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其实,铁树开花并非罕见,近几年,各地铁树开花的报道屡见不鲜。铁树为苏铁科、苏铁属植物,在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极为繁盛,由于气候变冷、种子植物的排挤,而衰亡于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苏铁属现有17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云南有野生苏铁4种。 1.云南苏铁。其干高可达3米;羽叶长120~150厘米,集生于树干顶端,叶柄长约为羽片的1/3;雄球花卵状圆柱形,雌球花扁卵形;种子卵形,黄褐色;产于云南南部;渐危。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市郊的苏铁山上,有大面积野生的攀枝花苏铁铁树群落,她就是神奇的攀枝花苏铁。  相似文献   

3.
仙湖苏铁Cycas fairylakea D.Y.Wang是深圳市唯一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附录一)》的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观赏价值。深圳市梅林水库的仙湖苏铁群落是该物种现存最大的野生种群,因此研究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的生态位特征对制定仙湖苏铁野生种群的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Levins生态位重叠以及生态响应速率计算公式对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主要种群的生态位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乔灌层中仙湖苏铁、假萍婆、银柴、九节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草本层中九节、粗叶榕、仙湖苏铁、牛白藤的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这些物种的资源利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2)仙湖苏铁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重叠现象较普遍,但总体上重叠程度偏低,种间竞争不激烈,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状态;3)仙湖苏铁在乔灌层和草本层中均呈发展趋势,优势地位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苏铁类植物是自然界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并兼有食用、药用及造景观赏等价值。我国苏铁有1科1属,约20余种,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省区。长期以来,由于苏铁原生境的破坏和人们对野生苏铁的肆意盗挖等原因,使得苏铁资源锐减,有些种类已濒临灭绝。野生苏铁的保护和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存工作迫在眉睫。为拯救这一物种,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8月将苏铁属所有种全部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2001年正式启动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  相似文献   

5.
云南野生苏铁分布与濒危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南野生苏铁主要分布在元江中下游河谷、澜沧江下游河谷、南盘江流域、金沙江流域及支流河谷等地区 ,包括南齿苏铁、宽叶苏铁、多歧苏铁、南盘江苏铁、绿春苏铁等种类 ,但数量较少 ,分布区狭窄 ,人为破坏严重 ,加之缺乏更新苗以及生殖力、抗逆性和适应力的衰竭等因素 ,造成云南野生苏铁已处于濒危状态 ,如不采取有效的解危对策 ,势必导致云南野生苏铁走向灭绝。  相似文献   

6.
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古寨保护区内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分布的森林群落进行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群落郁闭度为0.6~0.8,群落高度在10 m左右,包含乔木、灌木、草本3层;对苏铁蕨种群生活力分析表明,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是苏铁蕨最适宜生存的群落类型;相关分析表明,群落乔木郁闭度与苏铁蕨生活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是影响苏铁蕨能否在林内生存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7月25日讯:日前,永丰县野生植物调查技术人员与省专业调查技术人员在开展全国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一个野生浙江楠群落。浙江楠,是樟科桢楠属植物,属于渐危种。分布于浙江和江西等地区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沟谷地或山坡林中。该物种在我县分布属首次发现。该群落位于永丰县君埠乡北寨村,有8棵胸径较大野生浙江楠,其中最大一棵野生浙江楠胸径为68厘米,树干高达20米,群落中野生浙江楠幼树、幼苗有近  相似文献   

8.
台湾苏铁是我国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目前发现的野生种数量极少。诏安县官陂镇马坑村集中分布有福建省最大的野生台湾苏铁居群。章根据诏安野生台湾苏铁分布情况、保护现状,分析实施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并提出野生台湾苏铁种源工程建设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最近,昆明市林业工作者在禄劝县的舍姑处发现一片面积为370多亩的珍贵、稀有植物——云南苏铁。这些苏铁,树龄在50年左右,平均高1.7米,每公顷约7000株。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为少见。苏铁体形优美,婀娜多姿,四季常青,具有反映热带风光的观赏价值。人们常将它植于花坛中央或盆我布置于大型会场、宾馆、饭店内外,以显示其高难,华贵。此外,在普查中,他们在海拔4000多米的乌蒙山区,发现了一片保存完好的乌蒙冷杉天然林。这片冷杉林面积约1670亩,树龄范围在20—60年之间,平均  相似文献   

10.
广西野生苏铁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是全国野生苏铁的主要分布区。全面阐述了广西野生苏铁资源的分布和保护现状,分析了广西野生苏铁面临的主要威胁,提出加强野生苏铁资源保护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四川苏铁产区生态环境优越.北部产于沙溪干流的永安、三明、沙县、南平;南部产于永泰、莆田、仙游;东部为连江、罗源.目前永安贡川和桃源洞、三明瑞云山、永泰葛岭、仙游石苍等地尚有野生残存.古树最集中的是沙县淘金山,系宋元遗物,约800~1000 a历史;莆田新县广宫铁树村的有350 a历史,系清初移植的野生植株.福建所有古树及人工栽培的绝大多数都是附近的野生树,因此猜想福建是四川苏铁的原产地.至今未发现四川苏铁的雄株,所有野生栽培的植株清一色为雌株,它没有种子,历史上它一直是单性繁衍,有可能它属于地质年代遗传至今的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2.
云南野生苏铁分布区的生境调查定性研究已见不少报道,但定量研究报道尚少。文章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区321块野生苏铁分布样点中的21个苏铁特征因子和生境因子组成的6741个调查数据信息进行平均值计算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得出各种苏铁自然分布中联系最为密切的生境因子值,并分析了云南野生苏铁的古滇分布中心及目前云南野生苏铁分布区域狭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滇南苏铁(Cycas diannanensis)是云南特有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通过样方法对滇南苏铁种群及其所在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以及其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与森林郁闭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中林下植物主要伴生种与其群落物种的组成极具相关性,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郁闭度整体为0.6以下的次生林是滇南苏铁生长的主要生境,共分布有61科127属196种维管束植物,滇南苏铁种群密度为0.23/m2;受不同森林郁闭度以及种间关系影响,滇南苏铁种群在Ⅰ~Ⅵ龄级整体表现出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的趋势,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其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II型;滇南苏铁种群呈聚集分布,各指标中k值随着森林郁闭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说明其种群密度受森林郁闭度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楠  李勇 《森林与人类》2004,24(12):39-39
深圳地处南亚热带,位于苏铁属天然分布区范围之内,自然气候条件十分适合各类苏铁植物的生长。为落实国家苏铁保护工程,进一步加强对苏铁这一珍稀濒危的孑遗植物的保护,国家林业局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仙湖植物园共建“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苏铁种质资源保育中心”。  相似文献   

15.
楚雄州野生苏铁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研究判定,楚雄州分布有4种野生苏铁:攀枝花苏铁、篦齿苏铁、单羽苏铁、元江苏铁.其分布范围为金沙江流域及支流河谷、礼社江流域及支流河谷.说明了保护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云南苏铁植物的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铁类植物是一群起源古老和残遗的裸子植物.云南分布的苏铁属植物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保护好云南的野生苏铁,对保护中国的野生苏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云南苏铁植物的的地理分布和特点、保护现状、面临的主要威胁,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孜  李成  张炜 《森林与人类》2023,(11):22-31
<正>近年,随着林业调查技术的进步与研究者对高树的持续关注,活体高度为101.2米的藏南柏木于2023年被发现,这也是在亚洲发现的第一棵百米以上的高树。研究人员调查发现,目前雅鲁藏布大峡谷保护区内的藏南柏木巨树有500余株,分布范围达160平方公里,并在海拔2000-2600米的峡谷阴坡中下部的地质稳定处形成巨树群落。这片群落十分濒危且具有极高的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有效的保育复壮管理。  相似文献   

18.
经研宛判定,楚雄州分布有4种野生苏铁:攀枝花苏铁、篦齿苏铁、单羽苏铁、元江苏铁。其分布范围为金沙江流域及支流河谷、礼社江流域及支流河谷。说明了保护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家瑞 《森林与人类》2004,24(12):27-29
我国野生苏铁资源不仅是我国的国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由于人口膨胀,开荒种地,工业和交通发展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苏铁类植物的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野生苏铁频危的进程。拯救野生苏铁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的苏铁保护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是以保护攀枝花苏铁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因其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务院于1996年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358.3公顷,有原始野生攀枝花苏铁234776株。苏铁类植物是珍稀濒危物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名录,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苏铁植物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被植物界称为“活化石”,对于研究古生物、古生态、古气候、古地理和种子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