桑养蚕制种效果如何,对我省来说是一个新课题。由于栽植杂交桑投资少,成园快,产量高,至今新发展的杂交桑桑园面积已达50余万亩,占我省目前整个桑园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这对于推动我省“蚕桑工程”的实施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起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面对蚕桑生产的迅猛发展,蚕种的需求量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以嫁接桑为主体的专业蚕种场的制种能力,难以满足金省当前的蚕种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