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孜然套种大豆是河西地区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也是一种理想的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2009-2010年酒泉市农科所进行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孜然的平均亩产量为100 kg,亩收入为1 750元;大豆的亩平均产量为200 kg,亩收入为1 200元;亩总收入为2 950元左右,比单种增收20%~30%。  相似文献   

2.
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地膜高粱套种大豆的栽培措施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左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小京庄乡上泥河村,连续两年进行推广种植,每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高粱258千克,大豆35千克,667平方米收入平均为503.8元,纯收入403.8元,比单种高粱或大豆667平方米增收150~200元。一、  相似文献   

3.
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地膜高粱套种大豆的栽培措施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左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小京庄乡上泥河村,连续两年进行推广种植,每667平方米产量分别为:高粱258千克,大豆35千克,667平方米收入平均为503.8元,纯收入403.8元,比单种高粱或大豆667平方米增收150~200元。  相似文献   

4.
郝德林 《新农业》2007,(4):22-24
三樱椒又名朝天椒,在辽西地区栽培有十几年,因其耐热耐旱易管理,适应旱地栽培而迅速成为该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首选经济作物品种。我们经过5年的栽培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了三樱椒与玉米套种的裁培模式,实现一地双收。三樱椒与玉米套种,田间共生期110~120天,可1次性收获三樱椒250~300公斤,玉米350~450公斤;每亩产值比单种三樱椒增收240元,增幅11.4%;比单种玉米增收1500元,增幅178.5%,是一种理想的种植模式,适宜在辽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喀斯特山区旱粮一年多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增加农民种田收入,2003~2004年,我们在东兰、南丹等县岩溶山地进行了520亩地的地膜玉米套播高粱栽培示范研究。经两年实地测产调查,地膜玉米平均亩产达497.6kg。高粱亩产达356.8kg。按当地市场价每千克玉米1.6元、高粱每千克2.4元计,该模式下年亩产值达1752元,比传统栽培模式如单季露地玉米或玉米套播黄豆或玉米套种甘薯等年亩增收620~760元。该种植模式的示范成功为山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临泽县孜然套种甜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孜然套种甜菜是临泽县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孜然生育期较短,与生育期较长的甜菜套种,发挥了两种作物的互补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土地、空间、水分和光热资源,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据调查,采用该栽培模式时,孜然平均产量为1200kg/hm^2,收入约为1.8万元/hm^2;甜菜平均产量为60.0t/hm^2,收入为1.5万元/hm^2,总收入为3.3万元/hm^2左右,比单种增收20%~30%,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地膜玉米套种白芸豆增产增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宁夏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试验、示范,推广了地膜玉米膜际套种白芸豆种植模式,在温堡、杨沟、联才等乡、镇种植成功后,1994-1999年已在隆德县玉米产区累计示范推广3 698.33 hm2,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一般可增收白芸豆12 000 kg/hm2左右,增加产值2 700元/hm2.在1997年遇到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其平均混合单产仍达7 330.5 kg/hm2,其中白芸豆产量840.0 kg/hm2,玉米产量6 490.5 kg/hm2,套种混合产量比单种地膜玉米平均单产6 189.0kg/hm2增产18.4%,套种田产值为9 285.3元/hm2,比单种地膜玉米6 931.5元/hm2提高33.96%,平均增加纯收入2 353.5元/hm2,总增纯收入196.1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 : 42,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现将此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景泰引黄灌区胡麻两种套种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景奏引黄灌区进行了胡麻套种油葵、胡麻套种玉米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套种的效益优于单种,其中胡麻套种玉米的经济效益较高,纯收益达15090元/hm^2,较单种胡麻增收58S0元/hm^2,可在当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郑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593+4596-4593
[目的]为了探索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与芝麻(Sesamum indicum)套种的经济效益及甘薯对芝麻农艺性状的影响,为两种作物套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普通大田肥力为基础,甘薯选择匍匐型短蔓品种,芝麻选择中高秆、中早熟品种;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3处理水平(纯种芝麻、纯种甘薯、甘薯芝麻套种),以纯种甘薯和纯种芝麻作对照。[结果]甘薯芝麻套种效益均比单种其中一种作物高,较纯种甘薯增收4 971.79元/hm2,增幅达16.8%,较纯种芝麻增收4 192.65元/hm2,增幅达13.8%;甘薯芝麻套种使芝麻株高降低,降幅为9.0%,始蒴高度降低,降幅为10.4%,千粒重增加0.13 g,增幅为4.4%;套种的芝麻茎秆粗壮,综合抗性较强,子粒商品性佳,出油率提高。[结论]芝麻甘薯合理密度套种不仅可以增强芝麻的抗逆性,增加千粒重,提高子粒品质,而且可以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我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等。  相似文献   

10.
2002-2005年,我们开展了魔芋与枇杷、柠檬、荔枝、香蕉间套种栽培技术研究,共示范种植4560亩,经实地测产调查,蕉园套种魔芋模式平均单产最高,魔芋产量达1895.2kg/亩,按当地市场价每kg0.8元计,产值达1516.2元,比其它模式增收360-520元,复合产值达5600元。该模式的成功示范为蕉农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将蕉园套种魔芋栽培技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粱是酿酒的重要原料,四川省宜宾市、泸州市、邛崃市等地种植高粱面积大,常规高粱占大多数,发展再生常规高梁潜力很大,尤其是行间间种食用菌,增收效果更佳。一般1亩再生常规高粱亩产125kg左右,间种食用菌产量350kg左右,合计亩产值约3000元,亩纯收入2000元,比种秋玉米亩纯收入增加1500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植棉效益,邱县从1998年开始推广棉花与西瓜间套种植,到2002年种植面积已达到3万亩,棉花与西瓜间套复种,每亩西瓜产量2000~2500kg,籽棉产量250kg,经济效益达1800元,较单种棉花每亩增收60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播种时期西瓜一般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播后覆膜。棉花4月20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2012—2015 年在广西桂平开展了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及示范。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2014—2015 年木薯间作套种西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示范基地采用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模式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10.1%,比纯种西瓜增收90.8%;辐射区间作套种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29.0%,比纯种西瓜增收77.5%。研究结果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胡麻套种大豆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胡麻套种大豆能够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经济、生态效益明显。选出最佳种植模式2∶1型产量为3202.5kg/hm2,比胡麻单种增产36.95%,比大豆单种增产96.59%;纯收入7276.08元/hm2,较胡麻单种提高32.31%,较大豆单种提高303.21%,经济产投比为3.84∶1;土地利用率提高59.2%;光能利用率为0.56%,比单种胡麻提高7.69%,比单种大豆提高93.10%,产投比为4.37∶1。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陇东旱塬冬小麦周年覆膜栽培技术及其增产效果。该技术1999-2001年在镇原县示范种植453.30hm^2,平均产量达到3652.2kg/hm^2,较冬小麦秋覆膜栽培增产20.9%,增收694.3元/hm^2,较露地条播冬小麦增产69.5%,增收1647.4元/hm^2.该技术适宜的陇东旱塬及同类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平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4年种植31.5万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4.4万亩)的42.3%,其中套种玉米24万亩,单种玉米7.5万亩。套种玉米单产443.1kg/667m2,单种玉米单产583.2kg/667m2,玉米总产为15008.4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26240.4万公斤)的57.2%。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带状种植模式下大豆玉米生长、产量特性及经济效益,通过设置4种带型S2M2、S4M4、S4M2、S6M4及单种玉米(M)、大豆(S)6个处理对不同种植带型的大豆玉米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土地当量比(LER)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带状种植条件下的大豆生育期有延迟现象,与单种大豆相比生育期延迟2~3 d;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玉米边际效应优势最大的S2M2带型,玉米穗部性状因子得分最高,为1.22,单种玉米因子得分最低,仅为-2.27;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大豆的百粒重在20.17~22.87 g之间,而单种大豆百粒重仅为19.94 g; 4种带型设置的LER均大于1,其中S4M2带型的LER最大,为1.38;与单种玉米相比,S4M4带型纯收益最高,增收246.95元·hm-2,增收率为1.60%,与单种大豆相比增收11 822.07元·hm-2,增收率为101.90%。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的整体经济效益大于单种,通过土地当量比、经济效益及下一年轮作等整体分析,S4M4带型适用于种植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兴安岭南麓地区。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的发挥温室大棚的利用价值,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克斯县在温室大棚内采取辣椒与西瓜的套种模式,已获得成功,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棚可产西瓜1.2 kg,产值达8000~9000元,辣椒产值达3~4万元/棚,比单种辣椒增收7000~8000元/棚。  相似文献   

19.
作物间种能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同一土地单位面积上的作物产值。经过多年实践探索,葛根间种生姜每667 m2葛根和生姜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602.30 kg、800.50 kg,葛根间种生姜总产值13936.76元/667 m2,比单种葛根增收1316.66元/667 m2,比单种生姜增收4960.76元/667 m2,增收效果显著。文章详细阐述葛根间种生姜的种植模式及茬口安排、种植地块的选择及处理、葛根栽培技术要点、间种生姜栽培技术要点,旨为规模化推广葛根间种生姜立体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高粱生产现状高粱是富顺县宝庆乡主要粮经作物,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2年我乡高粱已经发展到3500亩,而旱地面积只有8100亩,高粱种植面积占旱地面积的40%以上。头季高粱一般亩产350kg左右,再生高粱一般亩产在250kg左右。目前来看形势喜人,前景乐观,高粱销售价5.6元/kg,每亩高粱产值达3000元以上。就我乡耕地状况来讲,人多地少,种植高粱既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又满足了众多酿酒企业原料的供应。二、马铃薯生产现状马铃薯是我乡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人们喜欢的蔬菜之一,种植马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