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几种常见的过瘤胃脂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作为畜禽配合饲料的高能成分已有 4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商业性饲料添加剂。反刍动物日粮中直接添加脂肪(即添加为保护脂肪)会对瘤胃微生态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尤其是 C8~ C14脂肪酸和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细菌的抑制作用更为严重,从而降低纤维素和蛋白质的消化率,使添加脂肪的优点受到影响。过瘤胃脂肪可以把对瘤胃的毒害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甚至消除。过瘤胃脂肪又称保护脂肪。国外保护脂肪的种类繁多,主要由胶囊保护脂肪、甲醛处理脂肪、皂化脂肪、粒状脂肪、片状脂肪和氢化脂肪等。 保护脂肪可…  相似文献   

2.
过瘤胃保护胆碱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瘤胃保护胆碱(RPC)可有效防止瘤胃微生物对胆碱的降解,使胆碱在理想部位即小肠释放进而被吸收。许多研究证实,RPC促进围产期奶牛健康,提高生产性能以及繁殖性能。本文系统综述了过瘤胃保护胆碱对奶牛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讨论了影响其添加效果的各种因素及胆碱过瘤胃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常用的饲料脂肪是动、植物油,均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添加这类未保护的脂肪,使奶牛瘤胃中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未被氢化,对瘤胃微生物具有毒性,进而降低粗纤维的消化。此外,使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脂肪,能增加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  相似文献   

4.
过瘤胃蛋白质是指在反刍动物瘤胃内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而能完整地通过瘤胃进入小肠的饲料蛋白质。过瘤胃蛋白质能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和增加饲草,特别是低质饲草的采食量。正确使用过瘤胃蛋白质已成为成功饲养反刍动物的技术之一,针对过瘤胃蛋白质的保护技术,目前国内外科研院校和企业机构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技术包括化学方法、热处理、物理包被等。  相似文献   

5.
Scott 等(1971)报道,用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甲醛调制过的酪蛋白混合饲喂绵羊,结果使瘤胃微生物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正常氢化作用受阻抑,从而增加了血浆及各种体组织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Hogan 等(1972)试验中也获得相同结果。用牛进行这项试验也可提高牛体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Faichney 等,  相似文献   

6.
营养物质过瘤胃保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瘤胃技术就是将一些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淀粉)经过技术处理将其保护起来,避免在瘤胃内被发酵、降解,直接进入小肠被消化利用,从而达到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目的。其好处是:1)提高了饲草的采食量。过瘤胃技术处理的饲料蛋白质,可提高进入小肠内可吸收的氨基酸数量,从而具有提高低质饲草采食量的作用。2)适量过瘤胃淀粉可给反刍动物提供大量的外源葡萄糖,减少了体内合成葡萄糖的能量损失,节约了体内宝贵的生糖氨基酸。3)脂肪经过过瘤胃作用,在小肠内消化、吸收,可显著提高乳牛产乳量,并能较好地改变体脂和乳脂组成。4)过瘤胃技术降…  相似文献   

7.
过瘤胃技术就是将一些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淀粉等)经过特殊的技术处理,使其被保护起来,减少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发酵、降解,而直接进入小肠后再被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目的。使用过瘤胃技术降低了营养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增加了营养物质在小肠的消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所需营养中蛋白质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微生物降解合成的菌体蛋白,一是过瘤胃蛋白,而日粮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在瘤胃内被降解浪费掉了,只有过瘤胃蛋白能够在小肠内被充分地消化吸收。因此,为了增加过瘤胃蛋白比例,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就目前饲料蛋白的各种保护技术和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过瘤胃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降低营养物质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促进其在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本文综述了对胆碱、脂肪、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进行过瘤胃保护处理后,在改善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方面的应用,并对过瘤胃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弓剑 《饲料研究》2012,(10):19-21
反刍动物乳肉产品是人类摄取共轭亚油酸(CLA)的主要来源,但反刍动物乳肉产品中CLA的含量较低,CLA及CLA在乳腺和脂肪组织中的合成前体十八碳单烯酸是不饱和脂肪酸瘤胃生物氢化的中间产物,深入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瘤胃生物氢化过程和代谢途径有助于通过瘤胃调控有针对性地提高反刍动物肉奶产品中CLA的含量.综述不同瘤胃微生物对脂肪酸的生物氢化作用及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生物氢化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为进一步调控反刍动物乳肉脂肪酸组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