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球根花卉,其花大色美、气味芳香.深受人们喜爱,成为近年我国迅速发展的高档花卉。随着百合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遏制百合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结合生产实践.将百合主要病虫害及其优化防治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百合,属于百合科百合属.是多年生宿报植物,又名野百合、药百合。由于百合特有的观赏价值.近几年来,许多养花族越来越钟情于百合的室内种植:但是由于百合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学特性,易受到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食用百合茎腐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彦杰 《中国蔬菜》2005,1(8):50-51
近年来消费者对各种百合的需求急剧上升,全国各地百合规模化种植面积增加。但百合茎腐病的发生,使大批百合植株提前40多天枯死,导致食用百合的品质严重下降,极大地影响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笔者在对中花园艺科技有限公司临沂飞龙百合繁育基地、山东花冠集团相公百合生产基地的百合茎腐病调查中发现,食用百合茎腐病的发病率一般在22%-36%,已经成为制约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百合病毒及脱毒检测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百合病毒病分布广,为害大,是百合种球和鲜切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百合引种数量和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以及不规范的种球自繁,病毒病开始在我国各百合种植区发生流行,一般发病率在40%~50%,二代种球的带毒率在90%以上,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百合鲜切花的产量和质量.因此,为了加强百合无病毒体系的研究,现就国内外百合病毒病及其脱病毒技术和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作综述,以其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促进百合病毒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赵祥云 《花木盆景》2005,(10):F0005-F0005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今,百合花需求量逐年增加,从而促进了花卉生产者种植百合的积极性。国内种植面积和种球的需求量每年均以20%左右的速度增加,百合切花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几千万枝急剧增加至2004年47亿枝。种植面积同样由几千亩猛增近4万亩。百合鲜切花生产已成为目前我国花卉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已经赶上或接近月季、菊花和香石竹切花产业,超过唐菖蒲切花产业。  相似文献   

6.
食用百合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合其花可供观赏,鳞茎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食用百合在永福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达到400hm^2左右。但是在生产中仍出现病毒病、立枯病、根腐病、虫害发生较重,中后期死苗现象,严重影响了食用百合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使食用百合生产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兰州百合是全国唯一食药两用甜百合,也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的特色产业。七里河区是兰州百合的主要生产基地,其生产的兰州百合味道甘甜鲜美,有"兰州百合甲天下"的美誉,是广大产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七里河区广大后山农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兰州百合近年来发展较快,2016年种植面积达到5.4万亩。但由于对生长条件的严苛要求,不便于机械化应用,加之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  相似文献   

8.
百合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百合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 ,病害也越来越重 ,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实践 ,现将百合主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百合灰霉病百合灰霉病又称叶枯病 ,发生普遍 ,为害严重。造成叶片枯萎 ,花蕾腐烂 ,植株提早枯死 ,进而影响鳞茎产量。1.1 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和花上。为害幼嫩茎叶的顶端 ,使茎的生长点变软、腐败 ;发生在叶部 ,形成黄色或黄褐色斑点 ,圆形至卵圆形 ,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天气潮湿时 ,病部产生灰色的霉层 ,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高温干旱季节发病 ,病斑干且变薄 ,浅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 ,病斑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9.
张永平 《北方园艺》2010,(23):153-154
在我国北方,东方百合常常种植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中,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由于多年连作,土传病害(主要是真菌病害)流行,对东方百合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基于此原因,现对经常发作的几种真菌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东方百合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百合属于百合科卷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县规模栽培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面积达3000hm2,年产百合4万吨,产值达8000万元,被我县列为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种植年限增加,百合品种退化严重,病害逐年加重,产量降低,品质差, 易褐变,严重影响我县百合可持续发展。为此,农技  相似文献   

11.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的多年生宿根植物 ,欧洲各国主要作为花卉栽培 ,我国栽培百合主要是采收其鳞茎作为食用或药用。百合是餐桌上的佳肴 ,滋补上品 ,同时又是高档名花 ,因此栽培百合经济效益颇丰。近年来 ,我市百合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发展较快。但随着百合大面积的种植 ,虫害也日趋加重 ,在我地百合常见害虫有蚜虫类、螨虫类、地下害虫类等 ,一般虫害率为5%~10 % ,严重者可达20 %左右 ,给生产上造成损失。现将百合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蚜虫类危害百合的蚜虫主要为桃蚜和棉蚜 ,它们寄生在百合叶片上 ,从茎秆吸取汁液 ,引起百合植株…  相似文献   

12.
保健蔬菜食用百合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上海蔬菜》2013,(3):44-46
百合(Lilium spp.),属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宿根植物。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百合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许多地方把发展百合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的一条有效措施,因此百合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发展较快。但由于百合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尤其在保护地生产过程中温湿度难以把握,导致部分病  相似文献   

13.
花椰菜是甘肃省主要的外销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在生产中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为生理病害发生较多,病原病害严重,虫害猖獗。  相似文献   

14.
白菜根肿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调整后,广西陆川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得到认证后,蔬菜种植面积更是发展迅速,导致种植地重茬,造成病害发生严重。尤其是白菜根肿病发病严重,已上升为主要病害,给广大种植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白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李洋滋 《蔬菜》2009,(12):29-29
保护地蔬菜生产是柳树镇农业生产的支柱性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等病害也越来越重,给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为了指导生产,便于区别两种病害,现将两种病害识别比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兰州百合生产现状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客观全面分析兰州百合的种植效益,对兰州百合种植基地生产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并应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评价方法,对兰州百合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兰州百合种植效益总体良好,但由连作障碍引起的老产区与新产区种植效益差别非常明显,目前兰州百合价格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围绕种植效益提升,结合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止种植规模盲目扩张、减轻连作障碍、建立商品化良种繁育基地等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栽培方式,种植面积的变化,黄瓜霜霉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成为黄瓜的主要病害,造成地块减产,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因此,防治黄瓜霜霉病成为黄瓜生产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百合切花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 国外百合切花生产现状百合切花是继世界五大切花 (月季、香石竹、菊花、唐菖蒲、非洲菊 )之后的一支新秀 ,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 ,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切花之一。荷兰 1 997年球根花卉栽培面积为 1 .8万hm2 (公顷 ) ,其中郁金香栽培面积为 8530hm2 (公顷 ) ,百合栽培面积为3 560hm2 (公顷 ) ,唐菖蒲 1 849hm2 (公顷 ) ,水仙 1 384hm2(公顷 ) ,百合在荷兰球根花卉生产中名列第 2位。 1 960年百合种植面积仅 1 1 0hm2 (公顷 ) ,到目前种植面积已扩大 30多倍 ,而且是近几年才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百合新品种数量显著增加 ,其中许多品…  相似文献   

19.
宜兴百合在植物学上称为卷丹,在我市栽培历史悠久,是江苏省名特优蔬菜之一,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盐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太湖之参”的美誉。宜兴太湖渎区土壤肥沃疏松,适合宜兴百合生产,上世纪80年代末,宜兴百合种植面积已达到666.7hm^2,单产达800余kg,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1991年受特大洪灾影响,宜兴百合种源奇缺,种植面积锐减。1999年再次受到洪水袭击,  相似文献   

20.
循化线辣椒种植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循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自然条件适合线辣椒的种植,种植面积近有2333hm^2。种植线椒起步较早,但由于种植技术薄弱、病害发生严重等问题存在较多。导致循化线辣椒的种植面积较小。品质下降,产量低,未能走向规模化生产,发挥不出地区优势。下面针对循化线辣椒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发展循化线辣椒生产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