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佳米驴胃蝇蛆病在陕西省米脂县并不多见,它是由马胃蝇的幼虫寄生在佳米驴的体内(较长时间寄生在胃肠道内),从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瘦性疾病。我国常见的胃蝇有四种,即肠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棕尾别麻蝇初产幼虫喂饲含Cu或Cd的饲料后,其体内3种抗氧化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变化动态,以及体内Cu和Cd累积动态.结果表明:Cu或Cd处理后,该蝇体内Cu或Cd的含量在幼虫期随时间推移而明显增高,至化蛹时开始下降;体内SOD和CAT的活力受到明显抑制,且抑制程度因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加强.但POD活力只在高浓度Cu或Cd处理时才被抑制,低浓度处理反而诱导其升高.  相似文献   

3.
一、传染病1.放线菌感染:放线杆菌病和放线枝菌病都可以产生鼻腔病灶,有时发生流鼻液现象。2.类鼻疽:鼻黏膜溃烂、肺炎,不同器官发生脓肿。二、寄生虫病1.肺寄生虫:死后剖检可发现肺丝虫。2.鼻蝇蚴病:鼻腔内有鼻蝇幼虫,且有地区性病史。  相似文献   

4.
引起羊鼻蝇蛆病的羊狂蝇(Oestrus ovis)是一种寄生性昆虫,有关其神经活动和行为生理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尤其是羊狂蝇趋性和生物钟的研究更无文献报告.本试验采用昆虫学的试验方法对羊狂蝇的上述两个方面进行了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幼虫采自有鼻蝇蛆病的羊头.成虫由老熟的三龄幼虫人工培育羽化而得.  相似文献   

5.
<正> 危害蘑菇子实体和菌丝的蛆形幼虫有很多种,统称为“菌蛆”。较常见的有4个种,即菇蚋、瘿蝇、菇蝇、粪蝇等。它们的幼虫——蛆,肉眼看来在形态上差不多,而成虫也只有蚋和蝇有明显差异。瘿蝇、菇蝇、粪蝇的形态以至生活习性都很相似,所以经常被误认为只有一种,都叫“菌蝇”。 菌蛆(幼虫)会蛀  相似文献   

6.
切割潜蝇茧蜂对桔小实蝇幼虫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切割潜蝇茧蜂对桔小实蝇幼虫寄生的过程中,供试寄主幼虫密度对切割潜蝇茧蜂的寄生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当供试寄主幼虫处于低密度(<30头/果片)时,被寄生的幼虫数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幼虫密度≥30头/果片时,被寄生的幼虫数量增幅急剧变小而接近极限水平,与切割潜蝇茧蜂的生殖极限有关。采用HollingⅡ模型进行拟合,其功能反应模型为Na=0.560 8Nt/(1 0.011 89Nt);切割潜蝇茧蜂自身的密度对寄生作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a=2.073Pt-1.824 4,表明切割潜蝇茧蜂的发现域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寄生蜂个体间的相互干扰效应降低了寄生效能。  相似文献   

7.
<正>一、皮蝇幼虫病的分布牛皮蝇幼虫病的病原属于皮蝇属(Hypoderma),主要有两个种,即牛皮蝇(H.bovis)和纹皮蝇(H.lineatum)。据资料记载,这两种皮蝇,我省养牛地区普遍存在,并往往在同一个地方共存。对牦牛皮蝇幼虫病的分布和危害情况的调查,过去报导的不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研所(1958)年报导,牦牛、犏牛的感染率为30%,感染强度1-29条虫;甘肃农大(1959)  相似文献   

8.
棘球蚴(包虫)病是由带科绦虫中绦期幼虫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自80年代以来,棘球蚴病的流行及危害也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棘球蚴病高发流行的省份还将其例为地方病,广泛、深入地开展研究和防治工作。现就我们掌握的一些情况汇报如下。1 我国人、动物棘球蚴病发生概况  相似文献   

9.
苦皮藤素Ⅴ对昆虫选择毒性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苦皮藤素Ⅴ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和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幼虫的选择毒性机理.结果表明,对照组小地老虎幼虫血液、中肠和整体匀浆的酯酶活性显著高于粘虫幼虫.经苦皮藤素Ⅴ注射或胃毒处理后,粘虫幼虫酯酶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而降低,血液和中肠酯酶同工酶谱主带减弱;而小地老虎幼虫血液酯酶活性显著升高,血液酯酶同工酶谱主带加强.因此认为,酯酶活性和酯酶同工酶的差异是苦皮藤素Ⅴ对粘虫和小地老虎幼虫选择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观察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三龄幼虫经针刺体壁诱导48 h后的血淋巴在不同pH琼脂平板上对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 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效果,以及经不同pH缓冲液处理后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丝光绿蝇幼虫经针刺诱导后48 h的血淋巴在pH 6.0、6.5的琼脂平板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较大较清晰,随pH增加抑菌环直径减小.在piH 6.0时,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直径最大,随pH增加抑菌环直径减小.用pH 6.0的缓冲液稀释处理血淋巴时,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最大,用pH 9.0缓冲液稀释后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最小.说明丝光绿蝇幼虫经针刺体壁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天麻蚜蝇(Azpeytia shirakii)以幼虫钻蛀危害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球茎,是天麻生产中危害性很大的地下害虫.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的要求,对天麻蚜蝇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危害大葱、大蒜、韭菜等根部(鳞茎)的主要害虫是葱蝇幼虫,俗称地蛆、根蛆。它的蛹藏于土中,成虫出土后交配,卵多产于植株根部附近潮湿的土壤表层,幼虫孵出后钻入鳞茎,蛀成孔道引起根部腐烂,叶片逐渐枯黄,导致植株死亡,在鳞茎类蔬菜烂母阶段受害最重,往往造成缺苗断行。防治地蛆方法:1.因葱蝇对人畜粪、发酵的有机物散发出的腐烂气味有趋性,故在施肥时应将有机肥料充分腐熟,并深施覆土,以减少其产卵的机会。2.草木灰对葱蝇有驱赶作用,可多施草木灰肥,最好施在植株的根部周围,以驱赶葱蝇产卵。  相似文献   

13.
<正>多头蚴病又叫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牛、羊等动物的脑及脊髓而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主要侵害牛、羊、骆驼等,特别是对绵羊、犊牛危害严重,2岁以下的绵羊病死率非常高,人也能感染。多头绦虫寄生在犬、狼、狐等肉食兽的小肠中,当犬等肉食兽吞食含有多头蚴的牛羊脑和脊髓时,多头蚴的囊壁在消化液作用下溶解,囊内多头蚴的头节吸附在小肠壁生长发育,约经40~70d发育成成熟的绦虫,绦虫产出的孕卵节片  相似文献   

14.
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对高龄幼虫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以2龄、3龄幼虫作为寄主时,混合接蜂的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切割潜蝇茧蜂;以1龄幼虫作为寄主,切割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长尾潜蝇茧蜂.与其单独接蜂相比,长尾潜蝇茧蜂寄生率没有变化,而切割潜蝇茧蜂寄生率明显下降.温度对2种寄生蜂的寄生有显著影响,在25、30℃下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切割潜蝇茧蜂,在20或35℃条件下这2种蜂的寄生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猪大棘头虫病是由少棘科、巨吻属的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全国多地都有存在,在辽宁省散养猪多发,规模化猪场猪少发,本病还可感染人,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猪大棘头虫病生活史成虫寄生在猪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内含有幼虫——棘头蚴,被中间宿主——金龟子或蛴螬(甲虫的幼虫)吞食后,棘头蚴逸出,穿过其肠壁进入体腔中发育为棘头体,  相似文献   

16.
葱蝇 Hylemyja antiqua(Meiqen)是我区葱、蒜、洋葱上的主要害虫,往往造成缺苗断垅,一般年份被害率达30—70%,随着栽培事业的发展,葱蝇的危害有所扩展。经1983—1985年观察研究,葱蝇在呼市地区一年2—3代,以蛹在寄主附近土中越冬,后期世代重叠,5、6、7月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防治葱蝇幼虫,在洋葱上应在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根据多年实地生产调研,总结出新野县大葱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指导当地大葱生产。一、葱蝇(一)为害特点葱蝇又叫种蝇、葱蛆、韭蛆、根蛆,以幼虫为害葱蒜类蔬菜为主,孵化出的幼虫潜入叶鞘基部,食幼叶和生长点而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二)发生规律该虫1年发生3代,以蛹或幼虫越冬。1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发生,5月上旬成虫盛发;2代6月中旬发生;3代9—10月份发生。成虫中午最活跃,  相似文献   

18.
麦黑斑潜叶蝇幼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 :麦黑斑潜叶蝇幼虫在小麦田属于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大 ;幼虫在不同虫口密度下最适抽样公式为 :N =t2 ( 2 .90 3 3 /m +0 .3 2 73 ) /D2 ;有虫株率与平均虫口密度关系式为 :m =-0 .0 62 6+0 .0 3 67p(r=0 .992 4 )。  相似文献   

19.
巨尾阿丽蝇幼期血淋巴可溶性蛋白组成的时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梯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5%~20%)电泳,分析了24 ℃下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幼虫和蛹期血淋巴可溶性蛋白组成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血淋巴中共出现12条清晰可见的蛋白带,其分子量范围为11~230 kD.各蛋白带的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一定规律变化,其中a 带(230 kD)和i带(20 kD)的含量在幼虫期呈逐渐增加趋势,在蛹期呈逐渐降低趋势;产卵后3、4日龄幼虫的血淋巴具有独特的蛋白质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20.
细粒棘球蚴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属肉食动物小肠内 ,其幼虫寄生于羊、牛、猪、马以及人等中间宿主的各种器官组织中。幼虫对牛体的危害依寄生部位、棘球蚴的体积和数量而不同。如寄生在骨髓、脑、肾脏、肝脏、肺脏等部位 ,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牛体棘球蚴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牧区 ,河南未见报道。笔者于临床上见到奶牛肝脏棘球蚴病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史与临床症状安阳县曲沟镇永定村 1头 8岁黑白花奶牛患病 ,2 0 0 1年 7月 2 3日我们前去诊治。畜主主诉 :患牛于 1 0个月前 ,即 2 0 0 0年 1 0月 1 5日上午开始发情 ,1 0月 1 6日、1 0月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