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池挺实用,点灯不用油和电,做饭不烧柴和草.烟熏火燎看不见.卫生文明技工帮……”这是邵武市农民自编的赞扬沼气技工高水汉的顺口溜。日前.笔者.在邵武市大漠村村民叶美玲家看到了一系列的沼气设施:沼气灶具、沼气灯、沼气热水器……“有了沼气.烧水、做饭都省事多了。  相似文献   

2.
7月9日.贵州省开阳县从事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的300余名技工,通过考试考核合格后,获得了《“阳光工程”沼气工技术培训结业证书》。  相似文献   

3.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近几年,国家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小型公益设施农村能源项目和“六小工程”之一.加大支持力度.每年投入10亿元国债资金.由农业部牵头组织、协调、管理、指导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已列入国家2007年财政外资项目规划。省政府决定.将沼气富民生态工程列为“省长工程”在全省范围内推开。最近.省委书记张宝颐和于幼军省长指出:“应将发展沼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扶持内容”、“政府各相关部门在研究‘十一五’规划时要统筹考虑.逐步大面积推广”。目前.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其曰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逐步成为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业废物资源化、农村环境优良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程立 《农家致富》2014,(8):20-20
“如今用上了沼气,做饭清洁卫生了.周围环境也变好了了,利用沼气形成生态循环经济链.致富的路子也宽了。”昨日,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幸福村村民徐大福高兴地对笔者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辉南县切实把沼气建设提高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来抓.紧紧围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态环保社会”的思路.以实现“农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公害化”目标.对建池户每座补贴1200元。同时.不断完善服务.建立健全了以县农科总站为中心.以乡镇农科站为平台.以农民沼气工为辐射点的县乡村沼气服务网络。提供四统一服务.即“统一供料、统一修建、统一验收、统一管理”,全县已培训农民沼气工150多人.对农户进行全程跟踪技术指导.做好使用知识培训,确保建设一户、成功一户、使用一户。  相似文献   

6.
沈寨乡位于遂平县城西北15km处,总面积109km^2,辖21个行政村,130个自然村,农户1.1万户。其中0.42万户已使用上沼气,占总农户数的38.2%。在遂平县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的指导下,该乡成立了“遂平县沈寨乡朝阳沼气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加强管理,大力推进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使该乡农村沼气服务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市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7.
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成功掌握了餐厨废弃物生产乙醇和沼气的能源化处置技术.并形成两项发明专利。该技术将餐厨废弃物变身为四件“宝贝”.即生物柴油、乙醇、沼气和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8.
王名 《农家致富》2005,(6):43-43
2004年春.仪征市新能源办派来技术人员.帮新集镇华丰村林永芳家新建了1只“一池三改”8立方米强回流沼气池如今.他把庭院经济和发展沼气科学地结合起来.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生物链良性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西北部丘陵地区的三台县西平镇改进农村传统养猪模式的试验研究。通过连续3年的试验研究,经改进后的生态养猪模式“种-养-沼气生态型”、“种-养-加-沼气生态型”、“种粮-养蚕-养猪-沼气生态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节约了饲养成本8.85%,日增重提高10%。  相似文献   

10.
一、“三沼”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技术 1.做饭烧水 利用沼气灶燃烧沼气做饭烧水。 2.照明 用沼气灯照明,相当于一个60瓦电灯的亮度。  相似文献   

11.
1998年阳曲县引入果园沼气“五配套”模式,经过儿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果园沼气生态模式,建成“五配套”生态果园380个,而积1900亩,每个模式总投入2900元,系统综合产值2.1万元,产投比为7:1.当地果农有对联赞口:“等财气碰运气不如在家建沼气,走外地跑生意不如在家办基地”。  相似文献   

12.
玉溪市政府批准江川建设生态农业县,“十五”末建成沼气化县,并把农村“三位一体”的沼气池建设列为十大“民心工程”之一来抓。目前江川县农村沼气池建设已经遍布村村寨寨,并建成了一批沼气化村,沼气化县建设的雏型基本形成,成效明显。加大了森林植被保护、文明村镇建设力度,农民生活质量也相应提高。 1.认识到位,组织健全……  相似文献   

13.
酂阳乡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西侧15公里处.是典型的农业大乡。近年来,该乡党委、乡政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和推广“改水改厕,户用沼气,家庭养殖.作物种植”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新模式,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带动了全乡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同时,有效地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学角度对张家川县发展农村沼气建设项目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开展“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进行效益对比,得出“三沼”综合利用的收益高十年内收益、成本比为8.82:1,是张家川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捷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广西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及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意义,分析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背景下广西农村沼气面临发展机遏‘和挑战。提出要结合广西农村沼气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广西农村能源结构,加强对农村沼气建设的管理等对策,在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农村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江苏省丹阳市农村能源办自2005年以来。已向上级争取农村(规模养殖场)小型能源公益项目3个和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项目200户.先后实施了丹阳市界牌武阳村小沼气工程、珥陵欣辰养殖场小型沼气工程、访仙张二龙养猪场小型沼气工程和珥陵中仙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界牌镇武阳村小沼气工程,日处理污水15吨、猪粪5吨,年产沼气1.5万立方米;利用产出的沼渣、沼液对100亩蔬菜进行施肥,同时作为200亩鱼塘的饲料,初步形成了以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农牧复合生产体系。珥陵中仙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项目总投资60万元.建设户用沼气池200个,目前项目建设已基本结束。先期建成的沼气池已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7.
1.什么叫沼气综合利用?沼气综合利用,是指将沼气、沼液、沼渣(简称“三沼”)运用到生产的过程.是农村沼气建设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其范围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仓贮业等诸多方面。它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技术要点 1.1步骤 清理储粮器具、布置沼气扩散管、装粮密封、输气、密闭杀虫。农户储粮建仓:可用大缸或商品储仓,也可建1-4m^2小仓,密闭。布置沼气扩散管:缸用管可采用沼气输气管烧结一端,用烧红的大头针刺小孔若干,置于缸底;仓式储粮需制作“十字”或“丰”字形扩散管,刺孔,置仓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各级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我县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已初具规模。进入新世纪后,农村畜牧业发展更加迅速,沼气资源更加丰富。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沼气池4200座.其中8—10立方米“三结合”沼气池3900座,30-50立方米大中型沼气池300座.总池容42900立方米,年产沼气283万立方米,“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累计推广10万亩,  相似文献   

20.
周铮 《北京农业》2010,(9):49-50
提起沼气开发利用,人们更多会想到国家投入资金在农村建设的沼气池,其生态和卫生效益十分突出,农户用上自家产的沼气,又清洁,又方便,受到农民欢迎。但是,尽管如此,在人们心目中,沼气开发利用还是“小打小闹”“土”的形象。如今,“产业沼气”使沼气开发利用有了新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