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特殊性在于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与流域内生态补偿并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离不开对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的科学界定.现行法律及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对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的界定存在诸多不足.在综合考虑公平与效率、环境权与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冲突与协调等因素的基础上,方能对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进行准确界定.  相似文献   

2.
流域、湖库和近岸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水环境问题之一.我国超过50%的流域、湖库和近岸海洋面临着富营养化问题.营养盐污染引起的重大环境、经济损害及其高昂的削减成本,使得流域营养盐削减成本函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成本最低的营养盐削减最优方案成为学术界和管理界关注的热点领域.建立了中小尺度流域5种营养盐削减措施成本函数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并将建立的方法应用到九龙江北溪流域,建立了不同子流域、不同营养盐削减方式的成本函数.研究发现,不同营养盐削减措施的成本相差较大,减少化肥使用量是成本最低的营养盐削减方式,其次是建设湿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种植业结构是影响各子流域营养盐削减成本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农业经济租金较高的子流域的削减成本要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租金低的子流域;在选取营养盐削减措施时,除了考虑成本之外,还必须考虑各种削减措施的规模限制.  相似文献   

3.
玉米在施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籽粒需肥量和土壤肥力,而且要全面考虑品种、密度、生产条件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何占斌  宋旸 《北京农业》2012,(3):137-139
针对汤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现状,同时考虑"引兰入汤"及"引细入汤"输水工程运行供水后的流域水资源供需变化情况,预测了2020年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并以流域供水净效益、流域总缺水量和流域协调发展指数为目标建立了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模型,采用多目标总体遗传算法求解。所得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汤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综合规划决策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农业的丰欠与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只有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才有保证.水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大,导致多数地区水资源匹配不佳.黑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区,以井河混灌为主,近年来,由于人为破坏涵养水源,盲目过度开荒,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极为紧缺,供需矛盾加大,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水已成为制约黑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谓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农业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快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步伐,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促进黑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对于保持黑河流域地区社会稳定和促进黑河流域经济的稳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流域综合管理(IWM)是一种以流域为基础的统筹管理人类活动和自然资源的过程。水源地内由于水土流失引起的泥沙沉积容易造成水道堵塞,进而影响整个水库大坝的水质。控制泥沙沉积的发生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要了解水土流失和泥沙沉积发生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了解水源地水土流失和泥沙沉积发生的过程,研究IWM框架下水源地水土流失的防控策略,探索减少水源地水土流失并降低相关影响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作为乡镇政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更新观念,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做好规划.  相似文献   

8.
刘勤收 《河南农业》2009,(12):17-17
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作为乡镇政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更新观念,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做好规划。制定规划要按照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9.
植保体系是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体系之一,植物保护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措施,现代植保技术推广不仅要服务于产前,而且要延伸到产中和产后,不仅要服务于农产品生产群体,而且要服务于农产品消费群体,不仅要考虑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而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245-249
近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等流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相继提出与推进,流域经济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襄阳在汉江流域中具有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优势突出、综合实力雄厚等诸多优势,具有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潜力。分析了流域中心城市内涵、特征、标准及指标体系,就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路径和措施进行探讨,不仅对流域经济研究具有理论研究价值,也对于襄阳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水量平衡、水沙平衡、水土平衡、水盐平衡、水质控制及生态系统的生物与景观指标等作为准则层,以28项指标作为因素层,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化处理,建立了农业节水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模型。模型首先将评价目标分层系列化,形成一个递阶有序的层次结构,再根据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权重,最后综合计算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模型可为内陆河流域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以西北内陆河流域某灌区为例,利用所构建的模型计算灌区农业节水生态环境效益,结果表明:当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3分别提高到0.4和0.5时,可分别提高生态环境效益8.5%和14.9%。理论分析与应用实例证明,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具有思路清晰、方法简便、系统性强等特点,模型计算结果稳定、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晋西北干旱地区保护性耕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晋西北旱作农业的自然条件(干旱、降水少、土壤贫瘠、耕作粗放、水土流失、风蚀较为严重)的特点,以改变耕作模式为方法,以如何改良农田,减少农田水蚀、风蚀,增加作物产量为主攻目标,通过连续6年的试验,从而得出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旱地区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并对旱地区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干旱地区杨树灌溉造林可以防风护田、生物排水、提供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干旱地区水分不足,通过灌溉可以发展杨树,但必须开源节流,合理用水,做到水土平衡。沿渠带状造林省水省地省工,林木生长好,效益高,应作为主攻方向,水土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杨树片林,此外,胡杨的引洪灌溉造林和盐碱地造林也很有发展前途。当前干旱地区杨树灌溉造林的水平不高,生长量低,还有相当大的潜力,除管好现有林木,促进生长,提高质量外,今后发展中必须注意克服以往造林中选地和造林技术不当、树种单纯、造林过密、管理粗放、灌水不足、牲畜及病虫危害等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资料,对干旱地区杨树灌溉造林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通县寺沟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本文研究了寺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容及其效益,提出青海省浅山干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水”关键,在综合治理的同时,进行综合开发,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5.
甘肃中部干旱及半干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典型流域的现状分析,进行流域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使流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均达到最佳,为干旱及半干旱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半干旱条件下的北部浅山区 ,通过覆草等旱作技术 ,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2 5 %,土壤含水量提高 40 %,果树各项生理指标有了较大改善 ,产量、品质和栽培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东川陶家小河流域总面积为71.16 km2,无明显侵蚀的土地面积0.62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0.9%;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的面积为70.54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99.1%,其生态环境已经相当恶劣。对流域土地资源进行开发种植利用能对流域内生态环境改善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林业树种的种植能使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地植物覆盖度大幅度增加,覆盖时间延长,降低温度和水分蒸发,缓减风速,改良土壤,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对山区植被建设、恢复环境和陡坡耕地停耕还林还草的有效实施也是极大的支持和保障。最后,对东川陶家小河流域的植被恢复作了初步规划建议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278-7280
以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系统为例,分析了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应用GIS平台获取降雨侵蚀力因子图层的困难,提出结合水土保持工作特点,利用组件式GIS平台ArcGIS Awobjects进行二次开发,可快速、有效的获取降雨侵蚀力因子图层,并详述了实现的过程、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玛纳斯河流域次生盐渍化弃耕地全面生态重建的新理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限制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几十年与盐渍化的斗争,逐步总结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及经济实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贯彻以井灌井排为核心,结合机挖排渠、渠系防渗、膜下滴灌,刮除弃耕地表积盐以及以生物适应环境的新思维等全面生态重建的内部水土开发体系,辅以适宜盐渍化地的耕作、栽培措施,已经使土壤盐渍化得到有效控制,弃耕地已大量收复.对玛纳斯河流域次生盐渍化弃耕地的收复(生态重建)进行相关探讨,以期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农区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农用土壤保水剂Guilspare在半干旱地区林业生产中应用效果表明:在半干旱地区林业生产中,在浓度为1%的条件下,使用一定量的农用土壤保水剂Guilspare能明显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树木生长;超过一定量反而降低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对树木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