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公益林动态补偿机制既是完善补偿机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切实保障林农利益的根本要求.该研究在对生态公益林动态补偿的概念内涵与基本原则进行概括与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成功经验,提出建设生态公益林动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的研究和中国生态补偿实践的探索,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几种模式、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等现状,同时探讨建立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构建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地区教育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芳  林恭华  李元庆  赵之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78-10881
在分析国内外对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的含义进行了界定,结合三江源地区生态及人文环境特点,提出了教育生态补偿的概念,并对补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是流域生态补偿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流域内生态受益产业对上游生态保护产业的直接补偿.本文以旅游业为例,阐述了旅游业与流域水资源的关系;从补偿、受偿、产业间生态补偿的内容,对旅游业对上游产业补偿的主体进行了界定;从理论和实际出发,确定旅游业对上游生态保护产业的补偿标准.提出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的补偿可以采用资金、实物和福利补偿等形式;并就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实施现状,分析了在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结束后,新疆草原生态补偿呈现出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标准公平性有待考量等问题。通过分析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的利益需求,提出对新疆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差异化补偿标准的研究,并提出了3种可供参考的补偿依据。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实现新疆差异化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实施现状,分析了在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结束后,新疆草原生态补偿呈现出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标准公平性有待考量等问题。通过分析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的利益需求,提出对新疆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差异化补偿标准的研究,并提出了3种可供参考的补偿依据。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实现新疆差异化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笔者将法学和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补偿概念相融通,综合运用于耕地的生态补偿研究。文章提出了一些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构想,明确耕地生态补偿的标准、创新耕地生态补偿方式、完善耕地生态补偿法律。  相似文献   

8.
汉江流域生态补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05-13906
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很多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为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做出了贡献。借鉴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对汉江流域的概况及其生态补偿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省南部长江三大支流之一的秋浦河为例,采用模型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估算了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机会成本、水资源市场价格、条件价值等计算方法下的生态补偿标准.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以生态服务功能的主导效应因子价值为基础,兼顾机会成本作为生态资源保护类型生态补偿标准的观点.结果表明:2009年,秋浦河流...  相似文献   

10.
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作为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粮食安全的重要纽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逐渐成为国际生态学、地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稳定持续供给,是解决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多元化、市场化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作为最终目标,通过厘定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利益主体、补偿标准、区域协调内在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耕地生态系统具有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4个方面的服务功能,功能决定价值。然而,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主要存在有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体系尚未完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研究方法较传统,缺乏模型创新;区域补偿协调度较低等问题。基于此,今后研究中应注重构建"功能识别—供需分析—区域调剂—区内补偿—长效政策"理论分析框架;加强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研究方法及其模型的创新性研究;构建"省—市—县"三个层级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区域协调机制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流域及生态补偿等概念分别作出界定的基础上,对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确立"受益者补偿、保护者受偿"的基本原则,以水质、水量、水生态服务功能作为补偿标准依据等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为我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物质量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对于推动滨海湿地生态补偿实践、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详细论述滨海湿地物质量补偿的理论体系,包括物质量补偿的定义、补偿原则及特点、主要补偿方式,以及补偿主体和客体等;并阐明了物质量补偿与生态修复之间的区别,对补偿参考系和补偿率等概念做了详细阐述。构建适用于我国产权机制的物质量补偿运行模式,将受损滨海湿地列入主要补偿客体,并为我国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提出对策建议:实行物质量补偿与价值量补偿相结合的多层次补偿模式;构建补偿率核算方法,开展物质量补偿评估试点;加强市场化交易模式,建立多元化补偿运行方式;完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的立法和管理工作,保障政策有效性;增加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投入资金,加强滨海湿地科普教育等。  相似文献   

13.
范雅君  张银龙  蔡邦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49-13652
阐述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系统回顾了国内中央及地方生态补偿实践的成功案例,介绍了目前生态补偿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等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指出目前国内生态补偿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环境成本是衡量经济发展代价——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要方式,也是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但现有研究中很少明确提出以环境成本为依据核算生态补偿标准。主要从环境成本入手,在全面总结国内外近期有关生态补偿标准制定以及环境成本的基础之上,对环境成本的概念和核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目前环境成本核算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环境成本与保护成本关系、环境成本空间化进行了讨论,认为环境成本学科综合化、核算方法科学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环境成本的空间化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试论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理论、对象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孔凡斌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2):101-104,115
研究了森林生态价值补偿政策基础、生态效益补偿对象选择、补偿原则以及资金来源途径。(1)提出森林生态“效益源”的概念,分析森林生态效益的现实存在形式;(2)从法理的角度,对生态效益国家购买、社会享有与负担、经营者经济受益的政策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森林生态价值不能作为国家行政补偿计量依据的结论;(3)提出了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和人口现状的新思路,建立了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的函数关系;(4)提出优先征收森林生态补偿附加税的资金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16.
环首都贫困带的生态补偿有利于周边贫困带生态经济的恢复,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既符合首都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又能改善周边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为分析目前环首都贫困带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退耕还林”、“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标准为研究对象,进行广泛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环首都贫困带生态补偿存在标准过低、缺乏长效机制、缺少动态标准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提出了相关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补偿是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关键问题。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家庭年纯收入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负向显著,树龄和"禁伐对您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正向显著等。因此,提出要以生态公益林禁伐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基础,确定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政府要提高贫困地区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建立生态公益林分龄级补偿标准制度,补偿标准从高到低分别为过熟林、成熟林、近成熟林、中龄林和幼龄林。这有利于提高林农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生态补偿是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关键问题。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家庭年纯收入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负向显著,树龄和“禁伐对您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正向显著等。因此,提出要以生态公益林禁伐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基础,确定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政府要提高贫困地区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建立生态公益林分龄级补偿标准制度,补偿标准从高到低分别为过熟林、成熟林、近成熟林、中龄林和幼龄林。这有利于提高林农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分析国内外征地补偿标准,提出对生态补偿的解释;其次,指出了将生态价值纳入征地补偿标准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现行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优缺差异和对生态补偿尚未重视的情况;然后明确中国对征地补偿中生态价值的研究成果、相关条例和不足之处;最后,对将生态补偿纳入征地补偿标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流域生态补偿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域生态补偿是综合多角度、多层面的问题,最具有生态补偿的代表性.但目前对流域生态补偿认识模糊的状况,不利于生态补偿的展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内涵、逻辑思路、原则和理念等理论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国在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特点和国外在流域环境服务付费机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为进一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