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是以伊维菌素加氯氰碘柳胺钠组成的复方抗寄生虫注射液。伊维菌素是强力、广谱的驱肠道线虫和杀灭体外寄生虫的药物。氯氰碘柳胺钠是一种柳胺类广谱驱虫药物,具有用量小、体内半衰期长、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它对动物体内线虫和吸虫具有高效驱杀作用,并对疥螨、皮蝇、鼻蝇等体外寄生虫治疗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2.
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伊维菌素、氯氰碘柳胺钠),经临床试验验证,绵羊按每50 kg体重皮下注射1 mL,可驱杀绵羊胃肠道线虫、吸虫、体外寄生虫(蝇蛆),总有效率高达93%以上.结果表明,2种驱虫药物配比合理,具有明显的相互增效、提高杀虫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临床效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伊维菌素、氯氰碘柳胺钠),经临床试验验证,绵羊按每50 kg体重皮下注射1 mL,可驱杀绵羊胃肠道线虫、吸虫、体外寄生虫(蝇蛆),总有效率高达93%以上.结果表明2种驱虫药物配比合理,具有明显的相互增效、提高杀虫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草原放牧绵羊胃肠道线虫对目前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情况,本研究选取呼伦贝尔草原放牧地区绵羊,采用伊维菌素、丙硫咪唑、氯氰碘柳胺钠分组给药,运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进行耐药性田间检测。结果显示,伊维菌素组和丙硫咪唑组给药后30 d内试验所设时间点均无羊只粪便虫卵转阴,且平均EPG仍达800以上;氯氰碘柳胺钠组则在60 h时虫卵即开始全部转阴,30 d时仅有少数羊只检出虫卵。本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该地区绵羊胃肠道线虫对伊维菌素和丙硫咪唑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而对氯氰碘柳胺钠则相对敏感,研究结果为有效地防控家畜寄生虫病提供重要的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
氯氰碘柳胺(钠)是柳胺类化合物中的一个新合成药物,是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牛、羊寄生虫感染的广谱驱虫药,可通过口服或胃肠道外等多种形式投药。1993年被农业部批准为二类新兽药,目前常用的制剂有500mg和 1250 mg片(丸)剂,5%,15%和30%混悬剂以及5%注射液等。 氯氰碘柳胺通过口服投药其生物利用度仅为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的 50%,因此需将口服剂量比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增加1倍,方能达到相同的驱虫效果。 氯氰碘柳胺对与血液循环接触密切或吸血性寄生的一些线虫和节肢昆虫,如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和巨片吸…  相似文献   

6.
使用7.5mg/kg和10mg/kg的5%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对绵羊痒螨进行杀灭试验,结果:该药对绵羊痒螨杀灭率为100%,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应用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选择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藏系绵羊125只进行了驱虫试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分别按0.1、0.2、0.3ml、0.4ml/kg体重剂量经皮下或肌肉注射,结果表明: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68%、92%、100%、100%和66.26%、95.79%、100%、100%;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按0.3ml/kg体重经皮下或肌肉注射,具有驱虫效果好、安全、经济、保护期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应用三氯苯咪唑片剂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选择6~8月龄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80只进行驱虫试验。结果:(1)三氯苯咪唑片剂5、10、15 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和成虫的驱虫率均达100.0%,对肝片吸虫幼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3.9%、100.0%和100.0%;(2)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5、10、15 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60.0%、80.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89.2%、98.2%和100.0%,对成虫驱虫率均分别为97.9%、100.0%和100.0%,幼虫驱虫率分别为90.7%、94.3%和100.0%;(3)三氯苯咪唑片剂10 mg/kg体重剂量与同剂量对照药物三氯苯咪唑混悬剂的驱虫效果无差异;(4)三氯苯咪唑片剂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3个剂量组试验羊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片剂5、10、15 mg/kg体重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10、15 mg/kg体重剂量驱除绵羊肝片吸虫安全高效。驱除绵羊肝片吸虫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三氯苯咪唑片剂不低于5 mg/kg,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不低于10 mg/kg体重。  相似文献   

9.
选择1.5~2.0岁自然感染线虫和外寄生虫绵羊150只,分别按体重0.1、0.2、0.3mg/kg剂量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同时设口服伊维菌素片剂对照。结果显示,口服伊维菌素干混悬剂0.2、0.3mg/kg组绵羊的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3.3%和100%,减少率分别为99.2%和1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90.0%和100%,减少率分别为94.5%和100%;平均驱虫率分别为98.4%和99.9%;绵羊颚虱、绵羊足颚虱全部被杀死,羊蜱蝇的转阴率分别为83.3%和87.5%。口服0.1mg/kg组绵羊的线虫虫卵(幼虫)转阴率、减少率、驱虫率均次于0.2、0.3mg/kg剂量组,对绵羊颚虱、羊蜱蝇的杀虫率较低。绵羊口服0.5mg/kg伊维菌素干混悬剂未出现明显异常反应。表明伊维菌素干混悬剂与片剂有同等的驱虫效果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氯氰碘柳胺 (钠 )是柳胺类化合物中的一个新合成药物 ,是用于治疗和预防牛、羊寄生虫感染的广谱驱虫药 ,可通过口服或胃肠道外等多种形式投药。 1 993年被农业部批准为二类新兽药。目前常用的制剂有 5 0 0mg和 1 2 5 0mg片 (丸 )剂 ,5 %、1 5 %和 3 0 %混悬剂以及 5 %注射液等。氯氰碘柳胺通过口服投药 ,其生物利用度仅为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的 5 0 % ,因此 ,口服剂量要比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增加一倍 ,方能达到相同的驱虫效果。氯氰碘柳胺对与血液接触密切或吸血性寄生虫的一些线虫和节肢昆虫 ,如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巨片吸虫、血矛线虫…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小尾寒羊消化道线虫发病规律和药物防治效果,筛选驱虫效果最佳药物,试验随机选取小尾寒羊600只,分为芬苯达唑粉组、伊维菌素注射液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组、多拉菌素注射液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20只。每组在试验前7天进行粪便虫卵检查,用药开始后,在每次用药的第7天分别进行粪便虫卵检查1次,在整个试验期间共检查4次。粪便虫卵检查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计算粪便虫卵数、每克被检粪样中虫卵数量(EPG),比较每个试验组每个检查阶段的虫卵转阴率。结果表明:各组试验羊在用药7 d后虫卵转阴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组、伊维菌素注射液组、芬苯达唑粉组、多拉菌素注射液组,分别为92.5%、90.8%、90.0%和89.1%,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防治效果确实可靠,药效持续时间长,优于其他试验组。说明临床用药在防治小尾寒羊消化道线虫方面,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防治该病效果优于其他试验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3%长效伊维菌素注射液,按0.2ml/10kg体重皮下注射,观察其对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羊鼻蝇蛆的驱杀效力。  相似文献   

13.
阿维菌素复方制剂3号由氯氰碘柳胺钠(clos-antel sodium)和阿维菌素混合制成注射液.其中氯氰碘柳胺钠商品名为佳灵三特,是一种肝片吸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抑制虫体ATP的生成,致使虫体生存和发育受阻,已有数篇关于它还可驱除动物体内外其他寄生虫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验研制的伊纳乳注射剂对家畜寄生虫的驱杀效果,试验以1%伊维菌素注射液为对照药物,采用家畜寄生虫学虫卵和虫体检查方法,分别以用药后第14天的虫卵转阴率和减少率、用药后感染率和瘤疱数,以及给药后第7,14,21,28天虫体的转阴率为指标并结合临床观察,进行了绵羊消化道线虫驱除试验、牛皮蝇疽防治试验及猪疥癣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驱除羊消化道线虫试验中,1(0.1 mg/kg伊纳乳注射剂)组与5(0.2 mg/kg 1%伊维菌素注射液)组无明显差异,分别是98.5%和97.9%;在牛皮蝇蛆防治试验中,A(0.1 mg/kg伊纳乳注射剂)组与E(0.2 mg/kg 1%伊维菌素注射液)组牛均无感染,而D(0.1 mg/kg 1%伊维菌素注射剂)组和F(空白对照)组牛感染率和瘤疱数分别为14.3%和5.4个/头,46.5%和8个/头;在治疗猪疥癣的试验中,G4(0.300 mg/kg伊纳乳注射剂)组猪疗效显著高于G2(0.300 mg/kg 1%伊维菌素注射剂)组,给药后第7,14,21,28天均未查到活虫体,虫体转阴率为100%,而剂量为0.075 mg/kg的伊纳乳注射剂疗效也比药物对照略高。说明伊纳乳注射剂驱杀效果确实,安全可靠,是驱杀家畜(羊、牛、猪)寄生虫的优良制剂。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氯氰碘柳胺钠驱除羊肝片吸虫的疗效,分别采用硝氯酚(对照组)与氯氰碘柳胺钠(试验组)驱除羊肝片吸虫,对比试验两组治疗前后的羊感染肝片吸虫总虫卵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就虫卵减少率来讲,试验组患者的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6%(P0.05);就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讲,试验组(8.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采用氯氰碘柳胺钠驱除羊肝片吸虫的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羊肝片吸虫病是草原畜牧中危害肉羊最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常常造成肉羊黄疸、贫血、慢性营养消耗等对畜牧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为了做好肝片吸虫病的防治,选取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采用不同药物进行驱虫试验,结合沉淀法确定驱虫效果,结果表明:氯氰碘柳胺钠虫卵减少率100%;硝氯酚虫卵减少率91.4%,转阴率84.6%;丙硫苯咪唑虫卵减少率86.6%,虫卵转阴率76.9%;中药肝蛭散虫卵减少率53.2%,虫卵转阴率7.6%。通过试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对肝片吸虫祛除率高,是首选药物。丙硫苯咪唑驱虫需反复灌服为宜,硝氯酚在秋季驱虫效果好但需要联合用药,肝蛭净散驱虫要和广谱抗虫药联合用药,通过筛选为临床寄生虫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研究最佳的驱虫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应用阿维菌素气雾剂在青藏高原对放牧羊群进行绵羊消化道线虫及外寄生虫驱除效果试验和毒生试验,同时与同类伊维菌素气雾剂进行比较,结果按每千克体重使用阿维菌素气雾剂0.2mg组和伊维菌素气雾剂0.18mg组对绵羊消化道线虫和体外寄生虫的驱虫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8.
《养殖技术顾问》2005,(4):40-40
类别药名制剂用法与用量(用量以有效成分计)休药期生殖激素类药双甲脒am itraz青蒿琥酯artesunate溴酚磷bromphenophos氯氰碘柳胺钠closantel sodium芬苯达唑fenbendazole氰戊菊酯fenvalerate伊维菌素iverm ectin盐酸左旋咪唑levam isole hydrochloride奥芬达唑oxfendazole碘醚柳胺rafendazole三氯苯唑triclabendazole溶液片剂片剂、粉剂片剂、混悬液注射液片剂、粉剂溶液注射液片剂注射液片剂混悬液混悬液药浴、喷洒、涂擦,配成0.025%~0.050%的溶液内服,1次量5毫克/千克体重,首次量加倍,2次/日,连用2~4日内服,1次量12毫克/千克体重内服,1次…  相似文献   

19.
氯氰碘柳胺钠质量标准修改意见沈炽昌(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作者在氯氰碘柳胺钠原料和注射液的检验过程中仔细研究了质量标准,发现一些问题,现提出如下。1原料标准中未收入有效晶型这一项。我不了解审评当时是什么意见,只有申报单位在起草说明"考虑到...  相似文献   

20.
芬苯哒唑控释丸对小尾寒羊线虫的临床驱虫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某羊场临床表现有线虫感染症状的病例,实验室检查证明为自然感染线虫的小尾寒羊20只,分为4组,依次用芬苯哒唑控释丸、0.2%伊维菌素、丙硫咪唑进行驱虫。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7天取粪便计数虫卵,并于用药后第2天起检查每天由粪便中驱出虫体数量,直至查不出为止。结果表明,芬苯哒唑对羊消化道线虫有更好的杀灭作用,而且有效期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