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黄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大黄提取物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及其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内和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大黄提取物对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250μl/L,点状产气单胞菌、鳗弧菌、苏伯利产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的MIC与MBC均为500μl/L,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的MIC与MBC均为1 000μl/L。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大黄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圈的直径为(20.4±1.3)mm,氟哌酸的抑菌圈直径为(33.0±1.6)mm,氯霉素为(29.0±2.8)mm。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在攻毒7 d后,对照组死亡率为40.00%,饲料中添加0.5%大黄提取物的试验组死亡率为6.67%,添加4%的试验组的死亡率为20%,添加1%和2%的试验组没有鱼死亡,表明饲料中添加1%的大黄提取物能有效增强鱼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本试验结果说明,大黄提取物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与抗生素类抗菌药物相当,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对细菌性疾病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6种单味中草药与复配组方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中药组方制剂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提法制备单味中草药提取液,并按排列组合法将6种提取液按相同比例混合得到不同配方复配液,用牛津杯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与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研究不同单味中草药与复配组方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结果】6种单味中草药提取液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抑菌圈直径为12.69~19.88 mm,五倍子的抑菌效果最好,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9.88 mm,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5.60 mg/mL和31.25 mg/mL;2味中草药复配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0.64~19.98 mm,五倍子+乌梅和五倍子+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好,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98 mm和19.94 mm,MIC和MBC分别为15.60 mg/mL和31.25 mg/mL;3味中草药复配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94~20.26 mm,山茱萸+诃子+大黄的抑菌效果最好,为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20.26 mm,MIC和MBC分别为7.80 mg/mL和15.60 mg/mL;4味中草药复配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88~21.28 mm,五倍子+诃子+乌梅+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好,为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21.28 mm,MIC和MBC分别为7.80 mg/mL和15.60 mg/mL;5味及6味中草药复配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4.11~19.07 mm,以6味的五倍子+山茱萸+诃子+大黄+乌梅+五味子的抑菌效果最好,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9.07 mm,MIC和MBC均为31.25 mg/mL。【结论】山茱萸+诃子+大黄和五倍子+诃子+乌梅+五味子组方对鲫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均为极度敏感,可用于防治嗜水气单胞菌导致的鲫鱼败血症。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1株对水产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对菌株JSSW-LA进行生理生化鉴定、16S r 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采用体外抑菌试验、共培养试验考察菌株JSSW-LA对多种水产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经鉴定表明,菌株JSSW-LA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SSW-LA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抑制效果显著。共培养结果显示,低起始浓度的JSSW-LA(2.8×103CFU/m L)能够显著抑制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生长,高起始浓度的JSSW-LA(2.8×106CFU/m L)对5种致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JSSW-LA对水产中的常见致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是1株拮抗性能优良的微生物菌株,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一、主要症状鱼类暴发性流行病包括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细菌性败血症和暴发性出血病等,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弧菌及鲁克  相似文献   

5.
采用传统煎煮法提取海巴戟果有效成分,以副溶血性弧菌为试验菌株,将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抑菌率作为检测指标,探讨海巴戟果热水提取物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 表明,海巴戟果提取物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5.00 g·L-1,最小杀菌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25种中草药及其联合用药配伍对水产养殖中常见5种细菌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纸片法)测定了夏枯草、石榴皮、黄连、白头翁、乌梅等25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的抑制作用,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抑菌效果较强的4种中草药对5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这5种致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种中草药对这5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乌梅、石榴皮、黄连、白头翁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达10~30 mm,MIC62.5 mg/mL,MBC125 mg/mL,其中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乌梅,MIC均为15.63 mg/mL,对副溶血弧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黄连,MIC为15.63 mg/mL,对蜡样芽孢杆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乌梅,MIC为7.81 mg/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石榴皮,对蜡样芽孢杆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白头翁、石榴皮+白头翁,对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白头翁,对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石榴皮、乌梅+白头翁。研究表明,针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5种致病菌,乌梅+石榴皮、乌梅+白头翁为最佳抑菌中药配伍组合,中草药配伍效果好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GenBank数据库已发表的气单胞菌属16S rDNA序列,设计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16S rDNA序列的特异保守区,建立这2种菌的快速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仅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得到了特异性扩增,而几种常见弧菌科水产病原菌,包括豚鼠气单胞菌、易损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和鳗弧菌并未得到特异性扩增,说明设计的引物可以用于这2种病原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可以为水产动物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的快速检测、病害预警和病原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黄、黄芩、金银花、杜仲与大枣及其复方A(大黄.黄芩)、B(大黄·黄芩·金银花)、C(大黄.黄芩.杜仲)和D(大黄.黄芩.杜仲.大枣)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常见致病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通过纸片法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分别采用稀释法与平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副溶血弧菌对单方的的敏感度为黄芩〉金银花〉大黄〉大枣〉杜仲,其复方的抑菌效果为A=B=C〉D。其中,黄芩、A、B、C和D对副溶血弧菌的杀菌作用较强。嗜水气单胞菌对单方的敏感度依次为大黄〉黄芩〉金银花〉大枣〉杜仲,其复方的抑菌效果为A〉B〉C=D。其中,大黄与复方C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杀菌作用较强。[结论]大黄、黄芩、金银花、杜仲与大枣及其复方对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能用于锯缘青蟹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海潮  张兴桃  廖红艳  陈红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23-20524,20651
[目的]确定锯缘青蟹黄水病致病菌的病原。[方法]对从患黄水病的锯缘青蟹体内分离出的28株致病菌株进行培养、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人工感染等试验。[结果]分离出的菌株均为弧菌科细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12株、辛辛那提弧菌8株、副溶血弧菌5株、温和气单胞菌3株。[结论]4种菌株均为青蟹黄水病的病原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探索中草药的作用机制,开发新型中草药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用黄芩、杜仲、金银花3种常见中草药进行试验研究,以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药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并测定其含量;将各组药物提取液分别对嗜水气单孢菌、温和气单孢菌、鳗弧菌等常见的水产动物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各药物的提取液对水产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杜仲提取液对嗜水气单胞菌和鳗弧菌的抑菌效果较好,黄芩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复方药物的体外抑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配比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浓度。[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出具有特异抗菌作用的新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蛭弧菌对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不同浓度的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简称Bd)Bd-9-25922 投放水族箱中,对鲤用浸泡法进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ila)(简称SC)SC-96-24试验,并观察蛭弧菌与病原菌、水质状况及鱼类发病情况变化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蛭弧菌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裂解和净化作用,对水中氨氮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并且对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所致暴发性出血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为该菌引起的爆发性鱼病防治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分别提取29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并研究了29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12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诃子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较好,其醇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 g/L。博落回、白屈菜、五倍子对嗜水气单胞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10.0 g/L时,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其醇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4、4.8和4.8 g/L。[结论]博落回、白屈菜、五倍子可作为抗嗜水气单胞菌的筛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罗蔓莉  李学英  王大忠  许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14-12615,12619
[目的]研究大鲵油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效果。[方法]用乙醚萃取大鲵油脂后,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研究大鲵油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大鲵油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其抑菌圈直径为(8.10±0.55)mm。[结论]大鲵油脂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菌作用,但与其他生物来源的油脂相比,其抗菌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4.
新型宝碘对草鱼、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和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宝碘是一种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有效消毒剂.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采用新型宝碘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草鱼及南美白对虾的24、48、96 h LD50分别为84.1、79.4、74.3 mL/L和92.9、89.1、81.5 mL/L,参照经验公式计算得出24 h安全浓度(Sc)分别为7.4、8.2 mL/L.采用二倍稀释法进行新型宝碘对爱德华氏菌(Edwarsiella tard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等5种水产养殖动物常见致病菌的抑菌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7.50、9.36、18.75、9.36、18.75 μL/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7.50、37.50、37.50、18.75、37.50 μL/L施药12h后,对5种试验菌的杀菌率达100%的新型宝碘浓度分别为37.50、9.36、18.75、9.36、18.75 μL/L.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宝碘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以鱼类常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为供试菌,测定了5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测定了其中效果较好的中草药的治愈率,确定了其最佳用药剂量。[结果]在相同试验条件下,5种中草药中五倍子(Rhuschinensis Mill)、石榴皮(Punica granatum L.)和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中五倍子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几种中草药(P0.05)。五倍子治疗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的最佳治疗剂量为:0.5mg/ml五倍子药液药浴40min,治愈率为100%。[结论]该研究为鱼类暴发性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6.
鲢鱼嗜水气单胞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基因库中嗜水气单胞菌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对从病死鲢鱼体内分离到的1株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扩增,并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测试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引物能扩增出680bp的嗜水气单胞菌特异基因片段,与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温和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HT5",7"]鱼[KG-*3]回[HT5"]爱德华氏菌及海豚链球菌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量为10pg嗜水气单胞菌基因总DNA.表明该实验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用于鲢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快速诊断,对有效治疗和控制鱼类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具有广泛的致病性,是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最常见的致病菌.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的产生及机制包括固有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以及耐药性基因的种类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取60种中草药,研究其对杂交鳢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为防治杂交鳢源舒伯特气单胞菌诱发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水提法获得60种中草药提取液,采用琼脂扩散法对杂交鳢源舒伯特气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筛选出的抑菌作用较好的中草药水提物对杂交鳢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五倍子、大黄、黄柏、黄连、地榆、丁香、木瓜、诃子、五味子、儿茶、乌梅对舒伯特气单胞菌极度敏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乌梅的体外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28.62±0.66)mm。【结论】抑菌杀菌效果最好的是五倍子,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为1.95mg/mL,其次是诃子、乌梅、地榆、黄连、儿茶和丁香,再次是木瓜和五味子;大黄和黄柏较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检测食用鱼类产品中β-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基因(aerA)和溶血素基因(ahh1)的技术。气溶素和溶血素是β-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多重PCR技术被应用于检测28个来源于食用鱼类产品的β-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样本,包括鲤鱼片,水,鲫鱼片、鳟鱼片、鲢鱼片、鲑鱼片和带鱼片。该研究使用标准菌株嗜水气单胞菌ATCC7965和分离于死蟒蛇的带有β-溶血性毒素基因的嗜水气单胞菌作为对照。所有菌株样本(100%)被证实携带嗜水气单胞菌16srRNA基因(356个碱基对)。所有嗜水气单胞菌样本(100%)被证实携带ahh1毒性基因 (130个碱基对)。26个嗜水气单胞菌样本(93%)被证实携带aerA基因(309个碱基对)。本研究证实β-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广泛存在于供人类食用的鱼类产品中,对消费者产生了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0.
气溶素和溶血素是β-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为建立检测食用鱼类产品中β-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基因(aer A)和溶血素基因(ahh1)的技术,本文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28个来源于食用鱼类产品的β-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样本(包括鲤鱼片、水、鲫鱼片、鳟鱼片、鲢鱼片、鲑鱼片和带鱼片),并用标准菌株嗜水气单胞菌ATCC7965和分离于死蟒蛇的带有β-溶血性毒素基因的嗜水气单胞菌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所有菌株样本(100%)被证实携带嗜水气单胞菌16S rRNA基因(356个碱基对),所有嗜水气单胞菌样本(100%)被证实携带ahh1毒性基因(130个碱基对),26个嗜水气单胞菌样本(93%)被证实携带aerA基因(309个碱基对)。本研究证实β-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广泛存在于供人类食用的鱼类产品中,对消费者产生了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