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疯病的重要媒介昆虫——凹缘菱纹叶蝉,在封龙山枣区以成虫在松、柏树上越冬后,于4月中、下旬飞往桑、构树上繁殖一代,5月底第一代成虫飞往枣林,在枣林最多繁殖3代。9月下旬开始,末代成虫飞往松、柏树上越冬。采用手术治疗疯病树和药剂防治媒介昆虫相结合的措施防治枣疯病,3年来效果满意。防治区原有病株21株,挖掉15株重病株,6株轻病株恢复了树势,未增新病株,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为零,控制住了枣疯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苹果白粉病(Podosphaera leucotr-icha(E11.etEv.)Salm.)是一种发生普遍、分布很广的苹果树主要病害。在秦安县苹果园和苗圃幼苗中危害严重。一般10年以上的成龄大树发病株率平均在20%以上,最高为52%;平均单株发病枝梢为25.4%,最高为75%;苗圃地幼苗发病株率平均为22.14%,最高为41.7%。幼苗感病后,全株布满白粉,叶片皱缩卷曲,生长缓慢,轻者  相似文献   

3.
宋玉涛 《绿色科技》2023,(11):208-212+218
为了解北京市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给出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对北京市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共发现了10种病虫害,包括5种病害:松落针病、褐斑病、松针赤枯病、煤污病、松赤落叶病;5种虫害:红脂大小蠹、松大蚜、松梢螟、纵坑切梢小蠹、微红梢斑螟。其中,危害面积最大、危害程度最高的病害为松落针病,危害面积达到了0.89 hm2,感病株率为78.00%,感病指数为39;其次为褐斑病,危害面积为0.69 hm2,感病株率为73.00%,感病指数为35,病情等级均达到了Ⅴ级,危害程度为中等。而发生最为严重的虫害为红脂大小蠹,危害面积为1.32 hm2,有虫株率为93.00%,虫口密度为11头/50 cm枝;其次为松大蚜,危害面积为1.01 hm2,有虫株率为89.00%,虫口密度为9头/50 cm枝,二者病情等级均为Ⅴ级,危害程度为中等。在对大运河森林公园白皮松病虫害调查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几种危害范围较广、程度较强、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近几年,紫纹羽病在山东发生蔓延较快,潍坊市所辖十二个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以诸城、五莲、临朐等地发生较重.危害树种有杨树、柳树、刺槐、椿树、紫穗槐等。经对河滩500亩十七年生的杨树、刺槐混交林的详细调查发现,发生面积190亩,其中轻的70亩,发病率11%,感病指数6.4,严重的120亩,发病率77%,感病指数60。  相似文献   

5.
油松落针病和油松赤枯病,在承德近几年新栽植的松树发生危害普遍,个别路段、公园、社区的油松感病非常严重,经查松树感病率高达65%,平均病株枯死率为16.22%。根据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分析了两种病害诱发因素,并为今后新栽的松树提出预防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栗疫病Endothia parasitica(Murr.)P.J.et H.W.Anders.在我县传播蔓延,部分栗园十分严重。据调查,全县有12017.28万株结果树遭受为害,严重的感病株率达87.6%,病情指数73.25,死树占发病数的3—5%,受害栗树长势衰弱,产量大幅度下降,年减收栗子约10—15万公斤。我们从1983年开始防治试验,筛选出刮皮涂砷平液(40%福美砷50倍液加2%平平加)对病害的抑制率达98.9%。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皖南现有枣林3000多公顷,蜜枣产品享誉国内外,是安徽省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但是,目前枣树病虫危害日趋严重。繁昌县曾因盲蝽危害枣树,一度“花而不实”;歙县金丝琥珀枣因枣疯病毁了很多枣林;宣州市水东枣区自1987年以来红叶螨每两年暴发成灾一次,轻则枣减产60%~70%,重则减产90%以上。另外,枣粘虫、枣尺蠖和枣炭疽病等在皖南枣区危害也很严重。猖獗的病虫害也是造成产枣分大小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据普查,云杉落针病在阿坝林区发生较普遍,危害林木严重,全州发生面积501812亩,其中金川、马尔康、黑水、理县、松潘发生较严重.如金川发生面积6874亩,林木受害株率73%,感病指数为34%;黑水县发生面积4874亩,林水受害林率80—100%,感病指数36—67%.为控制病情的发生发展,给防治提供资料,我们对云杉落针病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正> 落叶松溃疡病是北温带落叶松人工林中广泛分布的一种病害。日本、英国、加拿大、北爱尔兰、新西兰等国均有报道。过去我国未发现过此种病原菌。据报道,本病寄主比较广泛,除危害针叶树外,还能危害阔叶树种。1980-1981年,经初步调查,集中发生于丹东地区的东沟县、凤城县、宽甸县和岫岩县,主要危害日本落叶松。据初步统计,发生面积4万多亩,约占全市落叶松总面积的17%;发病程度不等,轻者病株率仅占0.1%;重者病株率可达66%,平均病株率约为12%。一、病害症状和病原菌鉴定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4月下旬小枝新叶由黄绿色或灰绿色逐渐发展成为褐色或红褐色,状如霜冻,此时顶芽枯死,至5-6月份气温上升,雨后可见自病斑处溢出灰白色卷丝状孢子角(图1)。病斑主要发生在树干中上部  相似文献   

10.
杨树红心病是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几乎所有杨树品种都会遭侵染,成年树病株率达100%,变色比率15.65%~50.70%。从当年生扦插苗到成年树均能发生,红心病主要发生在主干的髓心和木质部。该病的严重程度与栽植的立地条件有关,在低洼湿地栽植的杨树其变色程度严重,且随树龄的增加而加剧,生长速度快的杨树,危害程度大。杨树品种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疆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吉丁类害虫进行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丁类害虫是新疆林业的重要有害生物,该虫在新疆境内不同地点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尤其幼虫对杨柳科树种、蔷薇科树种危害较为严重。目前吉丁类害虫在新疆林区危害发生面积达0.8万 hm2,危害有虫株率达70%~80%。吉丁类害虫发生范围广、扩散蔓延能力较强、易于传播、突发性强、生活隐蔽又复杂、危害重,对新疆的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杨树烂皮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石山林业局杨树烂皮病多年跟踪调查发现,病害的发生与杨树的树种、林龄、环境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不同林龄的杨树感病株率不同,树木越大,感病株率越小,树木越小,感病株率越大,杨树幼林平均感病株率为3.0%,杨树新植林平均感病株率为45.0%;杨树树种不同感病株率也不同,生长速度快的比生长速度慢的感病株率大,在新植林中,大青...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黑龙江省部分林区的红松人工林中出现了一种新病害——红松流脂型溃疡病。该病蔓延较快,危害严重。仅通河林业局浓河经营所的红松林中就约有2000亩严重被害,发病率达62%以上,感病指数为49.4,死亡率在9%左右,给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了解该病的危害情况,我们先  相似文献   

14.
我省毛竹林面积六百多万亩,蓄积量近七万万株。但遭受雪压、风倒现象严重,给毛竹生产带来了很大威胁。对竹林资源利用造成重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年平均损失在一千万株以上。全省典型调查,上饶地区在雪压、冰挂、风倒危害的年份,毛竹受害率平均达18.5%,受害最严重的双圳林场达65%;武夷山垦殖场两坑分场每年损失约10万株。宜春地区一九七二年春被雪压、倒、断、爆裂的毛竹平均达21%,多的42%,轻的  相似文献   

15.
2014年采取问卷和访问调查、踏查、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乌兰察布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结果为:乌兰察布市常发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35 266.84 hm^2左右,其中病害发生3 133.35 hm^2左右,虫害发生22 000.11 hm^2左右,鼠害发生10 133.38 hm^2左右。发生特点:一是食叶类害虫危害严重,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二是蛀干性害虫整体危害稳中微升,发生面积1 266.67 hm^2左右;三是灌木林害虫柠条广肩小蜂、柠条豆象、中华芜菁等,整体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程度较为平缓,发生面积6 400.03 hm^2左右;四是杨树烂皮病发生呈上升趋势,感病株率9.3%,发生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局部偏重,发生面积3 133.35 hm^2左右;五是达乌尔黄鼠、中华鼢鼠发生呈上升态势,部分地区较为严重,发生面积10 133.38 hm^2左右。通过调查分析,为乌兰察布市科学制定防治规划、方案,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理,提供了较为全面、准确、客观的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杉树炭疽病发病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树炭疽病是危害杉树幼林的一种病害。据初步调查,此病在我区发病面积约2万多亩,且多发生在2-8年生的幼林中,杉木受害后轻则影响生长,重则枯死。贵溪县西窑林场1970年营造的3,000多亩幼林,1974年已全部感病;德兴县李宅林场6,000多亩的杉木幼林1974年的感病率由1973年的10%增至30%,  相似文献   

17.
油茶软腐病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茶软腐病又名油茶落叶病、叶枯病。据调查,一般病株率20%,严重的达95%;果发病率30%,严重的达50%,个别单株90%。主要危害油茶、山茶的果实、叶片和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陕西清涧县枣疯病发生特点和危害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把好种苗带菌关、积极预防介体叶蝉传病、稳步地开展枣疯病治疗试验和示范、坚持因地适时清除病株或修除病枝,正确处理好枣果产量与枣疯病防治的关系等具体病害防治措施,以及黄土高原地区枣疯病综合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泡桐腐烂病在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发现,是一种危害泡桐的枝干病害。近年来,危害面积逐步扩大,危害程度日趋严重。1980~1981年,山东省森林病虫普查时,临沂地区尚未发现此病,1987年已遍布全区。据调查,沂水县78万株四旁栽植的泡桐,平均发病率27.0%,感病指数12.7。发病严重的村庄,病株率高达  相似文献   

20.
我省毛竹林面积600多万亩,近7亿株。但遭受雪压、风倒现象严重,给毛竹生产带来了很大威胁,对竹林资源利用造成重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年平均损失在1,000万株以上。全省典型调查,上饶地区在雪压、冰挂、风倒危害的年份,毛竹受害率平均达18.5%,受害最严重的双圳林场达65%;武夷山垦殖场西坑分场每年损失约10万株。宜春地区1972年春被雪压、倒、断、爆裂的毛竹平均达21%,多的42%,轻的也有5.6%,受害严重的宜丰县花桥林场达64.3%,年损失达20余万株。赣州地区毛竹受害的年份平均损失6.5%,较严重的兴国县均福山林场达36.6%;去年全南、定南、龙南等县受雪压达25%。为了防止雪压的危害,宜春地区林科所、丰城“五·七”林场、宜丰花桥、奉新甘坊等林场,从1972年以来先后进行斩梢、钩梢、熏烟、摇梢等试验,初步摸索出适合于我省竹林面积大、劳动力少、山陡、竹子高大等特点的幼竹摇梢防止雪压的方法。现将试验情况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