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年初召开的全区林业宣传工作表彰动员大会上,区林业厅领导和与会代表在听取永福县县委书记余运军的经验介绍后,一致称赞他是一位热心宣传林业的好书记。1990年2月,余运军同志到永福县任县委书记,通过实地考察,他了解到,解放以来,永福县林业生产遭受到几次大的冲击,森林面积和蓄积量逐年大幅度下降,仅在1979年至1988年10年间,森林资源消耗量年均赤字8.72万 m~3;森林蓄积量年均减少6.7  相似文献   

2.
薪材是我县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薪材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林业政策几经变化,致使薪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成为川中地区森林覆盖率不到1%的县。用材、烧柴奇缺,水土流失逐年加剧,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困难。1980年以后,林业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调动了群众的造林积极性,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8%,增加了薪材资源。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能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对1988年农村能源资  相似文献   

3.
我国森林燃烧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燃烧性是研究森林燃烧现象的基础。随着森林防火科学的发展,森林燃烧性的概念、意义及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加深和完善。在50年代,森林燃烧性的概念是指森林着火及蔓延的程度。到了80年代,随着研究的进展,又深入一步包括火强度、燃烧能量、火行为等;认为凡是火行为特点相似,火管理措施基本相同的森林或森林地段,其燃烧是相同的。我国森林燃烧性的研究开始于5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按火发生的频度、气候、地形、土壤、森林特性、植物分布等将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及长白山本脉划分了四个地理景观区,定为四个燃烧性不同的火险区:大兴安岭林区、小兴安岭林区、长白山北部林区和长白山南部林区。 1957年林业土壤研究所对大兴安岭地区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新技术逐渐渗入到森林防火中,一些林业发达国家已由初级的森林防火进入到高级的林火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营林用火、火险期的各种布防和扑火技术组成了一套系统工程,其中营林用火是一项十分受重视的预防森林火灾的  相似文献   

5.
认清全市林业发展形势林业面临如何由传统林业向产业化发展的形势,必须从认识上统一。郴州全市灭荒达标后很快地将高效林业作为我们林业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这实质上就是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向林业产业化转变的一次大的革命。要适应这个转变,首要的问题是更新观念,把传统的“大木头”思想转变到根据市场发展和要求来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高效林业为目标,进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几年来,我市林业产业化建设已有了一些雏形,比如桂东,从捕竹的基地建设到浦竹的加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椭竹…  相似文献   

6.
名人王素庭     
王素庭,现任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林业局长,从一个穷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到乡长、再到林业局长这个职位,他走出坚实而又稳健的三大步。  相似文献   

7.
发展森林旅游业,对振兴林业经济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也将为森林保护工作带来新课题,特别是给森林防火工作增加难度.凡是开展森林旅游服务的地方,大都是森林繁茂的名山大川,宝刹古寺、民族楼阁散布其间,这些地方人烟稀少、道路崎岖、民族杂居,群众生活、生产用火习惯各异,加之游客吸烟、野炊,拜佛祭祖,火源复杂,火灾、火警极易发生。而且在森林旅游区内不可能象一般林区那样划出大片的戒严区或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因为这样做不利于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因此,当前要发展森林旅游事业,又要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就要有一套既允许正常用火,又能避免森林火灾发生的严格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火源,消除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8.
发展林业的模式是指各类森林及其效益的发展规模或者发展蓝图,如林地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各林种面积及各类效益的价值比重等等,同时,还包括社会为保证这个蓝图得以实现所采取的政策,立法和措施。可见,模式问题也涉及着林业发展的方向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将使发展林业的门标更加明确。林业模式问题的内容十分丰富,限于水平和手头资料,仪对山东森林发展前景、各类效益森林价值循环特  相似文献   

9.
《陕西林业》2004,(1):13-13
我们再一次重申这个话题:防火!并不仅仅因为从2月16日起,全省森林就全部进入到了防火戒严期。火是林业之大敌,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每时每刻森林都有火情发生。分别它们的,只是大与小而已。无论如何,它带给人类的是或长或短的痛苦和灾难。因此,火情、必须分秒不离地挂在我们心上。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世界各国林业事业发展的进程,大体上都经历了森林破坏一发展林业一再形成森林的三个阶段.在这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中,形成了林业科学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产业.在这个进程中,人类从注重经济效益深化到认识森林的生态效益,并努力使二者结合起来,从而造福人类,无疑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奠定了林业事业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应该看到,从破坏森林到再形成森林的漫长过程中,科学性和森林效益二者始终左右影响着林业建设的进程,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人类生产活动是一种盲动,林业建设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而没有效益的保证,林业建设的成果,也难以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11.
喀麦隆联邦共和国,位于西非几内亚湾东北岸,是个森林之国。在殖民统治年代,这里的森林的遭到了严重破坏。1966年这个国家宣告独立后,政府对保护森林、发展林业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使这个国家的林业形势出现了勃勃生机,不仅许多地区出现了一片片新树林,木材出口值也增加到出口总额的11%,林产品销售额占国际市场总额的6%。喀麦隆保护和发展林业的做法,有许多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2.
参与式林业——参与式发展在森林管理中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参与式林业的基本内容和执行参与式林业项目的基本过程.参与式林业的关键是实现群众参与,需要分析森林与社区和群众生产及生活的联系,重视社区和群众在森林管理中的作用.我国参与式林业的实践历史悠久而富有成效,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离开乡村群众的参与.为了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需要把森林的社区管理和森林的国家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合适的参与式途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正确的林地林木权属关系是引导当地群众参与林业活动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扩大优质增量供给,要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向人民群众提供美好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我区林业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同时也为我区林业建设尤其是林业科技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引进、研发、总结、集成更好更多的实用林业技术,为基层单位、企业、林农提供优质高效实用的林业前沿技术,助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4.
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没有森林就没有林业。在林区,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来过林区的人都知道,林区的防火期很长,有时甚至是三季联防。生活在林区的人更是深知,“进入林区,防火第一”和“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的道理。没有亲眼目睹火灾的人,是无法想象到那情景的可怕和惨烈;没有亲身经历过扑火战斗的人。更是无法体会到扑火的危险性和艰苦性。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南方多数是以集体林为主的山区县,集体林面积占林业用地的80%以上。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的执行,标志着集体林的经营管理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模糊经营向目标经营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集体林经营分散,经营体制复杂,森林经营活动涉及到林区千家万户,林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严重缺乏资金投入、科学技术和专业人才。此外,集体林区的干部、群众对森林经营方案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认识肤浅。为了保证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   

16.
林业是个很了不起的事业(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六日)要发展林业,林业是个很了不起的事业。同志们,你们不要看不起林业。林业,森林,草,各种化学产品都可以出。所以,苏联那个土壤学家讲,农林牧要结合。你要搞牧业,就必须要搞林业,因为你要搞牧场。这个绿化,不要以为只是绿而已,那个东西有很大的产品。森林这个东西是多年生,至少是二十五年生,这是南方;在北方,要四十五年到五十年。我们将来种树也要有一套,也是深耕细作,养鱼,养猪,种树,种粮。要园林化,还有个园田化。园田化就是耕作地,园林化就是耕作地和林业地合起来。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讲话记录…  相似文献   

17.
新华乡社会林业存在于长期的林业实践活动中,林业权属的界定,调动了群众造林积极性,使森林覆盖率由1984年的16.1%提高到1994年的20.1%,森林蓄积量增加近3倍;政府出资的绿色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兴办乡村绿色企业,加快了脱贫步伐;家庭林业是农民依靠和致富的手段;妇女为社会林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乡规民约和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保护森林,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后发展思路是:健全、稳定社会林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调整林业生产结构,做好社会化服务;与扶贫攻坚乡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大力推广混农林业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到巴州作林业调查,走了5个县(市)、17个乡、镇、场、村,与州、县、乡及农二师各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干部、群众就发展林业问题广泛地进行了交谈,历时20余天,先后接触干部、群众百余人。在这次调研工作中,我们最突出的印象是,巴州的人工林在逐年扩大,天然林在逐年萎缩,从总体看,林业资源是减少的趋势。现就发展灌溉林业谈几点意见。林业对农业的保驾护航作用任何科学技术无法代替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的提高,农产品的社会总供给必须增加。发展农业主要依靠科学技术。但是,目前尚无一项科学技术能改变一个地方的…  相似文献   

19.
芬兰林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森林是芬兰国民经济和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芬兰林业成就突出,被誉为“森林王国”或“森林巨人”(The Green Kingdom)。分析研究芬兰林业发展历程,寻找其成功的经验,将有利于正在蓬勃发展的我国林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山村森林资源丰富、民风各异, 为山村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我国森林旅游业发展历史较短, 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日本埼玉县饭能市的山村环保旅游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旅游业的新气象, 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发挥了旅游的带动作用, 使林业由资源产业向生态产业转移, 给我国山村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