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大鲵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以及科研价值(陈云祥等,2009)。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具有得天独厚的野生大鲵资源,在广大干部、群众大力保护下,种群繁衍迅速,得到了农业农村部专家们的高度肯定。在进行保护的同时,大鲵人工饲养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大鲵的各种疾病不断暴发,严重影响了养殖生产,给养殖农户造成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珍稀的特种经济动物。近年来由于人工大量工厂化养殖,大鲵暴发了各种疾病。2014年6月,贵州省某大鲵养殖场发生了以大鲵出现"大脚病"、腹部和背上出现"打印"为特征的疫病。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大鲵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个体较大的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被列为我国二类野生保护动物。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贵州省大鲵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资源量急剧下降,如不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大鲵将濒临灭绝。一、贵州省大鲵的资源概况贵州省是大鲵  相似文献   

4.
大鲵人工养殖生态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是我国珍稀的二类保护动物.原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流域的中上游支流中。由于近年来其资源量急剧减少,对大鲵的研究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在厦门进行的人工养殖试验开始于1989年,我们已在《大鲵人工养殖研究初报》一文中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总结,本文将讨论大鲵的生长、疾病和生活习性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大鲵人工养殖试验任东明,赵国富,李传群(湖北省房县第一职业中学)大鲵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分布在我国华南和大巴山脉一带。近年由于人为捕杀严重,资源遭受催残,开展大鲵人工养殖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我们几年来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大鲵的生活习性1.食性...  相似文献   

6.
林衍峰 《水产养殖》2011,32(12):40-41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具有极高的科研、药用、保健和食用价值,近几年来人工养繁殖业发展很快、养殖数量迅速增多,与此极不谐调的是野生种群越来越少而濒临灭绝。本文以皖南大鲵野生资源与产业化状况为例,简要分析了野生大鲵资源濒危程度与经营利用之间的关系,就如何保护野生大鲵、保障产业化发展提出了个人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2010,(10):46-46
<正>大鲵养殖作为贵州省毕节地区特色养殖产业之一,于2009年开始在毕节、大方、金沙、赫章四县(市)相继实施。目前全区大鲵养殖面积为2668m2,2009年5月至今,各示范养殖地相继引入大鲵  相似文献   

8.
卞伟 《现代渔业信息》1997,12(10):11-19
大鲵Xi我国二类保护动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作者就大鲵的经济价值、大鲵的分类与分布、生物学、人工繁殖、人工养殖及饲料等专题作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大鲵病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贵州、陕西等省居多。大鲵在我国属二类野生保护动物。1978年,我国首次人工繁殖大鲵成功,19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陆续开展了人工养殖和繁殖大鲵,大鲵养殖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鲵国家。大鲵已成为水产养殖中高效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由于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大鲵的各种病害也接踵而来,导致大鲵宝贵资源的损失,也造成养殖经济的损失。现就大鲵有关病害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展望作一综述。1大鲵病…  相似文献   

10.
防空洞内养殖大鲵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海 《淡水渔业》1999,29(1):40-41
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主要生活于高山溪流中,我国许多省份都有分布,由于资源量急剧下降,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国内一些单位相继开展了大鲵的人工养殖和繁殖工作,本文首次报道我所在防空洞内养殖大鲵的情况。1材料与方法11养殖的大鲵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