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树莓果树资源丰富,分布广、抗性强、产量高,果实中活性成分种类多、功效强,具有悠久的入药历史.早在1 800年前,以覆盆子为名记载于我国《神农草本经》《本草纲目》等药物典籍中.1981年,吉林农业大学郝瑞教授从美国引进树莓品种,于1991年提请审定了中国第一个树莓品种——红宝玉.1999年,中国林业科学院张清华教授引入50种树莓实生苗,2002年在辽宁、黑龙江实现了树莓的推广种植.2012年,全国20多个省开展了黑莓和红树莓的引种工作,2015年,全国树莓栽培面积为13 465.7 hm2,产量达10.8万t,解决了树莓杂交育种、组织培养、根孽繁育、扦插育苗、土壤改良、种植管理、采后保鲜、加工销售等技术难题,树莓产业发展逐步完善.在对中国1981年至2019年树莓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树莓产业化发展道路:推广优良品种、规范种植管理、实现周年供应、完善产业配置、助力信息推广.  相似文献   

2.
当前树莓产业发展形势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万林 《农技服务》2014,(6):220-221
树莓(Rubus corchorifoliusL.f.)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浆果类灌木,树莓浑身是宝,因果实中特有的树莓花青素等物质具有提高视力、抗衰老和防癌等功效,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具有医疗保健、防风固沙、适应能力强,耐瘠薄、能生活在各种土壤,在我国生态环境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由于国内人工种植面积少,野生多分布在深山地区,收获季节多在梅雨季节,采收困难,加上由于宣传力度不大,人们对树莓认识不够,造成树莓资源浪费的特点,影响了我国树莓产业发展和和树莓利用率。随着国内外树莓产业新起,面对我国树莓发展现状的分析。只有通过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等措施改良树莓品种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将我国树莓产业做强做大,提高树莓果、叶的利用率,顺应树莓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3.
树莓营养丰富,能够抗病防癌、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阐述了安徽省树莓发展现状,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庆地区树莓发展优势和前景,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安庆地区树莓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5年以来,沈阳市东陵区树莓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在部分地区已形成规模,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为满足树莓产业的发展和种植户对树莓苗的需要,在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生产实际,探索出用树莓根早春快速繁殖树莓根蘖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树莓的市场价格持续上升,需求量逐年增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辽宁省法库县拥有发展树莓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法库县树莓产业,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从法库县发展树莓产业的可行性分析入手,详细介绍了法库县树莓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别从科研、区域分布、市场、质量、深加工力度、产业链延伸、政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树莓产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沈阳市树莓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目标,以为当地树莓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树莓一直是尚志市的支柱产业,但产业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效益过低,本文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探索树莓产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政府出台扶植政策,保护树莓产业资源等方案完善树莓产业化道路,从而使尚志市树莓产业岔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树莓在北方是新兴种植产业,阜新市自引进树莓种植后大幅提高了果农收入。总结阜新市树莓栽培技术,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地区树莓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树莓产业在上海地区的发展,阐述了树莓基本情况、营养保健功能及在国内外的栽培发展情况,分析了树莓在上海地区产业化发展的优劣势,并提出了相关发展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沈阳市东陵区红树莓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深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两方面研讨了其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为红树莓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树莓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主要对树莓SSR-PCR体系进行优化,以‘来味里(Reveille)’红树莓为试材,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和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研究各主要参数的适宜浓度,建立适合树莓SSR反应的最佳体系,并通过16个不同的树莓栽培品种对优化后的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中,引物浓度的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最大,优化后的最佳反应体系(25μL)中,Taq DNA聚合酶和DNA最适用量分别为1.0U和30ng;Mg2+、dNTP和引物最适浓度分别为1.5、0.2mmol/L和0.4μmol/L。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和10对SSR引物对16个树莓品种进行PCR扩增,不同品种间扩增结果稳定,多态性位点丰富,共有54个等位位点,表明该体系稳定可靠,适合树莓的SSR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建立喀什树莓酒的HPCE指纹图谱,电泳条件为:石英毛细管柱(50 cm×75μm),运行电压17 kV,运行缓冲液为50 mmol/L硼砂,其中含10%甲醇,检测波长260 nm,室温。在此条件下,建立了10批树莓酒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10个批次的样品之间有9个共有指纹峰,这9个成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相似度评价结果良好;因此,HPCE指纹图谱分析法可作为喀什树莓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广泛分布的有果用育种潜力的7个优良树莓野生种质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7个优良树莓野生种质各有优缺点.与栽培品种相比,所有种质的平均单果重偏轻.川莓的突出性状是无刺;山莓果实品质优良,但丰产性差;果实品质优良同时丰产性好的种质是插田泡和栽秧泡,但受种质多样性及所处的生境影响较大;光滑高粱泡果实品质偏酸,但Vc含量高,结合前人报道SOD和鞣化酸含量高,适合加工制成饮料或果酒;红泡刺藤可溶固形物含量高,达到14%,丰产性也好,但出汁率低,种子数量极多;而茅莓果实品质较好,极丰产.从果实鲜食风味、丰产性和适应性来说,空心莓组的5个种质中除山莓不丰产外,插田泡、栽秧泡、红泡刺藤和茅莓均优于我们引进的树莓种群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产业是中国部分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它的健康发展对于这部分地区的经济以及这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中国香蕉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选取相关的指标对国内各区域的香蕉产业竞争力以及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以上现状分析和竞争力分析给出中国香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喀什树莓酒的紫外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计算样品紫外光谱与多个对照样品紫外光谱的相似度并求出平均值,通过该平均值与阈值的比较对样品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紫外光谱相似度能敏感反映谱图间的差异,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树莓酒的质量状况。[结论]根据紫外指纹图谱可实现对喀什树莓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玉米种子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种子加工业在现代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中对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国外先进玉米种子加工厂的设备和典型工艺进行了介绍。从 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玉米种子加工业与国外同行业的差距 ,加入WTO后种子加工业对我国国内市场的影响 ,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21-11223
对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就中国生物质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问题以及产业化、环境保护和技术瓶颈问题进行讨论,得出中国发展生物质产业应立足资源优势,走技术创新的新型化道路,加快从生物质产业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加大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剖析了国外种业公司进入对我国种业的影响,分析了国内种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指出了我国种业整合模式与途径,并结合山西种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山西种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促进山西种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如加强政府指导、健全保障机制、增加资金投入、优化政策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是中国蔬菜出口额最大的一类产品,同时,大蒜产业一直是中国的出口优势产业,但是近年大蒜价格过山车式的波动,使得大蒜产业面临新一轮危机。首先,对中国大蒜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评,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TC)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RCA)指数指标体系,从动态分析上测算中国大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从静态分析上,与世界大蒜出口量前5位的国家进行对比,把握中国大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程度。其次,从大蒜价格暴涨暴跌、国际贸易壁垒升级、国外市场需求萎缩、产品深加工率低以及出口管理与竞争无序等方面分析了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适时进入期货市场、提高深加工率及产品质量以及强化政府管理职能等稳固和提升中国大蒜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咖啡生产种植现状、标准体系建设、品牌建设和加工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目前我国咖啡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我国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