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自2003年把淤地坝作为全国水利建设"三大亮点"工程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各类淤地坝2 995座。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以来的2年,黄河中游地区共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5万km2;完成了300多个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执法督查,使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定黄土高原以淤地坝为重点的水保生态建设目标不动摇;把淤地坝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淤地坝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为黄河的世代安澜发挥重要作用。提出了推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的地区。长期以来,群众在沟边筑坝,拦蓄洪水泥沙,淤地造田。一般中小型淤地坝3-5年即可淤为坝地。坝地土壤肥沃、耐早、能稳产高产,比坡拼地产量高4-5倍。因此,加速修建淤地坝已成为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河中游地区已建成数万座淤地坝,已淤坝地33万多hm2。1994年,晋、陕、蒙、甘、宁五省(区)先后出现4~7场大到暴雨,加之大部淤地坝基本淤满、滞洪泄洪能力不足、管护不善等原因,有7542座大小淤地坝遭到不同程度水毁,占淤地坝总数的8%,损失坝地3300hm2,修复工程需总投资3.74亿元。大灾之年淤地坝仍发挥了拦泥淤地减灾作用。近十年来修建的治沟骨干工程无一水毁,“上拦下保”作用显著;陕北水毁工程冲走泥沙1.4亿t、冲毁坝地3200hm2,但淤地坝当年拦泥3.3亿t、淤地4400hm2。近期这一地区的坝系建设应以加固配套为主,建立健全管护责任制和工程维修发展基金,搞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4.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坡改梯和淤地坝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坚持预防为主、依法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坚持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建设水土保持大示范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水土流失量大面广、侵蚀严重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搞好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应突出搞好淤地坝建设,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工程前期工作,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二是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与协调,加快淤地坝建设步伐;三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加强淤地坝建后管护,确保工程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5.
水土流失区淤地坝的拦泥减蚀作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淤地坝是水土流失地区拦泥、减蚀、增产的措施,不论从单坝、小流域、支流和全流域来看,其拦泥减蚀作用都非常显著。在无定河流域每公顷坝地平均拦泥57150m^3,淤地坝的拦泥量约占水保总拦泥量的40% ̄80%。淤地坝的发展前景是建设坝系相对稳定,在暴雨频率为1.0% ̄0.5%时,坝地水深不大于0.8m;淹水时间小于7昼夜,如达到此条件,淤地坝即可长期起拦泥减蚀增产的作用。因此坝系相对稳定量沟道发展淤地坝  相似文献   

6.
对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战略定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造田、改善交通、保护生态的重要工程设施。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在这一重大战略的指引下,总结了淤地坝建设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水毁灾害问题严重制约着淤地坝的发展。针对水毁灾害问题,分别提出了坝系溃决风险的评价方法和新型泄水、放水建筑物形式及技术,结合信息技术的预警,实现"中小洪水不垮坝,大洪水无人员伤亡"的淤地坝风险防控总体目标。探讨了淤地坝建设的市场驱动机制,展望了黄河流域新的水沙形势下淤地坝建设远景规划。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彭阳县为了巩固和扩大淤地坝建设成果,在淤地坝建设中坚持"建管并重"的思想理念,在淤地坝后期管理探索出了沙柳锥孔扦插栽植绿化坝坡技术。此技术的特点是先用钢筋或用木棒开孔,开孔的深度应比插穗长度小5 cm为宜,然后插入插穗,比直接扦插技术成活率显著提高,为同类型地区的坝坡生物绿化树立了典型和样板,适宜在我国干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陕北子洲县“7·26”特大暴雨引发的小流域土壤侵蚀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2017年7月25日20时到26日8时陕北榆林地区突降了一场特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水灾害与经济损失。通过考察该次暴雨造成的土壤侵蚀危害,旨在为今后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及暴雨灾害的防御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8月2—6日赴暴雨受灾区子洲县,选取了清水沟、马家沟、蛇家沟3个典型小流域作为重点调查区域,对该次暴雨下流域内坡耕地、退耕林草地、梯田、填沟造地、淤地坝、道路等的土壤侵蚀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在"7·26"特大暴雨洪水下,坡耕地细沟发育明显,甚至产生小切沟;而2000年退耕的林地和自然恢复草地以面蚀为主,无明显细沟产生;新修梯田连接两阶田面的道路及承接路面来水的田面冲毁严重,田埂部分区段被冲开,田坎发生塌落;在削坡填沟造地区域,不仅农作物和坝体遭到严重破坏,而且残蚀了田旁新修道路,切割裸露沟壁多处发生土体塌落;淤地坝或轻或重都存在损毁与隐患,但在该次暴雨中滞洪拦沙作用明显。同时,在调查中发现该区陡坡耕种现象依然存在,小流域蓄排水系统缺乏,部分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与维护不到位,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水土保持意识淡薄。[结论]"7·26"特大暴雨洪水造成的土壤侵蚀依然很严重,而退耕林草地的土壤侵蚀轻微,证明水土保持工作在该区依然十分重要。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应该继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特别是陡坡退耕。同时,专业设计并实施小流域蓄水、引水、排水网络系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淤地坝拦泥减蚀机理和减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分析了黄河中游地区典型小流域和重点支流淤地坝的资料,得出淤地坝拦泥减沙作用明显,减蚀作用也很显。(1)淤地坝是沟道治理主要措施,坝库的减沙量约占水保措施总减沙量60%-70%;(2)坝地淤积,抬高了侵蚀基准面,可以防止沟道下切和沟岩扩张;(3)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的发展潜力很大,有待进一步合理规划坝系,增加投入,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吕梁地处晋西黄土高原,生态脆弱,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淤地坝除险加固是吕梁"十三五"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在淤地坝除险加固过程中水土保持科技人员和群众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创新应用砼溢洪道、竖井式溢洪道、溢流堰顶低于淤面的溢洪道、顶管穿越法修复水毁涵洞4项技术于工程建设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淤地坝已在我国黄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进行淤地坝的规划设计时,淤地坝的坝高是影响主体工程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具体的坝址、库区地形条件,试图利用益费比最佳的经济效益指标来确定淤地坝的最优坝高.同时,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王家沟流域内已成6座淤地坝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经济效果最佳指标法是可行的,可为淤地坝的合理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索小流域淤地坝监测的内容、指标、方法,分析淤地坝建设效益,更好地为淤地坝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方法]2005—2010年,在黄土高原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选择了12条典型小流域坝系,布设监测点,采用遥感、水沙观测、调查等方法,连续开展淤地坝工程建设动态、拦沙蓄水、坝地利用及增产效益、坝系工程安全等监测。分析了淤地坝建设与坝系配置、坡面治理、拦沙蓄水、坝地利用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小流域淤地坝坝系在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地增收、促进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结论]建议在淤地坝建设中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骨干坝为主体,骨干坝、中型坝、小型淤地坝相结合,形成稳定的淤地坝坝系。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中游淤地坝工程可持续减沙途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的减洪减沙作用十分显著,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呈降低趋势,如何实现淤地坝的可持续减沙作用值得探讨.以黄河中游淤地坝工程最多的黄河二级支流大理河流域为例,采用“水保法”计算了梯田、林地、草地、坝地四大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洪减沙量,分析了淤地坝减沙总量及其变化过程,探讨了淤地坝工程实现可持续减沙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大理河流域平均每淤1 hm2坝地需要泥沙75 000 t;要达到1 km2流域面积发展坝地3.33 hm2的目标,需要17 a左右的时间;实现淤地坝可持续减沙作用的布坝密度为2.5座/km2;未来大、中、小型淤地坝的配置比例为1∶2.5∶5.5;进行坝系建设时应尽量采用自下游向上游的建坝时序.要实现黄河中游淤地坝的可持续减沙作用,应从坝地发展速度、布坝密度与大、中、小型淤地坝配比、建坝时序及坝体加高5大技术途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实施.同时,还应从淤地坝的后续建设、坡沟兼治、预防超标准洪水、明晰产权制度和加强管理养护等方面,完善并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尤其要重视淤地坝建设的相关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其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4.
砒砂岩区典型淤地坝沉积泥沙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是拦减入黄泥沙的关键措施,尤以对泥沙具有绝对控制的"闷葫芦"淤地坝为甚。为研究淤地坝对侵蚀泥沙的拦蓄作用,以砒砂岩区皇甫川流域园子沟淤地坝为研究对象,采集坝地淤积剖面及沟间地、沟谷地表层样品,对沉积旋回进行断代分析,计算泥沙贡献率,反演其淤积过程。结果表明:坝地沉积泥沙粒径分布以2~0.05 mm砂粒为主,其次为粉粒、黏粒,砂粒中以极细砂和细砂占比最多。园子沟坝控流域内侵蚀性降雨事件对应的最小日降雨量为22.8 mm;淤地坝运行可划分为2个阶段,前期主要依靠坝体拦蓄泥沙,后期随着拦蓄泥沙的增多,减蚀作用凸显。坝地沉积泥沙主要来源为沟谷地,贡献率达71.4%,沟间地为28.6%,其中沟间地侵蚀产沙并非受植被唯一影响,在降雨量>45.4 mm时,地形因素会限制侵蚀的加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定量评价十大孔兑地区淤地坝的减沙效益,基于历史资料整理与实地详查,统计了十大孔兑地区1986年以来现存淤地坝的数量和分布特征;采用淤积体概化法,确定了影响淤地坝减沙量的主要参数,并计算了研究区354座淤地坝的减沙量。结果表明:十大孔兑354座淤地坝累计减沙3.205 61×107t,其中减沙量最大的孔兑为西柳沟,达1.239 76×107t;通过分析不同时段淤地坝的减沙特征表明,1986—1999年、2000—2009年和2010—2018年3个时段的淤地坝减沙量分别为4.946 6×106t, 1.155 57×107t, 1.555 38×107t。十大孔兑地区淤地坝具有显著的减沙作用,具有很高的减沙指标(达5 720.33~58 141.81 t/座),2000年以后的两个时间段内,随着坡面林草措施的增加,淤地坝减沙量增加,表明在这一地区,淤地坝仍然是最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淤地坝为代表的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是黄土高原地区利用水沙资源治穷致富和减少入黄泥沙的有力措施。针对兴建淤地坝的过程中执行水土保持技术规范遇到的问题提出商榷。根据淤地坝的特点、作用、运行方式、淤积年限、利用方式,提出淤地坝不宜于用水库工程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也不宜以工程规模和库容划分工程等级和防洪标准。在其断面设计上,不应按水库边坡设计规范设计淤地坝边坡。其坝址反滤体的设置,应根据筑坝材料可设或不设,沙石料也不是修筑反滤体的唯一材料,应大力试验推广和应用土工织物,以降低工程造价。在工期安排上,分期施工虽工程量小,但准备工作量大,工程总造价也未必一定能节省。淤地坝的滞洪库容不能计算拦泥淤地效益。不应按建坝数量平均分配投资,而应按拦蓄泥沙单位体积或淤地单位面积等技术经济指标安排投资。在坝地利用上,群众迫切希望的是"前三五年好用水,三五年后好用地"。应把利用坝地的时间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相似文献   

17.
淤地坝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了陕西省现有淤地坝存在的问题,如家底不清、状况不清、数量对不上,"三大件"存在病险,管护不科学,缺少监测的必要手段和技术体系,效益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对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管新模式进行探讨,以更好地发挥淤地坝在保持水土中的传统作用和在新时期生态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新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4月23日,刘宁副部长率水土保持司有关负责同志赴内蒙古考察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作。刘宁副部长一行实地察看了内蒙古准格尔旗速机沟小流域阴塔骨干坝和西黑岱川掌沟淤地坝,详细了解淤地坝建设管理和安全运行工作开展情况、淤地效益和病险状态,听取了省市县人民政府、水利部门和当地农民群众对淤地坝运行管理和除险加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刘宁充分肯定了内蒙古淤地坝建设管理和安全运行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内蒙古淤地坝建设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效益明显,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健全,管护责任到位,得到群众认可。他强调,淤地坝运行管理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沟坡兼  相似文献   

19.
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16个陕西省国家级生态退耕县为例,通过实际调查,运用定量与定性和数字计算的方法,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利用现状与开发进行深入的探讨,目的在于查明该地区的坡耕地分布现状,对坡耕地的坡级结构,类型结构,生产结构以及生产效益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集约经营程度进行调查,提出了适合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的切实可行合理开发利用对策,从而服务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治理,服务于陕西的发展,服务于西部大开发和山川秀美工程。  相似文献   

20.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来,陕西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水利部"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的水土保持工作总要求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凝心聚力"三个三",即扭住拦沙工程、淤地坝和坡改梯建设三大工程,强化黄河专项整治行动、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淤地坝风险隐患排查三项监管,推进水土保持机制体制改革、淤地坝地和坡改梯"占补平衡"、新的建管模式等三项创新,推动陕西省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