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采用不同饲料配方对放牧合作猪进行生长后期舍饲育肥,研究不同饲料对合作猪育肥性能及其屠宰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45头10月龄放牧的合作猪,分为3组。试验1组和2组分别饲喂45%、35%的正大肥猪料和当地饲料组成的配合饲料,试验3组只饲喂当地饲料。试验末,试验1组日增重分别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提高62.54%、108.64%;试验2组比试验3组日增重提高28.40%。试验1组的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膘厚、脂率显著高于和试验2组和试验3组(P0.05),试验2组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1组的屠宰率和试验2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试验3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育肥效益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1组高于试验2组,但差异不显著。添加一定比例的正大饲料育肥合作猪有效提高了其增重性能、屠宰性能、经济效益,育肥厂可根据增重需求、增重效益及膘厚、脂率等要求添加一定比例正大饲料与当地精粗饲料配合育肥合作猪,育肥期总添加比例应控制在35%~54%。  相似文献   

2.
根据鲁西黑头羊营养需要,研究设计精料、粗料比例不同、营养水平不同育肥日粮配方,通过舍饲育肥效果试验,筛选适宜配方。结果全价颗粒料以高营养水平配方效果最好,育肥羊平均日增重307±71 g,只均收入124.13元;玉米全株青贮混合日粮(TMR),以精料占30%,青贮70%配方效果最好,育肥羊平均日增重237±45 g,只均收入112.14元,综合效益最好,为开展鲁西黑头羊优质肥羔规模化育肥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育肥增重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中选择日龄为(130±10)d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羔)各30只作为放牧补饲组,从淘汰群中选择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羊)各30只作为舍饲组进行舍饲育肥,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饲养模式,设放牧补饲和舍饲育肥两种,其中,放牧补饲的羔羊按照原厂方式,每天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并每只补饲玉米(风干基础)300 g,舍饲育肥的羔羊,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第二因素为性别,分为母羔与羯羔,育肥期3个月。育肥结束时,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的羯羔组中每组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6只羯羔屠宰,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羯羔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放牧补饲相比,舍饲模式的育肥体重和增重显著增加,育肥期内舍饲组的日增重较放牧补饲组提高69%,饲料转化效率是放牧补饲组的2倍。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模式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显著提高,分别较放牧补饲组增加64.60%、27.56%、37.39%。因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增重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和屠宰性能的促进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产肉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饲养管理方式对肉牛增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宙  代志进 《草业科学》1996,13(6):55-57
1995年9-12月在贵州省庆寨县,用24头试验牛进行了不同饲养管理方式对肉牛增重效果的试验,并对肉牛的饲料转化率和增重率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全舍饲氨化秸秆结合少量精料组与半舍饲结合放牧组育肥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添加益菌肽对羔羊生产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益菌肽对肉羊生产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40只3月龄杜寒(杜泊羊×小尾寒羊)杂种断奶公羔随机分为4组:Ⅰ组饲喂正大浓缩料+益菌肽;Ⅱ组饲喂自配料+益菌肽;Ⅲ组饲喂正大浓缩料;Ⅳ组饲喂自配料。育肥试验为期60 d,测定各组采食量和日增重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益菌肽组(第Ⅰ组和第Ⅱ组)总增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Ⅲ组和第Ⅳ组)(P0.05),添加益菌肽组试验期总精料和平均日耗精料低于对照组,添加益菌肽组经济效益优于对照组。添加益菌肽组羔羊血清尿素氮(BUN)和甘油三酯(TG)有降低的趋势,葡萄糖(GLU)有升高的趋势。说明添加益菌肽能够显著提高育肥羔羊的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放牧 补饲、舍饲 补饲、全放牧、舍饲不补饲等4种方式对波×黑杂交F1代肉羊作育肥试验.试验羊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育肥期120 d.通过平均日增重、经济效益等指标对育肥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57.3 g、166.7 g、146.3 g、155.3 g,舍饲 补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舍饲不补饲组与放牧 补饲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放牧方式最差.放牧 补饲、舍饲 补饲、全放牧、舍饲不补饲各组利润分别为79.8元/只、88.4元/只、57.4元/只、72.2元/只,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12、1∶2.23、1∶1.69、1:1.94,舍饲 补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果表明:舍饲 补饲组增重速度最快,肥育末重最大,投入产出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大,舍饲 补饲方式波×黑杂交肉羊育肥最为理想,可在生产中推广;放牧 补饲组产生的经济效益高于舍饲不补饲组,生产中应给予补饲,以增加产出;在生产中不应采取全放牧方式进行波×黑杂交肉羊的育肥.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玉米秸秆处理方式饲料配方对杂交肉牛的育肥性能的影响,选择52头体重相近(550.0±51.0)kg的杂交肉用公牛(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C组、D组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不同配方饲料,依次对应为黄贮+玉米组、黄贮+精料组、微生物青贮剂发酵黄贮+精料组、全株青贮+精料组,并根据饲料配方比例调整,将育肥试验分为29 d前期与32 d后期,即全期61 d。结果显示:试验前期以A组传统饲料配方增重效果最好,B组配方成本最低、利润最高;试验后期以D组育肥性能最佳,C组次之,均优于对照组与B组;全期综合分析,B组、C组、D组饲养成本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D组平均利润明显高于其他组。该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全株玉米青贮饲养肉牛在所获利润上处于明显优势,使用微生物青贮剂发酵能够显著提高黄贮的育肥性能,这为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收入提供了候选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月龄、体重相近的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本地牛三元杂交肉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试验1组为完全舍饲育肥,每日饲喂2次,自由采食;试验2组为放牧加补饲精料育肥;试验3组在天然草场进行自然放牧育肥。结果表明: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1组的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试验1组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值、背膘厚度、眼肌面积、高档肉块重均为最优,试验2组次之,试验3组最低。笔者根据试验结果,结合贵州山区牧草资源条件,建议肉牛在6—9月份牧草丰盛时采用放牧补饲精料的饲养方式,其余月份采用完全舍饲育肥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高山美利奴羊冬季农区异地育肥效果,试验选在冬季将高寒牧区的高山美利奴羊羔羊160只移入饲草料丰盛的农区进行舍饲育肥,160只羔羊分为A1、A2、B1、B2共4个组,每组40只羔羊,A1、B1组为公羔,A2、B2组为母羔,A1、A2组饲喂常规的TMR全混合日粮(日粮A),B1、B2组饲喂添加了玉米的高能TMR全混合日粮(日粮B),对羔羊的相关体尺、体重、毛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同时分析了高寒牧区羔羊异地农区舍饲育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饲喂日粮B的B组增重效果明显高于饲喂日粮A的A组;公羔的日增重效果明显高于母羔。4组羔羊的纯利润分别为297. 20元、108. 20元、372. 20元、181. 28元。说明高寒牧区羔羊异地农区舍饲育肥经济效益明显;羔羊饲喂添加玉米的高能TMR全混合日粮增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饲料对山羊生长的影响尤为重要。试验组采用舍饲养殖方式,饲喂自制的配方颗粒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10.51%),对照组采用舍饲+放牧方式养殖,模拟有啥喂啥的养殖条件,比较两种养殖方式对大别山黑山羊生长的影响。结果采用配方颗粒饲料饲喂黑山羊比传统养殖方式养羊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每只多增收55.8元。表明配方颗粒饲料饲喂黑山羊的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对青海省牧区淘汰 2~ 4岁的瘦羊 75只 ,贩运到东部农区舍饲育肥 ,分为两组 ,试验组 65只 ,对照组 10只。试验组羊饲喂混合精料中添加促生长复合预混料 ,对照组羊的精料中未加复合预混料 ,试验期 60d。结果表明 :试验组羊育肥末平均增重 11.4kg ,日均增重 0 .19kg ,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 6.2 4kg ,0 .10 4kg ,经t检验 ,各项指标差异显著 (P <0 .0 5 )。试验组每只羊比对照组羊多收入 3 2元 ,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研究冷季饲养模式对藏羊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两者关联性。试验选取100只体重相近的藏羊为研究对象,基于体重情况平分为4组,第1组采用全期自然放牧模式;第2组在自然放牧基础上给每只羊每天投喂0.1 kg精料补充料;第3组采用全舍饲条件饲养模式,每天给每只羊投喂燕麦青贮2 kg、草颗粒0.5 kg;第4组在全舍饲条件下,每天给每只羊投喂玉米秸秆青贮1.5 kg、精料0.5 kg。对4组藏羊体重及体尺进行测定,并对4种模式下经济效益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表明:从经济效益来看,传统放牧养殖模式最低,舍饲条件下给予藏羊精料补饲模式效益最高。综上所述,冷季饲养模式会给藏羊经济效益带来直接影响,其中舍饲条件下给予藏羊精料补饲模式能有效提升藏羊冷季饲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筛选原料来源广泛、价廉物美的原材料进行育肥肉牛日粮配制。[方法]选择年龄18~24月龄、体重250~300kg健康的西门达尔杂种肉牛30头,随机分为试验Ⅰ、Ⅱ组,每组15头;试验Ⅰ组、Ⅱ组粗饲料分别为青贮玉米秸秆、氨化麦秸,自由采食。试验Ⅰ组随机分为A、B、C三个组,试验Ⅱ组随机分为D、E、F三个组,每组平均5头,依次分别饲喂混合精料配方1、配方2和配方3,育肥牛在同舍以组为单位分栏饲喂90天后。[结果]显示:试验Ⅰ组日增重比试验Ⅱ组高13.98%(P0.05)、饲料报酬高9.55%;其中试验Ⅰ组中B组的日增重1.34kg,分别比A、C、D、E、F组提高13.56%(P0.05)、16.52%(P0.0541.05%(P0.01)、11.67%(P0.05)和25.23%(P0.01),饲料报酬3.77:1,分别比C、D、E、F组提高9.16%、9.59%、5.28%和11.29%。试验Ⅱ组中E组的平均日增重为1.20kg、饲料报酬为3.98:1,同组育肥效果最好;头均纯收入试验Ⅰ组高于试验Ⅱ组295.2元,试验Ⅰ组B组效益最好,试验Ⅱ组E组效益最好。[结论]肉牛育肥生产中,在日粮精料相同情况下,日粮中饲喂青贮玉米秸秆育肥效果显著好于饲喂氨化麦秸;但选用青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时,选用B组混合精料配方育肥效果最好;选用氨化麦秸为粗饲料时,选用E组混合精料配方育肥效果最好。两个粮配方在定西及类似地区均有取材方便、价格较低的特点,值得在肉牛育肥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减轻呼伦贝尔草原压力的羔羊舍饲育肥方式。选择50只日龄相近、体重为(17.00±1.55)kg的呼伦贝尔羯羊,随机分为5组(4个舍饲组和1个放牧组)。在4个舍饲组中,CK组饲喂基础日粮,AS组、LE组、VE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000 mg/kg苜蓿皂苷、3 000 mg/kg甘草提取物、400mg/kg维生素E;放牧组(GZ组)限时放牧4h并补饲精料。试验期60d,试验结束后羔羊全部屠宰。结果表明:GZ组羔羊30~60 d日增重显著高于CK组(P0.05);CK组羔羊的背膘厚度以及肾周脂肪重量显著高于GZ组(P0.05);GZ组羔羊的肌肉色泽(L*_(48 min)、H°_(48 min)、a*_(24 h),b*_(24 h)、C*_(24 h))显著高于CK组(P0.05);添加剂组(AS组、LE组、VE组)羔羊的肌肉色泽(a*_(24 h)、C*_(24 h))显著高于CK组(P0.05)。综上所述,呼伦贝尔舍饲羔羊脂肪沉积较放牧补饲羔羊高,但肉色差;抗氧化剂的添加明显改善了舍饲羔羊的肉色,提高了肉品质。建议对当地呼伦贝尔羔羊进行舍饲育肥,并合理添加抗氧化剂替代传统放牧饲养,来减轻草原压力,提高舍饲羔羊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地分析和评价青铜火鸡的放牧和育肥性能,于1985年秋季用育雏至7周龄的幼火鸡114只分为五组进行了12周的舍饲和放牧对比试验,较系统地观察和测定分析了青铜火鸡在全精料舍饲(1组)、70%精料补加青料舍饲(Ⅰ组)、50%精料补加青料舍饲(Ⅲ组),及放牧补加50%精料(Ⅳ组)、放牧补加30%精料(Ⅴ组)五种不同饲养方式下的生产性能及其经济效益。结果是:五个组火鸡在8~20周龄共84天试验期内增重的排列顺序和平均增重量(克)为:Ⅰ(1966)>Ⅳ(1863)>Ⅴ(1821)>(1833)>Ⅲ(1088),经检验,Ⅰ、Ⅳ、Ⅴ三组间差异不显著;而与Ⅱ、Ⅲ两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Ⅰ、Ⅲ两组本身差异亦极显著;每公斤增重所需饲养成本额(元)的排列顺序为:Ⅴ(1.158)<Ⅳ(1.572)<Ⅰ(2.038)<Ⅱ(2.526)<Ⅲ(3.222)。本试验还从屠宰测定,主要内脏器官比例,肉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火鸡的放牧行为进行了仔细观察。结论是,青铜火鸡具有较强的放牧能力,以放牧为主补加相当于舍饲30%的精料即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际可行。仅该品种生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6.
在同等舍饲条件下,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分组对杜湖F2代羔羊进行饲养育肥试验,经过增重效果及效益分析,从4组饲料配方中优选出更适合杜湖F2代羔羊育肥的饲料配方及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选择6月龄左右努比亚山羊公羊30只,随机分成舍饲育肥组和放牧补饲组,进行65d的短期育肥试验,研究不同养殖方式对当年出生当年出栏山羊的育肥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育肥前期(35d)2组日增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提高3.62%;育肥后期(30d)2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提高10.89%;2组全期育肥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补饲组较舍饲育肥组提高7.63%。舍饲组精粗料比为41.6:58.4,日采食干物质占体重4.76%。试验羊血液生理指标均在山羊血液生理指标正常范围内,差异均不显著(P>0.05);2种育肥方式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放牧补饲组总蛋白、白蛋白低于正常值,在育肥日粮中要提高粗蛋白水平,这样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育肥效果。2种育肥方式增重成本舍饲组(18.89元/kg)较放牧补饲组(13.64元/kg)增加5.32元/kg,放牧补饲组育肥收益(391.4元/只)较全舍饲组(311.1元/只)高80.3元/只。选择适宜季节和放牧场地,小群放牧补饲育肥效果要优于全舍饲育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冬春枯草季节,为研究在不同饲养水平下对6-9月龄BMY公牛增重性能的影响。[方法]以6-9月龄BMY公牛为育肥对象,5种育肥方式分别为:对照组全放牧不设补饲;试验1组采用放牧+补饲1.0 kg精料;试验2组采用全舍饲(粗饲料自由采食,补饲1.0 kg/d精料);试验3组采用全舍饲(粗饲料自由采食,补饲2.0 kg/d精料);试验4组采用全舍饲(粗饲料自由采食,补饲3.0 kg/d精料)。[结果]表明:6-9月龄BMY公牛在冬季全放牧条件下育肥,体重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平均日增重(ADG)为-178 g;在冬季放牧+补饲1.0 kg精料的情况下,ADG为395 g;在舍饲+1.0 kg精料、舍饲+2.0 kg精料和舍饲+3.0 kg精料的情况下,ADG分别达600 g7、28 g和1,023 g,补饲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BMY牛在舍饲条件下生长更快,可获得更高的ADG。随着补饲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随着BMY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增加,说明补饲精料有利于粗饲料的摄入,从而增加ADG。[结论]冬春枯草季节补饲精料,无论放牧还是舍饲,6-9月龄BMY公牛均有较好的ADG,以舍饲加补饲精料的增重效果最为明显,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沂蒙黑山羊生长的影响,选取最合适育肥的饲喂方法,于2018年8月选取体况相近的3月龄断奶沂蒙黑山羊羔羊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采用放牧+补饲、精粗饲料早晚分开饲喂、全混合日粮早晚两次饲喂及全混合日粮早晨一次饲喂4种饲喂方式进行试验,试验期60 d,15 d预试期。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沂蒙黑山羊的生长效果明显好于放牧+补饲;在舍饲中,饲喂全混合日粮要好于精粗饲料早晚分开饲喂,而全混合日粮早晚两次饲喂和早晨一次饲喂对沂蒙黑山羊生长影响不大。对于体尺体重指标,与体重相关性最大的是胸宽(r=0.963),其次是胸围和管围(r=0.638,0.591),同时发现体长和管围极显著相关(r=0.991)。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舍饲全混合日粮要高于放牧+补饲及精粗分开饲喂,同时相比之下,全混合日粮饲养早晨一次饲喂在保证沂蒙黑山羊育肥效果的同时可使饲喂更加方便及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20.
串叶松香草添加不同比例精料舍饲育肥山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发挥高产优质牧草串叶松香草在山羊养殖中的利用价值,选用40只贵州黑山羊,随机平均分为4组进行为期40天的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串叶松香草添加精料饲喂山羊,能明显提高山羊的日增重,增料添加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日增重随精料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屠宰率和净肉率也有所提高。各组间, 羊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最高为168.15g,最低为69.34g。以添加8%精料比例舍饲育肥所获纯利最高。串叶松香草添加少量精料育肥山羊,是农区种草养畜的又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