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零件产品图确定产品的加工工艺,对落料成形模的关键零件进行设计,确定了模具的总体设计方案,对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模具是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的制件具备高精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点。为此,设计了灭茬刀轴连接盘的冲裁模,选择了冲孔落料倒装式复合模的模具类型,可以一次性完成刀轴连接盘的落料和冲孔,取代了传统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加工套简复合模具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套筒加工工艺的分析,拟定其加工工艺方案,并进行合理安排落料、冲孔、翻边的先后顺序,实现了落料、冲孔、翻边等工序在一个行程内完成,并生产出合格的零件,考虑冲压件的形状特点、零件尺寸大小、精度要求,设计模具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9YYB12型青饲料打捆缠膜一体机的设计要求,解决传统打捆缠膜过程中未成捆物料散落造成的浪费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料捆输送、包膜驱动及落料回送功能于一体的落料回送总成。简述了9YYB型青饲料打捆缠膜一体机的结构原理和设计思路,利用三维软件Solid Works对底盘进行了参数化建模,重点完成了对落料回送总成的设计、计算和建模分析。最后,完成了对落料回送总成的试验验证,为后续打捆缠膜一体机底盘和整机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圆盘类零件如精锻齿坯零件的自动落料输送需求,提供了用于输送机构的自动落料装置,不仅有效解决零件输送过程中易出现“卡蹩、堆积、磕碰、倾转和侧翻地落料”的问题,而且可实现各工序之间自动衔接输送。该机构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结构新颖、易于制作且调整方便,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级进模自动排样冲切刃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幼林  黄凯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2):193-196
针对级进模难于实现自动化的排样问题,通过对不满足悬臂和凹槽强度检验要求的多义线进行分析和对外形轮廓的分解与重组,对级进冲裁模排样系统中冲裁零件的冲切刃口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同时为保证凹模壁厚达到强度要求,在分析冲切刃口的干涉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程序,该程序能够自动重新生成级进模各工位的冲切刃口和外形,以实现级进模的自动工序排样。  相似文献   

7.
1.零件结构 如图1所示为零件结构图,材料为Q235-A。经分析可采用100t冲床进行冲裁加工,图2为冲裁展开图。该零件因形状复杂,加工难度较大,采用一常规的落料-冲孔-压型的单工序模具,不仅加工的模具粗线条量多,而且经过落料再冲孔时很难保证里孔与外部花形的同轴度,根据零件本身的特性,结合零件的技术要求,再考虑零件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孟普  鲍方翔  程龙胜 《南方农机》2023,(23):146-149
【目的】避免多套单工序模造成的定位误差,设计复合模难以完成的复杂形状工件,在保证工件精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方法】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方法,以表芯盖为例,从材料、结构、精度等方面对表芯盖展开分析,对其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设计出了表芯盖生产的首次拉深—第二次拉深—整形—冲孔—落料多工位级进模。【结果】排样方式为单排直排,步距58 mm,采用双侧刃和导正销共同定位;模具采用正装结构,实现零件和废料的自然分离;凹模按工位分别制作,利用固定板固定;拉深工位凹模内安装弹性顶件器,方便工件顶出。【结论】模具未开设空工位,极大地简化了模具结构,减小了模具整体尺寸,节约了加工成本。用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材料利用率为60%,不仅成本低,而且生产效率较高,未来能够进一步推动生产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线切割加工是模具制造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能同时加工出凹模与凸模,因此在模具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农业机械,冲压零件占很大比例,且大多数零件尺寸、形状复杂,材料又厚(1-5mm),按常规设计,制造模具成本高、周期长。对于此类零件,在设计凸、凹模及卸料板时,可采用线切割一次加工完成的工艺方法。这种方法省时、省料,由于使用的是一套数控编程的加工程序,且一次加工完成,避免了分别加工所造成的误差,切割加工完成后得到的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卸料板与凹模或凸模之间的间隙也均匀一致,又可大大提高卸料导向的可靠性。以此方法加工…  相似文献   

10.
赵丽 《农机化研究》2002,(3):169-170
通过对凹模拉延圆角的增大和凸凹模之间的间隙调整,圆满地完成了六平柴散热器上水室零件模具设计和调试。它的成功为六平柴散热器产品的顺利开发起到了保证作用。同时,它也是拉延模中的首创。在没有拉延筋的条件下,用平板压料器顺利拉出合格零件,为今后开发产品打开发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某品牌汽车扶手支架零件,采用三工位级进模具设计,改传统先落料后压型方案为先压型后落料的方式,保证了零件加工的精度。改变传统冲压方式,由传统的一次下料变为用切刀方式、分步下料,减少了搭边值,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模具加工费,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导往导会导向的冲压模具,一般都是将导住装在下模座上,导套装于上模座上(正装).冲压工作时大部分模具导往不脱开导套。但对于有些外形尺寸较大零件的冲裁来说,由于工件外形受导住位置的限制,就必须考虑改进的办法。图1图1是我厂生产的新疆2收割机上的一个重要零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插秧机拨叉的成形要求,在综合批量、精度和经济性的基础上确定了成形工艺方案和排样方案,应用三维实体技术进行拨叉落料冲孔复合模的设计,并通过干涉检查,确保模具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干燥器的效率主要与物料在圆筒横截面内分布的均匀性有关。为了评估抄板落料的均匀性和抄板的最大落料角,对在不同安装角、抄板夹角以及纵向长度组合下的抄板的落料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任意组合下单个抄板持料量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对不同组合下的抄板最大落料角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得出了一定规律。最后,以抄板的最大落料角及落料均匀度为目标函数,以抄板安装角、夹角以及纵向长度为设计变量,得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PLC的颗粒料自动投放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家禽养殖中的自动化精准饲喂,设计一种基于PLC的颗粒饲料自动投放装置。该装置以PLC为控制核心,以接近开关为位置检测元件,利用电磁铁驱动落料部件的动作,通过触摸屏设定落料时间,实现饲料的自动定量投放。饲料投放试验以原粮混合颗粒饲料为研究对象,试验结果表明:在落料口开口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落料平均重量与落料时间呈现出线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家禽的自动变量饲喂装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精量播种中排种机构设计周期长等问题,以勺轮式排种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优化改进中三维模型重构的方法。应用光学三维扫描仪对勺轮式排种器的外形点云数据进行采集,通过Geomagic Studio软件对采集的勺轮式排种器外形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勺轮式排种器外形的NURBS曲面,将其导入UG软件中对其进行三维模型重构,最终得到该排种器的三维模型,生成的模型与实物之间的最大偏差为0.031mm,为后期优化改进提供方便。通过实践发现,相对于传统设计方法,逆向工程可以高效完成复杂曲面零件的逆向设计,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7.
液晶显示器底座是某款液晶显示器常用的部件之一,注塑模具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一模一腔结构,本项目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塑件原材料的成型特性分析;分型面的设计;浇注系统的组成和浇注方式的设计;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导向机构设计;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复合模具被广泛运用在工业生产中.钢板护罩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因此优化冲压工艺对提高零件的使用性能和降低成本尤为重要.通过对零件落料、成型、冲孔复合模具的结构、工作过程和设计要点的研究,找出合理的设计方案,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产品质量合格,模具操作简便,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饲料包破袋落料的生产效率,减少对从业人员身体的损害,设计开发一套智能破袋系统,该系统由输送系统、桁架搬运系统、破袋落料系统、托盘码垛系统4大部分组成。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桁架结构强度以及破袋投料效率。目前,该系统已完成样机试制,准备进入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高架栽培中的基质摊铺作业仅靠人工完成、劳动量极大等现状,设计了集基质运送、箱内出料、双侧分料落料和均匀摊填为一体的高架栽培配套基质自动移动摊铺机。根据栽培高架设施结构参数和基质流动特性测定结果,提出了基于少量人工操控介入的自动作业式基质架间双侧浮动移动摊铺方案,并设计了箱内折弯出料机构、双侧落料与架上摊平机构等关键部件,解决了箱内基质向上均匀出料及出料-排料协调难题,并实现了对高架竖直方向较大尺寸误差的补偿。完成了参数定型和样机开发,并进行了性能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实现了330m2/h的双侧4槽基质精量摊铺作业,能满足100mm高度误差的仿形作业,4个槽内基质深度相对误差分别仅为7.72%、6.75%、9.33%和9.66%,各槽内基质深度平均误差仅2.01mm,达到了较好的4槽基质平均和均匀摊铺效果。该机的开发成功,为实现高架栽培的机械化配套作业提供了装备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