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际鳞翅目昆虫基因组筑波会议与中国家蚕基因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02,28(4):271-272
首届国际鳞翅目昆虫基因组研讨会于 2 0 0 2年 9月在日本召开 ,来自 12个国家的 12 0名科学家就鳞翅目昆虫基因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并正式成立了鳞翅目昆虫基因组国际筹划指导委员会 ,初步决定在2 0 0 4年前完成家蚕这一鳞翅目的模式昆虫的全基因组测序。我国作为世界蚕丝业中心 ,有关家蚕基因组的研究应如何对应 ?值得业内人士深思。  相似文献   

2.
家蚕着色模式相关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色与斑纹是昆虫重要的形态特征,对于昆虫捕食、避敌、寻偶、免疫和调节体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丰富着色模式形成的分子机制一直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家蚕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经济昆虫,具有5 000多年的驯养历史,不仅成就了灿烂的丝绸文化,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家蚕亦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拥有的超过200余个与着色相关的突变体是昆虫着色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近年来,结合家蚕的经典遗传连锁图谱、家蚕基因组数据,运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定位克隆策略等分离鉴定家蚕着色相关突变体的关键基因,是探索着色模式形成的分子基础的主体。目前已在分子水平解析了家蚕30余种着色相关突变的产生机制,显著推动了家蚕着色机制的研究,对于丰富昆虫着色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重要贡献。本文总结了家蚕着色模式研究的最新成果,并结合其它昆虫着色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比较,这对于今后系统开展昆虫着色机制及其演化的研究,以及对着色相关基因的利用,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家蚕模式在人类疾病与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综述近些年来家蚕(Bombyxmori)在人类疾病和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家蚕是鳞翅目蚕蛾科的以桑叶(Mulberry)为饲料的完全变态昆虫。家蚕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所以成为鳞翅目的代表生物和重要的实验室研究工具,是研究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好材料。最近家蚕更是成为了...  相似文献   

4.
生物体表着色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物现象,其中,以昆虫的体色最为丰富多彩,引人注目。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之一,家蚕体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简述了决定昆虫体色形成的色素种类及其生物合成途径,重点介绍了家蚕幼虫及成虫的体色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鳞翅目昆虫的主要模式生物。表达序列标签(EST)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EST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EST在家蚕中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稻桑混栽地区水稻治虫慎用氯虫苯甲酰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氯虫苯甲酰胺是新开发的高效杀虫剂,对水稻鳞翅目害虫表现出速效性好和持效性长。家蚕和稻纵卷叶螟同属鳞翅目昆虫,为了探讨该药剂在稻桑混栽区水稻上使用对家蚕的安全性,2008年、2009年江苏省植保站组织海安县蚕桑站和东台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进行了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Hox基因是重要的转录因子,是昆虫躯体模式发育中的主调控基因,并对附肢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进化出不同的躯体模式和附肢,这与Hox基因的进化存在内在的关联.家蚕(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其躯体模式及附肢的决定机制研究对其他鳞翅目昆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对家蚕Hox基因结构、功能和靶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增强子诱捕是研究基因与调控元件功能的有力工具,自1979年建立以来,已在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哺乳动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家蚕作为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随着其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家蚕研究进入功能基因组时代,增强子诱捕技术有望在家蚕新基因的发现和功能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概述了增强子诱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家蚕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和新兴模式生物,它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生存和繁殖完全依赖于人类。家蚕作为蚕业的基础,对蚕丝绸行业的农民和工人来说意味着经济来源甚至生存基础。从19世纪开始,家蚕成为微生物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科学研究的目标,使得人类对生物学的理解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家蚕基因组计划启动实施,之后随着家蚕全基因组框架图、精细图和遗传变异图先后完成,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及相关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这里我们将概述家蚕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包括遗传学、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从而推动家蚕作为昆虫研究模式的发展,促进鳞翅目昆虫等生物基因组研究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
桑蟥是一种与家蚕近缘的鳞翅目蚕蛾科昆虫,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桑蟥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饲养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点滴法测定了若干家蚕品种对叶蝉散的敏感性。不同品种对叶蝉散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抗性强的是东34(R系),最敏感的是华七(S系),其LD_(50)(μg/g)的相对倍数为5.9。进一步杂交试验显示,大部分组合的杂种F_1已代对叶蝉散的抗性比两亲强,有杂种优势现象,部分组合还表现出超亲优势,且母本对杂种F_1代抗性的影响大于父本;从东34与华七这对组合的F_1、F_2 及其回交后代分析,它们对叶蝉散的抗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2.
何家禄 《蚕业科学》1991,17(2):95-100
家蚕血液酯酶电泳图谱中A区酯酶缺失型东34,是共显性等位血液酯酶A区酶带不表达基因BesAo的纯合子,基因符号Bes Ao/Ao。东34是其亲本交配后代的分离,选择,固定后的产物。东34缺失的A区酶带属胆碱酯酶类。  相似文献   

13.
家蚕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家蚕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着蚕的发育而呈现有规律的动态变化:幼虫4龄期SOD活性高于5龄,同一龄中以龄初和龄末较高,而中期较低;化蛹后.SOD活性迅速增加,蛹中期活性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直至羽化;雌蚕的SOD活性均高于雄蚕,但蛹期SOD活性却以雄性较高;不同蚕品种间SOD活力有较大差异;SOD活力与饲料也有很大关系,人工饲料有蚕的活力显著高于桑叶育蚕;氟化物处理在初期引起SOD活性上升,但随后即下降并低于对照。研究认为,家蚕体内SOD活性与蚕的发育、变态及健康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家蚕后丝腺和脂肪体总RNA含量随着五龄期的增长而增加,在五龄中期达到最高水平.用Sepharose2B柱层析分离RNA各组分,观察到家蚕后丝腺rRNA,tRNA和mRNA的含量在五龄期的变化均与总RNA相对应.JHA ZR515处理家蚕后,后丝腺的RNA及其组分rRNA.tRNA和mRNA均明显增加.脂肪体RNA也有增加.这些结果显示出JHA增丝的原因可能与JHA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促进了丝素蛋白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沈中元  黄可威 《蚕业科学》1994,20(4):231-234
从蓝萤叶甲分离收集到的大型微粒于孢子(简称蓝叶虫微粒子),感染寄生家蚕后能引起胚种传染,但初次感染后引起的胚种传染率很低,对次代蚕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很小,混育感染可使下一代蚕儿大部分被感染。经过两次继代传染以后,其胚种传染率大大地提高,从而使下一代蚕儿因直接的胚种传染或间接的混育传染全部在蚕期发微粒子病而死去。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体外试验和经口添食试验表明,家蚕消化液对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具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消化液的强碱性或消化液中存在的蛋白酶的分解作用 所致.因此,利用外源性消化酶的可能途径是先经酶促反应,将大量纤维素或果胶等 转变成可吸收利用的还原糖形态,然后进行给饵.  相似文献   

17.
影响家蚕中肠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缪云根 《蚕业科学》1989,15(4):207-211
研究了影响家蚕中肠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若干因素,在供试的蚕品种间,酶的活性差异显著,且与茧质成绩呈正相关;NPV与CPV对中肠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即CPV感染明显降低了此酶的活性,而NPV则无其影响;苏云金杆菌感染直接破坏中肠组织,引起酶活性的陡降;各种化学物质中以Mg2+对中肠碱性磷酸酶的激活作用最明显,体外条件下维生素C,Ca2-,柠檬酸,Cl-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家蚕血淋巴过氧化物酶活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应用Worthington法测定,首次证实家蚕血淋巴中也存在着过氧化物酶(POD),并分析了影响该酶活力的因素。结果表明,家蚕血淋巴POD活力随不同发育时期而呈现动态变化,不同性别间POD活力均以雄性较高,家蚕不同品种间POD活力有较大差异,桑叶育蚕POD活力明显高于人工饲料育主;氟化物添食后,POD活力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认为,家蚕POD活力与蚕的生长发育及体内代谢有关,POD活力大小可以作为反映蚕逆境生理的一个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数量遗传学在家蚕育种上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蚕学通讯》2005,25(3):17-22
通过查阅家蚕经济性状遗传研究文献,概括叙述了数量遗传学在家蚕数量性状常规研究、品种稳定性分析、抗性遗传研究、饲料效率遗传研究及QTLs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20.
蚕业科学面向21世纪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吕鸿声 《蚕业科学》1992,18(3):137-145
本文作为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养蚕学科组的主题报告,从丝蛋白结构与丝蛋白基因表达,分子连锁图与家蚕分子育种,性别控制与专养雄蚕,发育生理与昆虫激素蚕业应用,营养生理与人工饲料,蚕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蚕作为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工具,病理学与蚕病防治,热带养蚕,综合利用等10个方面,概括地论述了当今蚕业科学研究前沿的闪光点及其发展趋势。特别强调了蚕生物学基础研究对未来蚕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