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济麦22、山花108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套种时期,系统研究了播期对麦套花生物候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花生各生育阶段延迟、全生育期明显缩短,不同播期处理的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均以5月25日播期处理最高,与其他播期处理相比,荚果产量提高了7.9%~28.7%;不同播期处理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综合效益分析,本试验条件下花生的最佳套种时期为5月25日。  相似文献   

2.
播期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豫花 14为供试材料 ,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播期对花生产量结构、生育性状、生育时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有影响 ;播期不同 ,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以 5月 3 0日至 6月 9日播种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干旱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新疆特殊生态条件下,分析花生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为新疆花生生产合理灌溉和产量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以花生品种花育36为材料,通过人工控水对其进行干旱胁迫,设置花针期干旱、结荚期干旱和全生育期干旱三个处理,以正常灌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各处理的相关农艺性状及最终产量的变化。结果 干旱胁迫会影响到花生的各生育期进程,长期受旱会缩短花生的生育期时间;各生育时期遭受干旱胁迫后,花生在株高、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荚果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降低幅度增大。结荚期干旱胁迫对花生株高的影响相对较小,花针期干旱对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较大。干旱胁迫对最终产量的影响不但与有效果数的降低有关,而且与荚果的饱满度(百果重)有关,两者共同作用造成了花生产量的降低。结论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会对花生的生育期进程、株高、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荚果干重等造成不同影响,花针期干旱对花生生长发育及收获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该生育时期花生对土壤缺水比较敏感,易限制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高油酸花生品种潍花25和普通花生品种花育25为供试材料,各设置4个播期(5月2日、5月9日、5月16日、5月23日),研究不同播期对高油酸花生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烟台市自然条件下高油酸花生的最适宜播期,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烟台市高油酸花生适宜播期在5月9-16日,且应在适宜播期内适当晚播。播种过早,花生出苗期延长、出苗率低,不利于花生个体健壮生长;播种过晚,花生生育进程加快,结荚—成熟期缩短,不利于荚果发育,产量显著降低。若在适宜播期内因干旱等原因不能如期播种,应设法造墒播种。  相似文献   

5.
以山花9号和山花8号花生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对花生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两品种的最佳播期为5月5日,此时播种荚果与籽仁产量均最高。各地种植花生品种不同,最佳播期各异,应对其进行播期试验,找出相应的最佳播期和种植方式,这对提高花生产量及农民收益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冀东地区花生主栽品种唐8252为供试品种,分6期在冀东地区进行平作栽培,研究不同播期对唐8252的各生育阶段、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迟,出苗率逐渐提高,而生育期及其各生育阶段却随之缩短;花生的主茎高随播期的推迟而变矮;花生的结果枝数和单株结果数,5月3日前播种的相对较多;花生的百果重和百仁重随播期的推迟,而逐渐降低;出仁率则为5月8日前播种的相对较高;产量则是4月28日到5月8日之间播种的较高。研究表明,选用花生品种唐8252在冀东地区平作栽培时,于5月3日播种,最有利于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花生新品种漯花4087在漯河地区种植的最适播期,以漯花4087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漯花408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漯花4087的各生育阶段天数不断缩短,但播期对漯花4087的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和果枝数影响较小;不同播期条件下漯花4087的单株饱果数、产量和出仁率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则表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在该试验条件下,5月21—28日是漯花4087获得高产的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8.
播期对不同感温性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郑州地区小麦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于2014—2016年以冬春性不同的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适播期在10月14—21日,半冬性品种小麦适播期时间长于弱春性品种。播期对小麦产量、生育进程和收获指数的影响显著,播期后移,小麦产量和收获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早播或者晚播的产量均低于适播期;有效积温显著影响小麦的生育进程和株高,弱春性品种晚播可降低倒伏概率,但对半冬性品种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播期对夏玉米的生育时期、植株性状、籽粒性状、产量性状等都有影响。本研究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处理,探究不同播期对玉米生育时期、籽粒容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宜的播期能保证玉米的正常生理成熟,增加籽粒容重,提高产量。早播和晚播均减少籽粒容重,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马铃薯的适宜播期,2012年在柳州进行了马铃薯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开花盛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马铃薯全生育期明显缩短,不同播期下,各生育阶段相差最大的是出苗期和开花始期。通过对不同播种期各个生育期气象条件的比较得出,播种一出苗期的低温寡照以及开花盛期一成熟期的高温对柳州马铃薯影响较大,综合来看2月20日左右播种马铃薯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百农207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百农20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试验设9个播期播量处理,两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进程有所延迟;同一播期内,亩群体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株分蘖、次生根减少。同一播量下,随着播期的推迟,越冬群体逐渐变小;播期相同时,不同播量对生育时期没有影响。但随着播量增加,亩穗数增加,而穗粒数、千粒重下降;播量相同时,随着播期推迟,亩穗数、穗粒数下降,千粒重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百农207于10月17日播种产量最高,适宜亩播量为12 kg,但随着播期的推迟,适当增加播量也可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玉米进行不同播期试验,表明随着播期的延后,生育进程加快,各生育时期也相应缩短,产量逐渐降低。海城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生长发育适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郑农花15号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播期和密度梯度,分析对其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能显著影响郑农花15号的生长发育进程,随播期的推迟,各生育阶段天数有不断缩短的趋势,全生育期也随之变短,而密度对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不显著。播期和密度对郑农花15号农艺性状的影响显著,同一播期下,随播种密度增加,郑农花15号株高、侧枝长、分枝数、结果枝数等农艺性状均呈下降趋势。同一密度下,分枝数、株高和侧枝长整体上随播期的推迟逐步降低,而结果枝数、单株果数和百果重随播期的推迟先升高后降低。郑农花15号的适宜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25日,适宜播种密度为15万~19.5万穴/hm2,其中5月5日播期和18万穴/hm2的播种密度,最有利于发挥其高产潜力,研究结论为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郑农花15号的深入利用及推广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播期对不同感温性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分别以2个弱春性(郑麦9023、04中36)和半冬性(西农979、矮抗58)小麦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5个不同播种期(10月1日、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1日、10月28日)的设置,研究播期对小麦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播期推迟,小麦株高呈下降趋势;晚播推迟小麦的出苗期和三叶期,总生育天数缩短;不同播期中,弱春性品种的生育时期均较半冬性品种提前。弱春性品种早播或晚播均影响群体产量形成,籽粒产量下降,适期播种(10月14日)最好;半冬性品种应适时早播,播量一致的前提下以10月1日播种籽粒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豫北地区不同感温性小麦品种选择适宜播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东农业科学》2019,(6):49-54
以登海605和花育36为材料,设置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4∶4间作、玉米//花生2∶6间作4种种植模式和2个播期,研究播期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和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2∶6间作模式较4∶4间作和单作更有利于玉米果穗、叶片和茎秆的生长;早播处理不利于花生叶片、茎枝和根系干物质重的积累,但可促进花生荚果的发育,且以2∶6间作模式最有利于花生荚果干物质重的积累。晚播2∶6间作模式更有利于玉米获得较高的百粒重和单产,而早播2∶6间作模式更有利于花生荚果和果仁产量的提高。综合分析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作物混合产量可见,无论是花生荚果和玉米混合产量还是花生果仁和玉米混合产量,均以晚播2∶6间作模式为最高,666.7m~2产量分别为1 069.65 kg和1 002.25 kg,分别较单作提高3.68%和17.04%。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不同生育类型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播期对不同生育类型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为吉林省水稻品种播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品种长白25和中晚熟品种吉粳88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播期处理,研究播期对水稻生育表现、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长白25和吉粳88有效分蘖临界期均有所延迟,生育期缩短,株高、地上部干物质量下降,产量降低,且对中晚熟品种吉粳88的影响更为明显。两品种生育期缩短幅度表现为:播期每推迟7 d,长白25平均生育期缩短5~6 d,吉粳88平均生育期缩短6~7 d。播期对两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对长白25的影响表现为:每穗粒数穗数结实率千粒重;而对吉粳88的影响表现为:结实率穗数千粒重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华北平原东南部地区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徐麦33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9月30日(传统播期)、10月10日、10月20日和10月30日4个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累积、产量及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生物生长量、土壤含水率及产量的影响不同。不同时期播种冬小麦均能完成完整的生育进程,随播期推迟,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呈加快趋势。分蘖前,冬小麦生长速度依次为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分蘖后,各播期生育进程逐渐趋于一致。迟播会抑制叶面积指数的增长,推迟越久抑制作用越明显,拔节期和乳熟期的叶面积指数均依次为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播期差异对拔节期小麦干物质累积影响最大,10月10日、10月20日和10月30日播种的干物质总量分别较9月30日降低18.6%、37.9%和59.7%;成熟期穗重以10月30日最大,为22.10 g,分别较9月30日、10月10日和10月20日增加2.16 g、1.62 g和1.86...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高密市花生种植业的发展,确保花生丰产丰收,通过设计不同地膜、不同播期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荚果产量、超大果产量、超大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对高密地区花生性状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改善超大果花生的百果重、出成率和公斤果数等性状,从而显著提高超大果花生的荚果产量和超大果产量;选用黑地膜栽培除与白膜具有同等增产效果外,还有利于为花生创造比白膜更有利的生长发育条件;在覆膜栽培条件下,高密地区播期以4月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甘蔗间作花生播期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粤油7花生为间作试验材料,探索研究甘蔗间作花生不同播期对花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管理和施肥条件以及保证甘蔗生长发育的前提下,以第3播期(3月15日)间套作表现最佳,花生株高一般,有效分枝最多,单株果数最多,产量最高,袁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不同播期对果播覆膜花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环境条件下,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果播覆膜花生的播种适期;播期对果播覆膜花生株高、单株总开花数量、有效花量和单株结果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对花生的出苗率、折干率、百果重、出米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