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农机农艺结合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客观要求 保护性耕作是在满足农艺要求条件下,不翻耕土壤,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用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利用非翻耕方法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农业耕作技术.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在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性耕作的实施在农艺技术和农机应用上表现出多样化、标准化特征,其应用有效实现了水土保持、土壤肥力恢复,有效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从规范保护性耕作实施流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业保护性耕作组成,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业类型,以及保护性耕作农艺要点与农机农艺融合实施的注意事项,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翻耕、裸露休闲耕作制度的变革,是一项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其核心内容是实行免耕或少耕,尽可能地降低对土壤的耕作强度和次数,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保护地表,同时配套相应农艺栽培技术,保护土壤自然功能和土地产出能力。我国近些年的实践表明,保护性耕作具有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行免耕或少耕土地,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同时配套相应农艺栽培技术的先进技术,是相对传统铧式犁翻耕的新型耕作制度,是实现保护土壤自然功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坚持试验示范与辐射推广相结合,积极引导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适应中国北方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一种适合中国农业需求的现代保护性耕作。我国目前开展的保护性耕作既不同于国外采用大型机具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也不同于非洲等地的手工保护性耕作。除了要求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外,还要求采用机械化作业,保持高产稳产,节约资源,少用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效益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性耕作是有别于以铧式犁全面翻耕土壤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耕作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衡水市桃城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小麦,根据农业部、省农机局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求,结合全区6个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的对比得知,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益: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节水能力、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进而从免耕播种机等关键机具的研究与开发,相关配套技术的应用,农机、农艺等各项农业技术的集成,以及提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农民的认知程度等方面,阐述了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一项绿色农艺技术,能有效改善传统耕作播种模式造成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能更好地利用自然降水等资源,优化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从现阶段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情况出发,对保护性耕作的农艺路径及实施要点进行了总结,并说明了保护性耕作相关农机装备的选择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主要用化学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技术必须以机诫化为支撑,我们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时,注重发挥现有的机械优势,因地制宜,农机农艺相结合,总结出了一套立足于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支撑的丘陵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发展保护性耕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农机作业的技术模式及工艺路线、农艺要求与作业质量情况、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谈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当代农机》2009,(8):72-73
指出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保水、保土、保肥、降本增产、改善环境、平衡生态的一项农业技术,针对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农艺过程、机组优化配置和3种耕作模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1保护性耕作技术1.1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内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  相似文献   

14.
1ZF-380型复式少耕整地机是黑龙江省勃农兴达有限公司为适应我国北方旱田作物区土壤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而最新研制的新产品。该机与154.5kW(21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一次作业即可完成表层灭茬碎土、耕层浅松、底层深松、碎土镇压等项作业;是土壤保护性耕作的理想配套机具。  相似文献   

15.
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下,取消铧式犁翻耕,深松作业是代替铧式犁翻耕的有效技术措施,也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保护性耕作主要靠作物根系和蚯蚓等生物松土,但在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初期,土壤的自我疏松能力不足,由于作业时机具及人畜对地面的压实,有些土壤还是有疏松的必要,但不必每年深松。深松机械化技术是指使用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使雨水渗透到深层土壤,增加土壤蓄水能力,且不翻动土壤,不破坏地表植被,减少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的“黑风暴”,引起了人们对改革传统耕作方法的重视,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铧式犁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其主要内容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耕作,通过机械化手段,保证免耕播种质量。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一是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二是能够减少地表沙尘漂移;  相似文献   

17.
推广保护性耕作 促进节本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深松、免耕或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桔杆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新的农业耕作技术,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该项耕作技术主要适应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应用定位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翻耕的土壤容重大于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容重;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不断增大,进行5年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团聚体比进行2年、3年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团聚体有明显增加:进行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养分除碱解氮外.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及速效磷、速效钾均高于免耕无秸秆覆盖和传统翻耕的土壤: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均比传统翻耕高,其中以半量秸秆还田免耕增产幅度最高,分别达小麦14.45%,水稻6.47%。  相似文献   

19.
免少耕播种机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就是少、免耕播种.那么,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中如何选择相应的少免耕播种机呢?首先是应根据当地的农艺要求,选择对应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辽宁省旱田生产实际情况,以种植面积较广泛的玉米生产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例,以机械化实现少耕、免耕、秸秆覆盖为技术核心,实现保水、保土、保肥的生产目的,制定机械化生产农艺模式。同时,通过机器配备原理及跟踪实验,对适宜该地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进行选择型配备,达到了生产农艺技术要求,可以实现对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