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蛋鸡规模化养殖场越来越多,其设备越来越先进,使用人员越来越少,但是国内疫病压力仍旧很大,大多数养殖场配置了专业免疫团队进行免疫。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免疫工人的操作还需要特定的进行监督纠正,这个工作经常由兽医或特定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督,以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家禽的养殖生产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社会对禽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不少养殖场选择扩大生产规模,由此也带来了繁重的日常防疫工作、饲养管理难度增加等问题。孵化厂是养殖场开展免疫程序开始的地方。由于新孵雏鸡对环境中各种复杂的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尚未完善,所以孵化场免疫是养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早期免疫对雏鸡抵御传染病和提高生产性能至关重要,而孵化场的免疫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雏鸡的出雏率以及成活率,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孵化场的免疫管理水平,成为越来越多养殖场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为了解国内规模化种鸡场孵化场免疫现状,由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禽病研究团队联合默沙东家禽团队进行了调研,从全国19个不同省/市/自治区的规模化养禽场收回有效问卷78份,总结国内养殖企业孵化场管理现状,关注孵化场免疫管理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为养殖场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今的养鸡生产中,传染病种类越来越多、发生越来越频繁,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方法。现在,养殖户越来越注重免疫接种,免疫成功与否是决定养鸡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养殖场虽然制定了免疫程序和操作方法,但由于一些因素没有注重,免疫失败依然屡屡发生,给国内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压力。如何保证免疫成功,笔者根据多年的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服务及饲养管理实践的经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鸡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提高,疫苗对于疫病的防控作用越来越重要.虽然养殖场按照各自的计划免疫的同时进行抗体监测,仍有部分养殖场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达不到保护水平.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对疫苗免疫效果不利的影响因素,提升疫苗免疫效果既产生相应高效价和高整齐度的抗体.本文以鸡新城疫为例,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5.
<正>免疫是防疫的基础,也是确保动物疫情稳定控制的关键环节,更在保证畜禽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的防疫工作比较好做,业主对免疫工作的主动性较强,对有条件实行程序化自主免疫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各地多实行工作人员包场制度,加强对其监督检查,督促其对存栏动物按照程序化免疫,发放"告知书",填写"承诺书",并对免疫效果及时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
当前,猪瘟仍是威胁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因素之一,国内对猪瘟的控制主要依靠猪瘟疫苗的免疫预防,业内对猪瘟的免疫程序研究报道很多,其中有共同点也有分歧争论之焦点。在生产实际中,对猪瘟超前免疫的分歧最为明显,一部分养殖场表示超前免疫对预防猪瘟(特别是猪瘟疫区)是一种很好的免疫方法;部分养殖场认为超前免疫效果不明显,操作起来费时、费力,还经常发生过敏死亡现象。为了验证猪瘟超前免疫的效果,课题组在河南省鹤壁某万头猪场做了超免和非超免的对比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牛、羊、骆驼、鹿进行O型和亚洲Ⅰ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奶牛和种公牛进行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地区的牛、羊进行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 规模养殖场按下述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家畜在春秋两季各实施一次集中免疫,对新补栏的家畜要及时免疫.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国内的规模养殖场和奶牛养殖小区正在高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检疫免疫工作非常繁重。本文主要从技术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做好规模奶牛养殖场和奶牛养殖小区的检疫和免疫工作,希望能够对广大养殖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质量和效果,构筑牢固的免疫屏障,提高防控实效,现就强制免疫疫苗的管理提出以下建议:1制订合理的疫苗调拨和分配计划每年春秋两季动物防疫集中行动前,要对本辖区内所有大小养殖场(户)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建立三个台帐即养殖场养殖台帐,各  相似文献   

10.
免疫是通过对易感动物进行疫苗接种从而使其获得疫病抵抗力的过程,免疫的目的在于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临床生产中,常因多种因素导致免疫出现失败,常见的有疫苗失效、免疫方法不正确、免疫操作不规范、滥用药物、霉菌毒素中毒、动物群已经出现感染以及疾病因素等。养殖场一定要加强免疫后的抗体监测,发现免疫失败及时补免;养殖场要想避免免疫失败的发生,必须加强管理,对动物群进行科学免疫。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山东省淄博市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2019年用估计流行率方法,从全市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中抽取养殖场户,按比例分配到各区县;在养殖场户内,随机采集血清样品,采用竞争ELISA方法进行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并进行不同类型场点和不同地区的统计对比。结果显示:共检测111个养殖场点,检出免疫合格场点106个,群体免疫合格率为95.50%;共检测3 345份血清样品,检出免疫合格样品3 026份,个体免疫合格率为90.46%。散养户个体免疫合格率(94.71%)和群体免疫合格率(96.92%)略高于规模场(86.36%、93.48%),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从不同地区看,经济技术开发区个体免疫合格率最低(74.26%),而其他地区均在82.00%以上;周村区群体合格率最低(87.50%),而其他地区均在90.00%以上。结果表明:淄博市小反刍兽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疫情发生风险较低,但免疫效果较差养殖场户仍要加强小反刍兽疫免疫,规模场要加强引入羊群的检疫隔离,防止因病原引入而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新疆自治区的集约化、标准化养殖场基本都能做到科学免疫,有效控制了各种动物疾病的发生,但中小规模养殖场、部分散养户还没做到科学、合理免疫。在疫苗管理使用上还存在问题,往往造成免疫失败而引发各种疾病。1科学合理制定免疫程序规模养殖场要根据国家对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或本场疾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可通过抗体监测,制定符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就养殖场免疫工作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有些养殖场未进行抗体检测和疫病监测,免疫程序制订不合理。免疫接种前使用了药物,饲养管理不良,免疫前不按要求进行健康检查,疫苗接种时畜禽处于应激状态,免疫操作不规范,对疫苗质量不查,消毒不严,疫苗保管不善,疫苗稀释不当,免疫剂量不准,接种途径不对,免疫后不观察,从而造成免疫失败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家禽的饮水免疫以其人工费用低、鸡群应激反应小、促进鸡粘膜免疫力的形成等优点,越来越多为广大养鸡户特别是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所采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从事土鸡养殖的饲养户(场)数量越来越多,饲养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饲养户(场)饲养水平不高,对疫病危害认识不足,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有部分土鸡放养规模养殖场(户)在疫苗免疫过程存在一些问题最终导致新城疫免疫失败,给养鸡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就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在有些猪场猪瘟免疫密度普遍较高的情况下,猪瘟免疫合格率仍普遍较低,尤其是在规模较小的养殖场;而又有的猪场往往盲目使用价格较高的疫苗、药物,而忽视猪场合理免疫程序的制定,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结果,经济效益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为了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我市养猪状况,使用两种不同猪瘟免疫程序进行试验,观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所有的预防措施中,免疫接种在畜禽传染疾病的防控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免疫接种后是否获得免疫抗体,不但要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方法、免疫剂量、免疫程序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取决于畜禽机体对疫苗的反应能力的内部因素。在我们实验室工作中经常遇到有些养殖场虽然打过疫苗,但是监测抗体时,抗体的效价却非常的低,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免疫失败。1案例  相似文献   

18.
疫病一直是严重危害畜禽规模养殖场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保管及使用、应激反应、畜禽自身因素影响等因素作用下,很容易造成免疫失败。我们对生产实践和调查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对如何提高畜禽规模养殖场免疫效果进行探讨,以便提供给畜禽规模养殖场生产者参考,希望能给养殖行业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9.
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家畜抗体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监测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环节。采集某地区乡镇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的牛、羊、猪血清,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牛、羊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76%,猪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60%;规模化养殖场较个体散养户免疫效果好;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好于牛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涛 《兽医导刊》2020,(1):77-78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养殖业发展模式也进行着不断变革,由过于的散养型、资源浪费型、高污染行不断向集约化、现代化、智能化、环境友好型转变,但是,由于集约化程度高,造成整个养殖场感染和流行动物疫病的风险增大。养殖场在接种疫苗时动物发生免疫副反应的几率不断增加,导致养殖户对个别疫苗产品产生不信懒感,对免疫接种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如何科学有效的减少动物发生免疫副反应,对确保国家动物疫病免疫制度的顺利开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