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由于所处暖温带干旱荒漠区,降水稀少,对农业节水工作一直十分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以喷灌为主的田闯节水技术以来,先后推广了大型移动式喷灌机、半固定式喷灌、滴灌、涌泉灌、低压管道灌等技术,特别是膜下滴灌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石河子灌区试验成功之后,在许多作物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到2002年底,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建成喷、微灌面积18.73万hm^2,成为兵团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2.
杨永来 《新疆农机化》2004,(1):19-19,58
木垒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沟畦播种灌溉技术,山旱地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玉米机械铺膜技术,喷灌等节水技术,现已建成喷灌面积6670hm^2,节水增产成效显著。但是还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2003年又从兵团引进膜下常压软管微灌技术在打瓜和玉米作物上进行推广试验。膜下常压微灌节水技术实施是将系统的滴灌带(毛管),  相似文献   

3.
这两本新作均由经济型喷微灌技术的设计和推广者,浙江省余姚市水利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奕永庆撰著,是作者"十年磨一剑"、创新实践的总结。《经济型喷微灌》侧重于设计,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茆智、时任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分别为该书作序。  相似文献   

4.
王宾 《农业机械》2012,(31):69-72
自走式小麦收割机市场1自走式小麦机市场发展历程回顾我国小麦收割机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了10余年的市场"预热期",90年代中期进入市场"发展"期。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小麦联合收割机市场在跨区麦收作业这种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模式的带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壮大。进入21世纪以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了"平稳上升"、  相似文献   

5.
对微灌技术的点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灌技术在我国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末期.水是农业的命根子,地球上如果没有水的存在,则人类及一切生命都将不复存在,所以水对于发展的农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国目前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只用了占世界人均不足10%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是一个在世界上令人瞩目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1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与成效(1)机械化秸秆还田。20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市静海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开始立项推广,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得到农民的认同,开始主动使用该  相似文献   

7.
抓好源头管理,促生产贯彻优惠政策,减负担 杨福成(浙江省农机监理所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是全国拖拉机变型运输机(以下简称“变拖”)研制开发较早的省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杭州拖拉机厂、杭州挂车厂、加善拖拉机厂和永康拖拉机厂等企业就先后研制开发变拖。早期的机型是将手扶拖拉机的手把式改为转向盘式,又逐步从折腰式车架发展为直连式整体车架,变前轮驱动  相似文献   

8.
喷、微灌技术发展状况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调查研究了国外先进国家喷、微灌技术发展状况 ,详细列举了一些先进国家 (如美国、以色列、前苏联、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和印度等 )发展喷、微灌技术的成功经验 ,又分析了 16个国家 1995年国家喷、微灌技术发展概况及借鉴之处 ,得出了推进喷、微灌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经济发达、人均GDP高、工业化程度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缺乏、劳动力人口缺乏、政府的支持和重视、灌溉水价、因地制宜、注重工程管理、注重科学试验和研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注重产品技术革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积极开展多目标利用等 ;调查了我国喷、微灌…  相似文献   

9.
试图发展一利灌溉系统直接向每株作物根区灌水的想法始于20世纪初期,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廉价的小孔塑料管生产出来以前,进展很小。到那时以来,使用滴头、微喷头和多孔毛管的微灌在某些国家迅速推广。微灌工作组选择了一些成员国进行了调查,并将这次调查结果和C·D葛斯泰弗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较贫乏的国家 ,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平衡 ,有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是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70年代中期 ,我国开始对微灌事业及其配套设备进行了技术研究 ,一些科研、企事业单位对田间微灌器材投入较高 ,资金流向大 ,但对其配套设备 (主要是过滤设备 )的研究和投入较少 ,使微灌这一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制约。为了填补这一空白 ,生产出高质量、系列化、配套性能优良的产品 ,北京通捷公司应运而生 ,承担了“八五”期间“水控阀”“过滤器”“施肥装置”等项目的攻关 ,专门从事研制、开发、生产微灌配套设备…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es by which irrigation development may induce waterlogging and salination of land. The harm done by this type of waterlogging and salination is briefly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available remedial measures. Three illustrative cases are also described. Finally,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made on the coverage of irrigation induced waterlogging and salination in an irrigatio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2.
鉴于药品本身的特殊性受环境温度及湿度因素的影响较大,本系统设计一款专门针对基层中小型药房使用的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具有"实用、小巧、成本低、移动性好"的特点。本系统选用Nrf905无线数据收发模块解决布线成本高及不便移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方庆 《农业工程》2019,9(8):69-71
该文以现今较为普及的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分类为切入点,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以果蔬冰温保鲜技术、鲜切果蔬保鲜技术和果蔬一次性气调保鲜技术等技术为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艳丽 《湖南农机》2011,38(7):235-236
机电系统是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支撑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监控和收费三大系统,其工作的特点是分布地域广、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高.要使该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不仅取决于设备本身,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设备运行中的维护管理,所以人员和环境的维护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在教学中遇到的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情把握不准导致教材选用不适合学生以及有些高校教学大纲中综合实践性内容学时安排偏少等问题,提出了以工业实践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思路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结合学生现实学情让学生参与教材选定和采用分组主题讨论来解决综合实践性内容学时少的问题,实践证明改革措施实施后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丹  骆社周  毋亭 《农业工程》2020,10(10):100-104
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农林类院校专业课《测量学》为例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实施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教学路径,探索育才与育人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可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新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金环 《湖南农机》2013,(3):145-146,14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施工中的机械现代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中仍然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维修保养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占据了机械设备的大部分寿命周期,因此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十分必要,它作为企业管理工作当中的基本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且对于企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进行简单的阐述,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浅述了畜禽粪污堆肥技术工艺和各种粪污堆肥装备,分析了畜禽粪污堆肥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得出了畜禽粪污堆肥技术装备是解决养殖业粪污处理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绿色发展、生态循环,为我国畜禽粪污堆肥技术装备的设计、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解决我国现有技术玉米联合收获机没有多功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功能的缺陷,满足不同地区和用户对玉米秸秆利用的不同需求,实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大范围跨区作业,设计了4YZD-4型自走式多功能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该机采用板式摘穗单元组成上层果穗收获台,滚筒式切割器、秸秆输送铺放搅龙、浮动单双辊混合压送机构组成下层秸秆收获台,秸秆切碎还田装置和抛掷装置与整机底盘独立安装,能一次性完成玉米果穗收获、果穗剥皮和集箱,玉米秸秆切割、集条铺放、切碎还田、切碎回收、旋耕灭茬的联合作业功能,为我国大中型玉米穗茎兼收联合作业机械的研发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环境工程与排灌事业的历史渊源,环境工程中的水体污染,水源保护,排水系统,污水处理,污水灌溉,水污染综合治理等问题,并探讨了新兴学科分支“环境水力学”和“环境水利学”的内容概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