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机氟化物中毒是指动物连续摄入过量无机氟化物,经消化道在体内长期蓄积引起的全身组织和器官毒性损害的急、慢性中毒的总称。本文着重阐述无机氟化物中毒的病因,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氟对精子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氟是一种全身性毒物,除累及牙齿、骨骼外,还对非骨相的多种组织和器官有损害作用,氟对生殖系统的损伤作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氟对动物精子及人类精子的毒性作用入手,探讨了氟对精子的毒性作用机理,以期人们能更深入地研究氟的生殖毒性机理。  相似文献   

3.
氟化物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的排放量虽然没有二氧化硫那么多,但由于对植物的毒性要比二氧化硫大20—300倍,再加氟化物被植物吸收后能在体内转移和积累,并可通过食物链而进入人和动物体中,以致能引起人群和动物的氟中毒,所以它早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如据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估计,该国每年排放到大气中去的二氧化硫达3500万吨,而氟化物仅约12  相似文献   

4.
夏季炎热潮湿.黄曲霉素很容易在谷物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饲喂发霉的饲料,常常引起黄曲霉素中毒。黄曲霉菌能产生毒素现已知有8种,其中以B1毒素的毒力最强,对人畜及家禽均育剧烈的毒性,主要是损害动物的肝脏并有致癌作用。在家禽中以雏鸡的敏感性最高,中毒后可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5.
家禽氟中毒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氟已被证实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的氟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参与骨骼代谢、防龋齿、影响动物造血功能及神经兴奋性和传导的作用,但过量摄入会引起畜禽中毒。近年来,家禽氟中毒呈上升趋势。本文就家禽氟中毒的原因、机理、症状、病理变化及如何防治  相似文献   

6.
氟中毒和甲状腺肿是世界范围内的两种严重的地方性疾病。研究表明,人和动物甲状腺肿大的发生与氟中毒有显著的相关性。氟化物是诱发甲状腺肿大的因素之一,在世界上某些地区这两种疾病经常重叠发生。本文综述了环境中氟过量与甲状腺肿的关系以及甲状腺肿发生的机理研究进展,以期为氟化物的毒理学,甲状腺肿的病因学以及甲状腺肿的防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氟中毒和甲状腺肿是世界范围内的两种严重的地方性疾病。研究表明,人和动物甲状腺肿大的发生与氟中毒有显著的相关性。氟化物是诱发甲状腺肿大的因素之一,在世界上某些地区这两种疾病经常重叠发生。本文综述了环境中氟过量与甲状腺肿的关系以及甲状腺肿发生的机理研究进展,以期为氟化物的毒理学,甲状腺肿的病因学以及甲状腺肿的防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激综合症是动物遭受各种不良因素或应激原的刺激时,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降低,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引起死亡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常见于家禽、猪和牛。动物生命机体通过极复杂的神经体液机制,保持体内生理生化反应的协调和平衡或内在环境的稳定,而动物生存的环境无时不对机体产生影响。这些反应即称之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蛋氨酸毒性及其中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蛋氨酸(Met)是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它在机体内直接或间接参与甲基化过程、体蛋白合成、谷胱甘肽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周顺伍,1999)。目前研究表明,蛋氨酸是一种毒性非常强的氨基酸。在饲料中超量添加不仅不会增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反而危害动物的健康状况,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引起动物死亡。本文旨在通过阐述蛋氨酸超量添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危害及其中毒机制为动物蛋氨酸营养研究及合理利用蛋氨酸饲料添加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蛋氨酸中毒的临床症状及其病理变化饲料中适量添加蛋氨酸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的…  相似文献   

10.
灭鼠药一般对人、畜都有较大的毒性。灭鼠药中毒主要是因灭鼠时,动物误食灭鼠毒饵或被毒鼠药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以及因吞食被灭鼠药毒死的老鼠或家禽尸体而发生的中毒性疾病。鼠类的危害很大,不仅损害饲料,而且还传播传染病,因此灭鼠也是规模化猪场的重点课题。灭鼠药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湖北地区部分磷肥厂、铝厂、氟化物制品厂等含氟废水、废气对畜牧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对家畜健康的危害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氟污染对家畜引起的中毒危害多见于耕牛,主要临床表现为氟斑牙(患病率60%以上)及氟骨症(患病率约10~30%),并呈现被毛粗乱、消瘦、使役能力下降等。氟污染区耕牛的尿氟及骨氟含量显著增高。血清及被毛中氟含量比非污染区有所增高。尿中羟脯氨酸含量(8岁以上水牛)亦显著高于非污染区。文中还提出了防止工业氟污染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韩博  史言 《饲料博览》1999,11(1):19-20
氟以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空气、水和饲料中。氟既是生物必需元素,又是引起动物中毒的元素,氟对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资料表明,氟对机体的作用是广泛的,非特异性的,氟中毒是一种多器官受损害的疾病。以往对氟中毒的研究多集中在...  相似文献   

13.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病是家禽的一种以肝的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中毒病。临床可见病禽食欲逐渐丧失,精神萎顿,衰弱无力,步态不稳,腹泻。剖检可见肝脏颜色变淡变黄,有出血和坏死;肾脏充血,肿胀。有些鸡的肾脏有时出现一个致密的尿酸盐沉积的网状结构,由于肌细胞大面积坏死,骨骼肌出现白色斑点或条纹。家禽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常招致死亡;长期食入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会诱发肝癌;慢性中毒时,生长发育迟缓,生产率下降,并降低其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牡丹牡叶尖枯病的症状和发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牡丹叶尖枯病的症状特点和田间扩展方式,以及对大气和牡丹叶片中氟浓度的测定,结果让实牡丹叶尖枯病是由大气氟污染引起的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污染区的牡丹在生长季节叶片不断地吸收氟化物,当叶片中氟浓度超过了其能够耐受的限度时,即表现枯死症状。由于氟化物在叶片中会随着蒸腾流向叶尖,而使叶尖的氟浓度较度,故枯死症状先在叶尖出现。  相似文献   

15.
牡丹叶尖枯病的症状和发生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牡丹叶尖枯病的症状特点和田间扩展方式,以及对大气和牡丹叶片中氟浓度的测定,结果证实牡丹叶尖枯病是由大气氟污染引起的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污染区的牡丹在生长季节叶片不断地吸收氟化物,当叶片中氟浓度超过了其能够耐受的限度时,即表现枯死症状。由于氟化物在叶片中会随着蒸腾流向叶尖,而使叶尖的氟浓度较高,故枯死症状先在叶尖出现。  相似文献   

16.
氟是机体中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在自然氟区和工业氟污染区可引起家禽慢性氟中毒。因此,氟中毒在临诊上多见于家禽,家禽一般比较少见。随着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磷酸氢钙作为磷的给源,用量日趋增大,磷酸氢钙的需求量远远不能满足。一些含氟高的劣质磷酸氢钙流入市场,致使家禽发生氟中毒,给饲料厂家和养禽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摄入过量氟化物对动物的损害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对骨骼的损害最为突出。通过对Merkley等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可知:摄入高剂量的氟化物能够导致动物骨骼强度显著降低,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敏感;在鸡饮水中加氟化物以预防骨骼脆弱的措施是值得怀疑的,甚至是不妥当的;氟化物进入动物机体改变了骨骼中无机盐的成分,降低了胶原蛋白的含量以及引起骨组织结构变化,这可能是氟化物引起动物骨骼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氟对茶树生理的影响及茶树耐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具有聚氟特性,是植物界氟含量最高的几种植物之一。本文主要从茶树富氟特点和分布规律、茶树氟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茶树耐氟的5种可能机制,即茶树对氟的吸收模式与有效转移、茶树次生代谢对降低氟毒害的作用、茶树保护性酶和非酶抗氧化剂对氟毒害的防御、茶树体内氟化物的存在形式对氟毒害的缓解、茶树细胞壁对氟的固定与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谈畜禽黄曲霉素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素是黄曲霉素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对畜禽有剧烈毒性,损害动物肝脏并致癌。夏季气温较高,湿度大,谷物堆积会为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提供良好的条件。1病因畜禽采食大量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和农副产品造成黄曲霉素中毒,家禽对黄曲霉素的敏感性最高,特别是幼禽。2临床症状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的不同导致不同禽类中毒后临床  相似文献   

20.
家禽寄生虫病是一种家禽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虽然致死率不高,但却可作为中间传播媒介向家禽传播多种传染病。一旦家禽感染寄生虫病,会出现生长发育不佳、继发感染较多、免疫力大幅度下降等问题;若家禽成批量发病,其排泄物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部分寄生虫病还会在动物和人群中传染。由于家禽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广泛、传染源多元化,导致很难有效防控,严重影响到养殖户的养殖效益。本文就家禽寄生虫的防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