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是一项以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养猪成本,实现养猪增收为目标的科研工作。主要是根据保育仔猪生理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通过规范管理、统一饲养标准,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哺乳母猪、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健康水平。并通过加强对保育期猪的饲养管理,进一步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仔猪在保育阶段是受应激影响最多的时期,如断奶、 转群、 调栏、 换料、 环境变化、 免疫等,导致保育仔猪死亡率高,而目前规模猪场普遍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笔者根据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从猪场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保育仔猪的细节管理来减少应激,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林富德 《山东饲料》2004,(11):27-28
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通常把断乳至60~75日龄的仔猪称为保育仔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另一重要生产阶段。同等条件下,随断乳时间的缩短(21~28天),保育仔猪的育成率也随之降低。而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率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断乳后一周内仔猪负增重的个体,要比日增重100~150克的个体迟15天左右上市。  相似文献   

4.
保育猪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的饲养水平直接影响到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所以提供健康、均匀的断奶仔猪对保育舍的生产有帮助。 保证每头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仔猪在哺乳期和保育初期只能靠被动免疫获得抗体从而增强抵抗力,减少保育期部分疾病的发生。补铁应采用铁剂。  相似文献   

5.
<正>保育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最大的损失。因此,分析保育仔猪死亡的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对减少保育仔猪的死亡,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生猪的生长过程中,仔猪保育阶段是指仔猪断奶后到育肥前的阶段,这个阶段中的仔猪也被称为断奶仔猪。仔猪断奶后会进入成长应激阶段,固态饲料是其主要的营养来源,由于没有母乳的呵护,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妥善的管理,就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而环境温度的变化同样会使保育阶段的仔猪感染各类疾病,严重影响仔猪的身体健康。本文将对仔猪保育阶段饲养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做好仔猪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仔猪保育是哺乳仔猪由断奶顺利过渡到补料的重要饲养阶段,搞好仔猪保育是提高生猪育成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因此,规模养猪场推广应用仔猪保育综合保健技术则显得的尤为重要。笔者在长期的基层技术承包过程中,对于仔猪保育技术进行了多次有益探索,也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乳猪从断奶到7013龄左右是仔猪的保育期,是仔猪继出生后从吃奶到吃饲料的重要转变期,也是仔猪从依赖母猪生活到完全独立生活的过渡期,饲料转变、断奶、转群、混群争斗、疫苗注射等多重应激严重影响保育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性,在整个养猪生产中至关重要。本人从事养猪业一线工作多年,现就保育猪的饲养管理中住吃防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集约化猪场断奶仔猪也叫保育仔猪,研究表明,猪要在生长肥育期内生产性能优良,就必须在断奶后尽可能促进其快速生长,尤其是断奶后第一周的长势,将对其以后的生长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保育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虽然比新生仔猪明显增强,但较成年猪仍有很大差距,其饲养管理的关键是控制猪舍环境及猪群内的环境,减少应激,预防疾病,给保育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其快速生长,防止落膘,为肥育舍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育肥猪。  相似文献   

10.
保育仔猪只要是仔猪从断奶只有到生长育肥阶段饲养的仔猪.在保育阶段的仔猪,不管是生理机能亦或是免疫水平都不完善,仔猪从哺育发展到保育,饲养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呼吸道病的可能性明显增加.本文根据保育仔猪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够减少保育仔猪呼吸道疾病出现的可能性,更好的保障仔猪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根据集约化猪场保育仔猪存在的问题,提出保育仔猪的断乳、管理、饲养、防疫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规模养猪场仔猪保育期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经 4~ 5周断奶从分娩舍转到保育舍 ,在 30天左右的保育期内各种机能发育仍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增长体重是仔猪保育阶段的主要目标。但断奶后的头几天内 ,由于突然脱离母乳 ,采食固态饲料 ,重新组群及环境变化等应激造成仔猪体内一系例变化。消化酶的分泌下降 ,胃中酸度降低 ,影响仔猪对饲料的消化能力 ,易引起下痢 ,故在饲养管理方面应采取与仔猪生理机能相适应的方法和措施。1 饲料与营养根据仔猪断奶期和保育期消化机能尚不完善的生理特点 ,配制饲料要注意营养性、消化性和适口性三方面的要求。 40日龄之内应坚持使用哺乳期专用仔…  相似文献   

13.
保育阶段是仔猪一生中独立生活的开始,是集适应、转换、发育为一体的时期。仔猪在保育阶段的快速、健康成长,为猪场经济效益的改善,育肥期实现良好生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仔猪保育是养猪业的关键环节,就仔猪保育关键技术、选择使用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养殖设备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促进仔猪健康发育生长,提高成活率,增加养猪场的经济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保育仔猪是指仔猪断奶后(21日龄或28日龄)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这个阶段是仔猪由母乳过渡到独立生活的阶段,是其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营养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三、保育舍操作程序,对于猪场来说,保育猪的日常管理工作相当重要。由于各猪场的规模、设施、布局、气候和管理方式等都有差异,所以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最关键的是要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彻底冲洗消毒,以减少疾病的交叉传染,保证断奶仔猪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仔猪提早断奶,一般为4周龄左右。由于仔猪食物从母乳突然改变为以谷类和大豆为基础的干燥饲料,往往会引起仔猪断奶综合征,造成阶段性生长停滞和拉稀,甚至造成僵猪或死亡。因此,仔猪保育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抓好仔猪从依靠母乳到独立生活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保育仔猪腹泻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因诸多应激因素的影响,断奶后保育仔猪腹泻的发病率高达到30%,病死率达到10%~15%.发病后仔猪生长迟缓、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断奶后保育仔猪的发病率,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本文就仔猪断奶后保育期间腹泻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作一浅析,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保育期仔猪的养护,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母猪饲养管理、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疫病控制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够为饲养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保育期仔猪的环境温度和采食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的采食量不但与刚断奶后受寒的危险有关,还与保育期内稍后阶段的过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