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田防护林是林业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青海省农田防护林经营建设中存在的林木病虫严重、林龄结构不合理、采伐限额少、林权不明晰、管护薄弱等问题,提出调整树种结构,加强病虫害防治;明晰产权,稳定政策;探索林业新机制,放宽采伐限额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广东要加快林业发展,创建林业生态省,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举足轻重,而且迫在眉睫.长期以来,广东省林业人力资源存在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开发利用工作滞后等问题.必须从广东省林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入手,加强林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调整,更好地开发利用林业人力资源,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近50年来最大的冰灾,给各行各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林业损失最为惨重.因此,科学评价林业冰冻灾情,探讨灾情的形成机理并寻求林业防灾减灾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重灾区的湖南省为例,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湖南省林业受灾面积广,直接经济损失大,外来物种损毁严重,人工纯林受损突出,南部林业损失重干北部.这是由于冰冻强度大、低山与弱风以及林业系统不同程度的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要通过调整林业结构、发展林业灾害保险来提高林业系统的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是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本内容,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需要掌握林业内部结构,结合结构内容对其进行调整。在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做好调查和研究工作,落实巩固措施,本次研究中退耕还林实施中林业内部结构调整现状为基础,对具体实现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林权是产权的一种,属于生产关系.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调整林业生产关系.2003年建瓯市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业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激活了农村经济,促进了林业经济发展.本文对建瓯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就出现的一些有关问题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林权制度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造林工作是林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新时期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该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系统的论述了由于现行造林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管理手段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致使我国造林工作总体进程和造林成效受到了很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新时期造林工作应采取的对策建议,诸如积极探索造林工作的新机制,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调整木材税费政策,为造林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中,税收体系尚不完善,林业税费负担过重,部分税收政策与世贸组织有关原则相冲突.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中国应根据世贸规则和林业发展需要,调整林业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8.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力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有利于推进林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和林产品的需求,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严重滞后,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措施也不完善,制约了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与世界上私有林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影响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法律和政府的扶持政策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因此,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治林,保障经营者的林权不受侵犯,同时对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实行税收、信贷、项目补贴、科技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优惠政策,保证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能够从林业投资中取得合理的回报率,从而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展我国的林业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林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尽快加以转变 .要实现这个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 ,为此 ,应在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的基础上 ,优化林业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重点是培育林产加工业这一林业主导产业 ,并通过主导产业影响作用的发挥 ,既拉动林业第一产业发展 ,又推动第三产业增长 ,从而推进整个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并最终达到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指系统的组织结构处在最佳状态,能充分并且持续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林业企业的和谐化,就是要在林业企业和谐度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和谐问题,采取一些措施,以提高林业和谐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