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兴紫笋茶香气组成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宜兴古称阳羡 ,其南境分布大小茶场数十家 ,茶叶也是当地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阳羡紫笋茶是众多茶树品种中的一种 ,其叶红中带紫 ,其芽酷似笋尖而得名。阳羡紫笋茶自唐肃宗年间 (公元 75 7~ 76 2 )列为贡茶至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岁月中虽经历了兴旺与衰落 ,但至今紫笋茶因其奇特的叶色和形状而受人关注。阳羡紫笋茶品种在当地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紫笋茶是宜兴地区茶树之独特品种 ,由此茶树鲜叶制成的红茶 ,其茶汤红亮、口感浓厚、茶香独特、回味甘甜、香味持久。但也有人认为 ,紫笋茶并不是茶的良好品种。通过实地考察和一些历…  相似文献   

2.
中国红茶香气构成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先前的论文中,报告了在由阿萨姆栽培种和中国—阿萨姆杂交种制成的红茶的挥发油中,沉香醇和特有(牛龙)牛儿醇的含量存在着典型的差异,并且这些差异与遗传有关。最近云南红茶被作为高香茶引进(日本),它的香气与印度茶相类似,而闻名世界的祁门红茶却具有很浓的玫瑰香。这两种茶的香气差异很大。本文就云南、广西、广东、安徽和福建红茶的香气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香气特点与遗传特性的关系开展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贵州普定朵贝茶感官品质形成的内涵因素,选取10份不同茶园的朵贝茶,开展茶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含量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朵贝茶汤色与其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香气与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咖啡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滋味与水浸出物含量、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和咖啡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感官品质与水浸出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酚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摘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金坝茶场的夏秋茶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制成一级、二级、三级不同等级的红茶,经过专业感官审评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审评茶叶具有汤色红艳尚亮、香气花果香带甜香且高长持久、滋味甜醇的品质特征,可见西秀区夏秋茶适制大宗红茶.  相似文献   

5.
红茶香气形成机制及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气是衡量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因子。我国的红茶虽然在浓、强、鲜度方面略低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的一些优质红茶,但在香气方面却具有自己的特色。如“祁红”、“宁红”茶中的香叶醇(牻牛儿醇)、苯甲醇、苯乙醇等芳香物质含量很高,比印度、斯里兰卡的红茶约高1—2倍,故含有浓烈的“甜香”。为了使“祁红”、“宁红”的香气进一步提高和发挥,本文依据红茶香气的形成机制,就其提高途径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检测桑叶加工成桑叶茶后香气组成,采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取桑叶和桑叶茶中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桑叶加工成桑叶茶后香气成分更为复杂,酮类和酸类成分增多;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桑叶茶香气减弱,香气种类减少.  相似文献   

7.
采用脱脂奶或脱脂奶粉,加入红茶粉进行红茶奶生产实验。根据对茶粉色度、溶解性、香气、滋味、价格等因素进行的性价比分析,选择出最佳红茶粉及添加量;重点研究稳定剂与体系稳定性的关系。在分析与研究现有设备的基础上,确定生产工艺;比较乳化稳定剂稳定效果,确定了复配稳定剂最佳配比.以及工艺参数和产品配方。  相似文献   

8.
不同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的感观品质及营养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加工工艺试制桑叶茶,用常规的感观评审方法评价其品质,并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其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为不同风味的高品质桑叶茶加工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感观品质评审3种加工工艺制成的桑叶茶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绿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甘醇香甜,略带桑叶青涩味;乌龙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爽口醇和,有淡淡的花香;红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甘甜醇厚,有近似香蕉的果香味。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检测结果:3种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的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氨基酸、黄酮类物质含量明显比桑叶固定样中的含量有所上升,而多酚类物质则比桑叶固定样明显减少,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为红茶工艺制成桑叶茶>绿茶工艺制成桑叶茶>乌龙茶工艺制成桑叶茶,且都明显高于桑叶固定样;3种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以及17种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均高于桑叶固定样,并以绿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中含量最高;桑叶茶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高,且乌龙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的苯丙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组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萎凋温度对宁红茶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萎凋是影响红茶风味的关键工艺,其中温度是主要因素.比较了3种不同的萎凋温度(23℃、28℃、33℃)对宁红茶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宁红茶萎凋工艺温度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萎凋温度对干茶外形、汤色及叶底无显著影响,但对香气和滋味影响较大.香气和滋味随着萎凋温度的升高而提升;低温萎凋(23℃)不利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积累,对咖啡碱积累有利.随着萎凋温度的升高,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降低,茶褐素差异不显著.结合感官和理化分析结果,宁红茶萎凋温度应不低于28℃,以28 ~ 33℃为佳.  相似文献   

10.
正据《中国果树》2017年第3期《副梢简化修剪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与香气成分的影响》(作者郑晓翠等)报道,以5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副梢简化修剪技术对其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副梢全部去除、副梢留2片叶绝后摘心、副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