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公害粘虫胶防治枣树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枣树4种主要害虫进行无公害粘虫胶防治试验,发现对枣粉蚧、枣尺蛾和食芽象甲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其中对枣树红蜘蛛的防治达99.5%以上,分别较对照提高了70%和75%以上。有效控制了枣红蜘蛛、枣粉蚧、食芽象甲和枣尺蛾的危害,平均每个粘虫胶环粘杀红蜘蛛1870头以上,粘杀枣粉蚧154头以上,食芽象甲4头以上,枣尺蛾5头以上,叶片被害率(包括有虫叶率)均控制在1%以下,达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操作简便、节约用水、不造成环境和果品污染,有利于实现果品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2.
枣芽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此虫以成虫早春上树,取食枣树的嫩芽和幼叶,芽受害后尖端光秃,呈灰色,手触发脆.枣芽象甲是枣树当年出现最早的一种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将整株枣树嫩芽、叶片吃光,造成枣芽二次萌发,但长时间不能正常发芽.  相似文献   

3.
食芽象甲是我国北方枣林重要害虫。在研究了食芽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嫩芽的特点的基础上,于1991 ̄1993年在永和县枣区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和人工震落收集虫体的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虫害,促进了枣树生长和结果。与对照区相比,防治区的虫口减退率达90.8% ̄96.3%;枣树正常发芽率提高93.0%;生长前期枣吊数增加16.6% ̄28.2%,枣吊长度平均增加34.3% ̄44.1%,前期座果率提高99.0%;  相似文献   

4.
在粘虫胶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试验区、精细管理与粗放管理的化学防治对照区,通过对枣树红蜘蛛、枣粉蚧、枣尺蛾、食芽象甲的防治试验,发现树干涂闭合粘虫胶环结合化学防治效果显著,经两年的示范防治,叶片被害率均在1%以下。  相似文献   

5.
粘虫胶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粘虫胶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进行试验研究.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达95%以上,枣树红蜘蛛、食芽象甲的防治效果达95%以上,与引诱剂(或诱饵)结合用于防治苹果金纹细蛾,防治效果达85%以上.还可用于防治绿盲蝽蟓、春尺蛾、草履蚧等多种害虫.应用粘虫胶防治害虫,成本低廉、可以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粘虫胶可广泛应用于林业、果树以及卫生和城市害虫的测报及防治.  相似文献   

6.
防治食芽象甲 提高枣树生长和结果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芽象甲是我国北方枣林重要害虫。在研究了食芽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嫩芽的特点的基础上,于1991~1993年在永和县枣区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和人工震落收集虫体的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虫害,促进了枣树生长和结果。与对照区相比,防治区的虫口减退率达90.8%~96.3%;枣树正常发芽率提高93.0%;生长前期枣吊数增加16.6%~28.2%,枣吊长度平均增加34.3%~44.1%,前期座果率提高99.0%;采收期枣吊数增加18%~25%,枣吊长度增加7.7%,挂果数提高74.6%~85.2%,仅产量一项比对照区增加3~4倍,且枣果个大,质优。重要的是,树体发芽早,生长期长,光合作用面积大,有机物积累丰富,为连续优质丰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枣树是我国的特产果树之一。近几年,我省枣树栽培面积迅速增加,枣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枣树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危害日趋加重。如去年春阎良区大多数枣树受到枣芽象甲危害,造成多次萌芽,直接严重影响了树体生长。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对几种虫害的发生及防治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枣飞象(食芽象甲)Seythropus ya-sumatsui 食害枣树的芽和嫩叶,近年在吕梁地区石楼、柳林等产枣县严重发生,使红枣大幅度减产,年经济损失达百万元以上。为有效地抑制该虫危害,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简介如下。1 生活习性该虫在吕梁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距枣树干1.4m 范围内5~10cm 深的土层内做土室越冬。幼虫于4月15日开始化蛹,4月20日进入盛期,4月26日为末期,蛹期12天。4月28日成虫始见,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4月30日成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为盛  相似文献   

9.
对淮安地区枣树的主要害虫发生种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危害枣树的主要害虫有枣芽象甲、枣尺蠖、枣粘虫、桃蛀螟、黄刺蛾及球坚壳虫等6种,并初步摸清了这些害虫的发生规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红枣是陕北丘陵沟壑区重要的经济树种,生产管理较为粗放,加之树种配置单一,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枣树病虫害较易发生且危害严重。经调查,主要虫害有枣芽象甲、绿盲蝽、枣粘虫、枣瘿蚊、枣龟蜡蚧、桃小食心虫,主要病害有枣锈病、枣疯病、缩果病。针对各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出了枣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相似文献   

11.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2.
杭州问茶 田园湖山风韵长 从北京出发,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到杭州,就立即走访浙江作家协会主席叶文玲先生,谈起杭州茶事,她回忆起西湖南山路国际茶人村品茶诗会的情景。在茶席中她兴致勃勃,出上联云:生生所好,相期于茶;古籍出版社王翼奇先生对出一联,岁岁为文,独言以纸;戴盟先生对曰:句句求新,记志以笔;诗会副会长张学理先生云:字字堪珍,最惜是墨;次日,王翼奇先生又打电话给叶文玲先生,另加两联,其一:款款之情,尽抒诸笔,其二:娓娓而谈,不绝如缕。杭州茶事诗意雅致如是。  相似文献   

13.
14.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影响防风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结构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为研究区,调查现有防风林带的距离防风效果,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冠层疏通度、冠下疏通度、林带宽度、栽植密度、林带与风向夹角、林带高和平均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与距离带缘5倍树高处的风速降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防风林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主导因子为冠下疏透度、林带与风向的夹角和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林学会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林学会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至 2 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会的有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厅的专家、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负责人等共 3 0人。受四川省林学会理事长曹正其厅长的委托 ,副理事长、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冬生教授出席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由学会秘书长张江陵高级工程师主持。四川农业大学为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作了周详的安排。会议收到论文 1 9篇 ,有 1 5位专家发了言。大家围绕建…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五种处理方法 ,探讨综合保水技术对坡地苹果梨产量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 ,五种保水技术均能提高土壤含水率、叶片含水率和苹果梨产量 ,而以措施A效果最好。试验从1995年开始 ,并于1996年11月通过吉林省科委鉴定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人工湿地的类型及其功能,进而说明人工湿地对蓄水防洪除涝、补充地下水、处理污水、提供食物、美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年来湖南林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工作情况,总结了成绩,结合重点工程项目阐述了主要的示范推广模式,湖南省林科院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同时,指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对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意义、内容、途径进行了论述,指出“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应当包括森林、草地、农田、城市和河流五个子系统内容,采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工程治理战略,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群,发展无公害农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依靠科技和法制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