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以来,江苏省各地大力开拓跨区作业新市场,全省夏季共组织2100个跨区作业队,3万多台次联合收割机外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区域涉及全国10多个省份,作业收入达9亿多元。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已连续几年组织全国跨区机收小麦大会战,跨区机收已逐步进入规范化管理,它标志着我国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已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农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跨区作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机手参加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队伍进行作业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地方动态     
《农机科技推广》2005,(8):15-15
内蒙古 今年全区小麦播种面积48.7万hm^2,较上年增加6.7万多hm^2。全区投入联合收割机3400多台,其中引进区外联合收割机1773台,预计麦收将持续到9月份结束,机收水平将达85%。今年全区组织出区跨区作业机具284台,各级农机部门为“三夏”跨区机收保驾护航,组织严密到位,农机部门提供优质服务,严厉打击“车匪路霸”、“黑车非驾”行为。  相似文献   

4.
浅析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经济效益降低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收割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跨区机收作业。跨区机收作业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调动了农民投资购买联合收割机的积极性, 购机的农民从中获得了较好的利润,使我国联合收割机走向迅猛发展的高潮。截止2005年底,安徽凤台县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700台。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重性,联合收割机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回头来看近几年机手的收  相似文献   

5.
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农机服务向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重大突破,是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和提高农机化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机增实力的有效途径。辽宁省从1999年开始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以来,跨区作业取得了良好效果。1农机跨区作业取得的成绩1.1跨区作业规模逐渐扩大2001年全省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193台,比1998年增加155台,增加了5倍。其中跨省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到112台,完成跨区机收小麦3.8万hm2,比1998年增加38倍。借鉴跨区机收小麦模式,跨区作业…  相似文献   

6.
主编漫谈     
6月1日,2010年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行。农业部韩长赋部长亲临启动仪式现场.宣布全国农机跨区机收会战全面打响。据悉,今年三夏期间,全国将有47万台联合收割机参加抢收抢种,跨区作业的达30万台,比去年增加约2万台。  相似文献   

7.
《四川农机》2005,(3):14-14
为贯彻落实中央促农增收精神,成都市新都区农机局把抓好夏收跨区机收作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他们利用各地收获时差,计划组织该区100余台联合收割机前往周边区县以及西昌、陕西等地跨区作业.预计机收小麦3万亩,机手增加收入150万元。与此同时,他们认真组织辖区内机收作业,适时抓好夏粮收获,确保农民增产增收。预计投入该区夏收作业的各地联合收割机将达到650台,机收小麦7万亩.将大大加快夏收生产进度。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三夏”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早已结束 ,在机收小麦跨区作业市场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 ,我们丰南市仍组织 6 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赴河南、河北等地开展跨区机收小麦作业 ,并取得了单机平均创收 2万余元的成绩。在跨区机收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机收市场中仍然存在着“散机”、“截机”、“抢机”、“炒机”和“卖机”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以“散机”问题最为突出 ,它不仅扰乱了作业市场秩序 ,直接给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带来较大困难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机手的利益。分析出现“散机”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收割机机主…  相似文献   

9.
农业部日前提出了2009年农机跨区作业的目标任务:今年"三夏"投入收获的小麦联合收割机44万台,参加跨区机收的28万台;小麦机收水平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83%左右.  相似文献   

10.
张文 《湖南农机》2005,(6):18-18
2005年,江苏省农机部门共组织68014台联合收割机投入水稻收割,比2004年新增8000多台,机械化收获面积181.33万hm^2(2720万亩),机收水平达到85%;其中无锡、扬州两市的水稻机收水平超过90%,全省水稻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江苏半喂入式高性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多、机手队伍力量强,农机部门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组织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内引外联、提高组织化程度、开拓跨省作业市场。全年机收水稻作业收入达14亿元,比2004年增加2亿元。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内蒙古农牧业厅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及早部署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现已发放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2 300张."三夏"期间预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近7 000台,其中引进区外小麦联合收割机2000多台,小麦机收自7月10日开始,持续到10月初结束,机收水平将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许昌市是河南省小麦主产区,地处平原,交通便利,为跨区作业提供了市场。1993年5月,许昌市开始从河北、山西引进30台联合收割机到许昌作业,首开全省乃至全国小麦跨区机收的先河。通过组织跨区作业,不仅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和农机户的经济效益,而且做到了快收、快种、抢农时,  相似文献   

13.
漳州市是福建省粮食主产地之一,全市水稻和小麦播种面积约280万亩。目前该市水稻收割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全市仅有联合收割机32台。年机收面积长期徘徊在万亩上下,占稻麦播种面积的0.38%。该市机收现状与该市高优农业的地位极不相称,如何提高机收机械化水平。漳州市农机部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算了一笔帐:按传统的思堆方式和现有技术水平,若每年新增机收面积3万亩。即机收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须新投入联合收割机至少100台,须新增投资800万元;如果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花五年时间达到目前全国机收机械化水平,每年须投入400台联合收割机。须新增投资3200万元,五年累计要投资1.6个亿。此外,每年收割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早、晚两季)。一台联合收割机二十几万元,每天收割30亩。每亩收费70元计,要6至8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经济效益很低。况且目前农业正处在结构调整之中,水稻面积递减,农民对水稻机械的投资在近期内积极性不高。根据该市目前的现状。光靠当地政府和民间财力投资联合收割机。靠自身力量来快速提高机收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漳州市农机部门就把目光投向省外。引进机械化发达地区的联合收割机来漳作业,靠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运作。用别人的资源,来提高漳州市收割机械化水平。去年夏收时上海奉贤县齐贤镇陈家农机站“快去作业队”的6台日本产“久保田”水稻联合收割机到漳浦县官浔镇进行跨区机收作业示范。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共收割水稻854亩。秋收时,又引进江苏武进市前黄镇机收作业服务队到诏安、漳浦进行跨区作业示范。2001年我省农机化工作重点之一——实施引机入闽工程,组织跨区机收,以推进农机作业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为此,本刊刊登漳州市跨区机收作业示范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21日,山东省在泰安市东平县举行"三夏"农机跨区作业队出征仪式。2012年山东省投入小麦机收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达14万台,其中参加跨区作业的达8万台,这些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踪迹不仅遍及齐鲁大  相似文献   

15.
《浙江农村机电》2012,(1):47-47
据统计,2011年宁波市参加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262台,完成作业面积2.67万hm2,创收2827万元。其中,小麦跨区机收0.8万hm2、水稻跨区机收1.73万hm2、机耕机插跨区作业O.13万hm2,在加快农业生产进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机手的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机收跨区作业已跃升为农机服务第一业务,但是随着跨区作业市场化的发展,农机部门职能并未出现大的调整,没有顺应跨区机收市场化的要求,反映出来的是管理服务相对滞后。一、当前跨区机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不畅,尤其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不强。二是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带机外出  相似文献   

17.
预计"三夏"投入联合收割机达44万台,小麦机收水平达到83%左右5月7日,农业部农机化司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全国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会议.会议回顾了2008年全国农机化生产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对2009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农业部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扎实工作,推进农机跨区作业向纵深发展,为夺取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农业机械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举措,跨区机收把农机作业服务全面推向市场,加快了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进程。通过跨区作业,打破了地域界线,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实现了农机资源的优化配置,拉动了农机企业的发展,培育和促进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跨区作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机化》2006,(3):7-7
5月31日阿克苏地区5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开赴喀什地区开展跨区机收作业。为做好跨区作业工作,地、县农机局成立了跨区作业领导小组。一是5月初,地区农机局派专人赴喀什地区考察,落实作业的时间、地点、面积等;二是以联合收割机协会为基础。引导农机手组建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县农机局实行统一管理、调动,配备后勤服务车为机手服务;三是农机部门对280余名联合收割机手进行了培训,同时对机具进行全面检修;四是加大对跨区作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从江两省农机局获悉,通过连续多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江西今年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发展到近6万台。据统计,今年江西省组织的300余台联合收割机到湖北、河南、安徽、山东等省北上收割小麦、两征收割水稻30余万亩,台均创收3.2万元,纯收入逾千万元,跨区作业成为了农机手创收的主渠道: 据悉,江西省农机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继续组织开展农机跨区机收作业,切实打响了“赣机北上(西征)”、引机入赣和用好赣机的跨区作业“三赣”服务品牌,不仅提高了机具使用效率、争抢了农时,而且促进了机手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