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引种山羊经长途运输到达新区,由于气候和环境等发生变化,山羊因不适应新环境常引起应激反应。 1992年以来,对引种的山羊1342只的观察及治疗结果;一般在引种到达新环境后的第1、2周是应激反应高峰期。半年后,山羊才基本适应新环境进入稳定生长状态。据贵州省畜牧兽医科研所材料,在应激反应过  相似文献   

2.
<正>我县在实施草地畜牧业种草养羊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中,先后从山东引进山羊12300只。这些种羊经过长途运输到达我县后,由于气侯和环境等发生变化,因不适应新环境常引起应激反应。在到达新  相似文献   

3.
由于长途运输、气候和环境等发生变化,引入牛常发生应激反应。2005年以来,据笔者对引入本乡的238头后备杂交母牛(小母牛)的调查,一般在引入后一两周是应激反应高峰期,死亡率在5%,半年后引进牛才基本适应新环境进入稳定生长状态。因此,掌握引进牛的饲养管理规律,防止应激反应,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肉牛长途运输过程中如何减少应激,包括采购地调查、肉牛选择、运输季节及车辆的选择、饮水及饲料的准备、运输途中的饲养、目的地的准备等,旨在促进引进肉牛尽快适应新环境,减少应激反应,进入稳定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5.
黄牛犊副伤寒的诊治王廷璞薛掌林(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平凉744000)1995年春夏之交,陇东某地肉牛畜牧场新运进的200头小黄牛暴发本病,死亡28头。报告于下。发病诱因由于长途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管理不当,拥挤、疲劳和饥饿,引进后,未实行隔离检疫,...  相似文献   

6.
界首牲畜交易市场是全国四大市场之一,每天部要检疫大批黄牛。这些黄牛分别来自邻县和外省,有的经长途运输到达市场,对这些黄牛某些生理常数的正常判定,造成一定困难。为了加强市场检疫,正确地判定长途运输后黄牛的健康状况,我们对经长途运输后的黄牛作了八项生理常数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宋某从邻县引进杂交羊70只,运回后即按常规饲养,未见异常。第3日清晨饲养员发现突然死亡2只羊,并有12余只羊精神不振,不肯吃草,伴有咳嗽等症状,以为是长途运输应激及不能适应新环境等原因所致,自行用头孢类药物治疗多日无效,遂来求诊。  相似文献   

8.
<正>竹鼠腹泻是指便出的粪便不是颗粒状,而是呈糊状,严重的呈水样。1病因竹鼠产生腹泻的原因主要有食物不洁,还有长途运输而引起应激反应。另外,环境冷,保温效果差,而出现感冒等。2症状稀样粪便不能成粒状,有异味,病情严重后有消瘦表现。3典型病例2012年11月甘溪乡坪望村从广西引进300只种竹鼠,由于当时气温低,加上长途运输,以及农户建圈不规范,保温性能差,所以运到目的地后,又没  相似文献   

9.
南方由于城市发展,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牛肉的消费快速增加,大大地促进了南方养牛业的发展。养牛户为了尽快地上规模,到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地大量购买犊牛和架子牛进行舍饲集中育肥。但外调牛要30~58h运输时间,结果到达后15d内牛群出现较大规模的发病和应激反应,发病率在30%~100%,死亡率在10%~30%。这是由于南方北方其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变化影响以及饲养方式不同,加之长途运输会对牛只产生很大的应激反应结果。通过对4例引进外来牛案例进行分析,对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进行研究,提出调运牛过程中注意事项,减少调运发病应激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为广大的养牛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途运输生猪应激综合征导致突毙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牧良 《畜牧与兽医》1992,24(3):123-123
<正> 猪、牛、羊、马、禽等动物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应激反应显得强烈且持久,而且死亡率较高,人们在诊断过程中易与急性传染病或中毒病相混淆。为针对原因,制定适宜的防制措施,将我省部分县肉食水产公司1989年以来,长途运输生猪来我厂引起突然死亡的几起实况调查分析如下。 1 病史及临床症状邵东县、邵阳县下属肉食站1989年7月21日开始向我厂用汽车运输生猪。每天上午8至9点钟起运,下午5点钟左右到达我厂。途中经过9个小时左右,不喂食,不饮水。从1989年7月21日到1990年6月30日  相似文献   

11.
新引进羊只在经过一个长途运输的过程,特别是经过风吹日晒,饥饿口渴及长时间颠簸疲劳后抵抗力下降,加之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水源及牧草等原因,羊只很易发病,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2.
问答     
《甘肃畜牧兽医》2016,(7):116-120
正问:长途运输动物到达新环境后如何合理饮水?答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通过长途运输的方式实现优良畜禽品种的互相交流、异地培育、异地改良、畜禽异地饲养与肥育已经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一种常见方式。它既可以节约时间和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畜禽的损失和人们的劳动强度,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经过长途运输的动物到达新的环境(目的地)后最初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如果饲养管理科学得当,就能保证动物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饲养方式,新的饲草料变  相似文献   

13.
新引进羊只由于经过一个长途运输的过程,特别是经过风吹日晒,饥饿口渴及长时间颠簸疲劳后抵搞力下降,加之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水源及牧草等原因,羊只很易发病,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所辖区有一养鸽户从外地新引进300只鸽,回来后,大部分鸽采食量下降,不愿运动,个别的下伏,呼吸困难,有个别死亡现象,来我处诊断,初步确诊为热应激病,现将诊治情况和体会如下:1发病原因本病是由于天气炎热,管理上没有随季节变热而及时改善鸽舍通风条件:大量饲养,鸽密度太大,或在大暑天时高密度的长途运输;起运前鸽群得不到充分的饮水;运输过程中没有注意通风等原因引起的。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商品畜禽经收购集中,并经长途运输到达屠宰加工部门时,往往引起畜体掉膘、抗病力减弱甚至死亡。这些不良后果与屠畜的应激反应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对屠畜的运输性应激反应和运输性应激病研究较多,本文仅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我县养羊户(场)不断增加,养羊积极性较高,使得活羊的流通量较为频繁。然而,羊只在长途运输中因受外界各种因素刺激,导致其自身机体功能失调,继而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主要应激症状包括口疮、流眼泪、咳嗽、感冒及腹泻等。本文分析了羊的运输应激反应原因,进而提出了预防对策。1羊运输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鉴于各地气候、饲喂模式和流行病原不同,以及羊只的个体差异,一旦更换环境,羊只为适应这些变化,出现一系列  相似文献   

17.
1 发病概况 2007年12月上旬,本县米桥乡养殖户从江苏省徐州市购回211头、80日龄、体重约30 kg的保育猪.到达后,放入各自的猪舍与原存栏猪混养.第2天补栏猪均不采食,大量饮水,畜主认为是长途运输引起的应激反应,未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为了对牛群结构进行调整,多年来逐步从外地引进一些黄牛。但新引进的黄牛因发生巴贝斯焦虫病而损失很大。为此,畜牧工作者对该病的感染期和预防办法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借鉴。1发病原因蜱是传播该病的中间媒介。我们对不同地区30头黄牛进行了观察,1月和2月在少数黄牛中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省养兔业逐渐发展,而引种是家兔繁育和饲养中的重要环节。1998年入秋以来,某场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引进5000多只兔,由于管理不当,经过4日长途运输到达后,少数兔出现不食、进行性消瘦、腹泻,孕兔流产等症状,在途中和到达后的15日内陆续死亡,死亡率达10%左右,损失较大。因此,加强长途运输管理,做好兔的引种工作,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1 引种前的准备11 首先根据饲养目的和市场需要来选择品种,是饲养毛用兔、皮用兔、肉用兔,还是皮肉兼用兔。引种以春、秋季节为好,气温在15~25℃之间,利于兔的运输。12 对引种场的饲养规模、品…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5月22日~2016年9月,笔者对云南省永善县团结乡双河村、溪洛渡镇新村、溪洛渡镇明子村共335头长途运输应激综合征牛用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中药配方拌料添加饲喂治疗25 d,均康复,现介绍如下,供验证。1病因主要是长途运输途中牛得不到相应的饮水、草料补给及休息,饥渴、挤压、惊吓、颠簸及环境改变等应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及一系列应激反应,牛被运到养殖场后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