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家畜个体身份的精准识别对于动物行为研究和现代化选种选配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家畜身份的确定主要依据图像或视频中所存在的动物的脸部特征而展开.该文以羊脸识别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多种深度学习方法的羊脸检测与识别方案.对羊脸在图片中的位置进行框选和定位,将检测到的来自不同图片的羊脸区分开来,进行个体身份鉴定.采集来自同一群体的形态...  相似文献   

2.
行为是动物个体情况重要体现,监测动物个体行为可有效预防动物性疾病,而传统动物行为监测一般通过录像或直接视觉观察,费时费力,可能因为主观意识或疏忽出现判断错误情况。随着物联网科技迅猛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应用逐渐渗入到各行各业,包括动物行为在内的个体识别应用需求也不断提高。文章主要阐述了RFID技术在动物个体行为信息获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动物的性格可以解释为一种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针对灵长类动物的性格研究中,多用评定法来量化分析。要求熟悉动物的人员对动物的行为进行描述和评定,通过因素分析后,得出该物种的性格维度。这些维度包括开放、外向、谨慎、稳重、友好等。性格不同的个体,在相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在压力环境下,主动性格的个体会表现出刻板行为,而被动性格的个体则表现出抑郁的状态。同样,不同性格的动物在正强化训练和丰容中的表现也都不同。虽然性格因素在灵长类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圈养动物的行为管理中却往往被忽视。那些不表现出刻板行为的个体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新事物对于某些个体来说,更是一种压力而不是有效的丰容。本文建议在圈养动物的福利研究中做好动物的性格区分,根据动物的性格采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养犬》2010,(4)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作为动物个体识别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被国家确立标准推广应用。RFID电子芯片技术的应用发展给动物个体识别带来新的天地,与之配套的硬件、软件技术的开发应用也在深入研究,本文侧重探讨RFID电子芯片技术在犬个体识别中应用,为电子芯片技术应用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牛个体识别技术是实现牛的智能测重、体况评分、体型鉴定、行为监测等自动化技术的先决条件,各种用于牛个体识别的设备和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段被提出。作者首先对不同牛个体识别方法进行分类阐述,介绍了传统识别方法、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在牛个体识别中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当前深度学习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难点,然后详细分析了不同识别方法的优缺点。传统识别方法如耳切、耳纹、热烙等方法,依靠人工对牛进行识别,识别准确率和识别效率低,忽视了动物福利和标记持久性;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将牛个体识别由人工识别转向了自动识别,提高了识别效率,但数据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随着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崛起,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的牛个体识别技术实现了非接触、安全高效的牛智能识别,但基于鼻纹印、视网膜血管和虹膜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因理想图像获取难度较大,实用性较差。深度学习方法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图像特征,更适用于复杂条件下的图像应用,在真实的牛场养殖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作者还对比了不同识别方法在各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牛个体识别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动物标记的使用价值已经被野外工作者所认识,但在动物园中使用的历史并不长,现在通过动物标记来识别动物个体已经成为动物园饲养管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为什么要在动物园使用这种技术?其最迫切的原因是通过标记动物,可以收集动物存活、繁殖、发病、死亡的准确数据,一个永久性的标记系统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这只动物是什么时候到达的,什么时候死亡的;它还可以使我们保  相似文献   

7.
要避免诊疗失误,关键在于动物个体的特殊差异的识别和把握。青年兽医可能因经验缺乏而失误,而经验丰富的兽医可能因拘泥于经验主义而失误;疑  相似文献   

8.
根据风险分析基本原理,通过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3个阶段,对从台湾地区输入牛肉及产品进行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分析。通过对29种牛病进行危害识别,结果发现有12种病存在潜在危害;通过进一步风险筛选,发现有7种疫病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口蹄疫、副结核病、牛病毒性腹泻的风险高,能带来一定危害。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可以考虑在确定台湾地区动物检疫和卫生条件已经达到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有条件地从台湾地区进口相关牛肉及其产品。  相似文献   

9.
<正>鲜牛奶、奶粉和酸奶,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识别常温奶是否安全、鉴定牛奶新鲜不新鲜、真假奶粉如何区分、质量好的酸奶有何特点、这些日常选购的小技巧,您了解多少?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牛奶及乳制品"的日常选购小窍门。需要注意的是,牛奶和乳制品的潜在安全隐患主要是微生物污染、滥用添加剂和掺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顾佳音  刘辉  姜广顺 《野生动物》2013,(4):229-237,248
对东北虎种群的科学监测是采取有效保护、管理及恢复措施的基础,而准确的个体识别又是保证有效监测的前提。尤其是在中国,在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很少,种群密度极低的情况下,能根据它留下的各种信息进行个体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用于野生东北虎个体识别的技术主要有:足迹识别、DNA识别、条纹识别以及气味识别等。本文对这几种技术的特点、研究进展、应用注意事项等做了介绍,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每种技术在中国的适用性,认为如果要建立中国的东北虎种群数量数据库,足迹识别和DNA识别比较适合在中国现有东北虎分布区推广使用。通过足迹识别,信息容易获取,也是最经济和比较成熟的方法;由于种群密度低,含DNA的遗传样本虽不能每次都采集到,但可以长期积累;现阶段条纹和气味识别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接2011-04期《新饲料》第57页)3饲养根据动物个体需要进行饲喂。每个动物个体的采食量和代谢率不同,有些个体采食量明显高于其他个体。每天需要对每头母猪、小母猪  相似文献   

12.
袁良 《野生动物》1991,(2):32-32,23
笼养鸟很多,有些是可以根据外形和羽色特点来区别雌、雄的,如黄雀、蜡嘴等。而有些笼养鸟难以区别雌雄,如画眉、百灵、云雀、金翅、朱雀、锡嘴等,从雌雄个体上和羽色花纹上几乎没有多大区分,因此难以鉴别。对没有多年经验的人来说,就更是个难题了。根据自己多年钻研实践和向别人请教,对下列几种难以识别的鸟介绍几项鉴别法,供参考。一、金翅(Carduelis sinica sinica)雄雌个体大小和羽色极为相似,头形、体形轮廓也一样,甚至平时叫声都是那种嘀嘀颤音,但最为重要的是雄鸟飞羽在合拢时,外边缘下三分之二处的那块黄班较雌鸟显暗棕色,雄鸟眼周羽色暗褐;冠羽锈绿;眼上有黄色眉斑,喉黑。  相似文献   

13.
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标记,是指任何难以除去的印记、铅封、或其它识别动物个体及其产品的办法。标记的目的在于正确记录、识别和管理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这项工作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尤其是濒危物种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北京油鸡林地散养过程中存在的鸡个体身份识别难、数据采集工作量大以及作业管理缺乏标准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提出了以物联网监控体系和北京农林科学院油鸡林地散养规范为核心要素的北京油鸡散养信息化解决方案,并通过传感节点网络的搭建以及配套软件系统的设计,研发了集北京油鸡身份识别、数据采集、预警监控、性能分析、质量追溯于一体的北京油鸡数字化健康散养系统。该系统选取了北京顺义油鸡养殖基地进行示范性应用,在提升了养殖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同时,解决了日常生产技术的标准化问题,实现了鸡个体识别和数据采集自动化的预期目标,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食量是在动物生产中限制其生产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嗅觉和味觉(在视觉帮助下)是动物识别和决定摄食的第一感觉系统。但猪的嗅觉和味觉远较人类灵敏,对嗅觉和味觉物质感觉与人存在差异。因此,不能仅根据人的感观识别来为猪选择调味剂,必须根据动物的嗅、味觉生理特点,真正从动物感观生理角度选择调味剂。本文主要根据  相似文献   

16.
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动物进行亲子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亲子鉴定的传统方法主要有四种:标准抗血清法、多价抗血清法、电泳区分蛋白型法、DNA指纹法。以微卫星为基础的多态性记是近来发展最快的一类新型DNA分子标记技术,由于其杂合度高,多态性好等优点,在物种多样性研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以及育种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来特别是在法医学领域中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被认为是准确性最好的一种检测技术。主要介绍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动物进行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研究进展,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动物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防控工作做得成功与否,事关养殖业成效,直接影响养殖户经济收入,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人认为要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就从平时日常管理做起,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为畜禽提供优异的圈舍环境和优质的饲草料,做好防寒防暑措施,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增强动物个体抗病能力,就会有效地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传染病发生都可以避免;即使发生传染病,也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在大规模养殖过程中,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做好饲养管理,确保各项生理指标健康,增加个体抗病能力,从而增强群体抗病能力,而不是忙于治疗个别病畜,否则会因小失大,会使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完全陷入被动局面。为此不难看出,动物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有着密切关系,本人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对动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分子标记技术构建DNA指纹图谱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DNA指纹技术为个体的身份鉴定提供了一个精确的方法,已在法医学、亲子鉴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DNA分子标记技术自建立以来,相继被广泛地应用于评估遗传多样性以及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方面。本文综述了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构建DNA指纹图谱,进行人类或动物个体识别的原理、概念、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一、生物识别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的生物,他们多种多样,千变万化,据我们所知大概有200多万种,有的差别巨大,有的差别细微,但是每个生物体都具有自身特征,正是物种的这些自身特征构成了这个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人类作为生物多样性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种群各自具有自身的特征。因此,生物个体识别正是利用了生物体的自身特征进行相互区别。生物识别是根据生物个体行为和  相似文献   

20.
正一、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1.动物疫病监测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起到了保障作用。通过对动物疫病进行日常监测,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一些突发情况,对于一些疫病能够及时发现,并且根据已经掌握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将疫病尽可能的缩小影响范围,能够有效地防止一些疫病的传播。2.通过动物疫病监测可以有效的对疫病控制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