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pH和氨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奶牛,试验分4个阶段,每阶段分别饲喂日粮Ⅰ(基础日粮 保护性蛋氨酸Ⅰ 30g/d)、日粮Ⅱ(基础日粮 保护性蛋氨酸Ⅱ30 g/d)、日粮Ⅲ(基础日粮 保护性蛋氨酸Ⅲ 30 g/d)和日粮Ⅳ(基础日粮),研究棕榈油脂肪粉包被蛋氨酸对瘤胃液pH和氨态氮(NH3-N)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蛋氨酸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对NH3-N浓度有降低趋势,但添加RPMet-Ⅰ影响不显著,添加RPMet-Ⅱ和RPMet-Ⅲ大部分时间点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奶牛,试验分4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饲喂日粮I[基础日粮+保护性赖氨酸Ⅰ30g(/头·d)]、日粮Ⅱ[基础日粮+保护性赖氨酸Ⅱ30g/(头·d)]、日粮Ⅲ[基础日粮+保护性赖氨酸Ⅲ30g(/头·d)]和日粮Ⅳ(基础日粮),研究脂肪包被赖氨酸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赖氨酸对瘤胃pH值和NH3-N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奶牛,试验分4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饲喂日粮Ⅰ(基础日粮+保护性蛋氨酸Ⅰ30g/d)、日粮Ⅱ(基础日粮+保护性蛋氨酸Ⅱ30g/d)、日粮Ⅲ(基础日粮+保护性蛋氨酸Ⅲ30g/d)和日粮Ⅳ(基础日粮),研究棕榈油脂肪粉包被的蛋氨酸对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和菌体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挥发性脂肪酸有提高乙酸和丙酸浓度,降低丁酸浓度的趋势,但影响不显著(P>0.05);对菌体蛋白浓度略有提高,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牛,分4个阶段,分别饲喂日粮Ⅰ(基础日粮+保护性赖氨酸Ⅰ30g/d)、日粮Ⅱ(基础日粮+保护性赖氨酸Ⅱ30g/d)、日粮Ⅲ(基础日粮+保护性赖氨酸Ⅲ30g/d)和日粮Ⅳ(基础日粮),研究以不同比例棕榈油脂肪粉包被的赖氨酸对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和菌体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瘤胃保护性赖氨酸对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和菌体蛋白均无明显影响(P>0.05)。瘤胃保护性氨基酸没有改变瘤胃内环境,不影响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和菌体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不同过瘤胃保护性蛋氨酸过瘤胃效果的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瘤胃尼龙袋法和运动尼龙袋法对棕榈油脂肪粉包被蛋氨酸的过瘤胃效果进行测定.根据椋榈油脂肪粉的添加比例不同分为保护性蛋氨酸Ⅰ(RPMet-Ⅰ)、保护性蛋氨酸Ⅱ(RPMet-Ⅱ)、保护性蛋氨酸Ⅲ(RPMet-Ⅲ)和保护性蛋氨酸Ⅳ(RPMet-Ⅳ).结果表明,棕榈油脂肪粉包被的蛋氨酸瘤胃降解率极显著降低,RPMet-Ⅳ的瘤胃降解率最低,RPMet-Ⅰ的瘤胃降解率最高;小肠释放率RPMet-Ⅰ最高,RPMet-Ⅳ最低;其中RPMet-Ⅰ、RPMet-Ⅱ和RPMet-Ⅲ小肠释放率优于RPMet-Ⅳ.综合考虑瘤胃降解率和小肠释放率RPMet-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铜对奶牛瘤胃内环境及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 mg/kg、18 mg/kg、27 mg/kg DM的蛋氨酸铜,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动物为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平均体重500 kg,均处于干奶期,试验基础日粮由混合精料、羊草和玉米全株青贮组成,精粗比为30∶70。[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蛋氨酸铜有提高瘤胃pH值、NH3-N的趋势;但对各时间点的瘤胃液pH值、NH3-N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27 mg/kg DM的蛋氨酸铜显著提高了日粮各个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论]添加蛋氨酸铜不影响奶牛瘤胃的内环境,添加27 mg/kgDM的蛋氨酸铜可以提高日粮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7.
选用4头平均体重35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黄牛(4岁)作为试验动物,对瘤胃发酵特性及降解率进行了研究。试验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80 g/d),试验Ⅱ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160 g/d)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240 g/d)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瘤胃液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P0.05);瘤胃氨态氮浓度(NH_3-N)试验Ⅱ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饲喂1 h至9 h时,试验Ⅲ组瘤胃纤毛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P0.05);干物质(DM)在24 h和48 h时,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Ⅲ组(P0.05);有机物质(OM)在48 h时,试验Ⅱ组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提示:延胡索酸在延边黄牛日粮中的最佳添加水平为160g/d。  相似文献   

8.
选用4头平均体重420kg,年龄2.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西门塔尔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研究1.3倍维持水平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0、0.45、0.9和1.8g/天)的氯化镧对瘤胃pH、NH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9g/天氯化镧后显著降低瘤胃pH和NH3-N浓度(P<0.05)。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用56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其中母犊6头、公犊8头)。试验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3g/(头·d)的酵母多糖,试验期60d,分别在20和60日龄时每组各屠宰4头犊牛,采集瘤胃液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pH、氨态氮(NH3-N)及微生物蛋白(MCP)产量。结果表明:(1)在整个生长期内,各处理组犊牛瘤胃液pH及丁酸浓度、乙酸/丙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2)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6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各组之间丙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Ⅳ组TVFA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中试验Ⅲ组最高;(3)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NH3-N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0日龄时各组之间NH3-N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在犊牛日粮中添加2g/(头·d)的酵母多糖降低了瘤胃液NH3-N浓度,提高了MCP产量及TVFA浓度,增强了瘤胃内氨和蛋白质的利用,有利于犊牛瘤胃发酵状态的稳定。本试验条件下酵母多糖在0~60日龄犊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g/(头·d)。  相似文献   

10.
研究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泌乳日龄为21~91d的荷斯坦奶牛,以玉米青贮料为基础配制全混合日粮,基础日粮中蛋氨酸含量为42g/a。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分为4个日粮处理组:对照组;添加20g/d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组;添加45g/d瘤胃保护性甜菜碱组和添加40g/d瘤胃保护性胆碱组。同时在所有处理组中添加一定量脂肪酸钙盐以确保各处理组含有相同的脂肪含量。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对初产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经产奶牛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体重和体况评分也没有受到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甜菜碱和胆碱的影响。瘤胃保护性胆碱组经产奶牛的产奶量高于其它处理组,乳蛋白含量高于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组,但与对照组和瘤胃保护性甜菜碱组相比没有区别。因此,在缺乏蛋氨酸的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甜菜碱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11.
选择安装有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5只,采用5×5拉丁方设计,研究在相同基础日粮条件下添加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对小尾寒羊氮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添加水平分别为0%(Ⅰ组)、0.243%(Ⅱ组)、0.485%(Ⅲ组)、0.728%(Ⅳ组)、0.971%(Ⅴ组).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能降低尿氮排出量、尿中尿素氮含量及尿中尿素氮占进食氮比,提高了氮沉积、日增重和氮的生物学价值,尤其是处理Ⅲ组的氮沉积和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本试验条件下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的最适添加量为0.485%.  相似文献   

12.
苹果酸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学东  唐海翠  庄苏  王恬  刘强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11):1236-1240
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苹果酸(0、5、10和15g/d)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苹果酸显著提高了瘤胃pH和丙酸比例(P<0.05),并显著降低了NH3-N、乳酸浓度和乙丙比(A/P)(P<0.05)。添加苹果酸后8 h时,5 g/d和10 g/d处理组的乳酸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1%(P<0.05)和29%(P<0.05);添加苹果酸后2 h时,10 g/d和15 g/d处理组的NH3-N浓度均比对照组降低了30%(P<0.05)。10 g/d和15 g/d处理组乙丙比日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2%(P<0.05)和22%(P<0.01);但各处理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TVFA)未见明显变化。结果提示,日粮添加苹果酸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类型,明显提高丙酸比例,促进乳酸和NH3-N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取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雄性东北细毛羊,体重35 kg左右。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各添加500、750、1000 mg/kg精料的三聚氰胺。试验分4期,每期7 d预试期,2 d采样期,中间过渡期为7 d。在采样期,收集晨饲后0、2、4、6、8 h的瘤胃液,测定瘤胃液的pH、NH3-N、VFA。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之间的pH、NH3-N、VFA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500、750、1000 mg/kg精料的三聚氰胺对瘤胃发酵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将体况良好、年龄体重相近的20只滩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独笼饲养。5组试验羊的日粮精粗比为3.7,其中粗饲料按纤维素酶处理法处理后的荞麦秸秆40:玉米青贮60组合进行配制饲养。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5、3、4.5、6 g/d过瘤胃蛋氨酸。结果表明,添加4.5 g/d过瘤胃蛋氨酸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高,且对试验羊的氮利用率与试验Ⅰ组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试验Ⅳ组(4.5 g/d)氮利用率最高。说明添加4.5 g/d过瘤胃蛋氨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选择安装有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5只,采用5×5拉丁方设计,研究在相同基础日粮条件下添加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对小尾寒羊氮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添加水平分别为0%(Ⅰ组)、0.243%(Ⅱ组)、0.485%(Ⅲ组)、0.728%(Ⅳ组)、0.971%(Ⅴ组)。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能降低尿氮排出量、尿中尿素氮含量及尿中尿素氮占进食氮比, 提高了氮沉积、日增重和氮的生物学价值,尤其是处理Ⅲ组的氮沉积和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本试验条件下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的最适添加量为 0.485%。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延胡索酸添加量对延边黄牛瘤胃内环境及消化率的影响。选用体质量(430+11.6)kg安装瘤胃瘘管的4头延边母黄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整个试验分4期,每期15 d。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80、160和240 g/d的延胡索酸。结果表明:前3个处理组间的瘤胃pH无显著差别,240 g/d添加组瘤胃pH与其他组相比显著降低;添加延胡索酸趋于降低瘤胃NH3-N水平,有提高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和丙酸含量的趋势,但只显著提高采食后1 h的TVFA和乙酸含量,延胡索酸促进饲粮养分的消化。研究表明:延胡索酸可以改善瘤胃发酵水平,提高饲粮表观消化率,添加量以160 g/d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采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萨能母山羊为试验动物.试验分为4期,每期6d。每期为一个处理。对照组:基础日粮;处理Ⅰ:基础日粮+15g蛋氨酸;处理Ⅱ: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15g拉沙里菌素;处理Ⅱ: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20g拉沙里菌素。每期的最后一天为血样的采样日,采样日的采样时间点为3个,即当日早晨饲喂前(0h)、饲喂后2h和5h。血样经处理后.测定样本中血浆游离蛋氨酸(PFM)的含量和有关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在0h处理Ⅲ的谷氨酸脱氢酶(GLDH)、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GOT)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ⅡGOT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Ⅰ(P〈0.01);在2h处理ⅡGGT活性显著低于处理Ⅱ(P<0.05),极显著低于处理Ⅰ(P〈0.01),处理ⅢGPT活性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Ⅰ(P<0.01);在5h处理IGGT活性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处理ⅢGP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Ⅰ的PFM水平在0、2、5h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Ⅱ和处理Ⅱ(P〈0.01);不同处理内,处理Ⅰ的0hGGT活性显著低于2、5h(P〈0.05)。5h的PFM水平显著高于0、2h(P〈0.05),处理Ⅲ的5hGGT活性低于0h(P〈0.05)。  相似文献   

18.
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奶牛,在晨饲前2h采瘤胃液,用于体外批次培养。试验Ⅰ组、Ⅱ组、Ⅲ组日粮中分别添加脂肪包被蛋氨酸和赖氨酸、脂肪包被的小肽、用甲醛处理的蛋氨酸和赖氨酸。试验结果表明,各时间点的体外产气量没有显著差异,各试验组产气量均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6h时间点和试验Ⅱ组24h时间点培养液中瘤胃细菌氮产量显著提高(P〈0.01),6h、12h时间点NH3-N产量高于对照组,24h时表现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王聪  黄应祥  刘强  王浩  霍文婕 《饲料工业》2006,27(19):22-24
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西门塔尔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戊酸[0、0.02、0.04和0.06g(/kg体重)]对瘤胃pH值、NH3-N和VFA的影响。结果表明:戊酸对瘤胃pH值无显著影响(P>0.05),0.06g(/kg体重)组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0.02g(/kg体重)组显著增加了瘤胃乙酸、丁酸、乙酸与丙酸比值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P<0.05)。日粮中戊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02~0.04g(/kg体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保护方式的过瘤胃蛋氨酸对奶山羊产奶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取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45只平均体重为(52.6±4.9)kg、胎次相近、泌乳日龄[(120±10)d]相近的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粮为不添加过瘤胃蛋氨酸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4.5 g/d过瘤胃蛋氨酸A(物理包被),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4.5 g/d过瘤胃蛋氨酸B(化学保护)。总试验期为39 d,其中预试期9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奶料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产奶收益和毛收益均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羊乳的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75%和13.18%,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羊乳的乳蛋白率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不同保护方式(物理包被和化学保护)的过瘤胃蛋氨酸均能提高奶山羊经济效益,且添加物理包被的过瘤胃蛋氨酸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添加化学保护的过瘤胃蛋氨酸可以提升羊乳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