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京鹫峰地区松栎混交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在北京鹫峰地区设置的8个样方的调查资料,对该地区松栎混交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土壤呈微酸性,自然肥力较低;调查共计维管束植物58种,隶属于36科56属,其中乔木树种占主导地位,植株的最大密度为1 975株/hm2;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最多,1年生草本植物比例居中,反映出群落水分条件一般;群落结构分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次清晰;乔木以栓皮栎占绝对优势,其重要值最高,优势度明显;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不高,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主要受灌木层和草本层影响,群落处于恢复前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反映出基本一致的趋势,不同层次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秀度指数、种间相遇机率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趋势基本上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2.
张鼎  容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67-13568
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贵州荔波拉桥喀斯特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多样性测度指标主要采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Patrick丰富度指数4个指标。结果表明,各群落不同层次的多样性主要测度指标由大到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符合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多样性指数与优势度指数存在较强的负相关。群落均匀度指数与优势度指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不同群落相异性系数分析表明,贵州荔波喀斯各群落间的物种组成差别较大,群落的生境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崇明岛竹类群落植物多样性本底数据,以及充分发挥竹林的生态、经济效益,通过设置样方,调查分析了上海市崇明岛刚竹属竹林植物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调查分析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植物101种,分属49科88属,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为主。(2)乔木主要以香樟、朴树为主,灌木主要以小于40 cm的棕竹、海州常山为主,草本主要是沿阶草、麦冬、拉拉藤等。(3)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综合来看,崇明岛刚竹属竹林植物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4.
广东大东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大东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8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南缘的广东大东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950-4.673;物种均匀度为0.499-0.782。生态优势度为0.050-0.067,对立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也分别作了测算。  相似文献   

5.
浙江丽水太山褐叶青冈林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样方调查,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分布在浙江丽水太山山地的褐叶青冈林群落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山山地褐叶青冈林物种丰富;乔木层优势种群明显,树高分布主要以近似对称分布为主,群落乔木层个体高度的分布较为均匀;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上,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依此降低,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在各样方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群落生活型以中、小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叶的性质以单叶、革质和全缘的小叶为主;群落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和群落类型属于衰退型.  相似文献   

6.
研究秦岭太白山区域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及其对海拔的响应,可为天然林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典型样方调查法,分析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各层次的物种组成,计算其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并针对天然林物种多样性与其所在海拔因子的关系进行耦合。结果表明,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共有123种植物,巴山冷杉为该群落的建群种,重要值高达64.95%,乔木物种构成比较单一;灌木层共有41个物种,其中秦岭箭竹重要值高达32.39%,为灌木层主要优势种;草本层的物种多达77种,呈随机分布,单个物种的优势度不高。群落中各层次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为草本层高于木本层。随着海拔的升高,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变动幅度较大,而草本层多呈平缓上升趋势。物种丰富度在海拔2 500 m处有最大值,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在海拔2 886 m处达到最大值。秦岭太白山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的自我更新演替能力较差,呈衰退状态。海拔对林下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且对灌木层的影响大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其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功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在陕西太白山和周至自然保护区,分别依据环境因子(海拔、坡向等)选取发育阶段一致的有代表性的油松典型群落类型,共建立20m×30m样地20个,记录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数量,分析秦岭中段油松次生林群落各层次物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不同层次物种丰富度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高,乔木层优势种明显;其中乔木层以优势种油松的重要值最高,而灌木和草本优势种重要值较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均随着海拔增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基本呈正态分布;在坡向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中,除了均匀度指数外,其余各指数在阳坡相对较高,物种较为丰富;相对于草本,坡向对灌木层物种的影响更为明显。【结论】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较为丰富,多样性较高,海拔、坡向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对福建龙栖山和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群落总体上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毛竹群落植物生长型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数上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玉溪半自然型绿地园林树木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选取样方的方法在红塔山公园和九龙池公园选取了群落特征明显且群落比较完整的样地作为样方来调查,比较分析绿地中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并调查研究玉溪市半自然型绿地树木的多样性,从中找出玉溪半自然型绿地树木配置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红塔山公园和九龙池公园应用较多的植物种类分别有14种和7种(出现频率25%);红塔山公园乔木层、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3.7726、2.5095;九龙池公园中乔木层、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4.2914、2.9312;2公园乔木层的均匀度指数为0.0377和0.0248,灌木层的均匀度指数则为0.0998和0.0370。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公园绿地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根据金银湖公园植物多样性植物现状,制定实地调查等方案,利用现有资源对武汉市金银湖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调查。调查选取8个样方,利用典型样方法,实地踏查,记录样方内植物的情况。并计算出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频度以及重要值指数。研究发现:全园植物共61科102属120种。其中乔木26科42属49种,灌木23科29属32种,草本21科32属36种,竹类1科2属2种,藤本1科1属1种。Pielou均匀度指数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乔木层灌木层;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说明公园中草本层均匀度高,乔木层物种丰富高,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均较差。栾树为公园乔木层的优势树种,是武汉市优良的园林乡土树种,建议在武汉市各大公园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泰顺县洋溪林场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群落学特征和测树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层由69种树种组成,米槠和木荷Schima superba占优势,重要值分别为65.04%和49.14%;乔木层可分为第Ⅰ亚层、第Ⅱ亚层和第Ⅲ亚层;乔木层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ISW,均匀度E和生态优势度DE分别为69,4.63,0.76和0.093;各亚层物种丰富度S为33~38,多样性指数Isw为4.36~4.85,均匀度E为0.86~0.93,生态优势度DE为0.032~0.071;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蓄积分别为20.77 cm,16.67 m,743株·hm-2,193.80 m3·hm-2.林分直径分布呈倒J型.研究结果对中亚热带天然阔叶米槠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火烧后植物种类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福建武平帽布天然米槠林皆伐火烧后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幼树层重要值最大者为阳性树种(山乌桕Sapium discolor)、灌林层重要值最大者为阳性树种(茶秆竹属一种Pseudosasa sp.),而火烧前幼树层重要值最大者(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变为第二位、灌木层重要值最大者(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也变为第二位;其它层次火烧  相似文献   

13.
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选取的永久样方中应用每木调查法调查了群落的种类组成,并对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收获法直接测定了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生物量,并采用标准木法间接测定了乔木层生物量,同时分析了该群落及其主要组成树种的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木荷Schima 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为群落优势种,它们与石栎Lithocarpus glaber,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共同构成了该群落的主要树种.群落生物量主要是由群落内主要组成树种的生物量构成的,主要集中在乔木层,其生物量主要分配在米槠和木荷上,各层生物量绝大多数由主要组成树种的生物量构成,乔木层和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器官分配为干>枝>叶.图2表3参17  相似文献   

14.
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与其结构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南平市郊林场封山育林近熟期不同坡位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与其结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凋落物干重、每公顷凋落物持水量均与乔木层和群落优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与灌木层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与草本层优势度关系不密切,均与乔木、灌木和草本层(各层)和群落物种数、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关系不密切;每吨凋落物持水量与乔木层物种数、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乔木层生态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关系不密切,与各层和群落优势度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5.
福建武平米槠林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1993年2月对福建武平米槠林火烧前群落生态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并对该群落区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39科、58属、95种;其中灌木层在各层次中占首位,为25科、38属、70种.各层次区系均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较高.种的分布型分析表明各层次均与华南地区关系较密切的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以灌木层最高,为4.948.  相似文献   

16.
不同封山育林阶段闽粤栲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福建南平不同封山育林阶段闽粤栲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幼龄期闽粤栲群落乔木层物种数、总个体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均比封山育林近熟期闽粤栲群落的大,但生态优势度却相反;封山育林幼龄期闽粤栲群落灌木层物种数、总个体数、生态优势度均比封山育林近熟期的大,但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却相反;封山育林幼龄期闽粤栲群落草本层物种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均比封山育林近熟期闽粤栲群落的大,但总个体数、生态优势度却相反.  相似文献   

17.
对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物群落,分别以个体数、重要值、总和优势度为测度指标计算了9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该区森林群落的乔木层和灌木层,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优于以个体数和总和优势度为指标测度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乔木层丰富度指数(R1、R2)对测度指标比较敏感,灌木层和草本层Alalato均匀度指数(Ea)对测度指标最敏感;灌木层以重要值测度的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H)大于其它指标测度的H值,草本层以盖度指标测度的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H)大于以重要值为指标计算的H值。  相似文献   

18.
秦岭油松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特征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秦岭旬阳坝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次生林与人工林进行了群落学调查研究,旨在比较天然油松林遭砍伐后经过自然恢复或人工栽植恢复40a左右群落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恢复次生林有维管植物66科104属134种,人工林有维管植物73科104属125种,2种群落含1~2个种的科均较多;人工林与次生林共有种为70种,种类组成相似系数为53.03%。2种群落的垂直结构相似,都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3层,乔木层又分3个亚层;人工林乔木层、灌木层密度低于次生林,草本层密度高于次生林。2种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Richness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impson指数均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Evenness指数的变化不一致,天然次生林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人工林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次生林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人工林,而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人工林;人工林与次生林灌木层各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差异;人工林草本层的优势度显著高于次生林。人工林凋落物厚度显著高于次生林,土壤营养指标在2种群落间均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说明,经过40a左右的恢复,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特征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油松适合作为该地区的造林树种恢复天然植被。表9参21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生态优势度指数等指标,研究了哈尔滨城市森林4种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通过对4种林型乔、灌、草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加权,求出不同林型群落的多样性各项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白桦林的Simpson指数(0.757)、Shannon-Wiener指数(1.678)和均匀度Pielou指数(0.797)均较大,说明白桦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强和物种分布比较均匀;水曲柳林的丰富度Menhinick指数(1.325)和生态优势度指数(0.367)最高,说明其群落的物种丰富程度较大,且物种优势种表现突出。草本层在同一林型内的多样性各项指数(除了生态优势度指数外)均为最高,说明4种林型的草本层均具有较好的物种多样性,物种分布比较均匀和物种丰富度较大。在水曲柳林和樟子松林内乔木层的生态优势度指数最高,表现出乔木层的优势种比较突出;而在白桦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内灌木层的优势种比较突出。综合来看,城市森林中的阔叶林在物种多样性特征方面优于针叶林。  相似文献   

20.
福建万木林米槠林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35年生天然米槠林为福建省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类型之一,对其群落学特征及测树学特征调查研究表明:本群落乔木层由21种树种组成,米槠占绝对优势(重要值达147.69);群落处在缓慢演替之中;林分为较典型的复层异龄混交林,生产力高,蓄积量达531.6m3/hm2,蓄积平均生长量达15.2m3/(hm2·a);树干生物量达265.8t/hm2,树干生物量平均生长量达7.594t/(hm2·a).本研究对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经营利用技术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