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供应信息     
灵宝市现有枣面积8000公顷.占三门峡市枣树种植面积的84.3%.其中灵宝市大枣面积6333.3公顷.产量1400万千克,总产值1.4亿元;雪枣66.7公顷:沾化冬枣233.3公顷:梨枣966.7公顷。另外.还有少量的桐柏大枣、铃枣等。  相似文献   

2.
《果农之友》2006,(7):44-44
天下大枣数赞皇,河北省赞皇县的赞皇大枣无论从获得的荣誉,还是种植面积。产量都是其它同类产品无法比拟的.从上个世纪开始,赞皇人跟精明的南方人学会了做蜜枣.蜜枣一直供不应求,市场销售特别好.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做蜜枣的厂家特别多,致使青枣价格居高不下.利益诱惑刺激着从来不采青的赞皇人采青枣做蜜枣。赞皇大枣98%以上都采青做了蜜枣,鲜红枣自然少得可怜.人们只能在特产名录上查到“赞皇大枣”这个词了.而在生活中却泯灭了.白白浪费了赞皇金丝大枣这块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3.
《果农之友》2006,(2):32-32
大枣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特色支柱产业.全市枣树面积6.67万公顷,产量达1.4亿干克。以枣富家的果农丰收时红枣让他们盆满钵盈,但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又可能颗粒无收。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春季光开花不结果.年年给枣树开甲让枣多结果、早结果却让枣长不红,收果时遇雨季致使枣霉烂.等等。  相似文献   

4.
灵宝市现有枣面积8000公顷,占三门峡市枣树种植面积的84.3%,其中灵宝市大枣面积6333.3公顷,产量1400万千克,总产值1.4亿元;雪枣66.7公顷;沾化冬枣233.3公顷;梨枣966.7公顷.另外,还有少量的桐柏大枣、铃枣等.  相似文献   

5.
枣园间作是枣区群众在长期栽培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立体栽培模式,在全国各大枣区广为应用。据统计,陕西大荔县现有枣树面积2.8万hm^2,间作枣园面积1.8万hm^2,占总面积的64.3%,纯枣林仅有1万hm^2,占总面积的35.7%。随着红枣产业的不断发展,枣园问作方式愈来愈多。为了进一步挖掘红枣发展潜力,探索建立高效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笔者对枣园间作的类型、模式、效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6.
葛石镇位于宁阳东阳丘陵山区,是宁阳大枣主产地。全镇现有大枣栽培面积超过4330hm^2,盛果期树200多万株,主要品种有酸铃枣、圆铃枣、长红枣、脆枣等,其中酸铃枣占总面积的70%以上。酸铃枣面积大,产量高,但经济效益低下,鲜枣市场价格仅为圆铃枣的十三分之一;长红枣的十分之一左右,圆铃干枣每千克售价高达50~60元,效益十分可观。针对酸铃枣的低效状况,充分利用其抗病、丰产、耐瘠薄和耐干旱的优良特性,改接优质、高产、高效的圆铃、长红品种,是彻底改变葛石大枣生产面貌,促进农民显著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此,我站自1998年开始实施酸铃枣高接换头工程,截至目前已成功改接15余万株,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稷山县实施以枣富民政策,在板枣上大做文章,扩大栽植面积,加强科学管理,使红枣产量稳步上升。2013年,全县红枣种植面积15.3万亩,年产5000万千克,产值6亿元,枣农人均收入达7800元。  相似文献   

8.
一、红枣,文名大枣、美枣。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枣具有抗癌功能。科学家做了这样的动物试验:给两组大鼠同时喂一种叫做MNNG的亚硝胍类的致癌物,其中一组加饲大枣,10个月后,未食大枣组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达71.4%,而食大枣组的仅38.4%,即使先食MNNG7个月再开始食用大枣8个月也一样有同样效果。抗癌的药理表明:大枣的热水提取物,体外试验对JTC—26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达90%以上,对正常细胞微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枣的抗癌作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枣含有多种抗癌活性物质,如三萜类化合物等,其中山楂酸的抗…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枣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河南枣业现状1 .1 生产状况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 ,是我国枣树的重要起源地和栽培地 ,大枣在全省 1 8个地市均有分布。从 1 990年至今 ,全省大枣生产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栽培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稳居第 3位。 2 0 0 1年全省大枣栽培面积 5万hm2 ,鲜枣产量  相似文献   

10.
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后,顺应新的农业结构和果业调整,我国枣业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在枣业内部结构调整中,鲜枣生产是枣业发展中的热点,大果形特色鲜枣是热点中的新亮点。鲜枣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尤其长江流域鲜枣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如重庆永川正在建设万亩大枣园。其中,四川引种北方大果型特色鲜食品种已显现优势,实现一年两至三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