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钱柳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制片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青钱柳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青钱柳的叶为典型异面叶,上、下表皮均具有非腺毛和腺毛,气孔仅分布于叶下表皮,略外凸,主脉具有副维管束。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维管束为外韧型,皮层、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含有大量的纤维和簇晶,幼茎有髓,成熟茎的中央形成片状髓。根的初生结构中,皮层由薄壁细胞组成,在横切面上占相当大的部分,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无髓部分化,次生木质部发达。上述特征反映出青钱柳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麻疯树茎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麻疯树茎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表皮细胞1层,细胞外壁角质化;皮层含有晶簇、数量较多的乳汁管,厚角组织及其以内的5~6层薄壁组织含叶绿体,皮层薄壁组织含淀粉粒和蛋白质;维管束紧靠在一起,集中在皮层和髓之间的狭窄区。(2)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和髓组成,周皮分化明显;厚角组织含丰富叶绿体,皮层纤维发达;初生韧皮部含有较多的乳汁管;木射线和木纤维发达,木射线薄壁细胞含丰富淀粉粒;髓富含晶簇。  相似文献   

3.
以大野荞为研究对象,应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根和茎的解剖结构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大野荞中有效成分的累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大野荞根的初生根为四原型,髓部发达。初生木质部导管为环纹加厚,而次生木质部导管为网纹和孔纹增厚。周皮及次生韧皮部含有少量的晶体,次生维管组织发达。茎由表皮、皮层和髓组成,次生木质部和韧皮纤维发达,导管为环纹增厚。(2)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在根中,主要分布在周皮、韧皮部和维管形成层附近的薄壁细胞中;在茎中,主要分布在表皮、厚角组织、皮层薄壁细胞、韧皮薄壁细胞、束中形成层、木薄壁细胞中。大野荞根和茎的特有结构有助于其适应干旱环境,茎中黄酮的着色面积比根中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稻田恶性杂草千金子和稗草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的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千金子和稗草的根都有大的辐射状气腔;千金子的茎厚壁组织较少,绿色薄壁组织发达,有髓腔,而稗草茎厚壁组织发达,无绿色薄壁组织,髓细胞破碎而残留部分壁;千金子和稗草都为C4植物,但叶片结构差异较大,千金子的叶片表皮刚毛壁比稗草的壁厚而大,泡状细胞及其分布面积比稗草的小,泡状细胞壁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较稗草的大,染色深。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靖西珍稀药用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为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及电镜扫描技术,研究其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其叶为等面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并具较发达的角质膜,下表皮气孔较多、孔下室发达且角质膜多具乳突状疣体,上下表皮内方都均匀分布成束的机械组织,侧脉中木质部与韧皮部呈横向平列关系。老根由发达的栓化层、皮层和维管柱组成;且皮层薄壁组织中散生大量次生周木维管束。老茎的结构由外至中央依次为栓化层、皮层、形成层及散布有维管束的基本组织;在基本组织中的初生外韧维管束散布在近茎中央的基本组织中,次生周木有限维管束则在形成层与初生维管束之间散布,皮层中无维管束分布。产于广西靖西的剑叶龙血树其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与岩溶石山的干旱、高温和瘠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随着土壤总含盐量0.22%上升到2.47%,碱碗根、茎、叶主脉维管束导管径减小。叶表皮细胞外的角质层波状纹饰由稀疏、平浅变为紧密、高深。茎及叶主脉导管排列由散生转变为多数呈直线排列,根中木薄壁细胞壁木质化加厚程度加强,次生生长提前,次生结构逐渐发达。  相似文献   

7.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凹叶厚朴的茎和叶的显微结构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凹叶厚朴在茎、叶轴、小叶柄的内皮层和髓中以及主脉下方的薄壁组织中都有分泌腔分布,部分细胞壁出现网状结构.凹叶厚朴的叶为异面叶,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为无规则型,栅栏组织发达.茎的初生构造中,皮层和髓的生活薄壁细胞丰富.茎的次生木质部为散孔材,导管端壁倾斜,具梯状复穿孔,木薄壁细胞稀少,呈星散分布.表明凹叶厚朴在进化中是较为原始的树种.  相似文献   

8.
何金铃  储何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38-10739,10748
[目的]明.确黄瓜茎卷须的解剖结构。[方法]对黄瓜茎卷须进行解剖。[结果]黄瓜茎卷须有分又现象。卷须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双韧维管束、髓射线、髓和髓腔。皮层内的厚壁组织从下向上由多层、一周,减少至近轴面半周直至缺无。维管束大小不等,排成一轮,其构成细胞均较茎的维管束小,且自下而上结构越来越简单;形成层由内外两侧具有至仅外侧具有,直至全无;内韧皮部逐渐简化直至缺少,髓及髓腔由发达至逐渐减弱直至缺无。[结论]卷须结构与茎大体相似,但构成细胞小而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露草(Aptenia cordifolia)营养器官解剖结构,探讨其耐旱机理。[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露草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根有一定的次生生长,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次生维管组织呈多轮分布。茎表皮单层细胞且外壁具角质层,皮层较厚且其中分布有散生维管束。叶为肥厚等面叶,上、下表皮分布有较密集的无规则型气孔器。[结论]露草根具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茎具角质层和厚的皮层、叶为等面叶等特征,与其抗旱性有关。露草的根、茎和叶中都分布有许多含针晶簇的细胞,茎、叶的表皮外均分布有许多盐囊泡,可能既是抗旱又是耐盐特征。  相似文献   

10.
四川苏铁(Cycas szechuanensis)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苏铁(Cycas szechuanensis Cheng et L.K Fu)根、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3部分组成,未见明显的中柱鞘和内皮层,具二原型木质部,皮层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晶体;茎具大量薄壁组织,薄壁组织中有明显的分泌腔,薄壁细胞富含淀粉粒,维管束呈环形排列或散布在薄壁组织中;叶柄的基本组织中具有裂生分泌腔,5~8束维管束呈弧形排列或散布在薄壁组织中;羽片叶上表皮的角质层厚,气孔分布在下表皮,有小叶脉产生.根、茎、叶木质部中的管胞主要是螺纹和孔纹管胞,有少量纤维.  相似文献   

11.
土人参营养器官解剖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土人参的根、茎、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根具有次生生长,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次生木质部存在大量薄壁细胞.茎的皮层较厚,无次生生长,皮层和髓由具发达液泡的薄壁细胞组成,并在茎的横切面中占较大比例.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分布着密度相近的平列型气孔器.此外在根和叶中存有簇晶,根和茎中具有较多淀粉粒.土人参根具次生生长,茎皮层较厚等特征与其抗旱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珙桐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我国珍稀特产树种珙桐叶、茎、根器官进行了解决学研究,发现其叶为两面叶,气孔平列型,仅分布于下表皮,栅栏组织发达。茎的皮层和髓生活薄壁细胞丰富,次生木质部导管散生,导管端壁具校状复穿孔。根的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根、茎、叶薄壁组织细胞中均有丰富的结晶体,部分细胞壁出现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石蜡切片方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一年生和二年生茎的横切面形态解剖特征.结果表明,山茱萸茎的初生结构:从外到内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构成,细胞外壁乳头状剧烈增厚约1~1.5 μm,且外方被发达的角质层;皮层发达,且具有大量的厚角组织;髓发达,环髓带明显.次生结构:从外到内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主要特征体现在年轮线不明显,次生木质部为散孔材.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均表现出山茱萸对旱生环境的高度适应.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组织切片和显微观察法,研究了地锦营养器官的解剖特征及乳汁管的分布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地锦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次生结构由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和次生木质部构成,维根比约72.4%。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构成,次生结构中无周皮。叶为异面叶,上表皮气孔比下表皮多,叶肉中具有与碳4(C4)植物相同的花环状结构。乳汁管主要分布在主根、侧根和茎的韧皮部外侧以及叶肉内,为无节乳汁管,乳汁管中有较多颗粒状晶体物质。成熟的乳汁管直径差异较大,由大到小依次为茎﹥主根﹥侧根﹥叶。  相似文献   

15.
以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结合组织透明法对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发育进行研究,以期为柴胡属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银州柴胡茎的发育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以及次生生长4个阶段,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分为原套和原体;茎的初生分生组织包括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原表皮发育为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发育为皮层、髓射线和髓,原形成层发育为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组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射线和髓;银州柴胡茎有微弱的次生生长,髓射线位置细胞的细胞壁常明显加厚。叶的发育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初生生长3个阶段;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有气孔分布,为无规则型;栅栏组织由1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6~8层细胞组成;叶脉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其上下方均未观察到纤维分布;茎棱角的皮层、初生韧皮部、髓周围以及叶脉韧皮部均分布有分泌道;叶脉维管束木质部上方的组织中,分泌道有或无;银州柴胡茎和叶分泌道均为裂生型。结果表明,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青岛老鹳草濒危的原因,为其资源利用、引种驯化和新品种培育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青岛老鹳草的根尖、茎段、叶片、叶柄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法制片,对其进行形态解剖学观察。[结果]青岛老鹳草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结构由周皮、薄壁组织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淀粉粒;茎呈类方形,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为外韧维管束;叶为典型异面叶,表皮具有大量表皮毛,叶及叶柄均具厚角组织。根茎叶细胞中均含有大量簇晶。[结论]青岛老鹳草营养器官具有一般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的结构特点,在形态结构方面未体现出濒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银鹊树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中发现,银鹊树除幼根外,在茎、叶轴、小叶柄的内皮层和髓中,老根的次生以和主脉下方的薄壁组织中都有分泌和腔分布。根的初生构造中,内皮层无明显的凯氏带。不同的侧根其木质部,分别有三、五和六原型。茎的初生构造中,皮层和髓生活薄壁细胞丰富。次生木质部为散孔材,导管端壁倾斜,全为梯状复穿孔,木薄壁细胞衡少,呈星散分布。表明银鹊树在进是较为原始的树种。叶为两面叶,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为无规则型(毛茛科型)。叶为中生植物叶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白花败酱营养器官进行解剖学观察。[方法]运用植物解剖学的方法对白花败酱的营养器官进行观察。[结果]白花败酱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或三原型,次生结构中的维管组织发达,导管直径大而木射线细胞直径小,木栓层较厚。冬季根皮层细胞中有大量的淀粉粒。成熟的茎具髓腔,维管束在横切面上呈环状排列,髓部及皮层薄壁细胞中有晶体存在。叶为典型的异面叶,海绵组织发达,细胞间隙较大。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为无规则型。叶上有长的表皮毛;叶及幼茎的表皮上有腺毛。茎及叶表层的细胞中还常有色素。[结论]试验观察的特征与白花败酱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特点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通过石蜡切片方法,观察了鸡屎藤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鸡屎藤主根和侧根均由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主根的周皮比侧根的厚约130μm,在主根和侧根的皮层薄壁细胞中都有棕色的含晶细胞,主根中的含晶细胞比侧根中的要多;茎由表皮、厚角组织、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13个维管束呈环状分布1周;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构成,上表皮比下表皮细胞厚约28μm,叶肉中栅栏组织仅有1层,平均厚度44μm,海绵组织的平均厚度71μm,主叶脉中的维管束呈扇形排列.  相似文献   

20.
西瓜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的营养器官结构如下:(1)幼根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成熟根具有一定的次生结构,维管束为外韧型。(2)下胚轴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构成,维管束为双韧型;次生生长时形成层主要存在于外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为有限的次生生长。(3)地上茎的结构较复杂,初生结构中维管束排列近两轮;次生生长与下胚轴大致相似。(4)卷须的结构与茎的基本相似。(5)子叶与叶片均由表皮、皮层和叶脉三部分构成,叶片为典型的异面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