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控制母牛适宜的产犊间隔(12~13个月),我们采用氯前列烯醇对乏情奶牛进行促情效果的实验。1材料和方法选择年龄4~8岁,中等膘情,产后120d以上不发情,直检未孕,卵巢上有黄体的黑白花奶牛为试验牛168例,按随机选择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A组为子宫内投用氯前列烯醇药物;B组为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药物。氯前列烯醇(0.2mg/支),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研制,批号970318。2结果见表1,子宫内灌注氯前列烯醇0.2mg、0.3mg、0.4mg,发情有效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2mg、0.4mg,发情有效头数差异显著(p<0.05);子宫内灌注给药0.2mg、…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90年10月—1991年9月选出产后4天以上未发情、直肠检查未受胎,卵巢上有黄体、无阴道和子宫疾病的黑白花奶牛96头做试验。将试验牛分成2组,一组肌注氯前列烯醇2毫升(0.2mg),另一组注氯前列烯醇4毫升(0.4mg),用药后7天内,通过直肠检查和外表症状确定发情牛,将上述发情母牛68头分成2组,试验组36头输精后肌注促排卵素3号,对照组32头输精后不做任何处理,然后观察情期  相似文献   

3.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持久黄体患牛日趋增多。选用新型畜用前列腺素——氯前列烯醇治疗患持久黄体的108头奶牛,消黄率为100%,总的受胎率达60.18%,其中第一情期受胎率23.15%(25/108),第二情期受胎率37.03%(40/108)。对正常情期漏配的6头奶牛,于上次发情后第6天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缩短了发情周期,提前10多天发情,第一情期受胎率100%(6/6)。  相似文献   

4.
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3组84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结果表明: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是成功的;用氯前列烯醇处理2次的奶牛,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1次的奶牛,其同期发情率、受胎率明显提高;同时,氯前列烯醇对奶牛持久黄体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子宫腔内注入氯前列烯醇法治疗奶牛产后因持久黄体导致的不发情,收到较好效果。现将该法介绍如下:当奶牛产后3~5个月尚不发情,经直肠检查,黄体明显突出于卵巢表面时即可确诊为奶牛患了持久黄体,此时可用输精器抽取1支氯前列烯醇规格0.2mg/支,南京动物激素厂生产,按照配种输精操作方法,将药液注入子宫腔。一般注药后3~5天内则发情,当直检卵泡发育良好时,即可在第二、三天各输精一次,受胎率可达85%。氯前列烯醇可治奶牛产后持久黄体@左志  相似文献   

6.
对直检确诊因持久黄体及黄体囊肿不孕的18头引进荷斯坦奶牛,应用氯前列烯醇分别肌肉注射,200μg和300μg两个剂量组的受胎率均达100%,400μg剂量组的受胎率为88.9%。提示氯前列烯醇为治疗奶牛持久性的黄体及黄体囊肿不孕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对奶牛产后不发情的诊治,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在实践中采用子宫内注前列腺素法较为理想。具体作法是将输精玻璃管插入子宫腔内,用注射器抽取4毫升的氯前列烯醇,对准输精玻璃管的开口处注入即可,一般在3~5天内发情。原因是:氯前列烯醇直接注入子宫腔内,溶解持久黄体的速度加快,雌激素的合成能力增强,促进了卵泡的发育,加快了奶牛的发情奶牛产后不发情的诊治@王少飞$山东省莱西市日庄畜牧兽医站!266614  相似文献   

8.
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3~4周岁母山羊90只,诱导其同期发情进而形成同期黄体。试验结果显示,以接受试情羊爬跨为准,第一次用药后参试羊发情率达到86.7%;第二次用药后发情率达到97.8%。剖检结果表明,形成的黄体达到可移植胚胎水平的占92.3%。胚胎移植成功率69.4%。  相似文献   

9.
1 处理牛检查及选择选择经产 2、 3胎以上 ,年龄 4~ 7岁 ,直检子宫角柔软 ,子宫颈较细 ,子宫颈口紧闭 ,卵巢上存有黄体 ,黄体直径约为0 3~ 1 2cm。检查认为无子宫炎症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 ,两个情期仍不发情的持久黄体的母牛 3 0头供处理。2 处理方法对 3 0头牛全部宫输氯前列烯醇 0 5mL ,隔日再输 0 5mL ,并同时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 70 0U ,隔日连续肌注 3次 (每日 1次肌注 )。3 处理后观察对部分处理后的牛进行定期检查 ,发现处理后 72h多数母牛黄体质地柔软变小 ;处理后 96h ,对 80 %的牛黄体全部消失 ,卵…  相似文献   

10.
双城市五家镇某养牛场 ,几年来由于奶牛子宫炎造成受胎率低、产犊间距拖长 ,使奶量一直处在较低水平。据统计 ,2 0 0 1~ 2 0 0 2年双城市患子宫炎的奶牛平均牛发病率为 12 %~14 %。组织双城奶牛中兽药研究所的专家对子宫炎进行了研究治疗。1 治疗方法  治疗子宫积脓。采用直肠把握子宫颈输入氯前列烯醇 2~ 3mL ,2~ 3天后患牛出现发情。再肌注催产素10mL ,使子宫收缩 ,积脓排出后 ,注入康乐宫净宝 10 0mL ,待下次发情时配种。用此方法治疗患牛 12头 ,成功妊娠 10头。治疗子宫内膜炎。采用双城奶牛中兽药研究所研制的康乐宫净宝 ,在母…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氯前列烯醇治疗奶牛持久黄体的作用机理,通过直肠检查结合超声仪探查确诊16头患持久黄体的奶牛,分为治疗组(n=10)和空白对照组(n=6),治疗组采用氯前列烯醇给予治疗,空白对照组则不给予药物处理。结果发现采用氯前列烯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而空白对照组自愈率为16.7%,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氯前列烯醇确实对黄体有特异性溶解作用,对子宫机能恢复起到理想的作用。试验期间,应用超声仪对患畜黄体及卵泡的变化进行监测,从超声影像诊断结果来看,治疗组奶牛黄体在停药后1~2 d直径下降明显,其卵泡直径在停药后1~2 d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空白对照组平均黄体直径在整个监测周期内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对直检有黄体存在的不发情或安静发情奶牛采用肌注氯前列烯醇与宫注法给药,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处理有效率分别为78.6%和81.3%,定时输精两次,第1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3.8%和45.5%,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氯前列烯醇控制受体黄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103头次经直肠检查确认有功能黄体的健康、未孕成件母牛进行周期发情处理,发情反应率为95.1,从注射到发情平均间隔时间为50.5h,在38-62h范围内发情母牛为88.3,对74头母牛注射氯前列烯醇后排卵及黄体形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72头排卵,其中8头没有形成功能黄体,占发情母牛11.0%,氯前列烯醇处理的受体黄牛移植成功率与自然发情受体牛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对屡配不孕奶牛在发情周期第11天肌注PMSG,第13天肌注氯前列烯醇,发情后输精.可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另对产后60天以上未配过的奶牛作同期发情处理,在第11肌注PMSG,第13天肌注氯前列烯醇,发情后输精,也明显可提高情期受胎率。结果显示:在屡配不孕牛组中A1组的受胎率40%(4/10),A2组的受胎率10%(1/10);同期发情组中B1组的受胎率43.8%(7/16).B2组的受胎率30.8%(4/13)。以上结果显示应用PMSG可明显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测三种激素疗法对奶牛持久黄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选用45头根据发情表现和直肠检查被诊断为持久黄体的奶牛,分别采用方法1(促黄体素、氯前列烯醇、促排三号)、方法2(氯前列烯醇)、方法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持久黄体,每个方法 15头牛。通过检测治疗后奶牛血液中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孕酮(P4)的激素水平,结合治疗效果,表明方法2(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对持久黄体的治疗效最好,治愈率最高为67%。  相似文献   

16.
在夏季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导黄淮山羊发情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1~5岁繁殖正常、体况中等的黄淮山羊母羊272只,根据年龄和胎次均衡原则按2×2×4试验设计方案分组,主要比较在夏季肌肉注射和子宫内注入、一次应用与两次应用以及4种氯前列烯醇应用剂量的诱导发情效果.结果表明,肌肉注射或子宫内注入氯前列烯醇均可诱导55.30%山羊、平均在处理后59.50h±4.23h发情(P>0.05),而对照组试验期间无一只发情.一次处理与间隔9~12天二次处理的山羊发情率和异常发情率差异显著(P<0.05或P<0.01)).二次处理的发情率比一次处理高22.30%,且异常发情率较低.肌肉注射二次氯前列烯醇的羊在处理后96小时内发情率达87.0%,优于肌肉注射一次和宫内一次注入甚至二次注入的效果.在处理次数相同的条件下,发情间隔时间随剂量增加而下降.综合分析诱导发情的效果,认为最好的处理方式和剂量为二次处理,即在先肌肉注射0.15mg/只或宫内注入0.05mg/只,间隔9~12天后再肌肉注射0.10mg/只.  相似文献   

17.
氯前列烯醇是前列腺素(PGF2α)的类似物,具有溶黄体功能,其疗效相当于天然前列腺素,可用于治疗母牛的黄体囊肿,子宫积浓及子宫内膜炎。本试验通过对氯前列烯醇不同用药方法途径及治疗次数,确定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给试验母牛注射氯前列烯醇,手术挤破法及手术挤破与氯前列烯醇结合进行奶牛黄体囊肿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手术挤破与氯前列烯醇配合治疗奶牛黄体囊肿具有较好的作用,其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独注射氯前列烯醇和手术挤破法。手术挤破法与氯前列烯醇结合治疗奶牛黄体囊肿治愈率高达90%,受3胎率达到80%,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奶牛由于饲养管理、营养疾病等因素均可引起卵巢机能减退,以致黄体不能按时消退而形成持久黄体.由于黄体的持久存在,分泌孕酮而抑制卵泡发育,使发情周期停止而引起不育.我场存栏黑白花奶牛450头,几年来因患持久黄体造成奶牛不孕占不孕牛总数的37.3%,尤以高产甚多,严重影响奶牛的正常繁殖和产奶量.笔者于1990-1992年试用新型兽用氯前列烯醇治疗奶牛持久黄体7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药物:氯前列烯醇(ICI80996)系新型兽用前列腺素F_2a的类似物,由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制,每支2毫升药液含ICI80996 0.2毫克,批号98032、91081、920708.2、供试牛:选用中加项目奶牛场78头产后2月不发情的黑白花奶牛(平均胎次2.3),经直肠检查确诊患有持久黄体.  相似文献   

20.
氯前列烯醇在奶牛繁殖方面的应用效果初探徐敬东张洪国王丽郑传彬(黑龙江省绥滨农场畜牧公司156203)1992年以来,在奶牛繁殖方面我们应用氯前列烯醇,分别进行诱导母牛发情10例,治疗黄体囊肿10例、引产8例、胎衣不下7例,有效率达97%以上,收到了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