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期导读     
正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市蔬菜产销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步形成"小生产、大市场"的发展业态,蔬菜供给总量充足、四季均衡、品种多样,想吃什么有什么。"苍山蔬菜"享誉全国,"苍山蔬菜"的品牌形象是如何缔造的?品牌价值是如何"炼"成的?张倩倩等鉴定了西瓜的YUCCA基因家族,分析了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西瓜果实成熟及IAA含量的关系,为解析西瓜果实成熟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桃基因组中生长素/吲哚乙酸(Aux/IAA)基因家族,并对其在溶质型和硬质型桃果实成熟阶段的表达水平进行q RT-PCR检测。结果表明:桃Aux/IAA基因家族包含22个成员,这些基因集中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以第1条染色体上含有最多,为8个。大部分Aux/IAA基因包含高度保守的Ⅰ、Ⅱ、Ⅲ和Ⅳ功能域,聚类分析表明其分为10类。基因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包含2~5个外显子。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10个Aux/IAA基因在溶质型桃果实的表达量高于对应时期硬质型桃果实,其中5个基因随着溶质型桃果实的成熟上调表达,特别是ppa010303m、ppa010871m和ppa020369m。试验结果表明桃Aux/IAA家族成员在结构上高度保守,其中多个成员(尤其是ppa010303m、ppa010871m和ppa020369m等)可能参与调控桃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早熟品种‘赣南早’脐橙(wild type,WT)与其早熟性状回复型突变体(mutant type, MT)在生理和转录水平的差异,探究柑橘果实成熟的调控机制。【方法】测定MT和WT的果实品质及成熟相关生理指标,采用RNASeq分析MT和WT果实的转录差异。【结果】MT具有稳定的早熟性状回复现象。MT和WT果皮的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MT和WT有机酸含量在果肉间及果皮间差异均显著。MT果皮的赤霉素(gibberellin,GA)、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显著高于WT,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则相反。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MT与WT果皮间DEGs数量为980个,果肉间为289个。在果皮DEGs中,有38种GO分类、6个KEGG代谢通路被显著性富集,而果肉中未见GO分类和KEGG代谢通路的显著性富集。ABA合成基因CsNCED1在MT果皮和果肉中均下调表达,而分解基因CsCYP707A1在MT果皮中上调表达。【结论】MT成熟期比WT推迟约30 d。MT果皮GA含量及GA合成基因CsCPS1、CsKAO表达量均高于WT,可能与果皮的褪绿延迟相关。MT果皮ABA积累抑制可能受合成基因CsNCED1下调表达及分解基因CsCYC707A1上调表达的影响。MT和WT果皮的生理和转录组水平差异均比果肉间差异大,说明果皮在柑橘果实成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瓜果肉颜色和β-胡萝卜素含量等性状的遗传规律并进行QTL分析。【方法】以白色果肉西瓜品系PI186490和红色果肉西瓜品系LSW-177为亲本获得包含359个单株的F2代群体,对成熟西瓜果实果肉颜色、β-胡萝卜素含量等性状进行调查,同时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开发195个CAPS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QTL分析。【结果】该群体果肉颜色(黄色、红色、白色)的分离比例符合9∶3∶4的隐性上位遗传模型。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1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2 029.8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0.46 c M。共获得与果肉颜色、β-胡萝卜素含量、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形指数、边缘果肉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相关的位点24个,可解释1.39%~70.29%的表型变异。其中,与果肉颜色相关的主效位点2个,位于4号和6号连锁群上;与果形指数相关的主效QTL位点1个,位于3号连锁群上;β-胡萝卜素含量、果实长度、果实宽度、边缘果肉硬度4个性状均找到贡献率大于10%的位点。【结论】用CAPS标记构建西瓜遗传连锁图谱,获得与西瓜果肉颜色、β-胡萝卜素含量等性状相关的QTL位点24个,为进一步开展西瓜果实相关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华重楼种子萌发前后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和合成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旨在初步揭示GA_3和IAA组合处理华重楼种子萌发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600 mg·L~(-1) GA_3+40mg·L~(-1)IAA可使华重楼种子萌发率在8个月时达到87.33%。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将差异表达基因与KEGG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外源施加GA_3和IAA可使GA分解代谢基因GA_(2ox)下调表达,GA合成基因GA_(20ox)上调表达,GA信号转导通路中GID_1下调表达,PIF4上调表达,推测在外源施加的GA_3和内源GA增加的共同作用下GA信号转导增强。外源施加IAA可使IAA合成通路中YUCCA和ALDH上调表达,IAA信号转导通路中生长素的受体蛋白基因AUX1、AUX/IAA、SAUR等上调表达,推测在外源施加IAA和内源IAA增加的共同作用下IAA信号转导增强。GA_3和IAA组合促进种子萌发的调控机理可能与GA、IAA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酸含量对梨果实口感的影响,并找出砂梨果实发育过程中可能的糖酸代谢关键基因。【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4个不同类型的砂梨果实中主要糖酸含量进行分析,从梨基因组注释数据中检索并分离获得糖酸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家族,并使用‘雪青’梨转录组数据对这些基因家族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进行表达分析。【结果】‘翠冠’梨中糖含量高,‘1-8-34’梨酸含量高。口感偏酸的‘新酥’梨和‘1-8-34’果实中的总糖含量与口感偏甜的‘金二十世纪’梨差异不显著。研究共分离获得糖酸代谢密切相关的10个基因家族共44成员,其中23个成员在不同果实发育时期发生表达。2个蔗糖磷酸合成酶(SPS1和SPS2)、1个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3)和2个苹果酸脱氢酶(MDH3和MDH4)在梨果实成熟期均表现出较高表达量。【结论】梨果实口感酸的主要原因是果肉中酸含量高。SPS1,SPS2,PEPC3,MDH3和MDH4在梨果实糖酸合成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瓜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倍体西瓜‘蜜枚’为试材,对果实生长发育期几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西瓜果实中激素含量与其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西瓜果实在授粉后2530 d时就已经基本达到成熟果实的大小。果实发育前期IAA与GA含量较高,之后均快速下降。IAA在后期出现一个峰值,而GA在发育后期含量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ABA含量在西瓜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了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授粉后15 d和25 d;而ZR含量在西瓜整个生长发育期一直维持着较低水平,且变化不大,在授粉后25 d出现一个较小的峰值。这些结果说明不同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地调控着西瓜果实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柑橘磷酸蔗糖合酶(sucrose-phosphate synthase,SPS)基因特性及其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表达,从甜橙基因组中鉴定了4个SPS基因(CsSPS1~CsSPS4)。它们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属于3个不同的亚家族,均含有SPS家族的特征功能域。定量PCR分析表明,4个CsSPS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CsSPS4具有明显的果实特异表达特点。进一步研究发现,CsSPS3和CsCSPS4在‘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高于CsSPS1和CsCSPS2。此外CsSPS4在果皮和果肉中的表达量均随着果实发育迅速升高,推测其在金柑果实蔗糖的合成和积累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果实发育早期,ZT(玉米素)和IAA(生长素)两种生长促进激素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以后随果实发育都呈逐渐下降之势。在果实发育后期,果皮中ZT和IAA又逐渐上升,出现第二次峰值,与果实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有密切关系。ABA(脱落酸)在幼果发育早期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以后果皮中ABA含量逐渐下降,直到果实成熟未见回升;而种子内ABA在果实发育后期又连续升高,并在成熟前出现第二次峰值,对后期种子和果实的成熟有重要作用。设施栽培对果实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有重要影响,并且发现受影响较大的是那些在果实发育某一时期含量变化幅度较大或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内源激素。果实内源激素变化对设施栽培的反应与生长发育对设施栽培的反应表现出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总量与关键基因PpCCD4表达的相关性,探究不同品种PpCCD4启动子的活性差异,进而解释PpCCD4在黄白肉果实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测定果实发育时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并与该时期PpCCD4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检测果实PpCCD4转录本差异,进行基因全长与启动子序列分析。构建PpCCD4启动子驱动GUS表达载体并转化农杆菌侵染桃果肉,根据果肉GUS染色分析2种启动子活性的差异,以期解释PpCCD4在果实发育时期表达量的差异。【结果】‘燕红’成熟过程中果实类胡萝卜素总含量降低,其PpCCD4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显著上调‘;金童6号’果实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升高,其PpCCD4的表达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金童6号’中PpCCD4相较‘燕红’在CDS区发生了2个碱基的插入,且两PpCCD4转录本不同,启动子克隆发现‘燕红’对应的启动子有较多的转录增强和启动元件,而黄肉品种则具有更多的抗逆应答元件;同时GUS染色结果表示,桃果肉中2种启动子驱动的GUS染色有明显的显色差异,启动子活性差异显著。【结论】黄肉品种中移码突变的产生造成了PpCCD4的功能丧失;2个品种果肉PpCCD4转录模式不同,其启动子活性的差异是造成PpCCD4在黄肉和白肉果实中表达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陶抵辉  刘虎 《中国蔬菜》2013,1(8):104-106
爱能5 号母本系湘蜜西瓜F1 自交12 代得到的稳定单系XM12,父本系西农8 号F1 自交10代得到的稳定单系XL10。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力强,易坐果。果实椭圆形,果皮黑色,单瓜质量4 ~7kg,果皮厚1.1 cm 左右,瓤红色,肉质细脆,汁多味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 左右。全生育期93d(天)左右,中熟,雌花开放~果实成熟约需32 d(天)。高抗枯萎病,抗疫病和炭疽病,适宜在湖南省及其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科赛翠绿是以自交系ks-8为母本,自交系cg-10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85d左右,果实发育期26~28d;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并散布青色网纹,外形美观,果皮厚度1.1cm。瓜瓤大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3%,边部可达10%以上;瓤质细嫩,口感酥脆;果皮韧性大,耐贮运。单果质量7~8kg,667m2产量4000~4500kg。在全国西瓜主产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生长素酰胺合成酶(GH3)基因家族在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对桃基因组中的GH3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它们在溶质型和硬质型油桃果实发育成熟阶段的表达水平进行qRT-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桃GH3基因家族有8个成员,分别为PpGH3-1 ~ PpGH3-8,聚类分析表明其分为GroupⅠ和GroupⅡ两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roupⅡ型基因(PpGH3-1、PpGH3-2、PpGH3-3、PpGH3-4和PpGH3-5)在溶质型油桃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硬质型油桃,其中PpGH3-3和PpGH3-4最为明显。经NAA处理后的硬质型油桃果实PpGH3-1、PpGH3-3、PpGH3-4和PpGH3-7相比对照上调表达,其中PpGH3-3上调表达最为明显。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素在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无籽西瓜新品种鄂西瓜12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皮红瓤四倍体材料W4-48-3为母本,花皮红瓤二倍体材料W2-38-42-1为父本配制而成无籽西瓜一代杂种鄂西瓜12号。中熟,果实发育期35d(天)左右;果实圆形,果皮墨绿色,覆蜡粉,皮厚1.2cm左右;果肉红色,中心糖含量11%~12%,边糖含量7%~8%;单果质量5~7kg,每667m2产量2500kg左右,适宜湖北省及周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西瓜新品种菊城20早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菊城20早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最新育成的花皮、圆果、高产、优质早熟西瓜新品种。植株长势稳健,抗病抗逆性强,坐果性好。全生育期95d左右,果实发育期28d左右。皮厚1.0cm,果皮韧性好,不裂果;瓤红质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1%;单果重4~5kg,667m2产量3000kg以上。其母本具有全缘叶标记性状。2008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优质抗病西瓜新品种开抗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抗3号是根据西瓜生产和市场需求,用开封86号×开封169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西瓜新品种。植株长势较强,易坐果。果实发育期32d,全生育期104d。果实椭圆形,果皮灰绿色覆隐锯齿条带,瓤色红,品质优,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6%,边部8.8%。一般单果质量6kg,667m2产量3500~4000kg。适宜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广大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马建祥  张显  张勇  杨瑞平 《中国蔬菜》2012,1(14):102-104
农科大4号是以自交系M12为母本、以F1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瓜一代杂种。早熟,果实发育期30 d(天),全生育期90 d(天)|易坐果,果实圆形,果形指数1.05|果皮深绿色,上覆墨绿色中条带,皮厚1 cm,硬韧,耐贮运|果肉红色,肉质沙细,汁多纤维少,口感佳,品质优,中心折光糖含量12.5%,中边糖梯度小|对枯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京欣2号|单瓜质量6.0 kg,一般产量3 100 kg?(667 m2)-1左右。适宜陕西省早春设施西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西瓜新品种—郑果5506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双武  张莉  王吉明  韦小敏  何楠  齐茉陵 《果树学报》2007,24(4):565-566,F0002
郑果5506是以具有后绿标记性状的自选单系96B90为母本、正常绿自选单系96B7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西瓜新品种,苗期能鉴定出杂交种子纯度,最早鉴定时间为播种后7~10d。该品种平均666.7m2产量4090.5kg,比对照增产16.5%。全生育期100d,果实发育期32d,单瓜质量5kg左右,最大可达10kg。果实椭圆形、皮色墨绿、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0%左右。果皮硬,耐贮运,较抗病毒病(ZYMV)。  相似文献   

19.
雪峰小玉8号是湖南省瓜类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长椭圆形、黑皮、黄瓤、耐贮运二倍体小果型西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抗逆性强,坐果性好。全生育期85d左右,果实发育期25d左右。皮厚约0.7cm,果皮硬度26kg/cm2,不裂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3%;单果重2~3kg,667m2产量2000~3500kg。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