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脱毒甘薯原原种特殊的生长环境,研究了氮肥、栽培密度2因素与脱毒甘薯原原种产量及生长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每公顷栽插鲁薯7号快繁试管苗6.75万株,施纯氮15kg,产量可达8692kg/hm2,最大叶面积到达时间较同品种未脱毒甘薯提前5~10d;针对脱毒甘薯营养生长期长,块根膨大期短的特点,提出了控制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栽插密度以提高甘薯单产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种植密度与山川紫脱毒甘薯产量的关系,采用田间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该甘薯品种的栽插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为5 200株/667 m2时,山川紫脱毒甘薯的产量最高,为2 508.9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为高效繁育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实现节本增效生产,本试验以马铃薯晚熟品种藏农薯1号脱毒苗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种植密度对脱毒苗农艺性状和原原种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原种产量和经济效益受基质和密度互作的影响,不同基质对应的最佳种植密度不同,各处理中以椰糠基质条件下种植300苗/m2,即B2A2处理脱毒苗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原原种产量、有效薯率和经济效益高,为繁育藏农薯1号原原种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选取烟叶密度和甘薯栽插方式两个因素,研究它们对烟薯套种栽培中烟叶产量和甘薯产量的影响及其最终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烟薯套种栽培中只有在合理的烟叶密度(666.7 m2密度1 000株)和适宜的甘薯栽插方式下(两株烟间1穴2株甘薯)才能获得最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主要进行了不同栽插时间、不同施肥方法、不同密度、不同垄距对脱毒甘薯商薯19产量的影响试验,总结出脱毒商薯19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氮、磷、钾肥和密度4因素及其互作对脱毒甘薯豫薯7号产量的影响。[结果]4因素与甘薯产量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依次为钾肥>氮肥>密度>磷肥。氮、钾互作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氮、密度互作,氮、磷互作的影响效应较小。随着产量的提高,脱毒甘薯对钾的需求增加。在该试验条件下,豫薯7号的最高产量为53.0 t/hm2。[结论]脱毒甘薯产量在45.0 t/hm2以上时的农艺措施为:施N 63.42~74.73 kg/hm2,施P2O567.76~82.24 kg/hm2,施K2O 106.70~127.71 kg/hm2,密度4.6万~5.3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2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分析方法,了玉米呼单三号不同的农艺措施组合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磷肥的作用不大。获得亩产287.8kg的玉米产量,其栽培措施为密度3000株/亩。亩施氮肥10kg,磷肥5kg。  相似文献   

8.
脱毒甘薯四级种薯(苗)生产程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省脱毒甘薯种薯繁育,推广应用的实践,提出了脱毒甘薯试管苗,原原种,原种 良种四级繁育程序,技术操作规程和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黄淮流域甘薯脱毒种薯培育规程、分级标准及繁育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脱毒种薯培育规程:选择优良品种→茎尖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生产性能鉴定及高级脱毒甘薯的繁育→脱毒原原种繁育→脱毒原种繁育→生产用种。将脱毒种薯分为4级:高级脱毒薯(苗)→脱毒原原种薯(苗)→脱毒原种薯(苗)→一代生产种薯(苗)。繁育体系为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和生产者紧密结合,协同进行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甘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温增温、保墒防涝、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甘薯生长发育、提高甘薯产量的作用,通过采用"选择脱毒壮苗、深耕整地、平衡施肥、覆膜栽插、科学管理"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栽培,可以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脱毒薯一般分为脱毒原原种、原种和良种;脱毒薯生长势强,结署早;脱毒级别越高,增产效果越明显,原原种、原种、良种相比不脱毒甘薯增产幅度分别达57.3%、31.2%、22.8%,出干率提高1%~2%。  相似文献   

12.
氮肥,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纹枯病,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发安徽省沿淮,淮北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施氮量,栽插密度)对产量,纹枯病和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施N:纯75-270kg/hm^2,密度:常规稻15-37.5万穴/hm^2,杂交稻10.5-28.5万穴/hm^2)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氮量;氮肥对纹枯病,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大于密度。根据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沿淮,淮北稻区,合理的氮肥,密度组配为:常规稻纯N192kg/h  相似文献   

13.
发酵处理废弃农业有机资源菌糠,与蛭石以不同比例混合作栽培基质进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试验,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基质栽培出的马铃薯原原种的生物性状及产量性状,探索出马铃薯栽培的高产高效栽培基质为棉籽皮∶蛭石=2∶1,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低本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平>密度>栽插期,在较大栽插密度,适宜栽插期,充足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可获得高产。川薯217的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密度57 750~60 255株/hm2,6月3日~6月5日栽插,施纯N 56.44~61.56 kg/hm2,P2O5 36.8~43.2 kg/hm2,K2O 53.79~66.21 kg/hm2,可获得37 5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15.
脱毒甘薯四级种薯(苗)生产程序及繁育供种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病毒病危害十分严重,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培育脱毒甘薯是防治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根据河南省脱毒甘薯种薯繁育和生产应用的实践,提出了甘薯脱毒试管苗、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生产程序和脱毒种薯(苗)分级的质量标准,同时介绍了脱毒甘薯的繁育供种体系及各级种薯(苗)的生产规模和数量。  相似文献   

16.
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和生产繁育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山东省脱毒甘薯种薯繁育和生产应用的实践,总结提出了甘薯脱毒试管苗、脱毒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的四级繁育制度和脱毒种薯分级依据、分级质量标准,同时介绍了适宜黄淮春夏薯区应用的省、市、县、乡相结合的脱毒甘薯生产繁育供应体系,提出了目前甘薯脱毒种薯生产繁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整个生育期均易感染病毒,甘薯病毒病已成为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一大制约因素。据调查,南阳市一般田块发病率100%,一般减产30%左右,2010~2013年共检测病害样品2 214个。结果表明,南阳市甘薯病毒的病原至少有6种,即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褪绿斑病毒(SPCFV)、C-6、C-8和甘薯轻驳病毒(SPMMV),其中以SPFMV的检出率最高,阳性率达72.12%,其次是SPLV达60.22%。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甘薯种苗,生产脱毒甘薯成为防治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法。最后概括了脱毒种薯的生产程序,即1选用优良品种,2茎尖分生组织,3病毒检测,4优良株系评选,5脱毒试管苗快繁,6网室内生产脱毒原原种,7隔离区生产脱毒原种,8大田生产脱毒良种。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密度脱毒甘薯净作试验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向红梅 《农技服务》2008,25(7):22-22
通过脱毒甘薯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铜仁市脱毒甘薯栽培的最佳密度为8.25万~9万株/hm2,其密度为9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47147.15kg/hm2。  相似文献   

19.
脱毒马铃薯原种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地回顾了我省马铃薯生产的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了脱毒技术及其应用。1991-1994年,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指标植物鉴定法对14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脱毒,快速繁殖脱毒试管由125.5万株,扦插繁殖脱毒微型原原种49万枚,无虫网棚繁殖混合型原原种30542kg,在高山原咱基地生产1代优质原种84.6万kg。。4年来,毒咱薯应用面积累计达3.52万hm^2,平均增率30.7%-223.8%,脱  相似文献   

20.
宁波本地品种东仓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分不同大小进行原种生产试验,对脱毒原原种、脱毒原种、一代及二代生产种进行产量对比试验。结果发现,脱毒原种产量高低与播种时脱毒原原种大小存在相关性,最经济有效的原原种大小是 5 g 左右。在生产上从综合成本考虑建议使用脱毒原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