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业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推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因其安全性、高效性的优势而备受关注,利用这种新经营方式让农业产业走向生态化、绿色化。就农业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推广的基本条件和重点对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推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作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有效载体。本文以淮安市为例,详细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当前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发展面临的的产业规划、标准化生产、服务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提出应对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能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载体。本文以淮安市为例,详细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当前种养循环农业模式产业规划、标准化生产、服务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沈阳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沈阳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背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明确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具体对策措施与建议,提出沈阳适宜区域生态循环型农业,以及立体种养型农业、品牌型农业、技术型农业、休闲娱乐型农业、资源型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必须持续健康发展,循环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生态种养结合是农业发展的核心,该文介绍了集装箱养鱼新技术及其配套的农业生产模式,并探索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期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必须持续健康发展,循环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生态种养结合是农业发展的核心,该文介绍了集装箱养鱼新技术及其配套的农业生产模式,并探索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期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杂交马铃薯育种技术已获突破和水稻育种进入分子设计育种阶段的背景下,笔者提出“春夏种稻、冬闲种薯、薯糠喂猪、粪尿肥田”的“稻薯猪”新型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以期缓解我国饲粮进口压力,助力破解种养脱节导致的资源浪费、效益不高、环境危害等问题。文中分析了“稻薯猪”模式利用水稻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并用于动物蛋白生产的可行性,探讨了该模式的运行特点和落地形式。按照农业系统工程设计原理,“稻薯猪”全系统可分为大田种植管理、马铃薯贮藏、马铃薯主饲化和猪饲养、粪尿处理和还田等4个子系统。通过对子系统进行分头优化、集成和建模,探索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展因地制宜、规模适中的“稻薯猪”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种植制度,是实现农业资源充分、合理和永续利用的重要前提,对稳定粮食生产、提供第二生产力以及实现耕作制度中的用养结合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实现农业和环境的持续发展。本文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浅析,着重探讨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广西石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土地资源贫瘠匮乏,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组织化水平低。机械化推广困难等多种问题,挖掘广西石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各方面的潜在力量,提出发展特色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引进和推广农业科学种养技术,改良土壤,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规模经营等发展广西石山区农业经济的产业模式及对策措施,为广西石山区农村区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果(蔬)—鹅—渔”循环农业模式体系构建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鹅—渔"农业模式是一种种养结合的新型循环农业模式。本文对这一模式的构建及该模式的特点做了相关研究,并从经济、生态、社会等多角度对这一模式的效益作了分析,认为这一模式效益显著,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Effects of pen fish culture in Taihu lake were studied and summarized. During 1984 to 2001,pen fish culture of Taihu lake developed from extensive models to intensive and high-returned ones, the cultured species were shifted from fishes to crabs. Pen fish culture has caused eutrophication and detrimental effect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ishery. The 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pen fish cul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e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是随着绿色运动的兴起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文化,生态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代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断转型,从生态文化的变迁中看到人对自我地位的认识更加理智。从生态文化的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西方生态理论学派等方面分析了求同存异容纳多元生态文化的理论,生态文化的发展与构建需要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的合理因素,具有包容力与认同力的生态文化更能指引我们营造出美丽和谐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认同理念:“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文化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以广博包容的生态文化为指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3.
网围养殖对太湖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84~2001年中国的几种网围养殖方式进行了研究与总结,网围养殖经历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与效益型的方向发展,从污染量大和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过渡,养殖种类从常规养鱼向特种养殖方式发展,网围养殖对湖泊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并提出了网围养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分别应用于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中,选取重庆市涪陵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其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具体的计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和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得出研究区分别存在4.35hm2/cap和1.846hm2/cap的生态赤字,这说明三峡库区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并简要讨论了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主要针对梅渚生态园方案的创意休闲进行分析和评论,提出了将天象和八卦应用于生态园休闲规划的方法。在文中阐释了创意手法与休闲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为生态园实现生态、艺术和旅游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红  唐德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00-2702,2715
旅游开发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日显重要.文化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是对一定区域的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适度开发.将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来,在提出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及背景出发,结合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及现实意义,提出并概述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包括立体种植、设施栽培、生态养殖、休闲农业、种养加一体化、有机农业六种发展模式。依据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种保障措施,概述了生态农业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态乡村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当前我国乡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文化推广4个方面来构建理想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体系,以期提出建立理想生态乡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内容,对生态文明的提升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内在推动力.本文分析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农业科研单位的生态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介绍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生活习性及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海南罗氏沼虾与凡纳滨对虾池塘生态混养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养殖前的准备、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货等,针对海南热带地区两种虾的混养模式提出了相关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海南罗氏沼虾与凡纳滨对虾池塘生态高效混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