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于2004年10月28~3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第六届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民政部和全国22个省市(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绿色志愿者共9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收到百余篇学术论文。国家林业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农业部科教司的代表向大会致辞。  相似文献   

2.
4月16日~17日,水利部在西安召开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会议”。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长委、黄委及西部重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的分管领导,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水土保持局(处)长和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总站)主任以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共150多人。  相似文献   

3.
1987年8月6—11日,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共同主持,在成都召开了泥浆(重点是水沙流体)流变试验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清华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电力部黄委会水科所和西北水科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等8个单位的30名代表。特邀代表有成都科技大学华国祥教授、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陈光曦高级工程师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数理室副主任韩式方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科学院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在河北邯郸地区召开全国农业气象科学技术规划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二十八个等、市、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所)、部分高等农业院校、院属专业所的代表,会议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央气象局和有  相似文献   

5.
《土壤学报》2008,45(5):963
由国际植物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五届植物技术国际会议(Phytotech 2008)”将于2008年10月22~25日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会议旨在讨论植物修复污染环境的科学理论及实际应用,会议有关信息及注册、提交摘要/全文等相关事宜可登录会议网站:http://159.226.104.139/home/indexFrameset.asp?id=1。会议主席:骆永明研究员会议秘书:宋静副研究员通信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邮编:210008联系电话:025-86881101(骆永明)、86881130  相似文献   

6.
《土壤学报》2008,45(5):963
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973-2002CB410800)办公室承办,荷兰土壤合作组织、荷兰瓦赫宁根大学Alterra研究所、英国洛桑研究所及香港浸会大学协办的”第三届土壤污染与修复国际会议(SoilRem2008)”将于2008年10月18~21日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会议旨在讨论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以及污染土壤修复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新问题,会议有关信息及注册、提交摘要/全文等相关事宜可登录会议网站:http://159.226.104.139/home/indexFrameset.asp?id=2。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7.
《土壤》2015,(6)
<正>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韩晓增研究员等4人于2015年9月18日至25日赴德国哥廷根参加了第五届国际土壤有机质论坛会议,现将会议概况介绍如下:第五届国际土壤有机质论坛会议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召开,大会由著名的土壤学专家Yakov Kuzyakov教授主持,并担任大会主席。共有来自52个国家的近500余位专家和科研工作者参加。参会代表分别通过大会特约报告、学术报告和墙报的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其中特邀大会报告9场,分组会议30场,会议的主要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总结和交流国内外生态农业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讨21世纪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2001年11月6日至8日,农业部和国家计委、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联合在北京举办了“2001年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的主题为“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共有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及加拿大、瑞士、德国、法国等国的国外来宾和国内代表约200人参加了会议。20世纪80年代,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逐步恶化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发展…  相似文献   

9.
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效益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认识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耕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评价退耕还林还草的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通过2年(2003—2004年)的小区试验,观测了紫色土坡耕地种作物(小麦-玉米)、饲草(黑麦草)、果树(枇杷)和“果树+饲草”这4种模式的水土流失状况,并用层次分析法等对其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观测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种草和种“果树+饲草”这2种模式,较作物模式显著减少水土流失超过30%,其中“果树+饲草”模式的侵蚀量减少60%以上。同时发现,退耕地如果只种果树,水土流失量反而多于种作物地,揭示了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地表盖度。效益分析结果表明,4种模式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大小次序是:“果树+饲草”>饲草>作物>果树。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的第三届生态省建设论坛会议于2005年9月12~13日在山东省青岛市隆重召开,来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及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辽宁、陕西、河北、广西和四川等13省(区)的领导以及国内生态环保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出席了大会。大会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省建设”的主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对生态环境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大会一致通过了《发展循环经济宣言》,体现了各省(区)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决心,标志着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国外退耕实践及其对我国退耕工程实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国情不同,国外的退耕具有多种目的,如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粮食过剩、保护生物多样性、景观重建、减缓温室效应等。分析国外退耕实践可知,经济实力是退耕实施的基础,粮食赢余是退耕实施的保障;劳动力的转移为退耕提供了条件。此外,退耕还林的实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税收政策的改变。为使我国生态退耕得以顺利实施,必须一方面加强经济建设和粮食生产,为退耕实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真正使退耕农户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并通过推行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妥善安排退耕农户的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效益显著,但在部分地区也面临退耕还林(草)后,因为条件制约,没有更宽经济渠道的情况下,农户出现家庭生活缺乏经济来源保障的困境。因此,研究如何培育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在既有条件下,挖掘潜在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退耕还林(草)区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分析甘肃省泾川县退耕还林(草)后的现状及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当地条件的退耕还林(草)模式植被恢复优化,以更好发挥现有退耕还林(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思路探索。  相似文献   

13.
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关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甚少。从说明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着手,以理论分析的方式,提出了一套科学且适宜于基层一般技术人员操作的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进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赵杨  危锋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200-203
汉中市位于陕南秦巴山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长期以来水土流失严重。根据汉中市水土流失情况,以生态优先、综合治理原则,确定了四个重点退耕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汉中市植被覆盖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改善。通过分析退耕还林使耕地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但汉中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退耕还林促使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总产值增长。通过退耕还林,汉中市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草-畜-粮为路径提升山西省土地承载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中、上游退耕还林还草粮食问题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它直接牵涉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问题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持续问题.在假定某些条件下,从山西省草地资源最大利用的角度,通过以草养畜,以畜济粮的目标途径,最大限度地估算了山西省(山西省黄河流域)草地资源(包括退耕后还草)的粮食人口承载量,为退耕还林还草解决粮食问题的"生态移民"措施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赵杨  危锋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200-203
汉中市位于陕南秦巴山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长期以来水土流失严重。根据汉中市水土流失情况,以生态优先、综合治理原则,确定了四个重点退耕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汉中市植被覆盖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改善。通过分析退耕还林使耕地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但汉中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退耕还林促使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总产值增长。通过退耕还林,汉中市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米脂县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评价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1998—2003年的统计数据和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陕北黄土高原米脂县的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较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1)人口资源变化中农业劳动力和外出劳务人口变化显著。(2)耕地面积大幅减少,13个乡镇中,耕地减少幅度大于25.37%的有9个乡镇,占总乡镇数的69%,并集中分布于米脂县东部。(3)退耕还林对米脂县国民生产总值、林业产品产值、牧业产值的增长有一定贡献,且随着退耕年数越长,贡献越大。(4)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幅度最大,其中,林业收入年平均增加53.75%。可见退耕还林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林业的发展。(5)生态环境效益主要表现为水土保持治理力度大。全县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状况有了明显改善。(6)提出了加强米脂县退耕还林的总体规划,建立退耕还林长期利益保障机制,改进退耕还林操作方式等后续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搞好退耕还林需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山西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两年来各种情况的调查,考虑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因素,提出搞好退耕还林需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是:吃饭问题,烧柴问题,花钱问题,林权证的发放问题,生态林转移支付与永续利用问题,污染防治问题,替代产业扶持问题,生态移民与小城镇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分区基础上 ,对各区未来 2 0年粮食供需状况进行预测 ,并根据未来粮食供需形势 ,选择了陕西黄土高原地区最优的退耕和粮食补助模式  相似文献   

20.
固原市发展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固原市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发展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的思路和措施,并根据固原实际,选择了四个产业作为固原市今后重点发展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为固原市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