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应用桑树叶片长宽信息估测叶面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叶片的长、宽与叶面积有很高的相关性,应用长宽信息估测叶面积,准确度可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2.
经在西昌生态区采集苜蓿3种叶形叶片,在测定每片叶长、叶宽基础上,采用数码图片绘图法准确测定叶面积,以长宽组成9个数组,进行相关回归方程建立,经所建方程预测值和实测值综合比较,得出用混合形叶片与不同叶型预测准确性无差异,为简便测定选择出混合叶片的长、宽、长宽积数组所建方程,y=-1.6629+0.5527x1(叶长)+1.3573x2(叶宽)+0.2756x4(长宽积),作为通式用于苜蓿叶面积便捷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苗期(4叶期)、拔节期、灌浆期“白马牙”玉米(ZeamayL.)单叶面积与单株地上生物量(鲜重或干重)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按从上至下的叶序,苗期第2叶、拔节期第5叶和灌浆期第4叶的叶面积分别与该期的单株地上生物量呈最显著的正相关,可分别用来快速估测该生育期的单株地上生物量(鲜重或干重)。  相似文献   

4.
研制苗期(4叶期),拔节期,灌浆期“白马牙”玉米(ZeamayL.)单叶面积与单株地上生物量(鲜重或干重)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按从上至下的叶序,苗期第2叶,拔节期第5叶和灌浆期第4叶的叶面积分别与该期的单株地上生物量呈最显著的正相关,可分别用来快速估测该生育期的单株地上生物量(鲜重或干重)。  相似文献   

5.
以香港黄麻鸡为试验材料,分析了84日龄公鸡间、母鸡间腿肌重的差异,腿围、活重、股骨长、腿重与腿肌重间的相关性,建立腿肌重与腿围、活重、腿重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黄麻鸡腿肌重无论公鸡间或母鸡间都存在较大差异;腿围、活重、腿重与腿肌重相关极显著,而股骨长与腿肌重间相关仅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偏低。腿肌重与腿围、活重、腿重之间的回归方程的拟合精度较高,活体水平达0.7以上,屠宰水平达0.88以上。对回归方程进行验证,效果较好,活体估测误差绝对值小于5%,而屠宰估测误差绝对值小于3.3%,平均估测腿肌重与实际值差值小于1g。  相似文献   

6.
题 目 桑 树大棚育苗移栽建园的探讨桑园返盐问题及对策桑叶片培养中影响因子的研究概况虫螨克防治桑瘿蚊的药效和毒性测定引进农桑品种提高蚕桑经济效益蜗牛的习性与防治桑树系列复合增效肥主成份配比与 应用果桑大107葛山栽培技术不同剪梢程度对春叶产量的影响应用桑树叶片长宽信息估测叶面积DMSA~f桑蚕杀虫双毒害的解毒应用 研究不同产茧水平桑园施肥现状及肥力的 调查种菜养鹅是桑园立体开发的新途径桑树新品种高效育苗技术的研究l不同 品种、方法嫁接体育苗成活率差异及 效益分析天达~2116~f.面肥在桑树上的应用 初报6.9%威霸WS等…  相似文献   

7.
以黄麻鸡为试验材料,分析了84日龄公鸡间、母鸡间腿肌重的差异,腿围、活重、股骨长、腿重与腿肌重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腿肌重与腿围、活重、腿重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黄麻鸡腿肌重无论公鸡间或母鸡间都存在较大差异;腿围、活重、腿重与腿肌重相关极显著,而股骨长与腿肌重间相关仅到达显著水平(P〈0.05),相关系数偏低。腿肌重与腿围、活重、腿重之间的回归方程的拟合精度较高,活体水平达0.7以上,屠宰水平达0.88以上:另外对回归方程进行验证,从验证结果来看,效果较好,活体估测误差绝对值小于5%,而屠宰估测误差绝对值小于3.3%,平均估测腿肌重与实际值差值小于1g。  相似文献   

8.
选择冀桑2号、鲁插1号、坎下白、桲椤和湖桑32号,测定这5个桑树品种的叶片绝对含水量和鲜重含水量。结果表明,冀桑2号、坎下白和湖桑32号的叶片鲜重及干重在第十八位叶达到最大值,鲁插1号和桲椤在第十一位叶达到最大值;而5个桑树品种的叶片绝对含水量和鲜重含水量均在第四位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石灰性土壤失绿桑树新梢叶片的总鲜重、总干重、总叶面积及叶片的还原糖、蔗糖、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正常叶,而失绿叶的淀粉/蔗糖显著高于正常叶。对行将失绿的黄化新梢进行摘芯处理,新梢叶的早衰症状明显延缓,叶形增大,叶色转绿,表现为叶面积、叶干重明显增加,单位鲜重叶绿素含量增加,与此相关的净光合速率也相应增加。如在摘芯的同时进行环割处理,由于切断了光合产物向基运输的途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蔗糖、淀粉含量大大增加,并显著促进了叶片的营养生长。摘芯及环割处理主要充实新梢的中上位叶。  相似文献   

10.
分析24个不同生态类型菘蓝的13个农艺性状,探索菘蓝种质优选及育种材料的选择标准。将24个不同生态类型菘蓝种子以随机排列的方式条播于和政药用植物园,采收期前进行农艺性状田间调查。结果发现,24个不同生态类型菘蓝的13个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芦头至第1侧根距离变异最大(变异系数64.7%),折干率变异最小(变异系数14.29%);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根鲜重与株幅、叶宽、叶片数、单株叶片总鲜重等具有显著正相关(r=0.519,r=0.576,r=0.557,r=0.738);主根长与叶宽呈显著正相关(r=0.447),与叶长宽比成显著负相关(r=0.511);主根粗与株幅、叶长、叶宽、单株叶片总鲜重具有显著正相关(r=0.682,r=0.483,r=0.460,r=0.612);侧根数与叶片数、单株叶片总鲜重具有显著正相关(r=0.603,r=0.650)。在主成分分析中,株高、株幅、叶长、叶片数、单株叶片总鲜重、单根鲜重、主根长、主根粗、侧根数等9个信息负荷量较大,累计贡献率为84.1%。说明在进行菘蓝种质优选及新品种选育时,应首选株幅较大、叶长宽比较小、单株叶片数较多、单根鲜重较大和侧根高较大的种质为宜。  相似文献   

11.
对来源于国外的30份多花黑麦草种质与产草量相关的10个形态性状进行表型变异分析、简单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均表现出较高的变异系数和极高的多样性指数,其中,单株鲜重和分蘖数变异系数最高,拉伸株高和倒二叶宽多样性指数最高。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2.2%,第1主成分以旗叶宽、倒二叶宽和茎粗为主要特征;第2主成分以鲜重、节间长和拉伸株高为主要特征;第3主成分以旗叶长和倒二叶长为主要特征。聚类分析表明,30份种质可划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在单株鲜重和株高等性状上差异显著,其中类群Ⅰ的4份材料具有单株鲜重高、分蘖多、植株高大、叶片细长等特征,从中筛选产草量较高的优良品系或亲本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苏超  韩明斋 《北方蚕业》1995,16(4):13-15
稀植条件下,通过对8个桑品种14项性状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夏秋叶产量的主要有单株条数,单株条长,单条长,单株条径,节间,主杆直径,单条径,单位叶面积重,m条长产叶量和kg叶片数共10项性状,其对夏秋叶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单株条径>单条长>单株条长>单株条数>主杆直径>单条径>单位叶面积重>节间>m条产叶量>kg叶片数。并列出了与夏秋叶产量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主要性状的回归方程,从而为桑树育种和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桑树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鲁桑、白桑、广东桑3个种12个品种的叶柄长、叶片长、叶片宽、休眠期枝条长及直径、休眠期枝条颜色、冬芽大小及颜色进行测量,采用Excel软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t检验。结果表明:叶片长与叶柄长、叶片宽与叶柄长、叶片宽与叶片长、枝条直径与条长、芽的颜色与枝条颜色在品种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同一品种中叶片长与叶柄长的相关性绝大多数品种不显著,叶片宽与叶柄长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的仅占调查品种数的三份之一,叶片宽与叶片长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的也只占调查品种数的三份之二;桑树枝条直径与条长相关性仅个别品种不显著;桑芽大小与枝条长、桑芽大小与枝条直径的相关性品种内及品种间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用单叶鲜重速测青贮玉米地上生物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得贤 《草业科学》1997,14(2):68-70
研究了苗期(4叶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的白马牙玉米每层叶鲜重与单地上生物量(鲜重或干重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按人上至下的顺序排叶序,则苗期的第2-3层叶、拔节期的第4层叶和灌浆期的第4-6层叶的叶鲜民相应生育时期的单株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可分别用以快速估测该生育时期的单地上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
桑园叶面积持续期及其估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绿叶是桑树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的主要器官。因此,桑叶的生长规律、光合作用能力以及桑园叶面积的消长情况,历来都受到重视。 表示叶量的指标很多,如叶片重量(包括鲜重和干重)、叶面积密度、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持续期等等。叶面积是用得最多的叶量指标,这是因为叶面积越大,所承受的阳光也就越多,越有利于光合作用;另外,也是由于光合作用强度的计量一般多以叶面积为基础的缘故。 在桑园生产力的研究中,过去只考虑叶面积指数。由于叶面积指数是一个即时的概念,应用上有局限,故我们提出用叶面积持续期作为桑园叶量指标,以弥补叶面积指数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16.
大叶速生槐     
一、大叶速生槐的生物学特性 大叶速生槐是由韩国引入的饲料槐新品种,为豆科乔木,经每年多次平茬采收,便丛生及成墩成簇生长。叶片阔大,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全缘,每叶炳生长叶片7~21枚,椭圆形或卵圆形,两面平滑无毛。总叶柄长40~55厘米,叫片长8~15厘米,宽5~8厘米,叶片长宽分别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苜蓿审定登记品种叶形态特征及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春波  于林清  王勇  萨仁 《草地学报》2007,15(3):243-247,268
利用CI-202型叶面积仪研究29个我国审定登记苜蓿品种(Medicago sativa L.)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叶形指数。结果表明:地方苜蓿品种和育成品种在叶形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前者的叶片较后者小;二者叶片形状相似;在6个指标中,叶长宽比变异最大,叶周长变异最小;地方品种的叶面积、叶长、叶周长和叶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均高于育成品种,其他2项指标则低于后者;在育成品种中,中兰1号的变异最大,甘农3号苜蓿最小;在地方品种中,蔚县苜蓿的变异最大,河西苜蓿最小;该结果将为今后培育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欢  马啸  张新全  陈诚  唐露  杨忠富  齐晓 《草业科学》2016,33(10):2071-2081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作为我国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在现代草牧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3份多花黑麦草栽培材料为研究对象,选取生长发育中关键的3个时期进行农艺性状的测定,以此探讨影响多花黑麦草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供试多花黑麦草材料形态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在4.37%~27.91%,其中单株鲜重与花序宽、节间数、分蘖数和株幅等极显著相关(P0.01),单株干重与自然高度、拉直高度、节间长、旗叶长、茎粗、倒二叶宽和旗叶宽等极显著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单株鲜重直接影响最大的综合因子为"株型因子",具体由分蘖数、株幅等控制株型的形态性状指标表达;对单株干重的直接影响最大的综合因子为"叶形因子",具体表达为倒二叶长宽和旗叶长宽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以35份西番莲种质资源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种子周长、种子直径、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及种子千粒重6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2.51%-53.06%之间,种子长宽比变异系数最小:12.51%,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大:53.06%,其余4个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20%;种子周长、种子直径、种子长、种子宽及种子千粒重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种子长宽比与种子周长、种子直径、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千粒重间不存在相关性;聚类分析表明,种子可分为5类,每个类群之间除种子长宽比外,其余性状均达到显著差异,按千粒重从小到大排序,平均千粒重分别为:2.78g、8.26g、16.13g、20.93g、35.01g。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东缘披针叶黄华叶片形态特征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青藏高原地区披针叶黄华叶片形态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机制,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对披针叶黄华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叶厚、叶干重、比叶重和比叶面积的影响,分析了披针叶黄华叶片形态特征对海拔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增加;低海拔地区披针叶黄华的叶厚显著高于高海拔的地区;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周长等表现出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海拔与光强、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长、叶面积分别与土壤含水量、pH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P0.05),主要受土壤pH的影响;叶片厚度与海拔、光强和土壤全氮含量之间显著相关(P0.05),主要受光强影响(R=0.641,P0.05);叶干重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主要受空气温度,尤其是土壤含水量影响(R=0.856,P0.01)。为了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特点,披针叶黄华采取了减少叶面积和叶厚度的策略,叶片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出"小型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