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3组25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攻毒后36h出现临床病理症状,用中药制剂川牌立复康片治疗,连用3d。同时选用恩诺沙星作药物治疗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从攻毒开始到14d后实验结束,治疗组在死亡率为2.5%,对照药物治疗组的死亡率为7.5%。人工发病未治疗组临床症状,症理变化都较典型,死亡率为37.5%。健康对照组无死亡,中药制剂川牌立复康片和恩诺沙星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是95%和86.5%,中医药费制剂川牌立复康片的治愈率显著高于恩诺沙星组。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预防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肠道益生菌竞争排斥原理,结合生产实际建立了临床预防鸡沙门氏菌的四个模型,即"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的试验1、2组,单纯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的试验3、4组,同时设有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攻毒条件下,对各组鸡白痢症状的观察、攻毒保护死亡数量统计、称重分析,结果为:3组及攻毒对照组表现典型鸡白痢症状,试验1、2、3、4组攻毒保护率分别96.7%、96%、80%、94%,而攻毒组为76%。试验3组与空白对照组30日龄增重差异极显著,其余各组均表现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无论雏鸡直接口服微生态制剂或先服用抗生素再使用微生态制剂,这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地保护雏鸡免遭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强毒的攻击,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雏鸡的死亡,提高育雏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雏鸡新城疫免疫效果及抗病力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雏鸡4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只,试验组从1日龄开始将1%中草药添加到雏鸡饲料中混匀饲喂,连喂50 d;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物质正常饲喂雏鸡饲料。7日龄时所有鸡只免疫新城疫Ⅳ系弱毒疫苗,分别在14日龄和25日龄时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并进行血凝抑制试验,30日龄时进行攻毒试验,测定发病率、死亡率、保护率和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14日龄和25日龄时,试验组血清IgG、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A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4日龄时试验组新城疫抗体效价略高于对照组(P0.05),25日龄时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发病率、死亡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免疫保护率达99%,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中草药添加剂有明显提高雏鸡免疫球蛋白含量和促进新城疫抗体形成的作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免疫保护率,有利于提高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保护力和鸡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人工诱发4日龄罗曼雏鸡白痢杆菌病,用普拉醌3个不同剂量对致病鸡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以评价该制剂对雏鸡白痢杆菌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普拉醌对雏鸡白痢防治效果较好,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保护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六茜素组;高剂量组的保护率与六茜素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愈率明显高于诺氟沙星对照组,并与六茜素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重组鸭β-防御素-2(DAvBD2)对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攻毒雏鸡的治疗效果。经测定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对15日龄黄羽肉鸡的最小致死量为4×10~8cfu/m L。将100只15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A组作为健康对照组,不攻毒,也不用给药;B组作为攻毒对照组,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攻毒,但不给药;C、D、E三组为治疗组,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攻毒2 h后,分别肌内注射200、250、300μg的重组DAvBD2,连用3 d。结果显示:最小致死量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攻毒后,B组死亡率是100%;C组死亡率70%、存活率30%、治愈率为20%;D组死亡率10%、存活率90%、治愈率70%;E组死亡率为0、存活率100%、治愈率80%。电镜观察发现,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经重组DAvBD2作用后,大肠杆菌细胞外膜外翻、凹凸不平、起泡,甚至出现孔洞,导致菌体内容物外泄。表明重组DAvBD2对感染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的雏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优净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确定临床用药剂量。选用SPF鸡胚测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标准株M41型的ELD_(50)以确定攻毒剂量;选用19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预防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其中前2组各设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小组。19日龄时预防组开始用优净,连续5、21d时攻毒,待症状出现24h后,治疗组开始用优净连续5d。期间进行临床观察,测定不同日龄患病雏鸡血清中的IFN-γ与TNF-β质量浓度。临床试验表明,预防组随优净剂量加大,鸡群的发病率逐渐降低;治疗组随优净剂量加大,鸡群的治愈率逐渐提高。对人工感染雏鸡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测定表明,预防组21日龄雏鸡未攻毒时,不同剂量小组的IFN-γ和TNF-β质量浓度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在用优净后的25、28日龄,IFN-γ质量浓度显著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治疗组用优净2d后,用药组之间IFN-γ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但TNF-β质量浓度差异显著;28、30日龄时,IFN-γ、TNF-β的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并且与阴性、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试验说明优净可以持续诱导产生IFN-γ与TNF-β,发挥了调节免疫机能的作用,从而对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以达到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根据试验结果,暂定临床推荐剂量为2.0ml/只,2次/d。  相似文献   

7.
5组20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攻毒后36h出现临床症状,此时分别按3‰、2‰、1‰的浓度给鸡连续饮水投服自拟白头翁散治疗,连用5d,同时选用诺氟沙星作药物治疗对照.结果表明:从攻毒开始至14d后试验结束,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3%、6.6%、133%,对照药物治疗组死亡率为10%,人工发病未治疗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都较典型,死亡率为40%,健康对照组无死亡.复方白头翁散3个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86.7%、73.3%,80%.自拟白头翁散按3‰、2‰混饮的治愈率显著高于诺氟沙星组.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中药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有效方法,将28日龄的无IB抗体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预防组,每一大组再均分为4小组,其中设有空白对照组(D组)。两个试验组分别以高、中、低不同剂量的双黄连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预防和治疗。预防组在攻毒前2天开始用双黄连可溶性粉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药物预防,连用7天;治疗组在攻毒后表现症状时,开始用药物进行治疗,连用5天。试验结果表明:预防组中,高、中、低剂量组对本病均有效果,其中高、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中,高、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双黄连可溶性粉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用1日龄雏鸡免疫评价了鸡大肠杆菌多价1型菌毛油乳剂苗在鸡体内的免疫原性。用含1型菌毛的3个不同血清型(O1、O78及O88)菌株,大容量培养后提取菌毛制备多价菌毛油乳剂苗。接种多价菌毛油乳剂苗的鸡用同源菌株攻毒后出现10%~11.2%的死亡率,阳性对照组鸡攻毒后出现70%~80%的死亡率;用异源菌株(O36)攻毒后,免疫鸡出现33.3%的死亡率,而未免疫阳性对照组鸡死亡率达70%。免疫鸡在气囊,心包及肝脏的病变非常轻微,且攻毒后非免疫鸡能更有效地清除侵入气囊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加味白头翁汤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肉仔鸡的预防与治疗效果及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即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肉仔鸡4日龄时饮用不同浓度加味白头翁汤,连续饮用12 d,10日龄时肉仔鸡胸肌注射大肠杆菌液;治疗组肉仔鸡10日龄时胸肌注射大肠杆菌液,攻毒后立即饮用不同浓度加味白头翁汤,连续饮用6 d。观察攻毒前、后鸡只的临床症状,每天记录各组的死亡数,最后统计死亡率。在攻毒后0,3,6,9,12,15天,每组随机取试验鸡5只,心脏采血,离心取血清,-20℃保存,用于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加味白头翁汤中剂量预防组预防效果与庆大霉素预防组预防效果相同;加味白头翁汤中剂量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庆大霉素治疗组治疗效果接近;加味白头翁汤中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显著提高,部分时间点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加味白头翁汤对抗肉仔鸡大肠杆菌病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草药预防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研究,探讨中草药替代抗生素的可靠性,筛选出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的中草药处方。结果显示,在肉鸡预防试验与攻毒试验中,中药试验组与抗生素试验组保护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使用中草药和抗生素对预防肉鸡大肠杆菌病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在肉鸡预防试验中,中药试验组Ⅳ(添加大蒜提取物)与抗生素试验组差异显著(0.010.05),说明中草药对动物机体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具有替代抗生素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功效,大蒜提取物对替代抗生素预防大肠杆菌病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复方白头翁散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组20龄雏鸡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攻毒后36h(小时)出现临床症状,此时分别按3‰、2‰、1‰的浓度给鸡连续饮水投服自拟白头翁散治疗,连用5天,同时选用诺氟沙星作药物治疗对照。结果表明:从攻毒开始至14天后试验结束,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3%、6.6%、13.3%,对照药物治疗组为10%,人工发病未治疗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都较典型,死亡率为40%,健康对照组无死亡。复方白头翁散三个剂量组、诺氟沙星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86.7%、73.3%、80%。自拟白头翁散按3‰、2‰混饮的治愈率显著高于诺氟沙星组。  相似文献   

13.
乳杆菌LB—9703制剂对雏鸡白痢预防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乳杆菌(LB-9703)微生态制剂对出壳雏鸡进行鸡白痢预防试验,使用剂量0.1ml/(羽.日),连用7天,同时设土霉素饲料添加剂组和对照组。8日龄时实施鸡白痢沙门氏菌强毒攻击,并观察至30日龄,结果证实:LB-9703组雏鸡存活率(96.97%)与土霉素对照组存活率(93.94%)差异不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存活率(45.45%)差异极显著(P<0.01)。野外区域试验,共预防出壳雏鸡101825羽,30日龄时检查育雏鸡存活率。结果:应用LB-9703制剂雏鸡存活率(98.12%)与使用土霉素饲料添加剂雏鸡存活率(96.44%)差异不显著(P>0.05)并与实验室研究结果(96.97%)一致(P>0.05)。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随机分组病理模型复制的方法,将14日龄AA肉雏鸡随机分为受试药物(高、中、低)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1(对照药物组)、阳性对照组2(疫苗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共7个组,每组30只,来验证中药金板青颗粒对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作用。试验表明:受试药物高、中剂量组与对照药物组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与对照药物组差异不显著;受试药物组总体上不如疫苗对照组,中、低剂量组与疫苗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与疫苗对照组对发病率、保护率差异极显著(P<0.01),而死亡率、有效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兽医理论自拟中药方剂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并选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的对分离株大肠杆菌敏感较高的药物丁胺卡那霉素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制剂组的治疗保护率为83.3%,丁胺卡那霉素组为86.6%,结果表明利用中草药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对解决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制剂预防组和丁胺卡那霉素预防组保护率均为93.3%.试验各组间鸡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中药制剂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以大肠杆菌标准菌株O_(78)、O_1、O_2三种混合大肠杆菌菌液肌肉注射感染15日龄海蓝褐蛋公鸡,之后口服不同剂量的中药制剂与氟苯尼考粉,观察试验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变发生率等,最终统计出试验鸡的死亡率和治愈率。采用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各试验组鸡只死亡率均与感染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高剂量组对感染鸡只治愈率与感染对照组鸡只自愈率差异显著(P0.05),且近似于氟苯尼考粉组。因此,中药制剂可以作为有效控制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首先选取SPF鸡胚测定IBV-M41的ELD50,以确定攻毒剂量。然后将400只19日龄无IB抗体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50只,分别为预防高(2.0 mL/次)、中(1.0 mL/次)、低(0.5 mL/次)组,治疗高(4.0 mL/次)、中(2.0 mL/次)、低(1.0 mL/次)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19日龄时预防组开始用药,连用5 d。21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100 ELD50剂量的IBV-M41人工感染雏鸡。待症状出现24 h后,治疗组开始给药,连用5 d,期间进行临床观察。考察该自拟中药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效果,并测定不同处理组不同日龄患病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IgG的质量浓度。结果:在用药过程中,自拟复方中药的预防和治疗不同剂量组免疫器官指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组间差异不显著;用药疗程结束后,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该中药方剂对不同日龄不同处理组雏鸡血清IgG的质量浓度影响明显,且与阴性、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该中药方剂对雏鸡法氏囊及脾脏发育有促进作用,且诱生IgG,使其血清含量显著提高,对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从而达到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复方白头翁散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组 2 0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 ,攻毒后 36h出现临床症状。此时分别按 0 3% ,0 2 %和 0 1 %的浓度给鸡连续饮水投服自拟白头翁散治疗 ,连用 5d。同时选用诺氟沙星作药物治疗对照。结果 :从攻毒开始至 1 4d后试验结束 ,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 3 3 % ,6 6%和 1 3 3 % ;药物治疗对照组为 1 0 % ;人工发病未治疗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都较典型 ,死亡率为 40 % ;健康对照组无死亡。复方白头翁散 3个剂量组、诺氟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 93 3 % ,86 7% ,73 3和 80 %。  相似文献   

19.
采用胸肌注射法对7日龄蛋雏鸡人工感染耐药菌株发病,分7组进行药物治疗试验,分别为抑制剂高剂量组、抑制剂中剂量组、抑制剂低剂量组、西药对照组(环丙沙星)、中药对照组(中药复方制剂)、阳性对照组(感染不给药)和阴性对照组(不感染不给药),饮水给药,连用7天,停药观察14天。  相似文献   

20.
20日龄京白雏鸡210只,随机分成七组,其中六组用鸡毒支原体攻毒发病,五组分别饮用50ppm,25ppm,12.5ppm的罗红霉素、125ppm的硫氰酸红霉素、50ppm的氧氟沙星,连用5天,一组作阳性对照组,末攻毒组作阴性对照组,结果各试验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0、0、3.3%、3.3%、33%、0。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试验表明,罗红霉素能明显降低鸡气囊损伤,较好地提高鸡的成病率,其中以中、高剂量的效果最好,低剂量与对照药物硫氰酸红霉素和氧氟沙星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