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死鱼了没有?”近来,在珠海平沙罗非鱼养殖基地里,这句话几乎成为了养殖户一大早见面的问候语。自从3月下旬投苗以来,一种不明病害袭击了平沙万亩罗非鱼基地。据珠海市富民罗非鱼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罗非办主任廖春华介绍,超过60%的养殖水面发病,大量罗非鱼苗死亡养殖户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2.
企业     
《海洋与渔业》2010,(4):3-4
广东罗非鱼苗首次出口“广特超”“游”向马来西亚 4月22日,“广特超”罗非鱼苗出口马来西亚首发仪式在位于广东番禺东涌镇的广东省淡水名优鱼类种苗繁育中心举行。番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刘权叨向该中心颁发了出口鱼苗《动物健康证书》。  相似文献   

3.
肇庆新圩的养殖户严见芬女士家有15亩的鱼塘,今年新放养罗非鱼苗1000尾/亩,草鱼苗200尾/亩,大头鱼(鳙)苗50尾/亩,塘中还有去年和前年留塘的草鱼和大头鱼,规格从2两、1斤到5斤不等。七月中下旬以来,草鱼每日死亡十来尾、罗非鱼和大头鱼也有死亡。草鱼死亡比较多,而且各种规格的均有死亡。养殖的草鱼是打过疫苗的,发病的...  相似文献   

4.
广东茂名"金三角"是全球最大罗非鱼产业基地,养殖罗非鱼面积达21.2万亩,一般亩产1200~1500千克,产值10000~12000元,利润在4000元左右。为进一步提高罗非鱼的养殖效益,通过实施室内控温培育、提前放苗、轮捕套放、反季节销售等综合措施,可以使罗非鱼的养殖产量增加,销售季节加长,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国内罗非鱼消费主要以鲜活为主,酒店、饭店、鱼菜市场则更青睐于较大规格罗非鱼(2000g以上)。为此,我中心通过近两年在山塘网箱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形成一套成熟的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即"广特超"罗非鱼大规格网箱养殖技术。池塘条件试验场址为番禺万利水产养殖场,养殖面积120亩,水深100米。池塘要求交通便利,避风向阳,水流平稳,水面开阔,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6.
湛江市遂溪县岭北镇一养殖户永宏,拥有精养鱼塘56亩,共投放吉奥罗非鱼苗13万尾。今年6月22日开始投料,鱼均重75g,10月6日出塘。养殖期间共用料72t,共售出罗非鱼69.5t,全程料比1.19,利润317,530元。  相似文献   

7.
<正>启东位于黄海之滨,属于盐碱地区,池塘养殖发展迅速,淡水养殖池水盐度均在2左右,很适宜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养殖。从2003年开始,我们在本市江源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进行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技术探讨,试养面积200亩,经过10年的试养,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亩产对虾400~500千克、罗非鱼500~750千克,亩利润达到8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与放苗准备  相似文献   

8.
一条鱼:长寿罗非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片水域,养一池鱼。在罗非鱼之乡——高要白土镇,这里养殖的罗非鱼闻名遐迩,其中“长寿罗非鱼”更是名声鹊起,成功从宋隆河游向五湖四海。近日,一条从高要白土镇游出来的“长寿罗非鱼”在番禺五湖四海国际水产批发市场现身,吸引了不少眼球。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海南省海口市郊的二阶段养殖试验,对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饲料将红罗非鱼从鱼苗养殖至商品规格的生长表现进行了评价。在试验的第一阶段,红罗非鱼鱼苗分别放养在1口2.0亩(0.13公顷)和2口2.5亩(0.17公顷)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红罗非鱼4000尾/亩,并搭配放养白鲢鱼苗1000尾/亩(即红罗非鱼鱼苗60000尾/公顷和鲢鱼苗15000尾/公顷)。经62天饲养,红罗非鱼鱼苗从平均1.0g/尾长至51.3g/尾。平均饲料转化率为0.97:1。当罗非鱼长至50g以后进行重新放养,放养密度调整为红罗非鱼800尾/亩,鲢鱼200尾/亩(红罗非鱼12000尾/公顷和鲢鱼3000尾/公顷)。在110天的养殖期内,罗非鱼从50g长至平均573g,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16:1。从1g的鱼苗至573g的商品规格,整个养殖期为172天。在整个养殖周期里,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豆粕饲料和80:20池塘养殖模式,红罗非鱼表现出了优异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并在单个生产季节的有限时间里就从鱼苗养殖达到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10.
<正> 罗非鱼繁殖能力强,虽然对它的育苗有利无害.但到收获时参杂很多小罗非鱼,直接影响经济效益。1992年我县利用外资搞渔业开发,在乐亭县翔云岛用鲈鱼与罗非鱼混养,有效地抑制了罗非鱼的繁殖,保障了罗非鱼成鱼的生长.改变了过去用注射激素或革胡子鲶与罗非鱼混养来制约其过剩繁殖的方式.取得了50亩水面利税79913元、亩效益1598.26元的成绩.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进行大面积罗非鱼的养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 根据水温确定罗非鱼的放苗时间乐亭县地处沿海.一般在6月初水温才能达到罗非鱼的最低生长温度(13C).因此.放苗的最佳时间应在6月  相似文献   

11.
大规格罗非鱼安全高效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池塘条件和养殖方法基本相同的六口面积共39亩的鱼塘开展大规格罗非鱼养殖试验,获得平均亩产1785千克,亩净产1542千克,亩利润4027.30元的高产、高效效果;比较5个不同放养密度梯度试验结果表明,以1100-1300尾/亩的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和综合效益较好.因此建议在水深1.6-1.8米的池塘养殖大规格罗非鱼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100-1300尾/亩;本试验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养殖模式、微生态水质调控、鱼病预防控制等罗非鱼安全高效养殖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河北水产学校、沧州地区渔业研究所和中捷友谊农场协作,1985年在渤海湾西岸进行以养殖尼罗罗非鱼为主的联片坑塘大面积高产试验获得成功。452.1亩水面,5月放苗,10月起  相似文献   

13.
<正>李家文是广东省吴川市兰石镇的罗非鱼养殖户,他从事罗非鱼种苗生产和成鱼养殖已有20多年。尽管历经过洪涝、寒冻等灾害几乎破产,李家文对罗非鱼杂交选育和养殖技术的研究仍是不离不弃。他经营的水面有206亩,其中养殖成鱼用了120亩,种苗生产占去86亩。这两年,李家文凭借自产的优质罗非鱼种苗(暂定名"金山罗非鱼")和高超的养殖技术,创造了罗非鱼养殖亩产超万斤的奇迹,大大地挖掘出了罗非鱼的养殖潜力。  相似文献   

14.
<正>陈文朗是广东高州乃至整个茂名地区养殖罗非鱼面积最大的农户。现有养殖基地10个,分布在高州的石鼓镇、沙田镇和镇江镇以及湛江雷州等地,面积合计达12000亩。陈文朗执掌的高州市朗业畜牧渔业科技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业公司),目前年产商品鱼1800万斤,年购销成品鱼2400万斤。朗业公司旗下的海南临高种苗场年繁育超雄罗非鱼苗1亿尾。公司最近又在高州石鼓镇建成一个罗非鱼苗人工孵化基地,2014年开春将正式投产,年产量预计超过1亿尾。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广东沿海养殖区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得到推广,养殖面积显著扩大。广东阳江某传统养殖区域盐度为6左右,罗非鱼感染吸虫和纤毛虫引起大量死亡,具体情况如下。一、发病池塘的基本情况2016年5月广东阳江多年养殖区域池塘,为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罗非鱼为吉富品系,体长3~5厘米,虾放苗15天。池塘为土塘,16亩,1.5米水深,水色为绿色,水质清爽,表面无油膜,  相似文献   

16.
雄性化奥尼罗非鱼海水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一代奥尼雄性化罗非鱼除具有食性广泛、适应性强、生长快等罗非鱼的一般优点外,还具有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殊性状,是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为拓宽其养殖渠道,我们承担了日照科委下达的“罗非鱼雄性化海水育苗与养殖”项目。现将其养殖技术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1.池塘为本场对虾养殖池塘,长方形,长12Om、宽72m,面积13亩,其地底为硬泥,池底四周有一条宽3m深40cm的环水沟。池塘平均水深1.3m,过排水方便,有提水设备。2.鱼苗取自本场用海水繁殖的尼罗罗非鱼雌性内奥利亚罗非鱼(雄性)杂交的子一代奥尼罗非鱼苗,雄性率为90%…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对于广东罗非鱼养殖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在种种不利因素下,珠海市平沙万亩罗非鱼无公害养殖基地通过开展吉富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仍喜获丰收!万亩基地当年罗非鱼平均亩产超过1750公斤,亩平均利润达到420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我国罗非鱼成鱼养殖40%集中在广东,养殖面积75万亩,年养殖产量74万吨,其中茂名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6万亩,年养殖产量23.13万吨,是广东规模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茂名罗非鱼养殖业发展总体宏观环境向好,但养殖方式粗放、病害频发、产效不高、出口受阻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如何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提高罗非鱼单产和降低罗非鱼养殖成本是养殖户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笔者在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进行罗非鱼池塘高密度高产养殖试验,并推广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罗非鱼池塘高密度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在4.8亩海水池塘中饲养尼罗罗非鱼,获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74.9%,亩纯收入1593.78元,成本利润121%;带动群众承包鱼塘29.12亩,亩产316公斤。尼罗罗非鱼在盐度5-18.5‰的海水中生长良好,采取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施肥与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人工耢苗及增放斑鳢控制密度、适时起捕商品鱼等措施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尼罗罗非鱼是联合闰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为当今应加注目的蛋白质资源,并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1978年引入我国,979年进入我区。1981年我区首次进行尼罗罗非鱼海水试养成功后,由于尼罗罗非鱼摄食量大,养殖饵(饲)料供应不足,几年来的养殖单产徘徊在50多公斤,商品率仅在30%左右。为探索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途径,为将来大面积海水养殖解决饲料以及饲养措施等问题提供依据,1987年我们承担了区水产局下达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项目,在防城县火光农场4.8亩海水池塘进行了1年试验,获平均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达74.9%,亩纯收入1593.78元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对于广东罗非鱼养殖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在种种不利因素下,珠海市平沙万亩罗非鱼无公害养殖基地通过开展吉富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仍喜获丰收!万亩基地当年罗非鱼平均亩产超过1750公斤,亩平均利润达到420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