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要闻     
《云南农业》2012,(1):4
▲云南省高产创建等科技增粮项目全面展开2011年12月14日,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工作总结暨技术培训会,对2012年的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为及早抓好2012年全省粮食生产计划的落实,省政府已同意先预拨1.5亿科技增粮资金,与农业部预拨的高产创建示范片资金一起提前下达,全省认真抓好高产创建800片,其中整  相似文献   

2.
我省丘陵粮食大县安岳县,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为灾区分忧,为全省增粮增收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苏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江苏省粮食生产在高起点上实现了八连增,苏北五市是江苏粮食生产主产区,粮食总产228.5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的69.1%,处于全省的前5位,但单产排名靠后,因此,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粮食单产。为积累经验,建立起粮食生产工作长效机制,文章从粮食生产现状、单产潜力、粮食高产障碍因素几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提出发展苏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省春耕生产暨水利建设工作现场会议精神,持续抓好政策促粮、面积稳粮、科技增粮等各项措施。在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上,按照农业部《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实施指导意见》和《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的总体部署,以及《云南省2015年主要科技增粮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省丘陵粮食大县安岳县,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为灾区分忧,为全省增粮增收作贡献. 一、抢收小春.确保颗粒归仓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信息》2004,(12):19-19
为贯彻全省农业粮食工作会议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会议精神,省上决定实施“全省科技增粮行动计划”。“全省科技增粮行动计划”项目确定重点扶持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大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4年度项目分布在全省12个市(州)、27个县(市、区),分综合增产技术集成推广类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类项目两大类,按照集中连片、整乡整村推进的原则建设。综合增产技术集成推广类共安排20个项目,其中冬小麦增产项目5个,春小麦增产项目3个,玉米增产项目6个,马铃薯增产项目6个。每个项目投资18万元,要求示范推广面积0.67万hm~2,其中中心示范区面积不少于推广面积的10%。重点是推广应用现有成熟、配套的增产技术,制定生产技术规  相似文献   

7.
张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5,(6):366-367,374
中国粮食、棉花生产均不容忽视,而黄河流域是中国主要产粮产棉区,粮棉争地的现象尤为突出.麦棉两熟种植模式既解决了中国农业生产中棉粮争地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复种指数;又是中国棉区增粮,麦区增棉增效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了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好形势。一是着力抓好粮食生产,粮食总产实现十连增。2013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84.6亿斤,居全国第五位;单产达到426公斤,创历史新高。二是着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认真  相似文献   

9.
<正> 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大局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粮食生产情况的好坏,对整个改革和建设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据“六五”期间皖西六安地区粮食产量最高的1984年统计,全区粮食总播种面积856.9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3.8%,平均单产265公斤,较全省平均单产高28公斤,总产22.69亿公斤,占全省粮食总产10.3%,比1978年18.295亿公斤增长80.6%,人均占有粮食402.5公斤,较全省人均低27公斤。在全省9个地区中,总产占第三位,单产占第五位。粮食生产虽然逐年稳步增长,但长期处于稳而不高的徘徊局面。为使皖西地区粮食生产快上新台阶,实现“七五”期间粮食年递增5.1%,  相似文献   

10.
简阳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主要农作物。我市是全省玉米生产和养猪大县(市),2008年全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8.1万亩,居全省第一位,总产67.45万t,居全省第五位。  相似文献   

11.
简述砚山县发展粮食产业的资源优势,取得的成效,采取的增粮措施,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食产业化生产和经营水平;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到位率;鼓励科技创新,做好技术储备等一系列对策措施,为继续确保砚山县粮食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粮食生产亦是这样。本研究结合2000—2019年湖南省粮食生产情况分析全省粮食生产特征,并采用粮食安全贡献度测算方法对2000—2019年湖南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度进行了测算,最后提出了新发展格局下保障湖南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藏粮于地”;强化科技支撑,确保“藏粮于技”;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我区作为川南粮食生产大县,2006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水稻试点县。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结合我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和省增粮增收“三百”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4.
<正>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236万亩,总产量1158.7万吨,同比增加19.8万吨;亩产271.75公斤,同比增加6.16公斤。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人均占有粮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十一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十一连增”,去年增速达到12%,高于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砚山县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8年多来,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和运用,农民科技素质和粮食产量有了较大提高。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是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战略措施。阐述砚山县粮食高产创建的成效及成功经验,提出继续开展科技增粮行动的几点建议,以期砚山县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湖南农业》2014,(4):1
<正>1.持续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牢牢守住全省耕地数量不减少这条红线和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300亿公斤左右这条底线,层层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努力整合资源,强化政策扶持,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稳粮兴粮的积极性。2.坚定不移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一是大力推进水稻压单扩双。采取集中育秧、高产创建、适度规模经营、专业化服务等有效举措,大力实施水稻"单改双"。二是大力发展玉米等旱粮生产。2014年,全省旱粮作物面积增加6.7万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在南京召开全省秋播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部署全省秋播与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副省长黄莉新说,2004年秋播和2005年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的农业发展观,以增粮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政策扶持为保障,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技推广》2023,(10):81-82
<正>水是生产之要,是农业命脉。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农业要节水化”重要指示,研讨节水增粮技术路径和增粮潜力,交流节水增粮推进县建设成效,支撑服务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10月20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山东青岛举办首届节水增粮论坛。本次论坛是第二十四届肥料双交会六大论坛之一,紧扣双交会主题“肥水与粮食产能提升”,是探索节水增粮新路、勇担稳粮保供使命的最新实践。国际锌协会技术顾问樊明宪、  相似文献   

19.
<正>五年来,吉林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2016年,粮食生产在面积调减的情况下,总产仍达到743.44亿斤,连续四年超过700亿斤,稳定保持全国第4位。巩固提升粮食核心区产能,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有效供给,累计调减籽粒玉米500万亩,主要在东部冷凉区、西部易旱区、城市  相似文献   

20.
我省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福建是粮食调入大省,粮食自给率低,稳定粮食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引导和培育种粮大户,发展规模粮食生产经营,将成为今后我省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任务。一、发展现状根据我们组织开展的全省种粮大户调查,沿海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山区种植规模在30亩的全省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