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玉米秸秆为辅料,葡萄糖为起爆剂,设置了V0(蔬菜废弃物+ 玉米秸秆)、V1(V0+ 微生物菌剂)、V2(V0+ 微生 物菌剂+ 起爆剂)、V3(V0+ 起爆剂)4 个处理,所有处理的初始C/N 都调节为25,含水率调节为60% 左右,通过测定堆体温度、 含水率、C/N、pH 值、电导率(EC)、发芽指数(GI)等指标,研究起爆剂和微生物菌剂对蔬菜废弃物堆肥效果的影响。结 果表明:同时添加起爆剂和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在堆体升温速率、最高温度、高温天数、含水率降幅、降低C/N、提高发芽指 数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且能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堆肥产品品质。总体堆肥效果表现为:V2 > V1 > V3 > V0。  相似文献   

2.
以黄瓜、番茄和西瓜蔬菜废弃物为主要原料,以豆渣、风化煤废弃物为辅料,通过不同腐熟菌剂及不同添加量与辅料进行组合开展好氧堆肥试验,研究各处理对堆肥过程中温度、总有机碳、总养分、C/N、pH、EC和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50 d的高温好氧堆肥发酵,各处理基本达到腐熟。在蔬菜废弃物堆肥过程中,仅添加腐熟菌剂不使用豆渣、风化煤辅料的处理升、降温较快,比其他处理提前1 d进入高温期,最高温度为67 ℃,在高温持续时间却低于其他处理(9~16 d)。添加0.1%腐熟菌剂A和豆渣风化煤辅料的C1处理显著提高了有机碳的降解速率与C/N的降低速率,加快了腐熟进程;EC值也始终保持在4 mS · cm~(-1)这一安全范围之内;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芽指数增长最快,堆肥结束时可达103%,对植物的发芽无任何毒害作用,表现出了优于其他处理的良好腐熟水平;优先推荐作为黄瓜、番茄和西瓜混合废弃物堆肥处理的工艺参数。添加0.2%腐熟菌剂B和豆渣风化煤辅料的C4处理总养分含量最高,达10.79%,且pH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为8.41,满足国家有机肥腐熟标准,也可作为黄瓜、番茄和西瓜混合废弃物堆肥处理工艺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菌剂在蔬菜基质研发与应用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在固体有机废弃物基质发酵过程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对堆体温度、p H值、养分含量和C/N等关键腐熟指标的影响,分析了微生物菌剂在蔬菜基质育苗和栽培上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并展望了微生物菌剂在未来基质研发上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含有微生物菌剂的功能型蔬菜基质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合西北非耕地荒漠区玉米秸秆单一发酵的微生物菌剂,以不添加菌剂为对照,研究了3 种微生物菌剂(菌剂1 主要由纤维素菌和降解淀粉芽孢杆菌组成,菌剂2 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唐德链霉菌、白浅灰链霉菌、黑曲霉、里氏木霉组成,菌剂3 主要由数十种微生物和生物酶组成)对玉米秸秆发酵腐熟效果和发酵过程中堆料温度、含水率、pH、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能有效加快发酵进程,发酵效果优于对照自然发酵;菌剂1 和菌剂3 处理升温速度最快,均于堆肥2 d 后升至55 ℃以上,持续时间分别为27 d 和33 d,菌剂2 处理高温持续时间短;菌剂1 和菌剂3 处理发酵至30 d 时种子发芽指数大于80%,而对照需要40 d;各处理总有机碳含量随着发酵的进程呈下降趋势,菌剂3 处理的总有机碳降解速度最快;堆肥后4 个处理的pH 值均在腐熟堆肥的适宜范围之内。综合比较,菌剂3 促进发酵的效果最好,菌剂1 次之,菌剂2 最差。  相似文献   

5.
蔬菜基质栽培原料发酵及复配技术是利用玉米秸秆和牛粪等农残废弃物为原料,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调节C/N、控制含水量及翻堆时间和次数等措施进行快速发酵,并根据蔬菜植物对根系环境及养分需求规律,按一定比例复配河沙、蛭石等无机原料制成具有良好理化性质、营养丰富、能够满足农艺操作要求的栽培基质,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该技术适宜在戈壁、砂石、盐碱等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基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苗期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黄瓜幼苗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涉及N1(NH4+-N∶NO3--N 为10∶0)、N2(NH4+-N∶NO3--N 为7∶3)、N3( NH4+-N∶NO3--N 为5∶5)、N4(NH4+-N∶NO3--N 为3∶7)共4 个氮肥配比处理,以施入同体积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的黄瓜幼苗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均高于CK,其中N3 处理明显高于N1、N2 及CK;N3、N4 处理的黄瓜根区土壤微生物总数较高,其中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
N1 和CK,真菌数量则低于其他处理;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均以N2 处理最高,N3 处理的土壤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氮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K。结论:施加氮肥可以提高黄瓜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硝态氮肥比例的增加能够提高黄瓜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脱氢酶活性,而铵氮肥比例的增加可以提高土壤真菌数量和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综合评价,设施黄瓜栽培以N3 处理效果最佳,即
NH4+-N∶NO3--N 为5∶5。  相似文献   

7.
不同堆肥条件下园林废弃物中有机碳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堆肥条件对园林有机碳物质的影响,以复合菌剂的添加量、草木体积比(C/N)和翻堆次数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实验设计,分析了堆肥过程中温度、总有机碳、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腐殖质及其组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调节C/N比、翻推次数、添加复合菌剂可以加速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碳物质的降解,有利于在堆肥后期形成腐殖质类物质,提高腐熟程度,其中复合菌剂的添加量是影响总有机碳降解与腐殖质生成最重要的因素.在4%投菌量、2∶1草木体积比、1d翻1次堆的堆肥条件下,园林废弃物堆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添加菌剂和鸡粪对园林废弃物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果园修剪枝条、鲜鸡粪为试材,采用好氧堆肥技术,在枝条粉碎物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鸡粪及堆肥发酵菌剂,研究添加菌剂及鸡粪量对堆肥进程及腐熟效果的作用。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堆肥温度在不同时间内均上升到50℃以上并持续2周以上,符合高温堆肥无害化卫生标准;堆肥40d时,各处理的含水量、pH值、C/N比值、种子发芽势、总养分均达到较理想的效果。综合上述测定指标,其中以添加菌剂、枝条粉碎物与鲜鸡粪混合比例为1∶1的处理效果最好,进入高温期的时间比其它处理提前2~5d,堆肥结束时该处理的种子发芽势为86.69%、C/N降为12.41,总养分含量为4.89%,均明显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9.
农家肥有机质含量丰富,作肥料使用,不仅有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防止土壤板结。在农家肥中,猪粪营养全面、来源广泛,在蔬菜生产中应用较多,但必须经过发酵才可以作有机肥使用。本研究探索了不同发酵菌剂对猪粪发酵堆肥的影响,采用自主筛选的三种复合发酵菌剂MT1、MT2、MT3,按国家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12测定了发酵成品的常规指标,同时对各处理进行温度、黄瓜发芽指数GI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的处理,发酵后的成品各指标均符合国家有机肥料标准NY525-2012规定,且黄瓜发芽指数自第三周开始均高于对照组。添加MT3复合菌剂的处理,黄瓜的发芽指数超过80%,效果最佳,可作为发酵猪粪的外源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蔬菜残株、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土壤的改良作用,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酶活性及速效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未施用蔬菜残株、生物菌肥)相比,蔬菜残株、  相似文献   

11.
促腐剂对菇渣发酵过程的影响及育苗基质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菇渣为原料,添加促腐剂、尿素进行堆积发酵,研究菇渣发酵过程中温度、发酵天数、养分含量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确定发酵最优处理后,对其进行不同剂量保水剂、C/N及基质配比的3因素3水平育苗基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加入促腐剂、尿素后,菇渣发酵的高温持续时间延长,腐熟时间缩短,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同时添加尿素、促腐剂的处理3,菇渣发酵效果最好、发酵最彻底,与CK相比,高温持续时间增加了6d、腐熟时间缩短了7d、最高温度增加了12℃.发酵结束后,各处理总孔隙度增加,通气性变好,持水能力加强,蒸发速率减小,氮、磷、钾含量升高,但EC值较大,C/N较低.对处理3菇渣发酵基质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适合番茄和辣椒幼苗生长的最佳组合A2B2C3,即保水剂添加量4 kg/m3,菇渣与珍珠岩(V/V)3∶1,C/N为35:1.  相似文献   

12.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猪粪与水稻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调节原料C/N在20~30之间),然后接种3种不同的微生物菌剂(EM菌种、群林菌剂、采禾菌剂)进行好氧堆肥,通过分析不同处理堆肥过程中温度、pH、含水率变化及堆肥前后全氮、硝态氮、氨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C/N、T值、E4/E6等指标来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均能促进堆肥的腐熟;与对照相比,3种微生物菌剂均有利于促进堆体迅速升温及提高堆体pH,其中CH菌剂升温效果最显著,QL处理pH上升最快;堆肥结束时CH处理含水量最低;3种微生物菌剂均能够减少堆肥过程氮素的损失,CH菌剂保氮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相比,CH处理速效钾含量增加,其它2个处理含量减少;3个处理速效磷含量均增加,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有机质含量均有提高,但QL、CH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EM处理差异不显著;3种菌剂处理堆肥C/N、T值、E4/E6均有降低,且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而言,3种微生物菌剂中CH菌剂处理效果最佳,能够显著加速堆肥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以7年生供佛杏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A,N∶P_2O_5∶K_2O=2∶3∶1;处理B,N∶P_2O_5∶K_2O=3∶3∶1;处理C,N∶P_2O_5∶K_2O=3∶4∶1;处理D,N∶P_2O_5∶K_2O=2∶3∶3;对照CK,N∶P_2O_5∶K_2O=0∶0∶0)对杏园土壤养分、果实产量、果实品质及杏树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杏树整个生育期内,杏园土壤养分含量呈递减趋势,施肥可提高0~80 cm土层养分含量。与CK相比,处理A、B、C、D的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4.56%、13.34%、18.05%和23.28%。多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处理D(N∶P_2O_5∶K_2O=2∶3∶3)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最高,分别为12.12%、0.73%、16.75,是提高杏园经济效益的最佳肥料配比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藤蔓等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探索了蔬菜废弃物与牛粪混合发酵制作有机肥的加工工艺,监测了发酵过程中理化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牛粪与蔬菜废弃物混合发酵24 d后,出料口堆体的含水率及有机质含量均比初始牛粪有所提高,C/N呈现降低的趋势,CO_2、CH_4浓度整体呈现降低趋势。建议堆肥原料采用新鲜的牛粪及粉碎的蔬菜废弃物,同时将机械翻堆与通风供氧相结合,可以有效改善堆肥效果。  相似文献   

15.
如何资源化利用数量日益增长的园林废弃物是一项紧迫而急需解决的任务。本试验对已完成一次发酵的3种常见园林废弃物材料进行二次粉碎,加入适量微生物菌剂后,研究二次发酵对这3种废弃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园林废弃物在二次堆肥过程中,堆体最高温度为30.3~33.8℃,显著低于一次发酵;p H值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法国冬青树枝堆肥产品的p H值8.0,香樟和广玉兰的p H值在7.0~8.0之间;EC值呈略微上升趋势,均小于2.5m S/cm;C︰N值呈现下降趋势,最终成品C︰N值均小于20;发酵完成后,3种材料的有机质含量为60.94%~66.20%,全氮(N)含量为2.23%~2.59%,全磷(P)含量为0.48%~0.56%,全钾(K)含量为0.69%~0.78%。  相似文献   

16.
以长白山红松林松针凋落物和蚯蚓粪为试材,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二者质量比为10∶0(Ⅰ)、9∶1(Ⅱ)、7∶3(Ⅲ)、5∶5(Ⅳ)、3∶7(Ⅴ)、1∶9(Ⅵ)和0∶10(Ⅶ)时好氧腐解90 d期间pH、养分含量、C/N比、T值、可提取腐殖酸E_4/E_6、腐殖化指数(C_(HA)/C_(FA))及发芽指数(GI)的动态变化,筛选二者腐解的最佳质量比。结果表明:与0 d相比,经90 d腐解,各处理pH、P_2O_5、K_2O和总养分含量均有所增加,而N含量增减规律不一。腐解结束时,各处理pH均处于7.06~7.94、总养分含量均大于5%,符合NY525-2012有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腐解前、后,各处理C/N比由24.4%~26.3%降至14.3%~22.8%,凋落物与蚯蚓粪混合腐解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二者单独腐解的结果。根据C/N比和T值结果,Ⅲ~Ⅴ处理更有利于腐解;腐解完成时,Ⅰ、Ⅱ、Ⅲ、Ⅳ和Ⅵ处理腐殖酸品质均有所改善,其中Ⅳ处理更易促进C_(FA)向C_(HA)的转化,使腐殖化程度增强,Ⅴ处理经再缩合形成的腐殖酸分子结构仍保持原有复杂程度,而Ⅶ处理不利于腐殖质品质的提升;各处理GI值在腐解完成时均可获得提升,由腐解前的4.3%~49.8%增至86.6%~137.6%,达到对植物无毒性的标准。松针凋落物与蚯蚓粪以5∶5质量比混合,好氧腐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芽孢杆菌腐熟菌剂的高效固态发酵工艺参数并研究该菌剂在促进果树枝条堆肥进程中降解的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多因素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芽孢杆菌的发酵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测定了该菌剂对果树枝条堆肥过程中纤维素与木质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麸皮固体培养基中添加30%玉米粉、0.2%葡萄糖、0.1%胰蛋白胨、0.015%硫酸镁,控制培养基接种量为20%、固液比为1∶0.8、发酵温度为28℃即可实现芽孢杆菌的高效培养,有效菌落数最高达1 150.00×108cfu/g。此外,果树枝条中添加2.5%芽孢杆菌腐熟菌剂进行堆肥可显著促进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降解,降解率分别提高191.00%与107.01%。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复合菌剂CAMP对砂质土壤改良及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微生物复合菌剂对砂质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其对白菜生长特性的影响,以白菜和砂质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砂质土壤,研究其对砂质土壤有效菌数量、砂质土壤的养分、白菜生物量、植株抗性和白菜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CAMP可以提高砂质土壤有效菌数量,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土壤有效菌数量是CK(对照,未经过处理的砂质土壤)的357.1倍。微生物菌剂CAMP对提高砂质土壤养分有较好作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砂质土壤全N、全P、速效N和速效P含量分别比CK高4.3%~10.1%、7.9%~10.0%、7.6%~24.1%和3.7%~8.4%。同时微生物菌剂CAMP对白菜生物量、植株抗性和生长速率也有较好作用,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白菜的株高、根长、根粗、地上鲜质量、地上干质量、地下鲜质量和地下干质量分别比CK高11%、51%、8.9%、11%、27%、18%和11%。微生物菌剂CAMP处理后的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高180%和35%。研究表明,微生物菌剂CAMP在砂质土壤改良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菌剂对青椒生长、品质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圣鼎一号"青椒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增施微生物菌剂对青椒生长、品质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以期为青椒合理的增施微生物菌剂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增施含有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A能更有效地促进青椒生长,提高青椒的果实品质产量和土壤养分;与其它处理相比,减量施肥+微生物菌剂A处理促进青椒生长,提高果实品质产量的效果最明显.与其它增施微生物菌剂的处理相比,青椒的株高、茎粗和叶绿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青椒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和总产量分别提高了 3.3%~15.1%、14.2%~25.2%、6.2%~8.8%和23.3%~36.2%,硝酸盐含量降低了 9.1%~11.8%;与其它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微生物菌剂A处理使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的效果最明显.与其它增施微生物菌剂的处理相比,使土壤的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 3.5~9.4%、4.8~14.0%和3.5~9.6%.增施含有侧孢短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A可以作为一种促进青椒生长、增加果实品质产量和提高土壤养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蔬菜残株的化学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系统地测定了辣椒、番茄、黄瓜、茄子、结球甘蓝和芹菜6种主栽蔬菜采后残株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蔬菜残株各器官含水量为73.77 %~91.91 %;以烘干基计算,大量元素(N、P、K)含量为31.7~85.7 g•kg-1,中、微量元素(Ca、Mg、Fe、B、Zn)含量为16.2~87.1 g•kg-1,有机质含量为428.4~674.3 g•kg-1,其中主要是纤维素和木质素,C/N为7.0~2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