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不但对鲜食糯玉米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还对食品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想加强鲜食糯玉米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必须提高其育种水平。本文将主要围绕鲜食糯玉米育种的生产现状开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鲜食糯玉米育种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探讨了鲜食糯玉米的育种目标及方法,并指出了其在制定育种目标时除了综合考虑产量、熟期、抗病虫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其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鲜食糯玉米育种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探讨了鲜食糯玉米的育种目标及方法,并指出了其在制定育种目标时除了综合考虑产量、熟期、抗病虫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其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鲜食糯玉米育种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探讨了糯玉米的育种目标及方法 ,并指出了其在制定育种目标时除了综合考虑产量、抗病虫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其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另外发表了一些个人对糯玉米选育方向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根据桂中鲜食糯玉米生产特点及3个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桂中今后鲜食糯玉米育种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广西鲜食糯玉米品种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2~2006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资料,对广西目前鲜食糯玉米品种的品质、产量及抗性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广西近期鲜食糯玉米的育种目标是加强对薄皮性状和抗性材料的选择,特别是注重抗倒、耐寒、耐热、耐涝、耐旱的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尚处初级阶段,品种少、产量低、品质差、花样单一,生产上急需更多更好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尽管我国是糯玉米的起源地,但我国鲜食玉米育种研究起步较晚,种质缺乏、资源混乱、成型系少、育种技术不成熟,给鲜食玉米育种带来了困难。当时,虽然已经有‘垦粘1号’、‘中糯1号’、‘苏玉糯1号’等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推出,但由于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限制,各地的种植制度、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8.
甜加糯玉米是我国首创的鲜食玉米新类型,综合了甜玉米和糯玉米优点,果穗上甜、糯粒随机相间排列,口感既甜又糯,近年来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已成为鲜食玉米发展的趋势与重点。我国育种人员通过聚合玉米胚乳淀粉合成途径中的甜质基因和糯质基因,形成甜糯双(多)隐性自交系,再与糯玉米自交系或彼此间杂交组配,杂交后代产生显隐性基因分离,从而实现同一个果穗上同时出现甜、糯粒。甜加糯玉米的育种发展迅速,目前已构建起“传统育种方法(甜、糯玉米杂交组配法和甜加糯玉米二环系选育法)+ 现代育种手段(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单倍体育种技术)”相结合的甜加糯玉米育种体系,育成品种向多样化、优质化、特色化、功能化方向发展。甜加糯玉米因产值高、生产周期短、可灵活搭配种植茬口,市场需求和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然而由于存在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狭窄、繁殖和制种成本较高、品质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保鲜加工技术亟待创新等制约因素,其面临的挑战也愈发凸显,阻碍了甜加糯玉米产业未来的发展。本文从甜加糯玉米育种理论基础、育种发展历程、品种审定情况、种植分布、种植模式和市场概况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核心瓶颈及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甜加糯玉米育种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内鲜食玉米生产及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从糯玉米的育种、甜玉米选育、甜硬杂交型鲜食玉米的选育”三个方面阐述了鲜食玉米的研究方向,同时又从“加强对育种研究投入,不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鲜食玉米品种”、“种子生产与市场营销问题”、“鲜食玉米加工研究工作滞后是制约鲜食玉米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三个方面指出了鲜食玉米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超级黑糯玉米育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普通黑糯玉米而言,超级黑糯玉米果皮黑色性状受8对基因控制,包括一对跳跃基因和两对非等位基因,不但为细胞质遗传,且受细胞核影响,遗传更为复杂,后代难以稳定;其表现形也与普通黑糯玉米存在较大差异,常用鲜食玉米育种方法难以凑效。作者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超级黑糯玉米育种方法,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