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小鹅瘟是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播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10~20日龄左右的雏鹅。潜伏期为3~5天,根据病程经过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7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常呈最急性型,往往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15日龄以下发  相似文献   

2.
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脑、肝、肠、脾和血液中,该病以渗出性肠炎、心肌炎和全身败血性病变为主要特征。1.1症状本病可分为三种病型。1.1.1最急性型雏鹅出壳后3~5d,常为最急性型。本病无前驱症状,  相似文献   

3.
小鹅瘟是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患病鹅多以精神委顿、不食、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渗出性肠炎为其特征。病原为小鹅瘟病毒,一般小鹅瘟只发生于鹅(番鸭和莫斯科鸭除外)。临床上表现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本病可采用多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小肠黏膜发生坏死脱落,形成栓子。本病多发于3-20日龄雏鹅,并以10日龄左右为高发。现将1例雏鹅发生小鹅瘟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渗出性肠炎、肝炎、肌肉变性特别是心肌变性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90%以上。1临床表现潜伏期3~5天,根据病程长短分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型。(1)最急性型。见于出壳后1周龄以内的雏鹅,发病常无先期症状,发病即衰弱,倒地乱划,不久死亡。(2)急性型。多见于5~15日龄的小鹅。主要表现精神萎顿,羽绒松乱,声音嘶哑,虽随群采食,但啄草到嘴随即甩去而不吞食,半日后病鹅行动落后,拒食,饮欲增加,拉出灰白或黄绿色稀粪,并混有气泡。打瞌睡,呼吸困难,鼻孔中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喙端色…  相似文献   

6.
<正>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雏鹅感染率与病死率较高,对养鹅业危害极  相似文献   

7.
<正>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雏鹅感染率与病死率较高,对养鹅业危害极  相似文献   

8.
一、小鹅瘟小鹅瘟是雏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般出壳3~5天即可发生,并蔓延全群,1月龄以后的鹅一般不会发生。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小肠形成栓子堵塞肠道。(一)症状该病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3种病型。(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2)急性型:精神委顿,废食,严重下痢,排黄白或黄绿色粪便,病程多为1~2天,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于1~2周龄的雏鹅多见。(3)亚急性型:多发生于2周龄以上的鹅,精神差、不吃、下痢,一部分鹅会自愈。(二)病理变化主要病理变化在小肠。死于最急性小鹅瘟的鹅,小肠只出现肠粘膜充血、出…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也叫病毒性肠炎,是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精神萎顿、不食、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渗出性肠炎为其主要特征,病原为小鹅瘟病毒.一般小鹅瘟只发生于鹅(番鸭和莫斯科鸭除外).冬末春初最易发病,临床上表现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本病可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农户散养应当切实做好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仅雏鹅发病,潜伏期3~4 d,发病后数日内波及全群,死亡率最高可达100%。最早1~4日龄开始发病,随着日龄的增长易感性下降,20日龄以上很少发病,死亡率也低。本病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环境经消化道传播,也可经污染的种蛋垂直传播。1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1.1最急性型通常发生在一周龄内的雏鹅,常无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或发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传播快、病死率高,是目前危害养鹅业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小鹅瘟病毒又名“雏鹅肝炎”或“雏鹅渗出性肠炎”病毒。患病雏鹅表现以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和渗出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侵害4—20日龄以内的雏鹅,特别是10龄以内的雏鹅。  相似文献   

13.
搞好雏鹅的疾病防治,是保证雏鹅成活率的关键环节。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将雏鹅的常发疾病其防制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通过消化道传播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20日龄左右的雏鹅。1.1主要症状潜伏期为3~5 d,根据病程经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7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常呈最急性型,往往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15日龄以下发病的雏鹅一般呈急性型。急性型病鹅精神萎顿,缩头松毛,步行艰难,离群独处,打瞌睡,继而食欲废绝,喜饮水,严重下痢,排灰白或淡黄绿色并混有气泡的稀粪;鼻孔流出…  相似文献   

14.
<正>1小鹅瘟的流行病学鹅细小病毒(GPV)属于单股DNA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快、死亡率高、高度接触性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大多发生在1个月龄以内的雏鹅,2~3日龄的雏鹅即开始发病,7日龄以内的雏鹅最易感染。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死亡率,随着近年来对小鹅瘟病毒流行病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毫无疑问该病是养鹅业的第一大传染病。该病由细小病毒属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急剧性下痢,有时呈现神经症状。剖检变化常见全身急性败血性病变和渗出性或伪膜性肠炎,心肌炎为特征。1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5d,根据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将本病的临诊类型分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3类。出壳后3~5d最初发病的雏鹅常为最急性,不见有任何前驱症状,一发现即衰竭倒地两腿前后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又称德舍氏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PV)引起雏鹅和雏番鸭的1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以渗出性肠炎、肝、肾、心等实质器官炎症为主要特征。该病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正>冬末春初季节,鹅很容易感染各种疫病,如鹅球虫病和小鹅瘟,尤其是小鹅瘟。所以,中小规模养殖需要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大寒过后,农户散养应当切实做好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工作。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3~25日龄的雏鹅,年龄越小越易发病,且有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以传播快、高发病率与病死率、严重下痢、渗出性肠炎、肠道内形成腊肠样栓子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鹅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自然情况下 ,只有雏鹅得病 ,特别是 3— 2 0天龄的雏鹅。病雏鹅的主要病变特征是严重的肠炎 ,小肠粘膜脱落 ,坏死 ,并和渗出的纤维素性物混合在膨大的中后段肠管形成“腊肠样”栓子 ,堵塞肠腔。近期笔者诊治了一起已免疫二次的雏鹅发生本病的病例 ,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3月 2 0日本县某养鹅户购进 1日龄雏鹅 2 0 0只 ,买回当日每只注射抗小鹅瘟血清 0 5毫升 ,1 0日龄注射小鹅瘟弱毒苗 ,4月1 3日早上发现有 1 7只雏鹅精神不振 ,严重下痢 ,还有 3只已…  相似文献   

20.
一、小鹅瘟小鹅瘟是由于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小鹅,引起急性死亡,传染快、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一)发病症状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搞好小鹅瘟的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