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基因工程疫苗,注射饲养于土池中的自然越冬和温棚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结果表明:一次性注射疫苗对由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引致的鳖主要疾病具免疫保护作用,毒力攻击保护率为100%;免疫幼鳖饲养190d和216d存活率比对照鳖分别高12.1%和19.2%;对其它细菌引起的病害延缓作用,对已发病的鳖无治疗作用。基因工程疫苗在当今养鳖业中将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华鳖人工繁殖与饲养(下)3.稚鳖饲养(1)鳖池规格:稚鳖池必须用砖砌水泥浇制,规格有4×3×0.6m或5×4×0.6m,水深30~40cm,1/2池底放沙厚为15~20cm,1/2底无沙。(2)放养密度:刚出壳稚鳖重3~5克,每平方米密度为60~8...  相似文献   

3.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8,25(2):15-19,31
温室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无沙养鳖新工艺和温室养鳖生态调控与综合防病新技术,稚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现格即可达到500克的商品鳖.且可实行自繁自养。这种方式自成一个完整的相对封闭的健康养鳖体系、即自然条件下培育亲鳖.控温条件下人工孵化和稚幼鳖培育,自然条件下养成鳖。一般,稚鳖在温室内培育至幼鳖(亦可在温室中从稚鳖直接养成商品鳖)。在苏州每年9月底将稚鳖放养到温室养鳖池进行加温养殖.至翌年6月纳鳖平均规格达到250克.此时纳鳖出池并移人室外露天成鳖池饲养3个月,至9月底长成平均500克左右的商品鳖…  相似文献   

4.
鳖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较高经济效益的驱动,养鳖业呈现强劲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当鳖的养殖达到一定水平后,对鳖病的防治就显得紧迫而0突出了。养鳖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鳖病。高密度的养殖方式,欠妥当的饲养管理方法,不断诱发鳖的传染病。据调查,鳖病种类多且复杂,主要表现有腹甲充血(红底板)、体表或裙边腐烂出山(腐皮病)、脖子红肿(红脖子)、口鼻充血或流血(出血病)和背甲、四肢点状白斑甚至穿孔(疖疮病)等症状。一旦疫情蔓延,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为弄清楚病因,我们对此开展了研究,对发病鳖进行了致病…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群体DNA指纹分析中的RAPD技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4种不同区域代表性群体黄河鳖、太湖鳖、台湾鳖和日本鳖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反应条件(如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等)对RAPD扩增技术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条件优化后(退火温度为38℃,循环次数为40次)有20个RAPD引物在4个群体中均有扩增条带,其中随机引物S105能将黄河鳖群体和太湖鳖、台湾鳖、日本鳖群体区分开;随机引物S327能将日本鳖群体鉴别出来;而随机引物S474可将台湾鳖群体与其他群体分开.由此表明,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的优化有利于中华鳖RAPD鉴定技术的建立.本研究旨在为中华鳖的种质鉴定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1水泥池的水质管理1.1池底结构鳗鱼水泥池底要求建成锅底型,在锅底最低处(一般在池中央)设一个排污口,以方便鳗鱼高密度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残饵等污物随时排出;池底有3种类型即水泥底、沙或砂石底和沙包土底(石灰、沙和红土混合);水泥底和沙包土底排污方便,但无净化水质能力;而沙或砂石底可一定程度净化水质,但会残留一些污物,第1年使用效果较好,第2年起虽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但在沙或砂石中会滋生大量  相似文献   

7.
怎样建造养鳖池根据鳖的不同养殖阶段,养鳖池可分为稚鳖池(饲养当年孵化出的稚鳖)、幼鳖池(饲养第二龄的鳖),成鳖池(饲养三龄以上的商品鳖),亲鳖池(饲养用于繁殖的亲鳖)。各类养殖池面积分别为5、25、100、500至1000平方米左右。养鳖池应建在饵料来源丰富、水质清洁、排灌方便、土质良好、环境安静的地方。池的周围应根据养殖鳖的大小设有牢固的护坡,并留出一定的或平台做鳖的栖息场地,其面积约占全池水面的1/5~1/10,稚鳖池和幼鳖池的池底以水泥或烧砖结构为宜,池底铺5~15厘米厚的细沙,蓄水深度可为20~30厘米,成鳖池和亲鳖池可采用一般泥土底,池深可为1~1.8  相似文献   

8.
野生亲鳖的人工饲养与繁殖试验刘仲琪,周瑞琼,刘志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沙市434000)为探索野生亲鳖的人工饲养与繁殖规律,以提高产卵效果,获得更多的鳖卵,满足新兴的养鳖业对稚鳖的需要,我们于1993年3月至1995年10月,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鳖在放养前的挑选和药物防病伍惠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鳖的学名是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它是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个别养鳖场鳖病...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与渔业》2009,(6):15-17
中华鳖(南方区)中华鳖分类上隶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中华鳖肉可食用,味鲜美,富营养,有滋补健身之功能,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规范中华鳖养殖中的环境条件、配套设施以及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等饲养管理操作,有助于提高养殖中华鳖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我国养鳖业的迅猛发展 ,集约化的封闭式控温养殖日趋普及 ,大大缩短了鳖的养成期 ,但由于高密度的养殖易使环境恶化 ,加之封闭式温室破坏了鳖的晒背等自然习性 ,使得鳖病频发 ,一些单位因此滥用药物 ,不但使鳖产生抗药性 ,造成恶性循环 ,影响养鳖业的效益 ,药物残留还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1] 。因此 ,有必要从改善养殖环境、提高鳖的抗病力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 ,树立健康养殖的新概念 ,防病于未然。本文以玉垒菌 (S3 0 )和光合细菌 (PSB)为水质改良剂 ,将二者联合应用于有砂、无砂、半无砂 3种养殖模式的养鳖池中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鳖的控温养殖过程中,鳖池水质的好坏是鳖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控温养鳖放养密度较大(一般在20只/m2左右),在鳖的生长过程中,鳖池水质容易恶化,而将鳖池PH值控制在适当范围是保持良好水质的关键。一般PH值应控制在7ap的范围内(临界值是6-9,最好是7.5-8.5(有些资料认为7.2-8.2),在此PH值范围,细菌、真菌等不能大量生存繁殖,又有利于藻类及浮游生物的生长,此环境是鳖生长的最佳环境。但在鳖的生长过程中,要一直保持这样的环境是困难的。由于放养密度大,鳖吃的越来越多,而排泄出来的也越来越多,且排泄物…  相似文献   

13.
鳖从孵化出壳到越冬这一段时间为稚鳖饲养阶段。由于稚鳖非常娇嫩,对其生活环境和饲养环境要求极为严格,同时也是鳖一生中死亡率最高的阶段,因而饲养管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稚鳖的成活率。要想养好稚鳖,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用配合饲料饲养温室稚鳖的试验潘柏林(浙江省杭州市四季青常青特种水产试验总场)季龙辉(浙江省名特优水产饲料公司)“富浙牌”鳖用配合饲料是浙江省名特优水产饲料公司经多年努力,于1993年开发成功的新产品,经省内外80余家养鳖场试用,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验...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DHA和EP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25%,是我国开发最成功的一种药补和食用价值都很高的水产经济动物,市场价格稳定,养殖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三年来,河北省水产良种场采用控温繁殖稚鳖的方法,在生产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繁殖过程中鳖卵的孵化率和稚鳖的成活率均较高,分别达到80%和93%左右.现将中华鳖的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明锋 《齐鲁渔业》1999,16(4):17-19
利用温室培育幼鳖,是指人为取消鳖的冬眠,将当年繁殖的3~5g的稚鳖饲养至翌年5~6月份,培育成规格150~200g的幼鳖。温室培育出的幼鳖放入池塘饲养至10月份成商品鳖,从而将商品鳖的养成周期由过去的3~4年缩短到目前的14~16个月。近两年,金湖县试用塑料大棚温室无沙(泥)培育幼鳖,取得较理想效果,与有沙(泥)培育幼鳖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劳动强度低、排污容易、节约能耗、起捕容易等优点。1塑料大棚温室结构塑料大棚可根据地形,因地制宜建成单坡式或拱形式,每座大棚面积400~500m2,一般长40~50m,宽8~12m。塑料大棚的骨架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饲料中添加鱼油、茶籽油、亚麻籽油以及碘酸钾对中华鳖()稚鳖生长和脂类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配制了4种油脂含量为10%的饲料,分别为鱼油料(FO,对照组)、鱼油+碘酸钾料(FO+PI,碘酸钾添加量为75 mg/kg)、茶籽油料(TO)和亚麻籽油料(LO),饲喂初重为(5.06±0.05)g的中华鳖66 d。FO+PI组和LO组中华鳖稚鳖的存活率显著低于FO组(<0.05)。各组中华鳖稚鳖血浆中葡萄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无显著差异(ACACA)的表达水平,上调了中华鳖-499的表达水平(-23b的表达水平(<0.05)。FO+PI组和TO组的稚鳖肝脏细胞内脂滴空泡较少,同时TO显著影响了肠道组织的黏膜褶。结论认为,相比于鱼油组,在饲料中添加10%茶籽油、亚麻籽油和添加75 mg/kg碘酸钾不会引起稚鳖生长差异,但是亚麻籽油和碘酸钾降低了稚鳖的存活率,茶籽油和碘酸钾影响肝脏的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工厂余热水饲养商品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工厂余热水饲养商品鳖技术研究曹杰英,刘希泰(河北省畜牧水产局)(保定地区水产研究所)1991年6月-1992年12月,我们在保定市热电厂利用其余热水,采取人工控温、全人工配合饲料及科学管理技术,对商品鳖的饲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土池简易大棚增、加温养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缩短养鳖周期 ,降低稚幼鳖越冬期的死亡率 ,提高养鳖效益 ,我市于土池常温养鳖启动的同时 ,就已同步进行土池简易大棚塑膜封盖采光增温与热水炉加温饲养稚幼鳖试验 ,并逐步改进、推广、完善和应用。至 1999年东莞市已建成土池增、加温简易大棚面积 2 5 5 4hm2 ,占我市土池常温养鳖面积 5 3% ;每年进池稚幼鳖 380万只 ,占全市越冬稚幼鳖总量的 76 6%。现将该技术 ,包括越冬池的建造 ,增加温管理 ,稚幼鳖的生长特性和越冬效益等综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越冬池的建造越冬池选择于每个养鳖场内环境幽静、供水量充足 ,水质良好的…  相似文献   

20.
鳖的营养价值与抗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学名为中华鳖(Pelodicussinensis),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养鳖生产正在蓬勃发展,成为名、特、化水产业中的较姣者。我国人工养殖的鳖类主要是中华鳖和山瑞鳖oelodiscussteind。hue…,中华鳖的野生种群除了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没有分布外,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山瑞鳖的野生种群仅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贵州南部,其人工养殖的数量和产量,远不如中华鳖的数量多、产量高。近年来,作者发现在湖南、湖北人工饲养的中华鳖种群中混杂有一种九助鳖(PePlodiscussP),外部形态和体色与中华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