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米黄貂和标准貂的配种期,公貂利用率及配种次数,妊娠期,产仔用产仔数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米黄貂与标准貂配种期,妊娠差异不大;公貂利用率分别为82.28%和77.50%;米黄貂的产仔期早于标准貂,而成活率则低于标准貂6.2%。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同一人工控光条件下不同品种水貂的繁殖性能,试验随机选择咖啡貂、红眼白貂、美国短毛黑水貂公貂各50只,设为A组、B组、C组,母貂各200只,设为D组、E组、F组,公貂于配种前38天有规律的延长光照时间至配种开始前一天结束,母貂在配种落点结束的第2天开始有规律的延长光照时间至50%的母貂产仔即停止光照;在配种期和产仔期内记录公貂的配种次数、母貂的受配日期、产仔日期、产仔数及断奶后仔貂成活数,并统计母貂的妊娠天数、胎平均产仔数等指标。结果表明:A组、B组、C组公貂平均配种次数分别为9.06次、8.64次、9.72次,公貂利用率分别为92%、86%、88%。说明同一控光条件下不同品种公貂配种次数和利用率不同,以咖啡貂效果最优,其次为美国短毛黑水貂,红眼白貂最低。母貂产仔率以D组最高为76.1%,其次为F组72.1%,E组最低为69.0%;胎平均产仔数以D组最高为5.47只,其次为E组5.27只,F组最低为4.83只;仔貂断奶成活率以E组最高为84.0%,其次为D组82.0%,F组最低为79.0%;仔貂群平均成活数以D组最高为3.07只,其次为E组2.81只,F组最低为2.62只;妊娠天数以F组最短为47.59 d,其次为D组48.84 d,E组最长为50.52 d。说明同一控光条件下不同品种母貂繁殖性能不同,以咖啡貂母貂最优,其次为红眼白貂,美国短毛黑水貂最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4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颗粒饲料饲喂育成期幼貂,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比试验组增重快,对照组公貂体重与试验各组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母貂体系与试验1、2、4组差异极不显著(P>0.01),但与第3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体长的增长,无论是公貂或母貂,对班组与各试验组之间的差异均极不显著(P>0.01).试验证明:育成期颗粒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应达到36%以上,粗脂肪的含量应在16%,同时,日粮中钙、磷的含量应在1.5~2.5克和1.0~1.6克.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大型野生动物饲养场生产记录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人工饲养水貂中 ,母貂的受配率为 99.37% ,产仔率为受配率的 85 .6 9%± 6 .0 5 % ,妊娠母貂胎平均产仔数 5 .5 0± 0 .5 2只 ,出生仔貂到 6月底成活率为90 .78%± 7.0 9% ,仔貂年末成活率为 6月底仔貂数的 93.5 6 %±6 .18% ,公貂的利用率为 86 .99%± 6 .41% ;母貂初配期为每年 3月 3日~ 12日 ,旺期集中在 3月 5日~ 10日 ;复配期在 3月 12日~ 2 0日 ,旺期集中在 3月 14日~ 18日 ;水貂产仔期主要集中于 4月 2 5日~ 5月 15日 ,旺期集中于 4月 2 5日~ 5月 7日 ,每年 5月10日产仔情况基本定局。两次配种方式 (1+ 1,1+ 7)是目前貂群中的主要配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 林岗乡官山桥杨村养貂专业户郑梅花养的貂不但产仔多,成活率高,而且貂皮质量也好。她的养貂经验是:一、选留好种貂选留种貂时,除了毛绒品质、光泽外、还着眼母貂的泌乳量、母性及产仔的数量,公貂主要看配种能力和精液品质。对于畸形、失毛、杂毛和有自咬症的母貂所生的后  相似文献   

6.
山东诸城县养貂大户李笃云,已有六年的养貂历史。1984年以来,他招聘13名饲养人员,养种貂300只,其中母貂240只,年底取皮1416张,加外调种貂,纯收入52416元。他饲养的母貂受配率高达99%,窝产仔平均5.9只,窝产仔成活5.2只,产仔成活率为88%,创全县最高纪录。他的经验是:一、严格选择种貂。种貂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底能否丰收。他饲养的水貂都是黑色标准貂,一部分是从本场中选留的,另一部分是引进的日本标准貂。本场种貂的选留,公貂要求配种时间早,性情温顺,性欲旺盛,交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体型大,体质好,无疾病;母貂要求发情正常,体型细长,臀部宽,交配顺利,产仔早,产仔多,母性强,乳量充足;  相似文献   

7.
<正> 在水貂的繁殖中,雄性不育是较常见的现象,有些色型的不育公貂可能高达20%以上(Onstad,1967;Sundgvist等,1983).据苏联某貂场统计,低生育力公貂占11.9%,完全无生育力的公貂占6.7%;且低生育力公貂的后代有22%的雄性个体完全没有生育力.一只公貂往往与数只母貂交配,不育公貂会引起与其交配的数只母貂都不受胎或个别受胎但繁殖力极低,因此,不育公貂在水貂生产上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结果表明:用40~60%的配合干粉饲料,搭配60~40%的奶、蛋、谷物、蔬菜等喂貂,经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对幼貂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试验组与对照组水貂的换毛起始时间及毛绒品质基本一致;两组母貂的受配率、产胎率无显著差异,但胎平均产仔数和仔貂成活率差异显著;两组公貂的配种利用率无显著差异;试验组水貂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貂不同生物学时期的生理特点、繁殖,生长发育和换毛规律,可将一年的生活周期划分为不同饲养时期:即准备配种期(9月下旬3月上旬)、配种期(3月上旬至3月下旬)、妊娠期(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产仔哺乳期(4月下旬至6月中旬)、恢复期(公貂配种结束至9月中旬、母貂哺乳期结束至9月中旬)、幼貂育成期(幼貂断奶至9月中旬)和冬毛生长期(9月下旬至12月初冬毛成熟).  相似文献   

10.
种公貂的日粮搭配直接影响到种公貂体况的好坏和配种性能及精液品质,关系到母貂的受胎率、胎产仔数和仔貂成活率,因此必须加以重视.我县目前貂的饲养数量已发展到4万多只,主要品种有金洲黑、丹麦咖啡、丹专红眼白、银蓝等.现对当地饲养的种公貂在日粮搭配上的关键性技术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水貂是年产1胎的季节性繁殖动物。在配种期内能否顺利达成交配,交配是否适时、得当,都将直接影响母貂的受配率、受孕率、胎平均成活和公貂的利用率,关系到整个水貂生产的成败。为了取得较好的配种效果,应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要注意准备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另一方面要重视水貂的配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水貂一次配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每年的水貂配种季节里,都有部分水貂只接受一次交配,而这部分受配一次的母貂的产仔数量都在7~8只以上.由于这些母貂都是在初配时受配一次,因此产仔时间都在4月中、下旬,产仔数量多、早而且成活率高,显示出水貂繁殖的优势.笔者根据这一优势,对一组水貂(1公5母)实行1次配种试验,现将基本情况报道如下.一、试验组公母貂的选择选择试验种公貂1只,种母貂5只,种公貂是由外地调入的.种母貂是从自家貂群中挑选的.其中1号母貂属母亲,其余均属其1号母貂1992年产下的仔貂.  相似文献   

13.
貂尿湿病常见于育成期的幼貂,以公貂居多。1发病原因 主要是因为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其次是钙、磷比例失调,此外,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E和胆碱以及机体中毒和抵抗力降低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水貂的繁殖率,避免母貂空怀,2010年3月3~20日对大连名威貂业有限公司配种期种貂精液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2 933只种公貂中有103只无精或死精,占种公貂总数的3.51%。说明做好精液检查是提高水貂妊娠率和产仔率的关键。如果采用同一只公貂复配,可降低母貂空怀率17.55%,能有效提高水貂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15.
仔貂补饲     
为了促进仔貂发育健壮,提高仔貂成活率,我们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对仔貂在哺乳期进行人工补饲试验,收到较好的效果,并已在本地区水貂场推广应用。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 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构成在产仔旺期(5月1日至5月5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2014年藁城华泽牧业咖啡貂、白貂和黑貂1295只母貂的产仔生产记录,分析不同配种方案、不同品种水貂的产仔数以及母貂的妊娠期,发现咖啡貂产仔性能最高(6.95~7.46只),其次为白貂(5.70~6.16只),黑貂产仔性能最差(5.23~5.76只);配种次数增加,水貂产仔数增加(配种1、2和3次产仔数依次为5.22~5.91,5.86~6.16和6.67~7.35只);水貂妊娠期依次为咖啡貂(50d)白貂(48d)黑貂(46~47d);49%的水貂集中在4月26~29日产仔,95%的水貂在5月4日前完成产仔。水貂配种期内,把握发情旺期,采取连续复配多次的配种方案可以提高母貂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17.
周晓东 《北方牧业》2005,(21):24-24
1 超龄 种貂利用年限以1-4年为宜。公貂配种率从1岁龄至5岁龄分别为79.67%、93.7%.100%、100%、70%;母貂1岁龄至5岁龄受孕率分别为78.7%、88.7%,96.1%,95%,0。因此种母貂不可超过4岁。  相似文献   

18.
水貂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容易发生咬伤:1 配种放对过程中母貂拒配或采用强制配种时,公貂因性情粗暴,在交配过程中可咬伤母貂。如公母貂顺利达成交配分开后,饲养人员未能及时串走母貂也易被公貂咬伤。2 哺乳期、育成期给幼貂补饲不足,使幼貂处于饥饿状态而发生互相咬伤。3 貂笼之间相靠过近或上下层笼网相距过近,小室有漏洞又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可发生互相咬伤。4 哺乳母貂在哺乳期自咬病发作时,可将仔貂咬伤或踩伤。为了防止发生水貂被咬伤,必须要注意以下3点:1)配种期母貂发情不好,不宜过早放对,尽量不采用强制交配手段。放对时要注意公貂…  相似文献   

19.
成年种公貂的非配种期,一般是指从当年4月份开始,到翌年2月为止,在这期间又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相似文献   

20.
从母貂产仔开始到仔貂离乳结束为产仔哺乳期。搞好水貂产仔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母仔健康、仔貂成活率及饲养水貂的经济效益等多方面。为此,饲养户千万不可掉以轻心。1 产仔前的准备母貂产仔日期早的在4月17日,晚的在5月25日。在母貂产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小室的消毒和保温。先将小室内的陈积垫草全部清除,打扫干净,用喷灯火焰消毒,然后铺入新垫草,做好产窝。小室四角用草铺满,不留空隙,在产仔期始终保持垫草丰满。二是准备齐全供产仔期所用的各种工具。如剪刀、药物、保温袋等。三是备好产仔期的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