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叶松是河北省中高海拔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给冀北山地落叶松苗木管理及造林提供技术支撑,在孟滦林管局四合永林场和孟滦林场,对落叶松早期生长进行了监测,并对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及日本落叶松(L.kaempferi)1 a生苗在6月中旬前生长缓慢,7月中旬后进入生长旺盛期;日本落叶松耐寒性较差,但生长期较长;2 a生苗,华北落叶松Ⅰ、Ⅱ级造林合格苗成苗率较高,日本落叶松侧枝较多,株高、基径均比华北落叶松高。9 a生日本落叶松的生长量明显高于华北落叶松。因此,对日本落叶松有进一步研究、应用和推广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樟村坪林场是宜昌县唯一的国有林场 ,作为全县引种速生丰产树种的实验基地于 1981年进行了速生丰产树种——日本落叶松的引种栽培实验 ,通过连续十几年对其生长情况的调查和与本地树种同期生长情况比较 ,发现其生长效果显著 ,得出该树种是适合我县山区生长的速生丰产树种的结论 ,并已在全县推广。目前全县已形成 1333hm2 日本落叶松规模 ,拥有日本落叶松活立木蓄积 4 0 0 0 0 m3,对全县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 材料来源本实验所用种子是 1979年樟村坪林场从湖北省建始县所购日本落叶松种 ,在林场实施大田育苗 ,苗木于…  相似文献   

3.
日本落叶松适地适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是山东省引种比较成功的主要树种之一.通过在山东药乡林场不同立地条件日本落叶松林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在该地区生长发育良好,在阴坡或半阴坡海拔650~800m的中、下坡生长最好,可作为山东省重点发展的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等4个落叶松树种在造林成活率、物候期和生长期长度、针叶和根系特点、生长节律、种间6a生树高差异等因子在乐村林场6a的对照试验研究和分析,日本落叶松是最适合乐村林场、南川区及重庆市山区发展的优良树种,它具有适生性强、早期生长快、高生长明显和病虫害少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5.
日本落叶松林生长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落叶松林生长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贺眉寿(巫山县林业局)日本落叶松(Larixleptolepis)是四川东部、鄂西山地华山松大面积枯死后引进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弄清日本落叶松造林后的生长情况,预测其发展前景,特对四川东部巫山县梨子坪林场及毗邻村、社...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章古台地区引种日本落叶松,其生长性状与当地主要造林树种樟子松,与清原海洋林场,湾甸子实验林场日本落叶松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日本落叶松适应性强,生长快,可在章古台地区良好生长,将成为樟子松更新改造的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7.
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自50年代末引种至建始县长岭岗林场以来,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经数年调查,分析研究,对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各测树因子的生长规律建立了经验方程,为更好经营日本落叶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Sieb,et Zucc.)Gordon]原产日本,生长迅速,抗性强,干形通直,材质优良。我国引进该树种已有73年的历史,最早引种于山东费县塔山林场。1960年河南省卢开县淇河林场从朝鲜引进该树种,随后栾川县龙峪湾林场嵩县五马寺林场相继从我国东北引进。近年来又引种到伏牛山南坡黄石菴林场、烟镇林场,目前豫西山区的日本落叶松栽培面积已达万亩左右,生长迅速健壮,1975年已开花结实,林相壮观,群众喻之为“北方杉木”。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育苗技术聂宏善,王建广,程金磨,吴志刚,马福田(栾川县龙峪湾林场)(卢氏县淇河林场)日本落叶松为温带、寒温带的优良用材树种,具有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耐水湿等优点,是建筑、桥梁、电杆、家俱等的良好用材。由于育苗成功率低,大面积推广比较因难...  相似文献   

10.
卢氏县淇河林场于1960年从朝鲜引进一批日本落叶松种子,后又从东北陆续引种,至今营造幼林1,200多亩,最大树龄13年,约300亩,生长旺盛,郁闭成林。日本落叶松在淇河林场突出的表现是速生。它的生长速度,在幼林阶段大大超过了本地的优良树种油松和华山松(见表1)。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是辽宁东部山区用材林更新造林的重要树种,在辽宁省实验林场进行了不同种-种源落叶松的更新造林试验.方差分析和树干解析表明,不同种落叶松生长量差异明显,试验的4种落叶松,辽宁省实验林场的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快,大孤家林场日本落叶松次之,但二者差异不明显,长白落叶松较日本落叶松生长量次之,日本落叶松嫁接苗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12.
日本落叶松原产日本。我国引种栽培已有80多年历史,在我省也有三四十年的历史。日本落叶松是喜光树种,根系较浅,对气候适应性较强,有早期速生特点,宁东林区引种的生长良好,大有前途。佛坪县林业站1997年春从南郑县碑坝林场调回日本落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日本落叶松树种在重庆市南川区乐村林场14余年的育苗、造林实践,日本落叶松是最适合我场、在该地区及重庆市山区发展的一个优良树种。同时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了日本落叶松树种在该地区适宜的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日本落叶松树种在重庆市南川区乐村林场12余年的育苗、造林实践.日本落叶松是最适合我场及我区山区发展的一个优良树种。同时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了日本落叶松树种在该地区适宜的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林生长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药乡林场不同立地条件日本落叶松林分的调查研究表明:日本落叶松在本区生长发育良好,在阴坡或半阴坡海拔650~780m的中、下坡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6.
日本落叶松原产日本,我国引种生产造林已有60多年历史,已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延寿县北安林场首次引进日本落叶松,通过播种育苗和造林的实践证明,日本落叶松适合本地区栽植,生长表现和抗逆性较好。引进日本落叶松对本地区增加针叶树种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升森林经营质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加地域经济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引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龙江县、讷河县和克东县3个立地条件不同的试验点,营造兴安、长白、华北、日本和西伯利亚5种落叶松引种试验林21hm2,日本落叶松示范林50hm2,经18年观察比较,以及对当地早期人工林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是:华北落叶松能成活成林,但材积生长量远不如当地树种兴安落叶松,不宜引种造林;长白落叶松适应能力强,已引种栽培多年,其生产力高,木材产量超过兴安落叶松1倍以上,应大力发展,作为营造落叶松林的主要树种;日本落叶松引入北纬48°13′,降水量500mm左右的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尚属首次。实验证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林分稳定,18年生平均胸径145cm,平均树高129m,蓄积量比兴安落叶松大1倍以上,比长白落叶松大50%至1倍,生长好于辽宁、山东引种的日本落叶松,引种是成功的,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引种造林;兴安落叶松是乡土树种,适应当地寒冷干旱的环境条件,生长正常,能成林成材,为使造林树种多样化,可适当用于营造一般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选择要与优良种源选择相结合,以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稳定性和生产力。日本落叶松引种最好使用经中国大陆性气候驯化过的人工林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冷杉 (Abiesfabri(Mast)Ciaib)、落叶松 (Larixkaempferi(Lamb)分别是我国西南高海拔地区和北方的主要用材林栽培树种。过去 ,冷杉都是纯林栽植 ,或与云杉 (PiceaaxprataeMast)混交。美姑县洪溪林场从 1989年开始 ,利用冷杉与日本落叶松混交栽植 ,取得了成功。通过 15年的观察研究 ,我们发现冷杉与落叶松混交 ,林木生长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冷杉纯林和日本落叶松纯林。冷杉与落叶松混交林下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 ,也比冷杉纯林和冷云杉混交林增加了。该项技术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现将调查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试验地区的自然概况试…  相似文献   

19.
长白落叶松、红松是辽东山区的乡土树种。根据对新宾县关家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与红松混交林的林分生长调查,红松与长白落叶松混交形成的林分较稳定且长势较好,在生长过程中,林分内侵入一部分阔叶树种。林龄24a生时,树种组成为5长白落叶松4红松1杂,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抚育后,林分蓄积年均增长6 63 hm2·a。林龄38a生时,树种组成为6红松3落叶松1杂,与同龄、立地条件相似的长白落叶松、红松纯林相比,林分蓄积量增加20 6805 hm2和38 3730 h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等四个落叶松在造林成活率、物候期和生长期长度、针叶和根系特点、生长节律、种间10年生树高差异等因子在乐村林场10年的对照试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是最适合乐村林场、南川区、重庆市及贵州省山区发展的优良品种,它具有适生性强、早期生长快、高生长明显、病虫害少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